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服务器cpu排行榜(intel服务器cpu全型号)

    发布时间:2023-03-15 17:34:21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5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服务器cpu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服务器cpu排行榜(intel服务器cpu全型号)

    一、cs1.6手机版如何开服

    服务器架设的基本要求

    1)硬件要求

    服务器的最低硬件配置大概在PIII500、内存在128M以上,要是内存较低的话,那你就要常常忍受超时的痛苦了。

    2)线路要求

    线路是越快越好,虽然CS在游戏中连续上传和下载的速度最大也才3K/s,但是如果PING高的话玩起来也不会爽,ccsk的服务器就是10M独享的带宽。

    2.服务器端的设置

    1)首先你要安装HLserver,虽然在Half Life里本身就带了建立服务器的软件,但是如果你不在服务器上玩的话(根本没有人在服务器上玩^_^),用HLserver可以减少很多的空间。然后升级HLSERVER到最新的版(跟升级HL一样),再安装CS的最新版本(就跟装一个客户端的CS一样)。

    2)作为服务器,必须要有很多设置,普通情况下你只需要在HLservercstrike目录下建立server.cfg、mapcycle.txt、motd.txt这三个基本文件即可。

    server.cfg是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可用任何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 0为No,1为Yes。 sv_aim0是否自动瞄准 pausable0 是否客户端可暂停游戏 hostname “CCSK.net counter-strike Server “ 服务器名字 mp_timelimit30 循环每一地图时间 mp_c4timer45  炸弹倒计时时间 mp_chasecam0  是否固定镜头 mp_falldamage1 高处落下杀伤 mp_flashlight1 是否有手电筒 mp_footsteps1 是否有脚步声 mp_freezetime4 每局开始买物品时间 mp_friendly_grenade_damage1是否手雷友军伤害 mp_friendlyfire1  是否武器友军伤害 mp_autoteambalance2自动调整双方人数差异最低限制 mp_roundtime4 每回合时间数 rcon_passWord ***** 服务器密码 mp_limitteams N 双方超过N人即自动调整 mp_tkpunish1  是否伤害友军惩罚 mp_mapvoteratio0.2 投票比率(大家可以通过投票踢出**者和更换地图) mp_logfile1是否服务器留下记录文件 logon 开始记录 mp_hostagepenalty=3 规定时间内伤害人质超过三人自动踢出 Logaddress202.108.249.812000   设定全国cs排行榜的监听端口

    mapcycle.txt是地图文件循环的顺序文件

    mapcycle.txt里面写的都是地图文件名,不带后缀,如de_dust2.bsp,只取de_dust2。地图在Hlservercstrikemaps目录下,将你想循环的地图挑出来,然后将文件名按上面所说的规则输入mapcycle.txt中,每个地图之间用硬回车隔开。加入的新地图不仅要把.bsp文件拷到Hlservercstrikemaps目录下,也要在mapcycle.txt里面加入新地图的名称,切记!

    motd.txt是服务器的说明文件

    motd.txt为服务器说明文件,当每个玩家进入服务器后看到的第一个窗口就是。可以随意按照自己喜欢写。

    3)有了上面这些,cs服务器就算配置的差不多了,下面再来说说服务器运行参数。

    在桌面点鼠标右键新建一个快捷方式,在命令行里输入下面一行,注意空格

    c:Hlserverhlds.exe -game cstrike -port27016+maxPlayers22+map de_dust2 c:Hlserverhlds.exe 为你安装hlserver的目录 -game cstrike指定运行游戏为CS -port27016 指定游戏连接端口为27016 +maxplayers22   游戏最大人数22人(游戏只支持20人,多余两人为观众) +map de_dust2  指定开始地图为de_dust2

    其他人进服务器的时候进Internet game,选择Add server输入服务器的IP和上面你指定的端口即可。

    4)在局域网上建立服务器跟上面相同,不过可以在命令行里加上-nomaster让服务器不上WON认证,避免因为出国网络不通导致的服务器问题。同时加上+sv_lan 1 指定其为一个LAN server,其他人进服务器的时候进LAN game就可以了。

