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二维码收款的弊端(银行二维码收款的弊端分析)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银行二维码收款的弊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如需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银行推行的收款二维码真的鸡肋吗?
比现金支付更方便的是刷卡支付,比刷卡支付更方便的扫码支付。近十年来,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由现金、刷卡转向到如今的扫码支付。而扫码支付成为目前最主流的支付方式,具有刷卡和现金支付不可比拟的优势。
对于商户而言:扫码支付手续费率比刷卡更低,不需要花钱购买pos机,仅提供二维码给顾客即可收款,且不用找零。对于顾客来说:出门不需要带钱包,使用手机扫一扫即可完成支付,既简单、快捷、又方便。
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收款的商户都知道,微信支付官方手续费率为0.6%,支付宝官方为0.55%。很多商户会觉得手续费率偏高了一些,想要手续费率低一点,其实可以使用银行的扫码支付方式,目前很多银行都推出了聚合支付扫码,平安银行新商户的扫码收款仅0.35%,仅需要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同时支持:支付宝、微信、翼支付、信用卡、花呗等付款方式。
可以整合,像银联一样,国家层面进行整合。但是,退一步想,有必要整合吗?之前央视报道移动支付最安全的方法是商户扫描用户二维码收款,并不是用户扫描商户二维码付款。现在主流移动支付方式同样也是商户扫描用户,这才是趋势。至于整合单个收款二维码让用户扫描,并没有给商户带来多少便利,倒是给用户带来较多风险。
二、使用银行收款码的优缺点
优点就是安全可靠吧!银行嘛!都是可信的。缺点就是有点手续费吧!这样子的。所以。
三、开通商家收款码的弊端是什么?
开通商家收款码的弊端:
一旦被系统认定为套现嫌疑,会有7至30天限制期,限制期间不能收信用卡的款。
1、首先一天内用同一支付宝扫同一收款码付款多次的,付款金额都是整数的,单笔金额过大的,收款后即刻提现的,通过收款支付宝直接回款给付款支付宝的等等交易行为都可能会被支付宝认定为套现嫌疑 。
2、收款码还有一个坏处,就是收取服务费用,消费者或其他用户需要从稿橘您的收款码中扣除0.55%的服务费。另外如果支付宝系统一旦检测到支付码已被套现,将禁止信用卡支付7-30天。
3、支付宝对套现有严格的风控,如消费者通过商家的收款码付款后,商家不可再将余额直接转给对方,这种会视为套现行为。如真的需要再转账给对方,请将余额提现到银行,通过银行转账给对方。
四、个人经营收款码的坏处
个人经营收款码来了!
在北京一家超市入口处,居民杨奶奶用手机扫了扫商家二维码,给小孙女买了一串冰糖葫芦。隔壁照相馆,咔嚓一声,女大学生拍下证件照,通过商家打印好的二维码扫码完成了支付。
近年来,个人收款条码得到广泛运用,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的个性化、多样化支付需求,提高了小微经济、地摊经济的资金收付效率。但与此同时,个人收款条码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2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微信支付、支付宝分别发布公告,对优化条码支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新设的“个人经营收款码”引起广泛关注。
自由选择,体验不变
为更好发挥收款条码的普惠性、便利性,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对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要求为此类个人用户提供商户收款条码,提升对个人经营者的收单服务质量。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确有必要的实行白名单管理,以防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出售、出租、出借用于搭建赌博活动线上充值通道。《通知》定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支付协会提出了行业自律建议,专设“个人经营收款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于3月1日起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邀约服务。
什么样的商户需要由个人收款码转为个人经营收款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鼓励和引导“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但绝非强制性的“一刀切”,绝大部分用户不受影响,特别是零星销售自己生产的季节性农副产品或自身手工小商品的乡镇居民、城市地摊流动商贩等用户基本不受影响。
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新设的个人经营收款码,原有个人收款码仍可使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告明确表示,用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服务不减、体验不变,赋码过程免费,并可享受更高效的交易对账等服务。同时,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以上就是关于银行二维码收款的弊端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