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简短)

    发布时间:2023-03-12 02:49:4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9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新版文章智能生成器,能给你生成想要的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给出你的关键词,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简短)

    一、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勤学苦读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那么关于古代勤学的名人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断织励学的故事

    东汉时,在河南郡有一个叫乐羊子的青年,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就远离家乡四处寻师求学。谁知,他才去一年就回来了。

    他的妻子见丈夫一事无成地回来了,非常愤怒,从屋里拿出一把菜刀,走到织布机前对乐羊子说:“这机上的布是从蚕茧里一根根抽出来的,然后又拿到机上一寸一寸地织,最后才织成一匹布。如果现在截断,那就会前功尽弃。你在外求学,也应该像织布一样,随时积累自己的知识,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懂的地方,多向先生请教,如果半途而废,岂不太可惜!”说完,她举刀割断了机上的布。

    乐羊子觉得万分惭愧,马上转身出门继续求学去了。 整整七年,乐羊子没有回过一次家。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 匡衡读书故事-凿壁借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孟子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也叫孟子。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陆游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

    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

    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苏东坡的读书方法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

    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

    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朱熹画沙的故事

    朱熹在幼年时异常聪明,刚学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空告诉他:“这是天。”朱熹问道:“天的外边是什么?”父亲朱松感到非常惊讶。就学时,给他《孝经》读,他读完后,就在书上写出这样的话来:“如果做人不孝顺,就枉为人了。”

    一次,他跟着一群孩子在沙地上玩耍,朱熹一人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来画去。别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神秘的八卦。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唐伯虎潜心学画的故事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非常喜爱钻研《易》经,每读一次,都觉得能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所以他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读得次数太多,竟把竹简串在一起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这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

    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中国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之:刻苦练习书法的“笔冢”

    唐代僧人怀素,字藏真,长沙人,是玄奘的弟子。他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张狂素。” 怀素爱好草书,刻苦练习,自称得到了草书圣人张旭的书法奥妙。他把丢弃的笔堆积起来,埋在山下,称为“笔冢”。

    ;

    二、名人有哪些读书方法?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3.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4.华罗庚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5.王梓坤的读书法

    数学家王梓坤的读书方法也很有风格。一是抄读法。王梓坤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的《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认为,一本书的前一两章通常是全书的关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和符号,如平面几何研究三角形、圆及其他图形的性质,初等代数则主要研究代数运算。因此,耐心地学好前一两章,初步掌握这门学科的思想方法,这样读下去才会有兴趣。他拿到一本书后,开始总是读得很慢,边读边做笔记,做习题,想一想,算一算,细细阅读,认真理会,先慢后快,慢中求快。

    6.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7、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8、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9、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10、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11、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12、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13、巴金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读书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JingZuo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3.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4.华罗庚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5.王梓坤的读书法

    数学家王梓坤的读书方法也很有风格。一是抄读法。王梓坤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的《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认为,一本书的前一两章通常是全书的关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和符号,如平面几何研究三角形、圆及其他图形的性质,初等代数则主要研究代数运算。因此,耐心地学好前一两章,初步掌握这门学科的思想方法,这样读下去才会有兴趣。他拿到一本书后,开始总是读得很慢,边读边做笔记,做习题,想一想,算一算,细细阅读,认真理会,先慢后快,慢中求快。

    6.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7、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8、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9、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10、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11、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12、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13、巴金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读书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JingZuo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3.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4.华罗庚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5.王梓坤的读书法

    数学家王梓坤的读书方法也很有风格。一是抄读法。王梓坤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的《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认为,一本书的前一两章通常是全书的关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和符号,如平面几何研究三角形、圆及其他图形的性质,初等代数则主要研究代数运算。因此,耐心地学好前一两章,初步掌握这门学科的思想方法,这样读下去才会有兴趣。他拿到一本书后,开始总是读得很慢,边读边做笔记,做习题,想一想,算一算,细细阅读,认真理会,先慢后快,慢中求快。

    6.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7、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8、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9、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10、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11、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12、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13、巴金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读书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JingZuo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三、关于名人读书的经验

    名人读书经验和方法:

    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方法6例,介绍如下: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诸葛亮:观大略法 。●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那是一位智者的化身。不过,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文学形象,而且有些地方还将他神化了。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

    “务于精熟”,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独观大略”,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怎样具体学习、运用诸葛亮的“观大略”读书法呢?

    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掌握观大略读书法,“要紧的有五条:〔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5〕精通唯物辩证法。”

    2、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妄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意思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

    所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3、杨大眼:耳读法 。●

    耳读法,用耳朵能读书?除非是某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一般正常的人,怎么能用耳朵读书呢?