    5)如果没有下载hlserver,用普通的hl+cs1.0也可以做服务器,具体方法是:进入游戏后选择play cs,选internet game,选create game,在最下面有一个dedicated server的选项,选中它,点击done。就可以单独使用一台机器做cs服务器了,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游戏的速度。局域网的游戏也适用,只不过是在lan game里面选就是了。上面的各项设置也可以实现。

    XeqtR 的 LAN 比赛服终极优化**

    关于这个方法的来历我不得不跟大家先说明一下:

    基于 metamod 应用于 HLDS* 的 Booster 插件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对!它是一款 HLDS “加速”插件(其实说是加速插件,还不是很贴切,把它叫做服务器的 FPS 强制提升、降 PING 工具才更准确)那为什么会有这个插件的诞生呢?本人是搞网络通讯工程专业的,在 Windows 环境下,哪怕 LAN 通讯质量(交换机、路由器、网线)再好,连到 HLDS 的 Clients 的 PING 值也不可能稳定在个位数(何况 HLDS 本身处理数据完毕后再反馈给 Client 也有个延时段,可以说你游戏中看到 ping 值并非实际网络环境中你的平台连接到游戏服务器平台的响应时间,所以才有 Booster 等这样的产物)!有人要问啦:“吹牛x了不是?那 ESWC、CPL赛场那么大的网络,看比赛 DEMO 里的 PING,还不是稳定在个位数?”我先前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但 XeqtR 的解释是——那些场合的 HLDS 或多或少都使用到了 Booster ,而对于那些没有使用 Booster 或者对服务器端苛刻地要求纯净(无插件)的场合(毕竟 Booster 并非 Valve 官方开发的工具,兼容方面也不能保证完全没有问题) 就使用到了我下面要提到的方法。

    HLDS:Half-Life Dedicated Server。

    解释是:半条命“专业”(专门用于服务的)游戏服务器。

    我们平时自己建主机玩的时候,自己的CS客户端也扮演了服务器(ListenServer.)端的角色,而 HLDS 却是专用于游戏服务(仅仅提供游戏平台),自身并不参与到游戏中。所以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心不二用”,确保服务器端的稳定,最大限度的调用系统资源从而保证游戏客户端的游戏性能和效果。

    HLDS 终极优化方法

    其实说是方法到不如是一个技巧。WEG2006 Masters 开赛之前,大部分选手都在网吧训练,并且我也全程参与其中,在训练过程中,NoA.XeqtR 提出说,要求服务器端不要使用 Booster (当时只装了mm+booster),我立马就反对了他的建议。并告知为了保证 HLDS 的 FPS 和 PING 而要使用 Booster 插件时(虽然我也知道无插件的服务器端是最稳定的),他笑了笑说,关于这个问题他有办法,于是我就把他带到了服务器前:

    首先,找到…hldscstrikeliblist.gam

    把里面的 gamedll 的值还原成默认的 “dllsmp.dll”

    另外服务器由于没有使用VAC,所以 secure “0”。

    OK,这样服务器就不会加载会加载插件了。

    另外,他还特地强调一点:

    sys_ticrate 10000sv_maxupdaterate 100sv_maxrate 25000

    他说这是LAN比赛的标准配置。

    (假如还为外网提供服务的话,相关数值可以适当降低。)

    启动看看

    结果无语……全部稳定在 510 FPS 以上!

    要知道在使用 Booster 时,我开一个端口的时候 FPS 是 320 左右,

    开 2、3 个后那 FPS 就是 280 多地230多地依次递减啊~~~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 Booster 非常消耗 CPU 资源,

    而现在只需要打开 Windows 系统自带的 wmplayer 播放器…… 这……

    技巧就这么简单。

    在 WEG2006 Masters 工作期间,在后台发现 WEG.CAN 也是将此方法应用与比赛现场的服务器上:)

    二、AMD处理器的服务器有何优缺点?惠普在这方面表现如何?

