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12 02:48:2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5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新版文章智能生成器,能给你生成想要的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给出你的关键词,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清醒时读书,感动时写作——一种经过审视的生活方式

    一年,33场分享,50场活动,80篇文章,100本书

    ——写在2017年底,小美的读书写作成长记

    -1- 得过且过VS经过审视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一直记忆犹新: 你过得过且过的人生和过经过审视的人生,所花的精力是一样的。

    既然所花的精力相同,然而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过一种得过且过的人生呢?

    时间一刻不停的在走,一天,一周,一个月,哗哗哗就过去了。每一天的生活节奏大致相同,当你回想的时候,你还能记得起上两周你做过的事情吗?

    虽然我们的每一天并没有“得过且过”,然而我们也没有“认真审视”。

    正因此,这些时光就如流水一样,波澜不惊地流过去了,没有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也没有在脑中留下烙印。

    直到,当我开始加入拆书帮做拆书分享,当我开始加入训练营写作,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2-拆书与写作,记录了生活。

    一次激发共鸣的拆书、一篇好的文字,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挖掘。挖掘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你的思考。需要我们观察他人,了解他人,寻找彼此的共鸣。

    为此,我们会逐渐锻炼出更敏锐的心和眼睛,去观察生活,深入体验。

    要讲好一个故事,我们还需要确定主题、构建结构、描绘细节、加入情感,融入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等,反复打磨,直到它完全内化于心,才能够被很好的表达出来。

    这个过程,说的高大一点,是一种艺术创作,让我们平凡人平凡的生活也有了丰富的色彩和可以言说的故事。说的简单一点,它是一种精心审视的生活记录。

    -3-拆书与写作,高效利用时间

    你一个人读书,一个人思考,一个人获得的感想,如果只是跟自己交流,让它们烂在日记本和头脑里,不仅具有局限性,而且时间利用率也很低。

    但如果我们可以在同一份时间把自己的内容对一百个人表达出来呢?若是能够在同一时间里,和更多的人交流互动,那么我们就能够更搞笑的利用自己的时间,还可以激发集体的智慧,开阔自己胸襟和视野,消除偏见和执见。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去写作,不去读书,不去做分享呢?

    -4-拆书与写作,一种可转换技能

    拆书技能有点类似于沟通技能,写作技能是一种表达能力。

    马东在《好好说话》里谈到了一个观点:说话是一种权力的游戏。

    一个能够清晰有力表达自己人,可以在无形的生活对话中,提升自己对于他人的影响力。

    值得庆幸的是,拆书与写作,就是这样的一种能力,它们是一种“可转换技能”、也叫作“可迁移技能”。

    不管你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不论你是做管理、销售、创业、带团队、打造个人品牌、做老师、哪怕就是做普通的行政人员……这两个技能都会对你大有助益。

    美国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写了一本书——《全新思维》。里面提到了决胜未来的6种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这六个技能的任何一个,都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练习。而拆书和写作,涵盖了这六个技能的全部。

    要想做好一场拆书、写好一篇文章,需要讲故事的能力,逻辑表达的能力,而故事要被讲好,需要共情力、交响力,需要给你的核心主题赋予意义感,需要被精心设计,也需要让人感觉放松和娱乐。

    -5-拆书与写作,突破人生的困境

    有人也许会说,我拆不好书,我也写不好文章。

    是的,一开始总是这样的。这两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技能,只要是技能,就需要练习。

    然而,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事情总是会改变,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节奏里。 重要的不是你改变了多少,重要的是,你是否每天都在改变,更重要的是,你是否享受了这个过程。

    去年十一月,我加入了拆书帮,开始做读书分享,那时,我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刚满两个月。那时,我非常迷茫。

    学校里的知识与职场需要的能力不相匹配:

    有一天,我看到彭小六的文章里介绍的拆书帮——把书本知识拆为己用,于是我加入了其中。

    这一年,在上海的拆书帮,我做了:33场拆书分享,参加50多场活动,读完了100多本书。

    一年里,我读的书的数量超过了过去的五年;

    我从一个职场小白变成了单位里占有一席之地的专业人员;

    在这一年和小伙伴的互动中,我的幸福感提升超过了过去的三年;

    人的气质、谈吐、风度也大为不同。

    慢慢的,我开始将拆书与写作相结合,加入的写作营。我的文章不多,总共也就70多篇,从写作最初的欣喜,到开始焦虑、怀疑、着急、煎熬,最后终于我没有放弃,一次次突破自我,获得了内在的平和喜悦……

    -6- 容颜自然改变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多好啊,活在这明媚世间:有书可读,有字可写,有朋友相伴,有老师相随,有生活可继续……有什么困境是不能度过的呢?