    能!我国古代就有一位。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员大将叫杨大眼,此人是一位常胜将军,很有威望。《北史》卷三十七中记载了有关他读书的事迹:“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

    你看,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但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不仅记住了许多知识,还能口授布告文字。可见杨大眼的读书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故称之为“耳读”法。

    耳读法虽然产生于古代,但现今仍有实用价值。已故著名学者邓拓就很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他说,耳读法很适用于年老而不能看书的人,也很适用于现代的许多大政治家。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批书报和文件等等。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书人员分别帮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其实,耳读法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和政治家,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比如,听收音机里的新闻联播、小说播讲、知识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走路时可以听,坐在公共汽车里也可以听,甚至是在干某些体力活时,也可边干边听。既省时又方便,真可谓一举两得。录音机是比收音机更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我们可以把有关的学习内容〔如外语等等〕,录进磁带〔或能随身听的MP3和手机〕里,随时听、反复听。

    现代人读书,用耳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耳读法”还真称得上是一种现代化的读书方法哩!

    4、韩愈:提要钩玄法 。●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读过一本书后觉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说不清道不白的,收效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这就是读书时没有“提要钩玄”的缘故。如能一边读书,一边注意提出其“要”、钩出其“玄”,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5、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后人对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法,多持赞成态度。如清末学者李慈铭就称赞道:“诚读书之良法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也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的结论,岂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说到底,“八面受敌”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运用。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东坡运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他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这个例子证明:用“八面受敌”法读书,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6、陆游:有的放矢法 。●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

    少年时,他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从“上世遗文”至“先秦古书”都读了个遍,尔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历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比如说,为了研究杜甫,他就选择了有关杜甫的书籍若干本,潜心攻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学庵笔记》等著作,写下了有关杜甫研究的独到见解。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上用场。他读《孙子兵法》一书时还写了一首题为《夜读兵法》的诗:“孤灯秋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7、朱熹:循序渐进法 。●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8、陈善:出入法 。●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了,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他的这种出入法,是比较全面的,既要求人们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求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处于封建时代的陈善能够针对时弊,提出如此有独创性的见解,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四、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

    1.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读书太慢会弛惰”,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第一,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得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得结合。他说:“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说:“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2.歌德的读书方法

    第一,歌德认为知识和真理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追求而去获得。

    他认为真理是应该通过学习、思考、探索和辛勤的劳动而去获得,如果上帝恩赐,唾手可得,那就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歌德主张对每一门学科都要专心去学,尽量学好它。

    当时德国的一般学校里课程安排很多,有些设置不一定合理,歌德对此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主张: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去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第三,歌德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够,还需要实践和运用。

    歌德不仅博览群书,谙熟音乐、绘画、雕塑等各门艺术,而且一向注意运用,关注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地结合。他曾说:“理论本身对它自己是没有用处的,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他又说:“因为我们对自己学习过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得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实践和运用不仅能加强记忆,而且也能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第四,歌德主张向古代的经典学习。

    歌德早年曾与席勒等人在文学上发动“狂飙运动”,为德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但是他还是希望人们要向古代的经典作家学习,并不因自己开启浪漫主义风气而抛弃古代经典。在谈到当时德国戏剧时,他说:“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同辈人和竞争对手,而是古代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一个资禀直正高超的人就应感觉到这种和古代伟大人物打交道的需要,而认识这种需要正是资禀高超的标志。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但是首先要学习古希腊人,永远学习希腊人。”

    总之,歌德是个好学不倦的人。正由于他的勤奋读书和刻苦探索,以及他人格的伟大,才使他集文学创作与科学研究于一身,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3.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书方法

    第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加以归纳。

    1891年,六十余岁的托尔斯泰曾在给一位友人的一封信中开了一份书单,题为《对我产生了印象的书籍》。在这份书单中他把过去各个年龄阶段所阅读的书籍分成“印象深”、“印象很深”、“印象极深”这样三个层次,这说明他还是很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二,托尔斯泰认为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性格。

    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读书,尤其读纯文学的书——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该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上。”既关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关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二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三,托尔斯泰喜欢朗读文学作品,并在诵读中感受或评判一篇文学作品的好坏。

    托尔斯泰在休息、闲暇或与友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动情地朗读起他所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并经常因朗读而感动地掉下眼泪。有时候,他在朗读之后,还会加以评说。象托尔斯泰这样喜欢朗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再加以评说的情况,在其他著名作家的身上并不多见,但这对于加深一篇文学作品情愫和内涵的理解,却有极大的好处,这不妨可视为托尔斯泰第三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托尔斯泰还有一些读书方法也应值得注意。例如,他在阅读书籍之外,还经常喜欢与人谈论,交流思想和读书心得等等。

    4. 列宁批注阅读法

    列宁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哦,哦!”、“嗯,是吗?!”、“哈哈!”、“原来如此!”等等。其读书入神之态,跃然纸上。更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认真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把握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督促自己动手笔录,记下某些感受、某个思想火花。将来重温此书,还可进行比较,看看当初的认识是否正确,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那么,列宁又是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的呢?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