    AMD处理器的服务器发热高,稳定性差,这是缺点

    惠普的服务器 HP Integrity服务器为向动成长企业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全球最全面的行业标准服务器系列,Integrity服务器能够满足您最苛刻的业务需求,为您提供绝佳选择。其设计融合了独特创新,无论是在系统内部还是外部都带来了突破性的非凡价值。此外,它们还提供了世界一流的使用体验,并通过紧密协作来设计和构建灵活的基础设施,以使您能够从容应对变革和拓展业务。

    一旦投资了合适的系统来构建IT设施的基础,您便可高枕无忧,因为您投资的价值将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不断提升。HP基于标准的服务器创新以及与业界主要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强大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使您能够轻松、经济高效地应对变革。

    借助Integrity服务器,您可以选择运行各种操作系统,而不是受制于专有解决方案-带来出色的投资保护并降低了TCO(总体拥有成本)。我们创新的虚拟化和管理解决方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简化了运营并降低了成本。同时,HP坚定不移地推广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建立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咨询和支持。HP Integrity服务器拥有行业领先的卓越性能和关键任务可靠性,专门针对最苛刻的工作负载而设计,帮助您建立协调一致的IT与业务环境。

    HP Integrity服务器 = 信赖

    成功的企业必须能够快速、无缝、经济高效地适应内部及外部的环境。这正是我们采用行业标准的体系结构和内建的模块化特性来设计HP Integrity服务器的原因,这样我们的系统便能够满足您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借助HP Integrity服务器,您可以选择创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业务需求,并获得世界一流的使用体验。

    绝佳选择

    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获得出色的灵活性来应对变革并拓展业务。HP Integrity服务器提供了卓越的性能来满足您最苛刻的工作负载,提供了最广泛的操作环境选择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并且提供了针对各种工作负载的一流的可用性。

    除了拥有领先的性价比优势,Integrity服务器还支持行业领先的主要操作环境-HP-UX 11i、Linux®、Microsoft® Windows®Server 2003和OpenVMS-使您能够按照自已的方式来开展业务。这意味着这些高性能平台将帮助您轻松、快速地部署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帮助实现苛刻工作负载在多个操作环境之间的整合,进而带来更高的简易性、灵活性和价值。

    HP Integrity服务器还提供了卓越的投资保护。随着未来业务要求的不断变化,您可以重新部署Integrity服务器,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不同的IT解决方案。现有的HP 9000服务器和HP Integrity服务器以后还能够根据您的需求从机箱内轻松升级至最新的安腾2技术。此外,以平均5-10年的生命周期计算,Integrity服务器能够持续更久。

    独特创新

    HP实际上已经成为创新的代名词。HP Integrity服务器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创新技术,它将为您带来:

    领先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将资源进行池化集中和共享,从而使IT供应与业务需求自动保持协调一致

    简化的管理,紧紧围绕您的业务目标

    优化资产利用率,使您做到事半功倍

    Integrity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包含Virtual Server Environment(虚拟服务器环境),它能够轻松自如地调配您的资源,随时随地满足您的需要,以实现最灵活、最高效的运营。HP还充分利用其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领域的丰富经验,向Integrity服务器增加了集群能力,以增强安腾2处理器内建的高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等特性。

    此外,Integrity服务器创新的系统设计还将帮助您让新一代安腾2架构系统发挥更高性能。HP mx2双处理器模块使您能够在同一机箱内(入门级Integrity服务器之外)部署数量加倍的安腾2处理器。mx2双处理器模块由HP开发,它将工作负载容量和性能密度提高到了此前基于单安腾2的Integrity服务器的两倍。而且,HP的可扩展处理器芯片组还提高了安腾2处理器内存和I/O子系统的可扩展性。借助中高端Integrity服务器单元板体系结构上的硬分区功能,您还能够将单个的英特尔安腾处理器与mx2双处理器模块在同一机箱内混合使用。

