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荷兰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荷兰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美国《时刊》中评出的十大建筑奇迹是哪些?
美国最新一期《时代》杂志评出2007世界十大建筑,中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馆、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以及北京当代万国城入选其中。在这十大建筑中,前五名为已经于今年完成的建筑,而后五名则是即将竣工的建筑。而美国著名建筑设计机构史蒂芬·霍尔建筑事务所则有两件作品入选。
第一名:布洛赫大楼
设计机构:史蒂芬·霍尔建筑事务所
布洛赫大楼是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艺术馆的附楼。霍尔的作品一度被认为过于古怪,但是布洛赫大楼及其他建筑所带来的巨大成功使霍尔被《时代》杂志于2001年评为美国最好的建筑师。《时代》称赞他的建筑“既满足了精神需要,又满足了视觉的愉悦”。
布洛赫大楼的风格十分奇特,5个玻璃展厅连成一串,错落分布在艺术馆老楼东侧的波浪形园林上。在夜间,5个玻璃展厅像巨大的灯笼一样鲜艳夺目;在白天,自然光可以照进玻璃展厅的走廊,光亮的程度不亚于正规博物馆启动人工照明时的亮度。
第二名:旧金山联邦大楼
设计机构:孟菲西斯建筑事务所
这座政府办公大楼不仅是旧金山地平线上的新景观,而且是一个纯粹绿色的建筑。这栋大楼以超节能、环保、绿色著称,70%以上的面积可以依靠自然通风而不需要空调。这一切,与大楼的表层关系密切,大楼的表层为特制钢网结构,不仅可以遮蔽阳光,而且可以折叠。大楼通过电脑控制特定的遮阳技术来改善室内环境,减少温度变化以及对空调的需要。大楼还利用自然通风,调整楼内气温。
第三名:美国西雅图的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设计机构:韦斯和曼弗雷迪建筑事务所
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位于华盛顿西雅图一个并不发达的旧工业区,横跨一条繁忙街道和一条铁路线。设计师韦斯和曼弗雷迪设计了错综复杂的步行道,将3个独立的地区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Z”形的绿色地带,将自然和艺术引入了一个工业区,被誉为将城市包容于公园中的新概念公园。
第四名:纽约的IAC总部大楼
设计机构:弗兰克·格里合伙公司
美国互联网巨头IAC公司在纽约的总部大楼,排列的圆柱、乳白色的玻璃饰物在它的螺旋形的骨架上滑动,纽约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种建筑物。格里还被邀请去设计一个在“9·11”灾难现场的表演艺术中心,并为“美国国家话剧院”在纽约布鲁克林设计一个新的总部。他的一系列建筑形象,从往日正统的审美观出发,会使人觉得怪诞不经;而对于当代社会如果抱有格里相似的看法的人,则可能从他创作的怪异的建筑形象中读出一种深层、复杂和有震撼力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名:纽约当代艺术新博物馆
设计师:Sanaa建筑事务所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12月1日开放。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共同设计的这座建筑物采用了6座矩形盒子结构叠加的形式,每一座盒子都有不同的楼层面积和天花板高度,这是为了营造不同高度和气氛的开放、灵活的展览空间。建筑外面用铝质网格包裹,从立面上几乎很难看到窗户。
该建筑物的面积为5574.18平方米,是曼哈顿市中心第一座艺术博物馆。
第六名: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
设计机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
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俗称鸟巢,该建筑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拥有91000个座位体育场的外观犹如一个由枝条编织而成的鸟巢;而其内部,从休息室到饭店,每一个分开的空间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从而使自然空气的流通成为可能。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第七名: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大楼
设计师:雷姆·库哈斯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激进的建筑。这座大楼总高度大约230米,就像两个倒“L”斜靠在一起。5年前,当荷兰人雷姆·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舍人公布他们的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建筑还可以这么做。从技术上讲,这座建筑存在很大难度。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正方形油炸圈;两座竖立的塔楼向内倾斜,倾角很大;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总体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样一种回旋式结构在建筑界还没有现成的施工规范可循,这种结构是对建筑界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
第八名:北京当代万国城
设计师:史蒂芬·霍尔
