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绿都云和湖(杭州绿都云和湖最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3-03-21 14:11:32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32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绿都云和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绿都云和湖(杭州绿都云和湖最新消息)

    一、杭州广孚中心去云和湖怎么走

    1、首先在杭州广孚中心乘坐213路公交车。

    2、其次经过15站到云和湖站下车。

    3、最后步行200米即可到达。

    二、云和湖钓鱼收费吗

    收费。截止2022年11月30日,在云和湖进行钓鱼每次花费100元,所以是收费的,云和湖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境内北部。

    三、云和这个地方在哪里的?

    江省丽水市云和县 [编辑本段]县情概况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9°21′―119°44′,北纬27°53′―28°9′之间(她与北京同经度、与珠穆朗玛峰同纬度),东邻丽水市,西倚龙泉市,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接松阳县。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38公里,总面积97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1万亩,耕地7.3万亩,水域5万余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辖4镇10乡(其中两个畲族乡),17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9万,其中畲族人口9千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

    拼音:Yunhe Xian,代码:331125,邮政编码:323600,县政府驻地:云和镇城北路6号。

    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民勤劳、民风淳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浙江省政府办公所在地,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革命老根据地县”之一,1992年又被评为浙江省对外开放县。

    云和对外交通,通讯便捷,属杭州四小时交通圈内,电力资源充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高,服务功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200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木制玩具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和丽水市级文明县城。“山水家园 童话世界”是2004年云和城市发展的重新定位。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地形地貌

    云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境内以高丘及低、中山为主,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多分布在西南部,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山地、丘陵问陷落成山间盆地,龙泉溪及支流沿岸有宽窄不等的河谷盆地,其中以云和盆地面积最大,约26平方公里,为云和县主要产粮区。

    云和山脉有南部的洞宫山脉和北部的仙霞岭山脉余支,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184座,多分布在西南部,最高峰白鹤尖,海拔1593.1米。其中还有形似吼叫下扑的雄狮而得名的狮子岩和海拔220米望归崖。

    狮子岩是由一小山脉及其下端临湖断层峭壁组成,因其形似吼叫下扑的雄狮而得名,山以狮名。从1500米外主山脊分支逶迤下伸至云和湖中。临湖峭壁宽40余米,高20余米,中有内凹岩穴,深2米,3米见方,穴沿有二块1米多高的竖石,整个峭壁如同张嘴呲牙的狮面,崖后有一石径通往山中,石径后为海拔230米的凸山包,密生阔叶树并有多株奇形怪状的松木,如同狮鬃;山包后鞍部下凹后山脉向上延伸,犹如狮背、狮腰,整个造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云和湖的蓄水,在狮子岩左面200米外的湖中形成一直径20米的圆岛,似一绿绣球在引诱看狮子。然而对岸100米外一形似小龙的小山岗横插狮与球中间,如同小龙戏珠,故惹得狮子裂嘴呲牙、跃跃欲扑,欲得不能。游人乘小舟游戈其中,细细品味,妙趣横生。

    望归崖位于云和湖南岸杨山头山吊岩头上,海拔220米,崖面向北,立面垂直近90度,悬崖高35米(188米以下不计),最宽处40余米,崖面面积约1000平方米。悬崖背靠大山,下临湖水,在悬崖中央突立一高约4米,底宽约3米的岩石,紧贴悬崖,相距0.6米,崖下原为瓯江大溪,从侧面看,仿佛一伫立江边极目远眺,期盼等待丈夫远归的妇人,在默默祈求丈夫平安归来,故名望归崖。其右下方崖体上有一岩缝,下段最宽处有1.5米,向上延伸进岩体直达崖顶。云和湖枯水期大部露出水面,丰水期仅留上部缝隙,岩质为花岗岩,由山脉向瓯江伸展而成。望归崖离云和湖水面仅10余米。该段落以灌木林,次生阔叶林为主,有杉木人工林镶嵌其中,林相植被保留完好。

    水文状况

    云和县全境河流属瓯江上游水系的两条干支流:一为瓯江干流龙泉溪,一为瓯江支流小溪的支流梧桐坑。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57万千瓦,年发电量10.50亿千瓦时。梧桐坑水能资源条件最优越。各流域开发利用率以浮云溪干流为最高。

    龙泉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出境,境内干流长49公里,流域面积837.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5.16%。主要支流有麻详溪、浮云溪、石塘坑、泉溪等37条。另有发源于境西南白鹤尖山麓的梧桐坑,流经景宁县梧桐乡注入匝江小溪,境内长24.10公里,流域面积146.0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84%。