    采用mx2双处理器模块的HP Integrity服务器拥有超凡的计算能力,它通过应用和服务器整合使资源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有效,从而带来了更高的整体性能和更低成本。整合简化了系统管理,释放出更多用于业务流程而不是IT维护的资源,并且带来了更加优化的基础设施,能够轻松、快速地适应和应对变革。此外,整合还降低了硬件、软件许可以及物理占地空间等方面的成本。

    HP与主要的技术领导厂商携手打造创新的行业标准解决方案,无论是在系统内部还是外部都带来了突破性的价值。由于不再受制于专有技术,您将可以从更低的成本和风险中获得巨大优势。

    三、英特尔公司介绍

    Intel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35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2002年2月,英特尔被美国《财富》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名列第九。2002年接近尾声,美国《财富》杂志根据各公司在2002年度业务的表现、员工水平、管理质量、公司投资价值等六大准则排出了“2002年度最佳公司”。在这一排行榜上,英特尔公司荣登全球榜首。同时,在“2002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上,英特尔公司名列第28位。

    2003年5月,《哈佛商业周刊·中文版》公布“2002年度中国最佳雇主”名单,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名列第八。这是由全球著名人力资源公司HewittGlobalHRConsultingFirm*和《哈佛商业周刊·中文版》通过一项联合举办的企业内部员工调查结果评选出来的。2002年,英特尔公司的收入为268亿美元,净收入为31亿美元。2003年7月18日,英特尔公司成立35周年。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博士回顾说:“35年来,我们不懈地追求优秀与完美,这为我们能够不断推出创新理念并保持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英特尔能在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努力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将继续改变世界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值得庆祝的。”

    英特尔为全球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业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今天,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不仅正在改变商业运作的模式,而且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方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公司之一,英特尔公司致力于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讯、互联网解决方案和互联网服务方面为日益兴起的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建筑模块。

    英特尔在中国的机构英特尔在中国(大陆)设有13个代表处,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济南、福州、南京、西安、哈尔滨、武汉。公司的亚太区总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英特尔在中国亦设有研究中心,即英特尔中国实验室,由4个不同研究中心组成,于2000年10月宣布成立。该中国实验室主要针对计算机的未来应用和产品的开发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中国采用先进技术方面的进程,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此外,英特尔中国实验室还负责协调该实验室与英特尔全球其他实验室的研究协作,以及资助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的开发工作。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帕特·基辛格直接领导英特尔中国实验室的工作。

    英特尔在中国的使命英特尔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重点与其全球业务重点相一致,即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的构造模块的杰出供应商。除此之外,英特尔始终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在中国,这一战略可从英特尔在中国的一系列活动中得到反映:*技术启动:英特尔在中国设有英特尔中国实验室,由4个不同研究领域的实验室组成。如英特尔中国实验室,隶属于英特尔微处理器研究实验室,主要研究面向微处理器和平台架构的相关工作,推动英特尔处理器架构(IA)技术在业界的领导地位。

    具体研究领域包括音频/视频信号处理和基于PC的相关应用,以及可以推动未来微结构和下一代处理器设计的高级编译技术和运行时刻系统研究。另外还有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英特尔架构开发实验室、英特尔互联网交换架构实验室、英特尔无线技术开发中心。除此之外,英特尔还与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针对IA-64位编译器进行了共同研究开发,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2年10月,英特尔公司宣布在深圳成立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ADC)。该中心面向中国计算和通信行业的OEM与ODM厂商,旨在满足他们对世界一流设计与校验服务的需求,并帮助他们为客户开发更出色的产品英特尔亚太地区应用设计中心(深圳)将为亚太区包括深圳和中国其它地区的客户就近提供先进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协助亚太地区及中国的客户强化其在全球的竞争实力,并且促进这些客户相互间的合作。英特尔还通过战略投资事业部(IntelCapital)在中国进行IT技术方面的投资,以促进中国型技术,如无线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迄今为止,英特尔的战略投资事业部已向亚太地区进行风险投资近6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投资近30家。*技术生产与制造:今天,英特尔在上海设有投资5亿美元的芯片测试和封装的工厂,为快闪存储器、I845芯片组和奔腾4处理器提供基于0.13微米工艺的世界一流的封装与测试,并为全球提供最高性能处理器产品;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的国内掌握世界一流芯片生产制造技术的知识工人。*市场教育及应用普及:英特尔公司始终把协助推动中国计算机工业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作为公司在中国的首要策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赞助ISEF中国区联系赛事。这一赛事被称为“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与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2001年,中国派出16名学生参加在美国加州硅谷举行的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赢得了17项大奖,包括奖品、奖金及奖学金共计87000美元。2002年,英特尔ISEF在中国区的联系赛事在各地共吸引了1500万名中学生参加,其中有21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被选派赴美参加5月在肯塔基州举办的第5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2000年7月,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启动。