这座商用办公建筑群由8座塔楼组成,每座塔楼之间通过天桥连接。当代万国城从外到内都可以说是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森林,位于二环路80米绿化隔离带的边缘,在穿过南北两城的城市高架路的两侧,又各有50米绿化隔离带,在万国南城的东侧,则是一个巨大的水景绿化地——水上公园,这样密集的公园环境使得当代万国城完全处于城市森林的中央,在闹市中心的地段上拥有郊区化的景观环境。
第九名:伦敦希思罗机场 5号候机厅
设计师:理查德·罗格斯
这座巨大的候机厅建在一个无柱巨拱下,预计可在2008年3月投入运营,届时希思罗机场在加入新客运站配合下,预计可接待近1亿名旅客,客运总容量相等于香港国际机场的2.5倍。
5号候机厅共有3座客运大楼,首两座T5A和T5B将于2008年3月启用,每年共可接待2700万名旅客,而T5C则会在2011年启用。5号候机厅耗资60亿欧元,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
第十名:西班牙马德里银行塔
设计师:诺曼·福斯特
这座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总部大楼建成后将成为西班牙最高建筑,屋顶将安装风力发电机。设计师诺曼·福斯特还是北京国际机场第三候机大楼的设计者。该候机大楼将于2007年12月31日封顶,最终将呈现龙的形状,屋顶长3.25千米,宽785米,建成后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有顶建筑。福斯特是现代派建筑大师。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英国皇家金质奖章,于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英国女王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二、荷兰doffice建筑设计事务所怎么样
设计院都不注重工资,关键是奖金多少,而奖金的多少和你自身能力成正比。所以问什么工资和固定收入都没什么意义。做同样的事情,在设计院的收入相差10倍都很正常。
三、中央电视台新台大楼谁设计的
由德国人奥雷·舍人和荷兰人库哈斯带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内含央视总部大楼、电视文化中心、服务楼、庆典广场。 由荷兰人雷姆·库哈斯和德国人奥雷·舍人带领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设计。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建筑外形前卫,被美国《时代》评选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并列的有北京当代万国城和国家体育场。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从最初的50亿工程预算,一路攀升至近200亿。并且支付给设计方大都会建筑事务所高达3.5亿的设计费用,平均达630元每平方米。
四、荷兰最美图书馆Top10 去感受满满书香
众所周知,荷兰的艺术设计充满了审美创新、活力、工艺、实用等诸多元素,它是建筑试验场,也是诚意图书馆。无论是新奇文艺图书馆、教堂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是个有灵性的地方,可以与宇宙中心对话。在荷兰,点燃你的阅读之光。
1、Almere新图书馆
功能与艺术的集成
Almere新图书馆位于荷兰Almere市,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图书馆里面有长长的蜿蜒书架、上网区、阅读咖啡馆、研究部和多媒体区。
图书馆设计分类非常清晰,可以让有明确目标的顾客直接找到自己想要的书,也能让没有明确目标的顾客,在书架中慢慢的随意发现书籍,探索不同的世界,在任意地方坐下来。
这些蜿蜒的书架组成了一副不同寻常的景象。加上其它的功能集成:座椅、工作场所、信息终端、柜台、沙发和书柜照明,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图书馆设计。
咖啡厅在建筑入口上方的二楼,有数百种报刊杂志,还有最新的新闻显示器。 游戏 和多媒体区在四楼一个圆形的区域, 游戏 的内容可以被实时播放到建筑外面,显示于城市广场的大显示屏上,使图书馆更加有活力。
2、书山图书馆
拾级而上,前来阅读吧
书山图书馆位于鹿特丹近郊,其外型有如一座玻璃金字塔,核心部分是由书柜堆砌而成的一座书山。
玻璃屋使得街灯的光线也能渗透到其中,温暖舒服。
书山共五层,分有不同功能区和书籍类型。图书馆希望成为人们“知识、信息和文化的橱窗,鼓励人们进行广泛的阅读。”拾级而上,前来阅读吧。
3、Waanders In de Broeren
教堂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教堂里的图书馆不一定要古色古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的教堂依然吸引眼球。
Waanders In de Broeren位于马斯特里赫特,由Broerenkerk哥特式老教堂改造而来。
设计师们很好地保留了教堂的建筑元素,精细艳丽的壁画、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天花板油画、传统风琴等,同时也加入了很多现代感的色调和线条。
图书馆还附有咖啡厅和文创商店,让这座几百年前的老教堂焕发出时尚而简约的气质。
4、海牙老图书馆
复古雕花,闻香识书
这个梦幻般的地方叫Handelingenkamer,被喻为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
在这座外观十足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里,内部风格却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由栏杆上的雕花和细节处理可见一斑。