    清醒时读书,糊涂时走路,感动时写字,快乐时分享。

    我们不要放弃,也不必着急。

    END.

    愿与你一起,走好这一生。

    我是三级拆书家羽美人。

    无戒写作营21&齐帆齐自媒体课堂

    二、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写作必不可少,好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让你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个人影响力,让你的思想流传得更加长远。北大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说,“我们这个民族最强调写作,历史上是通过写作判断人才,通过一篇文章考察出对典籍的理解、人生的感悟,写得好就可以治理一方、领袖一方。这是中国的传统之一。”

    既然写作如此重要,那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作家曹文轩认为,“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 ”。他说:“如果抛开阅读,只讲写作是会很有问题的,阅读是写作的一个前提,写作是阅读的一个结果。只有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的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

    同样,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一书中也强调了, 先成为好读者是成为好作者的起点 。

    阅读中的“感觉”就是能与精巧句子产生共鸣的理解力。好的写作建立在对文字的审美基础上,要让阅读优秀文字变成一种趣味。趣味是大量输入的结果,人们很难给“什么是好的”与“什么是坏的”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只要你一接触,就能够分辨出孰优孰劣。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起瞬间辨别文章品质的能力,那么他就很难写出好内容。

    另外,史蒂芬平克还指出了一项写作必须要建立起的能力,就是 表达的逻辑性 。

    我们在听或者读一段话的时候觉得别扭,问题并不出在某个具体的字词上,而是字词背后的章法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现在说到提升写作能力,大家关注的多是外在表达层面,朝着辞藻华丽的目标前进,最后导致很多华而不实的文章出现。其实,表达背后的“章法” 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学习写作的人很少在“逻辑性”上下功夫。

    网状的思维必须经过“逻辑的关口”,这要求我们对大脑中的混乱思绪进行管理,让那些离散的观念列成一队,有序地流出。这个过程并不是谁教一句口诀,然后默念几遍就能学会的,它需要长期的磨炼中逐渐掌握。

    好的写作能力需要刻意练习,并不是学习几个简单的写作技巧或者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就可以获得的,需要你沉下心、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

    贾行家老师在谈到写作时,他认为:

    不管你写什么,日常大量的练习都是必要的,每个行业都是如此。对于职业作者来说,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现在日常练习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我们的媒介不同了。

    尤其是手机。比如说,你每天要发很多条微信,其实它就是最好的写作练习,不要小看它。

    你可以试着不使用语音和表情包,用标准的标点符号,让你的意思完整精炼地发出去。我还有个小建议,就是每一条结束的时候加一个句号。它会让你显得更严谨、更可靠。

    我们知道了阅读和日常刻意练习对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还有一些同学存在这样的问题:看了很多书,也听了很多书,但一写东西的时候还是无从下手,不能很顺畅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吴军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收集写作所必需的各种素材。

    今天很多自媒体写的东西,显然没有什么真实内容,都是自己脑子里的主观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写作,就有一种“憋”的感觉。

    吴军老师强调了“有感而发”的重要性,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比前期的水平明显高出一大截,就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经历,有感而发。吴军老师说自己在写《浪潮之巅》之前,去过很多公司和里面的员工了解该公司不为外人所知的情况。很多人稿子或者书写得好,是因为拿到了别人没有的素材。

    第二步是参考之前的人写类似题材的经验。

    这也是上面我们提到的,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但阅读需要有针对性,不是看故事。

    比如说,你如果要写一篇关于男女平等的杂文,不妨拿出《简•爱》看看,看看里面的女主角是如何论述男女平等这个问题的。阅读的时候,如果你只是记住了一个爱情故事,那是不够的。阅读后,我们要做到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翻出书中那些文字内容做写作的参考。

    第三步是先搭架子,再填内容。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把想写的东西都列出来,看看如何基于那些想法搭一个架子。在搭架子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很多想写的内容其实和这个架子无关,那么这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坚决不要写这些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先搭出一个架子来以后,发现凑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有了架子后,你就可以逐项填入内容。很多人写着写着,卡壳了,半天憋不出几句话。这种时候,就要根据搭好的架子先把后面能写的写完,回过头来再补上前面卡住的内容。

    吴军老师认为:“ 写文章最重要的是结构和逻辑,而不是文采。 ”没有一个好的结构和清晰得逻辑,再好的文采都是没用的,因为读者完全不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刻意练习,平时多注意留心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随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的内容提要

    在我们所熟知的拉美作家中,最著名的当数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第三位应该说就是略萨。他们曾深度影响过中国当代的年轻小说家,乃至决定过中国当代小说写作的某种走向。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今天来读略萨的这本写给年轻作家的书《给青年小说家的信》,对早已进入中年的我们来说算是重温,而对现在的风流少年而言则是初读。我很难猜测年轻读者的感受,只是有一种直觉,这本书或许并不能激发初读者如重温者的那种感动和共鸣了。在我们当下的这种文学时代,这本书所崇尚的文学信念和专业探讨精神,可能会显得过于“古典”,甚至有些不合时宜。这本书真的能够指引我们接近文学吗?它对青年作家真的会有实际的价值吗?

