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古义
发布时间:2023-06-14 17:57:12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15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通 古义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古汉语中的“通”和“同”有什么区别?
“同”和“通”这两个字有所区别:“同”,等同,相同,在古文当中来说,两个字音,形,意都相同或者相近,用“同”。
“通”,通用,相通,在古文当中来说,同一个意思,在现代和在古代用两个不同的字来表示,这两个字的音,形可能相差很大,就用“通”。
古汉语中的“通”和“同”有什么区别?
“同”说的是两个字属于异体字,也就是说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字的不同写法。如“欣—欣”。意思是一样的。而“通”则是指两个字是通假字,它们中有一个字是应该用在这里的,称“本字”,另一个是临时借用或误用的,称“借字”。如“指通豫南”中“指”通“直”。
希望你能满意!
古汉语 通 是什么意思
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通:1、通行,通过,通到。《韩非子·说林下》:道难不通;诸葛亮《草庐对》:西通巴蜀。
2、通报,传达。《史记·陈涉世家》:不肯为通。
3、畅通,没有障碍。《报任安书》:通邑大都。
4、通晓,精通。《汉书》:通于兵事。
5、交往。《汉书》:勿与通。
6、共同的,通常的。沈约《立左降诏》:前代通则。
7、全部,整个。《晋书》:通夜不寝。
8、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公羊传》:公子牙通乎夫人。
9、灵活,变通。《文心雕龙》:变通以趋时。
10、马粪。《后汉书》:以马通薰之。
11、田地单位名。《汉书》:井十为通。
12、量词。用于文书,表示一份。《后汉书》:宜写一通。
通的古义并举例
通的古义:①<动>通达;通过;通行。《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②<动>贯通;沟通。《谭嗣同》:“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锐意欲行大改革矣。”
③<形>畅通;没有阻隔。《论积贮疏》:“政治未必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④<动>通报;转达。《孔雀东南飞》:“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⑤<动>交往;来往;结交。《汉书·季布传》:“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动>流通;交换。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⑦<动>交流;交谈。《君子国》:“唐敖见言可通,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
⑧<动>通晓;精通。《张衡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⑨<副>全部;普遍。《核舟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⑩<量>遍。《孔雀东南飞》:“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通籍】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处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指记名在门籍,可以进入宫门。后称进士刚及第或刚做官叫“通籍”。
【通家】⒈世交。⒉姻亲;结为姻亲。
以上就是关于通 古义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