人工智能四大巨头(中国人工智能四大巨头)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人工智能四大巨头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人工智能最有前景公司有哪些?
由于本人目前混安防行业,对安防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还是比较了解的。
安防行业目前主要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是人脸识别,可以说人脸识别几乎是人工智能领域率先大批量应用落地的,因此我们这里就说说人脸识别吧。
一、从AI算法方面来看有哪些伟大的公司
1)商汤科技
商汤科技(SenseTime)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通过研发视觉技术,赋予计算机视觉感知和认知的能力,商汤科技在人脸识别、物体识别、图像搜索、智能监控领域都有布局。
再来一则短新闻:
2017年11月28日消息,人工智能独角兽商汤科技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的15亿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超30亿美元。
而在这之前,商汤已经在7月份获得了4.1亿美元的B轮融资,而这个B轮融资已经刷新了当时的人工智能融资最高纪录。
因此就以这个融资角度来看,商汤科技可以称得上是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了,当然商汤科技之所以能够被资本市场看好,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核心团队,创始人是汤晓鸥是AI领域的领军人物,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多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他被誉为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在这样一个人物的带领下所创立的团队,自然被资本市场看好。
2)旷视科技(face++)、云从科技、依图科技
目前,商汤科技、旷视科技(face++)、云从科技、依图科技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独角兽,李开复也曾惊叹人工智能领域居然能有四个独角兽,并给予了警告,认为存在一定泡沫。
不过,我个人认为目前AI尤其是人脸识别处于井喷状态,能出现四家独角兽也不足为奇。
这四家独角兽当中,除了商汤知名度最高,旷视科技(face++)也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因为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亦是旷视科技的投资方,而且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用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就是用的旷视科技的。
3)国外AI算法公司
国外也有些AI人脸算法公司,如西班牙的Herta Security,俄罗斯的Visionlabs等,就不一一介绍,请大家自行百度。
二、从解决方案层面来看有哪些伟大的公司
1)海康威视
安防行业如果你还不知道海康威视你就OUT了,海康威视目前基本可以说是以AI为其核心战略,刚刚结束的迪拜Intersec展会,海康威视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可以说是非常吸睛。海康的核心并非算法,而是他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整合能力,目前几乎很难有对手了,就连华为也没有这么强悍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下图为海康2018迪拜展会展示的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可以说科技感十足。
2)其他安防公司
太多,这里不详细介绍,但几乎都向海康看齐。
三、互联网巨头在AI的布局
目前BAT三大巨头分布都在AI方面发力了,比如阿里的人脸识别,机器人都有布局,而腾讯在人脸识别的方案更加让你振奋人心,据说可以一秒卸妆还原你的素颜,可以说被广大妹子所痛恨。
而百度一直在致力于无人驾驶。
当然三巨头在AI的其他领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涉足。
结语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相当热门的领域,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但无论如何,人工智能的发展都离不开三大核心:算法,大数据和硬件资源,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头条号文章:浅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
不过就拿人脸识别来说,算法公司比如商汤科技,他们有优秀的算法,仍然无法一家独大,因为他还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一般是非常难获取的,它就是“大数据”,由于商汤是中国企业,正好中国有着最大的人脸库,有着这一本地化优势的商汤等AI算法企业,可以说让中国的人脸识别应用落地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也因为如此,中国将会变得越来越安全。
不过如果商汤等企业想要走出去海外,恐怕他会遭遇海外本地AI算法企业的阻击,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脸数据并不会轻易的给其他国家的。
所有说,AI的终极战争恐怕会在“大数据的”争夺上展开,谁握有大数据,谁将有发言权。
国内有哪些做得比较好的人工智能公司?
人工智能最初是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属于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今天,人工智能无论在技术还是应用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未来人工智能依然还有很大的可拓展空间,比如计算机视觉领域,语音交互领域,安防系统领域,自动驾驶,机器人,医疗行业等等。 现在国内发展比较好的人工智能企业有BAT,科大讯飞,华为,华大基因,今日头条,商汤科技等等中国有哪些做强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的公司?
国内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就是百度,有能力全方位发展的还是BAT等巨头,也对标了美国的谷歌、亚马逊、微软、Facebook等巨头,现在我们整个时代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所以不太理解您定义的强人工智能的范围,有不到之处请谅解!