    全县水量资源、水能资源、水域资源丰富,各项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和开发利用率都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多年平均水量资源总量为10.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9528立方米,已开发利用率为6.85%。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57万千瓦,年发电量10.50亿千瓦时,其中属县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开发量8.84万千瓦,年发电量27887.50万千瓦时,已开发利用6850千瓦,开发利用率为7.75%。 1989年3月,建成初级农村电气化县。水域总面积4.03万亩,人均0.36亩,其中可供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3.12万亩,已开发利用3.03万亩,占可开发量的97.12%,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有待开发利用。

    气候特点

    云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40.9度,极端最低气-8.3度,年平均降水量1465~1969毫米之间,无霜期240天,日照1774.4小时。小气候发达,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性和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农业。

    自然资源

    云和县县拥有林地面积117.80万亩,有林地80.70万亩,人均7.40亩。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带,有乔木材种百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1989年林木总蓄积量139.6万立方米,人均12.8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04%,是浙江省杉木、油茶林基地县之一。“云和雪梨”名闻遐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主要有萤石、叶蜡石、高岭土,另有少量铅锌、银、钨、锡、铁、煤等。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

    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 1452年),由原丽水县浮云乡和元和乡的各一半合建而成。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在东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设置东西2个关门,东门称“宾炀”(亦名仰京),西门称“阜民”(亦名通福)并建楼各3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两个关门的旧址上建筑了城门,并左右环以墙墉。乾隆四十年(1775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两度重修再建,增设了南北迎薰和拱辰两个城门,改称东门,“宾炀 ”为青阳门,西门“阜民”为阜安门,各城门上均设置了楼阁,城门间用砖块,卵石构筑了矮墙。至此,云和古城框架基本形成。此后虽经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几次修葺,古城的面貌、规模仍无多大改观,而后城门和大部分城墙也未完好保存下来。到解放前夕,云和城区面积仅为0.56平方公里,只有一条长不足1000米,宽10米用石砌成的浮云街道(今解放街)。大部分居民沿街道两侧聚居,房屋低矮破旧,商店稀疏,公共设施简陋。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党云和县临时党部成立。十六年(1927年)5月解散。同月20日,国民党云和县独立区党部成立。十七年(1928年),改称云和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十九年(1930年),复称云和县独立区党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抗日战争期间曾为浙江省临时省会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城关镇、云和镇)均为县治所在地。1958年,云和并入丽水县。1962年,划出原云和、景宁两县复建云和县。1984年,云和县又分为云和、景宁两县。 2001年11月16日,同意云和县撤销沙溪乡扩大云和镇行政区域:撤销沙溪乡建制,并入云和镇。云和镇辖36村、10居,驻中山路376号(原址)。

    [古代遗迹]

    周恩来视察纪念碑。周恩来视察纪念碑坐落在云和小顺村石塘电站水库的正屏山上。1939年4月2日下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小顺“浙铁”总厂视察,并向全厂职工作了近两个小时的抗日救国演讲,使千余工人深受鼓舞。中共云和县委、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8月在此建碑。碑正面刻有“周恩来视察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刻有周恩来视察时的记录。

    中日主战场“鸡公骑坳”。位于紧水滩库区大源乡境内。方山岭村与三望排村之间,有一条长约15里绵延起伏的松阳、云和分水岭,在山望排村东方二里处,有一个较为低矮的山坳,叫着“鸡公骑坳”。当时日寇主力部队即试图从较为低矮的“鸡公骑坳”向云和进发。1942年8月3日,日军70师团226、227两个联队和115师178联队在松阳会合后,大举进攻当时省会云和,国军21师、浙保三团在此与日寇激战三天三夜,歼灭日军无数,后人称之为方山岭战役。

    沙溪古井。在沙溪村西。井深12米,直径1.2米,早年被填没,近年重挖。今留青石井圈,高0.7 米,直径1.3米,有牡丹叶花图案,阴刻楷书“政和七年(1117)”款。

    农民起义军遗址。在小顺乡续莫圩东侧。地势险要,山上有大石洞可藏兵,另有演兵场和关口,是明景泰元年(1450)王景参农民起义军根据地,今残存寨址和土铣弹痕。

    白马山古银矿址。在沙铺乡田坑村南白马山上。有摩崖阴刻楷书,字径28厘米见方,三行竖写,中间为 “张祖师位”,左右两行为“栖耕童子”“采矿郎君”。白马银矿为明代杨广三所开采,有8处洞址,洞中有洞,洞内有井,洞宽窄不等,可左右转,从规模看,开采时间较长。