    经过一年的时间,到2002年底,拟在中国共培训教师达100,000名,该项目已经在全国的18个省市展开,北京市、长春市、重庆市、甘肃省、海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省、淄博市开展实施了,得到中国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肯定,更获得各地教委和参加培训的老师的热烈欢迎。另外,为了更好地普及电脑教育,英特尔自1997年开始与国内电脑厂商合作,在全国16个城市开设了“英特尔电脑小博士工作室“,分别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天津、西安、沈阳、青岛、温州、杭州、济南、西藏、哈尔滨、无锡、南京,共培训家庭130万人次。*广泛的业界合作:英特尔自1985年进入中国以来,便将“与中国信息产业共同成长”视为己任。与国内OEM厂商、独立软件开发商、通讯设备制造商、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无线通信厂商进行了密切广泛的合作。自2000年至今,英特尔每年在中国召开春秋两季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DeveloperForum),与国内业界及时分享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2003年3月12日,英特尔在中国与全球同步推出了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它为移动计算的笔记本电脑用户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完全摆脱线缆束缚的“无线自由”的集计算和通讯之融合的体验。

    INTEL微处理器的里程碑

    1971 年: 4004 微处理器

    4004 处理器是英特尔的第一款微处理器。这一突破性的重大发明不仅成为 Busicom 计算器强劲的动力之源,更打开了让机器设备象个人电脑一样可嵌入智能的未来之路。

    1972 年: 8008 微处理器

    8008 处理器拥有相当于 4004 处理器两倍的处理能力。《无线电电子学》 杂志 1974 年的一篇文章曾提及一种采用了 8008 处理器的设备 Mark-8,它是首批为家用目的而制造的电脑之一——不过按照今天的标准,Mark-8 既难于制造组装,又不容易维护操作。

    1974 年: 8080 微处理器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Altair 采用了 8080 处理器作为大脑——据称 “Altair” 出自电视剧 《星际迷航 Star Trek》,是片中企业号飞船的目标地之一。电脑爱好者们花 395 美元就能购买一台 Altair。仅短短几个月时间,这种电脑就销售出了好几万台,创下历史上首次个人电脑延期交货的纪录

    1978 年: 8086-8088 微处理器

    英特尔与 IBM 新个人电脑部门所进行的一次关键交易使 8088 处理器成为了 IBM 新型主打产品 IBM PC 的大脑。8088 的大获成功使英特尔步入全球企业 500 强的行列,并被 《财富》 杂志评为“70 年代最成功企业”之一。

    1982 年: 286 微处理器

    英特尔 286 最初的名称为 80286,是英特尔第一款能够运行所有为其前代产品编写的软件的处理器。这种强大的软件兼容性亦成为英特尔微处理器家族的重要特点之一。在该产品发布后的 6 年里,全世界共生产了大约 1500 万台采用 286 处理器的个人电脑。

    1985 年: 英特尔386™ 微处理器

    英特尔386™ 微处理器拥有 275,000 个晶体管,是早期 4004 处理器的 100 多倍。该处理器是一款 32 位芯片,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同时运行多种程序。

    1989 年: 英特尔486™ DX CPU 微处理器

    英特尔486™ 处理器从真正意义上表明用户从依靠输入命令运行电脑的年代进入了只需点击即可操作的全新时代。史密森尼博物院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的技术史学家 David K. Allison 回忆说,“我第一次拥有这样一台彩色显示电脑,并如此之快地在桌面进行我的排版工作。”英特尔486™ 处理器首次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数学协处理器,将复杂的数学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计算速度。