    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5.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6. 马克思的读书方法

    第一,读书喜做摘要和笔记。

    马克思读书,很有系统性,经常是带着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第二,坚持有规律性的读书生活。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在法国等许多国家流浪或暂寓,但他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间断。自从1849年夏迁居伦敦后,马克思的经济陷入困境,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坚持读书和科研工作,并在其中找到了“无穷的安慰”。他当时每天早上9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7时回家。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每天都是如此。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第三,紧张的阅读和轻松的阅读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要从事的是政治经济、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因而阅读任务也相当繁重和紧张。由于马克思早年爱好文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并曾做过当诗人的梦。因而,每当他工作疲倦,在理性的书籍里徜徉过久而需要休息时,他便捧起一本诗集,或者是一部小说,走进另一世界,并以此来调剂和舒缓自己疲劳而又绷紧的大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明确和妥善认识书籍阅读和自身创造之间的关系。

    对于书籍,由于对个人的帮助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也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如有些人把书视为自己的朋友,有的视为老师,有的视为精神食粮,有的视为智慧或快乐的来源,有的视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的人把他作为自己的装饰品,附庸风雅。但马克思却不一样。虽然他早年也得到过书的启示,读过难以计数的书,可他却指着案桌上的书,对他的朋友说:“他们是我的奴隶,必须按我的意志为我服务。”

    这些话在有些人看来,或者会以为马克思有点狂傲,但在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三点:第一,马克思读书,既钻得进,又拔得出;第二,马克思把欧洲当时的所有经典著作大致上都读通了,他没有拜服其下,而是站在这些经典之上,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审视的眼光加以俯瞰,所以站得高,看得远;第三,马克思读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否则是说不出这种话,难有这样的体会的。

    当然,除了方法以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高峰,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与他终身刻苦勤奋的攻读以及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密不可分的。他曾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崎岖攀登的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7. 伍尔芙夫人的读书法

    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8.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9. 高尔基读书法

    第一、坏书、好书都要读,在从阅读中区分好与坏。

    高尔基由于早年生活困顿,四处流浪,总是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包括人们人为不宜读的书。通过对好书、坏书和各种书籍的广泛阅读,他感到“正派的书固然好,坏的魔道书也好,念得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书是通过比较才能分出好坏的。而且通过好、坏各种书籍的阅读,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好与坏。

    第二、读书要虚心,要抱着想他人学习的态度来读书。

    他认为读书不能光凭自己的爱好,来追求某一流派和类别,而要对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想学派都加以阅读和观察,本着学习的态度,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书态度要认真、虚心。

    第三、读过书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

    他提倡一边重视读书,一边也要重视生活,并主张对读过的书最好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一下,看看哪些是正确和有用的,哪些是错误和无用的。这样读书,对书本知识或生活认识,都是大有益处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0.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

    第一,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爱因斯坦后来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的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这两件事,对他以后得发展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还阅读其他人的著作,并对哲学发生兴趣,13岁就开始读康德的书。后来,他在《自述片段》中曾说:“我的那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

    第二,读书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追求而有所舍弃。

    爱因斯坦对自己曾有所描画,其中有一句说:“我是一个执意的而又有自知之明的年轻人。”

    他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不求面面俱到、全面发展,而是毅然地舍弃和“刷掉了”学校里的许多课程,把精力和热忱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不出所料,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这一胆大舍弃和合理调整,以及所做的选择,完全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

    第三,读书学习之外,常与同学讨论。

    早在爱因斯坦上中学的时候,他就与两个青年朋友经常在晚上一起学习和讨论各家哲学著作,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有这个习惯,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他与马尔塞耳·格罗斯曼建立了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与它们共同的学习与志趣是分不开的。

    后来,他的这位同学成为著名的大学数学教授和数学家,最后又帮他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中不仅有物理学的论断和解释,还牵涉到一些数学问题,这方面他解决不了,才请格罗斯曼来帮忙的。由此可见,学习中的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对双方都有好处。

    第四,提倡深入理解,反对死记硬背。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古城乌耳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时的德国学校,教育纪律十分严格,盛行的又是一些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爱因斯坦对此十分厌恶,他喜欢“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学习中喜欢采用深入理解的方法。

    他在回忆自己要考大学的那段生活时曾说自己: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去背诵。以后,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坚持“深入理解”的学习方法,而决不去搞那些不必要的死记硬背。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名人的读书方法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景观设计古代用语(景观设计古代用语怎么说)

    牛的古代写法(牛的古代写法图片)

    山西古代建筑景观设计

    网络热词ip是什么意思(网络词ip是什么意思啊)

    4a广告公司是指什么(4a广告公司是指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