百度在AI的投入巨大,每年200亿研发,而且请了世界前二十排名的大牛陆续加入,比如谷歌大脑的负责人吴恩达、微软小冰负责人景坤、林元庆、微软副总裁陆奇、终身教授张亚勤,并在百度云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GPU服务器阵列,在知识图谱、知识库、自动驾驶和智能音箱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的人工智能的代表企业还是比较清晰:
综合能力代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
语音相关: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捷通华声
人脸识别:商汤、旷世、云从、依图、海康威视、大华、宇视、云飞励天
NLP智慧文档:达观、竹间智能
相反通用的技术的人工智能公司只能做基础研究和技术赋能,真正要将人工智能落地需要跟场景结合,所以做深行业和细分技术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超越所谓的巨头,人工智能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广,未来一定是遍地开花的时代!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其中谁有数据谁才是王者!
柯洁被打败,中美人工智能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吗?
柯洁输了!
5月23日,国内知名围棋选手柯洁,与阿尔法狗的第一场大战落下帷幕,双方交锋至第286手棋,执黑的柯洁以约四分之一子的微弱劣势,败给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
虽然阿尔法狗击败了围棋选手,但是却并没有击败国内的人工智能公司,《纽约时报》此前撰文指出中美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全新的军备竞赛阶段,中国的技术也正在逐渐赶上;除此之外《麻省理工评论》首次将中国的百度、阿里的人工智能技术列为十大突破性技术;而《财富》杂志也将百度,与微软、谷歌、脸书并列为人工智能四大巨头讨论。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受到同行认可,中美的人工智能战争也才刚刚开始。
除了阿尔法狗概念类产品,人工智能成败的关键,在于这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开源开放、商业化落地这四个方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中美各家在这几个方面的布局。
智能终端占领之战
当前的智能依然停留在请求智能阶段,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用户都需要主动向智能机器发出请求才能够实现功能,而未来的智能在尼葛洛庞帝看来,是一场感知智能的革命,不用发送任何请求,用户的需求就可以被智能感知,智能家居、智能电子屏、可穿戴、无人车、无人机等等智能硬件将等同于未来。
这种预言并非空穴来风,据IDC统计,2020年智能终端数量将达307.3亿,智能终端的机会将不亚于手机。
作为第一步,亚马逊在智能家居中已处于领先位置,其发布的智能音箱,自2014年至今出货约1000万台,占据了美国70%的市场,布局最进击的谷歌,此前斥32亿美元收购nest布局智能家居,并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自己的智能音箱谷歌home,同时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再次向该领域发起进攻。
而国内,智能硬件的布局也已经起步,雷军以小米生态链模式孵化了77家相关企业,其物联网平台已拥有超5000万的连接设备,APP也拥有500万日活用户。
其次,最为进击的是百度,陆奇上任之后大刀阔斧进入该领域,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智能硬件服务商“涂鸦科技”,并将度秘升级为事业部,而度秘则拥有与谷歌home同样的语音对话能力,并且已经展开各种第三方合作。
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之战
智能硬件只是人工智能战争一部分,占领硬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覆盖自身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语音识别、语音唤醒、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及其翻译等等技术整合到一处,实现最强的整合输出。
从PC到智能机,操作系统从windows变成了IOS与安卓,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带来操作系统的全新机会。国外目前巨头各自都有先发优势,微软有windows、苹果有IOS,谷歌有安卓,三巨头先发优势不再赘述。
而国内,唯独BAT拥有人工智能OS级别的布局能力。
百度的度秘已推出dueros,并且与小鱼在家,中信国安广视,vivo等等达成了合作,并且度秘依托于百度的生态体系,其又将各种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的能力覆盖至百度各个产品线中,用户可以使用dueros实现各种智能服务。
阿里将OS押注在阿里云上,推出yunos系统,不断去融合旗下投资的手机企业魅族、锤子以及第三方智能硬件。
腾讯推出过手机OS,但几乎折戟,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成立独立搜索部门,也意成为一个微信OS系统,并整合各种智能能力。目前来看微信依然是产品驱动,而不是智能驱动,微信要想在智能时代续命,还需更硬的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以及大量硬件接入。