    1993 年: 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能够让电脑更加轻松地整合 “真实世界” 中的数据(如讲话、声音、笔迹和图片)。通过漫画和电视脱口秀节目宣传的英特尔® 奔腾® 处理器,一经推出即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1995 年: 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

    于 1995 年秋季发布的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设计用于支持 32 位服务器和工作站应用,以及高速的电脑辅助设计、机械工程和科学计算等。每一枚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在封装时都加入了一枚可以再次提升速度的二级高速缓存存储芯片。强大的英特尔® 高能奔腾® 处理器拥有多达 550 万个晶体管。

    1997 年: 英特尔® 奔腾® II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 处理器拥有 750 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英特尔® MMX™ 技术,专门设计用于高效处理视频、音频和图形数据。该产品采用了创新的单边接触卡盒(S.E.C)封装,并整合了一枚高速缓存存储芯片。有了这一芯片,个人电脑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捕捉、编辑并与朋友和家人共享数字图片;还可以对家庭电影进行编辑和添加文本、音乐或情景过渡;甚至可以使用视频电话通过标准的电话线向互联网发送视频。

    1998 年: 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设计用于满足中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性能要求。遵照英特尔为特定市场提供专属处理器产品的战略,英特尔® 奔腾® II 至强® 处理器所拥有的技术创新专门设计用于工作站和服务器执行所需的商业应用,如互联网服务、企业数据存储、数字内容创作以及电子和机械设计自动化等。基于该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可配置四或八枚处理器甚至更多。

    1999 年: 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

    作为英特尔面向具体市场开发产品这一战略的继续,英特尔® 赛扬® 处理器设计用于经济型的个人电脑市场。该处理器为消费者提供了格外出色的性价比,并为游戏和教育软件等应用提供了出色的性能。

    1999 年: 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的 70 条创新指令——因特网数据流单指令序列扩展(Internet 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明显增强了处理高级图像、3D、音频流、视频和语音识别等应用所需的性能。该产品设计用于大幅提升互联网体验,让用户得以浏览逼真的网上博物馆和商店,并下载高品质的视频等。该处理器集成了 950 万个晶体管,并采用了 0.25 微米技术。

    1999 年: 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在英特尔面向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的产品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供额外的性能以支持电子商务应用及高端商业计算。该处理器整合了英特尔® 奔腾® III 处理器所拥有的 70 条 SIMD 指令,使得多媒体和视频流应用的性能显著增强。并且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所拥有的先进的高速缓存技术加速了信息从系统总线到处理器的传输,使性能获得了大幅提升。该处理器设计用于多处理器配置的系统。

    2000 年: 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

    基于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的个人电脑用户可以创作专业品质的电影;通过互联网发送像电视一样的视频;使用实时视频语音工具进行交流;实时渲染 3D 图形;为 MP3 播放器快速编码音乐;在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状态下同时运行多个多媒体应用。该处理器最初推出时就拥有 4200 万个晶体管和仅为 0.18 微米的电路线。 英特尔首款微处理器 4004 的运行速率为 108KHz,而现今的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的初速率已经达到了 1.5GHz,如果汽车的速度也能有同等提升的话,那么从旧金山开车到纽约只需要 13 秒。

    2001 年: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应用目标是那些即将出现的高性能和中端双路工作站、以及双路和多路配置的服务器。该平台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兼具高性能和低价格优势的全新操作系统和应用选择。与基于英特尔® 奔腾® III 至强® 处理器的系统相比,采用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工作站根据应用和配置的不同,其性能预计可提升 30% 到 90% 左右。该处理器基于英特尔® NetBurst™ 架构,设计用于为视频和音频应用、高级互联网技术及复杂 3D 图形提供所需要的计算动力。