    全书由十二封信的形式组成。除作为“附言”的末信外,第一二封信谈的都是些“大道理”,第三至第十一封信则具体探讨(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空间、时间、视角等等叙事形式和技巧问题。从纯粹实用的角度来看,写作者主要关心的恐怕都会是后者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确实,略萨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里都在努力探讨写作中的具体问题,他是在用自己的文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指导年轻作家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克服文学的障碍。不过,他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文学的才能必须首先建立在写作者的大量阅读和写作实践之上。这只要看略萨所同时提及并凭借的众多作家作品的名单即可一目了然。相对于理论而言,阅读和写作无疑是更重要的。理论可使人获得抽象的明白,但真正的文学悟性在我看来只能产生于具体的阅读和写作之中。这也正是文学常常会难以言说的原因所在。如略萨所说:“即使在评论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情况下,也不能穷尽创作现象的研究,也不能把写作的全貌说个明白。无论什么成功的小说还是诗歌总会有某个因素或者领域是理性批评分析无法捕捉到的。因为文学批评是在运用理性和智慧;在文学创作中,除去上述因素,往往还有以决定性的形式参加进来的直觉、敏感、猜测,甚至偶然性。它们总会躲开文学评论研究最严密的网眼。”(附言)一句话,相对于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性,理论评论不能不是极其有限的。

    但是,即便如此,文学仍然有其不变的、恒定的乃至是最根本的要素。这是理论要加以阐明和表达的,同时也是略萨在这本书里列为首要内容而要求青年作家牢固建立的信念。如果说略萨的那些关于形式和技巧的所有说法,不难从别一个老练、成熟的作家口中听到的话,那么这个杰出作家的胸怀气度及文学信念,恐怕就远非一个平常作家所能有或所敢有的了。这就不能不谈谈略萨所说的文学大道理了。

    在第一封信里,略萨首先谈及的是写作者的“文学抱负”问题。他认为对一个准备成为作家的人来说,“文学抱负是必要的起点”。什么是作家的文学抱负?“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最美好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意味着最好的生活方式,作家并不十分在意其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后果。”换言之,作家获得或建立文学抱负的过程是,“一天,突然感到自己被召唤,身不由己地去从事这种活动——比如写故事,根据自身条件,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觉得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丝毫不认为是在浪费生命”。在略萨看来,这样一种内心的或真正的文学抱负的获得和建立,“不能仅仅解释为自由选择”,而应该确切地说是一种“自我选择”。所谓自我选择,突出的是作家对自己的生活及文学的自觉的承担意识。这就需要作家具备源于内心的或精神的支持力量。由此便能够更深入地谈这种文学抱负的起源。不是别的,略萨提供的答案就是“反抗精神”。“我坚信:凡是刻苦创作与现实生活不同生活的人们,就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表示对这一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表示用这样的拒绝和批评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希望制造出来的世界替代现实世界的愿望。”并且,“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反抗精神即文学抱负的起源,就是堂吉诃德的精神,也就是文学的真精神。它可被视为滑稽,也可被视为崇高;可被视为喜剧,也可被视为悲剧。——但这种精神,恰恰是“文学存在的秘密理由”,“决定了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特定时代的唯一的证据”。略萨还有下面这段话,把他的文学抱负观推向了极致的表达:文学抱负“是一种专心致志、具有排他性的献身,是一件压倒一切的大事,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奴隶制——让它的牺牲者(心甘情愿的牺牲者)变成奴隶”。如福楼拜所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作家“不是为生活写作,而是为了写作而生活”。像献身宗教那样献身文学(而非仅仅是“从事文学”)的作家,“他才有条件真正地成为作家,才有可能写出领悟文学为何物的作品”。(略萨)这样的作家也就成为其文学抱负的快乐而幸福的“奴隶”。

    由此看来,略萨的这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探讨的主旨并不在如何使作家的成功写作成为可能,而是在如何使杰出的作家成为可能——文学抱负的获得或建立,将促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显然,这与大多数的文学历史和我们的现实状况都是相距遥远的,这同时也就是杰出作家不能不是稀少的原因。

    最后再顺便提及两个小问题,也算是读书余谈。一是略萨所谈的文学抱负及反抗精神(诸多引文未录),我以为其实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文学层面(如本文所谈),二是政治层面。后者显然与略萨所处的拉美政治环境有关(本文未详)。其次,看遍全书,我发现略萨所举的作家作品之例,除美洲以外,几乎都是西欧(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的文学,那么,至少,还有俄罗斯文学呢,为什么未见提及呢?