开源开放之战
未来的智能硬件市场巨大,不可能全归巨头所有,各大传统家电企业汽车企业以及创业者等也必然参与其中,如果能够让更多传统企业,及智能硬件开发者接入自身全部或者部分OS系统,则更能够巩固自身地位,占领更多智能场景。
这点上,国外巨头从特斯拉到微软谷歌,都已经对大量的项目进行代码开源以及平台能力的开放,特斯拉更是直接开放了智能驾驶的专利技术。
而目前国内,百度与阿里做的更好一些。
百度在无人车战略上采取了“阿波罗计划”,直接开放无人车源码以及能力,而这一次百度也先于谷歌,此外百度也向全球开放了各种深度学习的代码,以及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等智能能力,更偏重于前沿技术的开放。
其次是阿里,阿里云的优势在服务器底层,因此开放的技术内容主要偏重于底层布局,主要集中于大数据挖掘与处理。
商业变现之战
发展人工智能,最终还是为了拉动商业价值,在这点上国内外做法都一致。因此Deepmind的阿尔法狗虽然打败了人类围棋选手,但现在也在尝试进军医疗领域,希望能找到盈利的商业场景。
一方面巨头在通过人工智能提原有的升商业效率,一方面又在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全新的场景。
在第一层诉求上,各巨头都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自身各产品的变现能力。
但在拓展场景方面,整体又都处在摸索阶段,尤其对于小公司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例如搜狗、出门问问、科大讯飞这些公司,虽然也有自身技术,但在变现场景上没有爆发性业务,像是科大讯飞表面上做语音智能,但变现主业务还是教育软件业务。
值得一说的是谷歌与百度,都采取了一攻一守的姿势。
谷歌采用Alphabet架构,将盈利性业务与探索性的业务进行分离,进而能更好的探索新兴市找到商业场景,而去年百度也做出了组织架构调整,同样是为了人工智能的攻防战。
拥有全球营收能力的谷歌,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探索新技术以及收购各个公司上,并期待下一个安卓的出现。而百度却处于一个竞争压力更大的中国,增速的放缓,让其不得不寻找能够触底反弹的业务,迅速落地更多的落地人工智能场景。
幸运的是百度也找到了一些当前就可以实现盈利的业务,例如信息流分发业务,其依托于百度搜索,以及产品体系,正在带来全新的收入增长,另外百度也落地了AR实验室,将这种前沿技术更快的反哺给商业场景,近期火热的“AR兵马俑”、“朝阳门复兴”、“欧莱雅项目”、“肯德基点餐”等诸多营销案例,也给百度未来的商业空间留下诸多可能性。
结语:
人工智能的中美竞赛,是一场从该技术实力比拼,到商业化能力比拼的多维战争,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次能够真正与国际同行竞争,并且受到国际认可。
从综合实力来看,国内的BAT拥有最强与国外巨头的对峙能力,其中百度的人工智能布局最为全面最具技术优势,而国外则是谷歌。
而百度也是被谷歌写入财报的唯一中国对手公司。
因此百度与谷歌的AI对抗,也是目前阶段中美人工智能对抗的最关键标志。
人工智能哪家强
十大人工智能公司榜中榜,AlI人工智能企业十强
1.Google谷歌
创立于1998年美国,全球网络搜索引擎巨头,提供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专注于整合全球信息的大型跨国科技企业。
2.Microsoft微软
微软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1975年,是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公司,世界PC软件开发的先导,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3.Facebook脸书
由马克·扎克伯格创设于2004年美国,全球著名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深受欢迎的照片分享站点,全球颇具价值互联网科技公司。
4.IBM
创立于1911年美国,世界500强企业,计算机产业期的知名企业,世界较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创立个人计算机(PC)标准。
5.Amazon亚马逊
亚马逊创立于1995年,全球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平台,以销售图书起家,从2012年开始启动全球开店业务,旨在借助亚马逊全球资源,帮助中国卖家抓住跨境电商新机遇。
6.NVIDIA英伟达
始于1993年,1999年发明可编程GPU(图形处理器),专注于以设计智核芯片组为主,3D眼镜等为辅的科技企业,持有1,100多项美国专利。
7.百度Al
国内人工智能技术领先者,2013年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代表项目百度大脑及人工智能助手度秘。国内首家专注于服务Al产业链的商业平台。
8.华为HUAWEI
华为创建于1987年,是全球前沿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拥有领先规模的基础通信设施,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9.阿里巴巴
创立于1999年,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业务包括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等。
10.腾讯AI开放平台
腾讯AI开放平台依托腾讯Al Lab、腾讯优图、WeChat Al等实验室,汇聚腾讯AI技术能力,开放100余项AI能力接口。
以上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四大巨头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