    2001 年: 英特尔® 安腾® 处理器

    英特尔® 安腾® 处理器是英特尔推出的 64 位处理器家族中的首款产品。 该处理器是在基于英特尔显式并行指令计算(EPIC)设计技术的全新架构之基础上开发制造的,设计用于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和工作站。该处理器能够为要求最苛刻的企业和高性能计算应用(包括电子商务安全交易、大型数据库、计算机辅助的机械工程以及精密的科学和工程计算)提供全球最出色的性能。

    2002 年: 英特尔® 安腾® 2 处理器

    英特尔® 安腾® 2 处理器是安腾处理器家族的第二位成员,同样是一款企业用处理器。该处理器家族为数据密集程度最高、业务最关键和技术要求最高的计算应用提供英特尔® 架构的出色性能及规模经济等优势。该处理器能为数据库、计算机辅助工程、网上交易安全等提供领先的性能。

    2003 年: 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

    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英特尔® 855 芯片组家族以及英特尔® PRO/无线 2100 网卡是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的三大组成部分。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专门设计用于便携式计算,具有内建的无线局域网能力和突破性的创新移动性能。该处理器支持更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以及更轻更薄的笔记本电脑造形。

    四、INTEL公司的微机的CPU发展史

    CPU也称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1971年,当时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它是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体管。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以INTEL公司的80X86系列为例介绍一下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1978和1979年,INTEL公司先后推出了8086和8088芯片,它们都是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它们的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8088是8位,8086是16位。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最早的i8086/8088是采用双列直插(DIP)形式封装,从i80286开始采用方形BGA扁平封装(焊接),从i80386开始到Pentiumpro开始采用方形PGA(插脚),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芯片,该芯片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80286有两种工作方式: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4GB内存。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称为80386DX)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

    1990年推出的80386SL和80386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80386SL与80386DL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SMM)。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这种芯片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其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处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

    80486和80386一样,也陆续出现了几种类型。上面介绍的最初类型是80486DX。1990年推出了80486SX,它是486类型中的一种低价格机型,其与80486DX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

    80486DX2由系用了时钟倍频技术,其芯片内部的运行速度是外部总线运行速度的两倍,即芯片内部以2倍于系统时钟的速度运行,但仍以原有时钟速度与外界通讯。80486DX2的内部时钟频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80486DX4也是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的芯片,它允许其内部单元以2倍或3倍于外部总线的速度运行。为了支持这种提高了的内部工作频率,它的片内高速缓存扩大到16KB。80486DX4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其运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DX2快40%。

    80486也有SL增强类型,其具有系统管理方式,用于便携机或节能型台式机。INTEL公司于1993年又推出了80586,其正式名称为PENTIUM。PENTIUM含有31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最初为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200MHZ。66MHZ的PENTIUM微处理器的性能比33MHZ的80486DX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的PENTIUM则比33MHZ的80486DX快6至8倍。

    PENTIUM引起的轰动尚未结束,INTEL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微处理器--P6。P6含有55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100MHZ的PENTIUM的2倍。P6的一级(片内)缓存为8KB指令和8KB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P6的一个封装中除P6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P6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PENTIUM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1997年,在奔腾(P54C)和P6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一块奔腾(P54C),加上57条多媒体指令,就得到了多能奔腾(P55C),相对P54C,P55C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1)支持称为MMX多媒体扩展的新指令集,有57条新指令,用于高效地处理图形、视频、音频数据;(2)内部Cache从16KB增加到32KB。(3)优化了CPU的执行核心。

    为了弥补P6芯片的某些缺陷,Intel在P6基础上开发了两个变体:Klamath(即PentiumⅡ)和Deschutes来补充完善它。PentiumⅡ使用MMX和AGP技术,其系统总线速度达到66MHz,一级Cache含16KB指令Cache和16KB数据Cache,二级Cache为512KB,采用了0.35微米的工艺,CPU工作电压为2.8V;而Deschueses(PII350以上的CPU)是PentiumⅡ的一个0.25微米版本,具有更低的电源电压,外频为100MHz。PentiumII改变了以往的PGA陶瓷封装,而把处理器芯片、L2高速缓存以及TAGPAM(用来管理L2高速缓存)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然后封装在新的SEC(SingleEdgeContact,单边接触盒)内。由于采用了新的SEC封装,PentiumII必须插在242线的SLOT1插槽内,也就是说,PentiumII不兼容Socket7结构。