朱红色的雕花楼梯盘旋而上,引导你进入其中。在这样古色古香的图书馆里,即使不看书,凭栏闻书香也是一种享受。
可惜的是,这座图书馆一般时间并不开放给大众参观,全年只有在八月底到九月底之间的周末,也就是欧洲遗产日的时候才开放。由于受到严格保护,开放的时间极为珍贵,也成了各国政要以及学术界人士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5、马斯特里赫特天堂书店
最亲近上帝的地方
位于马斯特里赫特的多米尼加天堂书店是一座建在教堂中的书店,被誉为“最亲近上帝的书店”。
设计师充分利用教堂庄重深邃的建筑特点,采用自然光和灯光相结合的照明方式,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隔世感觉,让读者对整个书架从上到下一览无余。
这些被称为“图书公寓”的巨大书架,实际上并未真正与教堂本身建筑相接触,完全独立存在。
为了凸显教堂的中世纪特色,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中世纪市场,并不断播放着动听的中世纪音乐。普通教堂的顶层是不对公众开放的,而现在人们可以登上三层黑色书架顶层,近距离欣赏教堂穹顶上14世纪的壁画,也可俯视整个教堂。
在原来教堂唱诗班的地方边饮咖啡看书,是否还能听到几个世纪以前在此萦绕的赞美诗?所有答案都在你到来的那刻揭晓。
6、阿姆斯特丹大学图书馆
古老校园里的现代图书馆
位于荷兰首都的阿姆斯特丹大学成立于1623年,是欧洲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它先后产生过6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3名,和平、医学和化学奖得主各一名。虽然学校很古老,但图书馆非常现代。
整个图书馆有2500平方米,校方希望在此空间进行一个全新的临时室内设计。其中之一是规划"空如白纸"的区域: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决定怎么用这一大片空间。
图书馆在一些区域设置了一些长条桌,学生可以聚在这里讨论课程。也给爱独处的孩子留了些舒适的角落。
由于图书馆并不是24小时都有人管理,有时候学生们在非工作时间取书会很麻烦。所以图书馆设计了1105个红盒子,学生们预定书籍后到指定的盒子里拿书就可以了,不限时间。
7、莱顿大学图书馆
古老的桃花源
莱顿大学建立于1575年,是荷兰也是全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1574年,莱顿市的市民和威廉·范·奥伦治王子一起成功抵御了西班牙军队的入侵。为奖励市民,王子决定让莱顿市民选择一项奖励:免税或者建立一所大学。莱顿市民们觉得免税政策可以随时撤销,但是大学一旦建立就会一直留存下来,所以选择了建大学。
莱顿大学的图书馆非常独特,它有全荷兰唯一一座中文图书馆。
莱顿大学早在1874年就开设了东亚语言系,但直到1930年才建立汉学院和中文图书馆。虽然成立得晚,但藏书质量非常高,一些在中国已经绝迹的古书在这里也能找到。
难得的是,除了特别珍稀的古籍之外,整座中文图书馆对外开放。如果想借回去看,又不是莱顿大学的学生,只需要交20欧元办一张借书卡就可以了。
8、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
世界上最具未来派艺术特征的现代化图书馆
好似高尔夫球场的独特景观之下,隐藏着一座内涵丰富的图书馆。高达40米的圆锥体与宽阔草坪连接在一起,成为校园自然风光的组成部分。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几乎占到城市的四分之一面积。校区边缘的建筑与民房交错衔接,形成和谐流畅的过渡。
图书馆玻璃外墙、以及处于中心位置的透明圆锥体采用中空设计,不但引入天然阳光,节省照明资源,顶部天窗更能造成空气对流,将馆内热气带走。
圆锥体的天窗形成空间重心,丰富藏书环绕安置于四周。独立式阅读座位有的传统面壁,有的则朝向透出柔和日光的玻璃窗,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区域。还有开放式讨论区及提供信息检索的电脑位等。
各式桌椅的形状和用色不同,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整体通透洁净。正如设计师所言:“图书馆是个有灵性的地方,在宁静环境中读者可以审视内心,如同在教堂中灵修一般,与自然、世界乃至宇宙交流对话。”
9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
艺术的无声交流
乌特勒支大学乌东校区汇聚了许多荷兰顶级事务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的大批建筑,譬如Mecanoo、Neutelings Riedijk、OMA及NL Architects。Wiel Arets在1997年赢得了其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竞赛。
图书馆整体建筑采用简洁的矩形体量,黑色的玻璃与混凝土的表皮,并且在其表面印刷、制作了树枝状的图案与机理。主要功能分为两个两部分,一部分为主体的图书馆,另一部分是后部的停车场和自行车库,之间通过架空的连廊与主体教学楼相连
图书馆通过内部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简洁的建筑形体,半透明的、精细的表皮,与周围环境形成无声的对话。
"它是一个人们能够专心工作的地方,也是人们彼此相遇、 除了建筑的气氛之外无需任何其他刺激的场所。"
10、史基浦机场图书馆
全球首家开设在机场内部的图书馆
史基浦机场图书馆是全球首家开设在机场内部的图书馆。
图书馆不仅有色彩明快的设计,还配有荷兰首批iPad设备,以丰富的电子技术创造出一片精彩空间。
来往穿梭的旅客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在此读书听音乐,了解荷兰文化和文学,还能实时下载电子书或电影,让接下来的空中旅程充满乐趣。
以上就是关于荷兰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