    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四、为何写作,写作的意义何在?

    写作的理由:

    01.精神生活方式之一

    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内在的精神自我,另一个是外在的肉体自我,写作便是那个内在精神自我的活动。外在的自我有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有快乐的、痛苦的、顺境的、逆境的。通过写作就可以把这些经历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财富。要知道,一个有写作习惯的人会更认真地思考、更细致地品味自己的外在经历,仿佛把生活再次过了一遍,从中发现丰富的意义。

    02.人不仅有外在的眼睛,而且还有内在的眼睛。

    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写作便属于这种内在的眼睛。被内在的眼睛看见,将成为你心灵的财富。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内在的眼睛是关闭的,我们往往看见利益,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看不见美。如果外在的眼睛不使用,就会退化,常练习就会敏锐。内在的眼睛也是一样的。其实,写作便是一种训练内在视力的方法。它能促使我们经常睁着内在的眼睛,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显示了有意义的场景和瞬间。唯有使用好这个内在的眼睛并保持写作的状态,我才能真正生活。

    03.写作便是你变相收藏的作品。

    写作者也是收藏家。他专门收藏自己写的作品,当他打开自己的文柜时,整理自己的文字,那入迷的心境比邮迷、钱迷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收藏品只有一个来源,便是写作。

    04.灵魂

    灵魂是一片园林,在不知不觉之间会长出许多植物,然后又在不经意之间凋谢。我感到无比惋惜,于是写啊写。然后,写作又使我成为一个细心的园丁,将自己喜爱的植物在凋谢之前选择、培育、移植、修剪和保存。

    05.在我的有生之年,我的文字陪伴我,换回我的记忆,沟通我的岁月。

    06.把易逝的生命兑换成文字,文字是挽留生命的手段。

    07.最重要、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日记”。

    我相信,一切真正得到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每一个很牛的写作者,都有一个很长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仅仅是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是他心灵的需要。

    其实,一个正真的写作者不过是一个改不掉写“日记”习惯的人。他的大多数作品就是变相的日记。只是他向自己说了太多的话,现在很乐意向别人说一说。

    08.写作的快乐是向自己说话的快乐。

    一切快乐只有被自我分享之后,才能真正成其为快乐。每有精彩之时,总要向自己复述一遍。

    09.写作是苦难中自救的一种方式。

    通过写作我们把苦难拉开了距离,把它作为对象进行审视、描述、理解,从而以这种方式超越了苦难。

    10.阅读是与大师的灵魂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都是属于精神生活方式。

    本来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属于每一个人关注灵魂的人,而职业化则成为了一种异化。

    11.写作是一种习惯。对于养成这种习惯的人而言,几天不写便会引起身心失调。写作对于写作的人来讲,写作便是他们的养生之道。我还相信,不但写作,而且我还相信所谓的写作才能,都是一种习惯。托尔斯泰曾在日记中叮嘱自己:无论写的好与坏都应该时时写,他为什么这样叮嘱自己,目的不让写作习惯中断,如同其他习惯一样,一旦中断,要恢复是十分艰难的。相反,只要写作的习惯在,写的好与坏没有关系,因为只要你持之以恒去写,迟早有一天会写的好。

    12.写作的时候,我有时会翻开别人写的,这样是为了获得一种启发,为了获得一种自信。

    写作和思考的关系:

    有时,写作会推动思考,本来是愉快或艰难的思考,通过写作,你会变得相对轻松。但大多数时候,写作其实是在记录思考,如果在记录的过程中不作修改,那么你的思考或者是成熟的,或者是肤浅的。现实生活中,写作和思考是两码事,有些时候,你可能认为你在思考,其实你在做着文字的排列组合,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以上就是关于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有哪些写作平台可以赚钱(新人写手适合哪个平台)

    手机端怎么看get智能写作(手机端怎么看get智能写作模板)

    ai公文写作(ai公文写作软件)

    装修设计公司十大排名

    怎样做互联网生意(怎样做互联网生意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