    1998年7月,Intel推出了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PentiumII至强器(PentiumIIXeon),它采用新的P6微处理器结构,0.25微米制造,最低主频400MHz,内部带有512K或1M二级高速缓存。PentiumII至强使用的是330线的SLOT2插槽,使L2高速缓存与CPU主频同步运行,系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当然,体积也比SLOT1的PentiumII稍大。

    PentiumII赛扬是Intel在1998年4月针对低端市场发布的PentiumII级处理器,它采用了PII的内核,去掉了PII处理器上的二级缓存,从而降低了成本,但同时也使其整数性能税减。Inter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随后推出的300MHz和333MHz的赛扬中集成了128K二级高速缓存,虽然比PentiumII的512K少,但由于赛扬的128K二级缓存是与CPU同频运行的,所以性能几乎和同主频PentiumII持平,有时甚至比PentiumII还要好。而其价格,只不过是同频PentiumII的二分之一,非常超值。

    1999年1月5日,Intel推出了Socket370赛扬,它仍然使用了Slot1架构的赛扬内核,只不个过采用了新的PPGA封装,降低了生产成本。Socket370的赛扬处理器在外形上很像PentiumMMX,但它的针脚比PentiumMMX的要多一圈,为370针,而PentiumMMX只有321针。所以老的Socket7的用户如要使用Socket370的赛扬,,必须购买一块Socket370插座的主板,而使用Slot1插座主板的用户,则可以选择一块转换卡,就可以使用新的Socket370的赛扬了。

    1999年2月26日,Intel正式发布了PentiumIII处理器,打响了1999年CPU大战的第一枪。PentiumIII的内核和PentiumII大致一样,只有新增加了70条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单指令对数据流扩展)指令集,使CPU的浮点运算能力得到增强,提高了CPU对浮点运算密集型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另外,就是关于PentiumIII的序列号。由于Intel在每一颗PentiumIII的硅片上都植入了一个固定的序列号,那么在因特网上,就可以通过PentiumIII的序列号识别出电脑的用户。这样做,是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但同时更多的人担心自己的隐私暴露在网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Intel的序列号控制软件关闭序列号,也可以在BIOS中直接将序列号关掉。

    目前的PentiumIII主频为450MH和500MHz,0.25微米工艺制造,32K一级高速缓存,512K二级高速缓存同样以CPU主频的一半运行,核心电压2.0V,仍然使用Slot1插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SSE指令集的软件还很少,不能体现出SSE指令的优势,随着各大软件厂商对SSE指令的支持,PentiumIII的性能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PentiumIII推出不久,Intel推出了PentiumIII至强处理器,频率有500MHz和550MHz两种,核心电压2.0V,使用Slot2插槽,L2级Cache内置于片内,有1M、2M或2M以上的版本。在微处理器的市场中,虽然Intel公司以其绝对的规模,生产能力和杰出的工作设计成为业界领袖,但它的产品还是有隙可乘的,许多具有实力的公司正挤身微处理器这一市场,向Intel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AMD的K6-2、K6-III处理器,还有K7处理器,它们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完全可以和PentiumⅡ、PentiumIII相媲美,使微处理器市场形成了一种错踪复杂的状态。

    微处理器的出现是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从1971年到1999年,在短短四分之一世纪内,微处理器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难以置信。目前的PENTIUM比1981年用于第一台PC机的8088要快300倍以上。可以说,人类的其它发明都没有微处理器发展得那么神速、影响那么深远。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服务器cpu排行榜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美国ip怎么弄(美国服务器ip地址)

    景观设计服务税率是多少(景观设计服务税率是多少钱)

    国内永久免备案云服务器推荐(腾讯云服务器多少钱一年)

    学景观设计难吗(学景观设计难吗知乎)

    商业街景观设计植物(商业街景观设计植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