    横山周村青瓷窑址。在赤石乡横山周村东40米的半山坡上。烧造年代为元至明约400余年。窑址保存尚好,坐东朝西,窑床长约60余米,堆积范围约400平方米。产品以圆唇斜腹,圈足碗为主,胎质灰白,灰黄釉,内壁为刻划花及蓖纹,内底印有牡丹花,具有元代晚期和明代风格。窑具有薄圈、匣钵、高脚垫等。

    黄源古矿址。在黄源乡黄家舍南上湾山上。有东北朝向、西南朝向古矿洞16处,能编号的有1~9号 洞,最高洞口高2.5米,宽1.6米。有的洞中有侗,有的左右有分洞。为明代银矿址。

    太平军活动旧址。在崇头镇栈云桥旁。清成丰八年(1858)五月,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打死官兵19人。

    吴姓大屋长廊。在朱村乡金山下村,清代建筑。总面积2560平方米,面宽80米,进深32米,共有10个 天井,3个石大门,564根柱,3并连,每幢3进2天井,东西厢房。1进5架梁结构,翼角起翘,硬山顶,阴阳瓦合铺,2进7架结构,3进结构与2进同。

    魏兰故居。在云和镇新民路51~52号。光复会领导人之一、辛亥革命志士魏兰故居,52号门额上有“大夫第”3字,1进为天井两庑,八进为花园,3进通解放街,有店面三间;51号为魏 兰书房,门额上有“植桂书屋”4字。面积共1200平方米。

    王一卿墓。明万历十二年(1584),王一卿谢政旋里,解甲归田。故后,建墓于龙泉溪畔石浦村青尤头飞凤山上,原在一级平台上建有三开间石牌坊(已被破坏),约180平方米;今保存二级平台石马、石羊和墓碑,约80平方米;三级平台为供祭奠用的石桌、石凳,约36平方米:第四级为鹅卵石砌墓,保留尚好。

    [摩崖碑刻]

    喷雪。在城东3公里处睦田村狮山。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狮山普仁寺僧凿岩为井,井长 1米,宽1.4米,深0.3米,清泉从石缝中流出为乳白色,故名“狮乳泉”。井额上摩崖阴刻宋苏拭题“喷雪”二字。

    百无禁忌碑。在黄源乡黄家舍村,明代采矿炼银遗址出土。碑高90厘米,宽85厘米,楷书、竖刻阴 文,其石刻首为:“普庵菩萨在此百无禁忌,钦差内官阮料在于黄家舍银坑采办“,落款 为”银官局”,并有天顺二年(1458)款。此碑现竖立在黄家含村石桥头。

    望翠峰石碑。在城东睦田村狮山,青石质,碑高0.8米,宽0.4米,厚0.11米,刻楷书“望翠峰”, 背面刻“登云梯”三字,直径21~23厘米,小字“辛丑夏之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僧来和尚题。 [编辑本段]历史事件叶宗留起义

    明代正统年间叶宗留领导的矿徒起义。明朝初年,金银等矿皆属官矿,由国家经营,严禁民间开采。明中叶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普遍使用白银,朝廷更屡下禁令,封禁矿区,加重“盗矿”处罚,以达到严格控制矿源的目的。但明中叶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农民处境急剧变化,他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入深山,从事开矿,以图温饱。叶宗留,庆元(今属浙江)人。正统七年(1442年),他与王能、郑祥四、苍大头、陈恭善等聚众千余人,进入浙闽赣交界的仙霞岭山区开采银矿,但在朝廷的逼迫下,仍然不能维持生计,遂于十年起义。起义军进攻永丰(今江西广丰),大败明政府派往镇压的官军,但永丰知县邓容以招抚手段使王能等三十五人投降,又诱杀郑祥四、苍大头等三百多人。叶宗留率众逃到处州(今浙江丽水)、云和(今属浙江)、政和(今福建松政东南)等地,继续采矿,同时积聚力量,准备伺机再起。十二年叶宗留重举义旗,自称“大王”,攻打政和县城后,还师庆元,发展队伍,训练部卒,随后转战福建浦城、建阳、建宁(今福建建瓯)。

    不久,分兵于江西铅山(今上饶西南)车盘岭,控制了闽、浙、赣交界地带,声势大振。十三年春,福建爆发邓茂七起义,明朝统治者派遣都御史张楷,都督刘得新、陈荣前去镇压,叶宗留为配合福建义军,将这支官军阻于广信(今江西上饶)、铅山等地,使之不得进入福建。十一月,在建阳黄柏铺,叶宗留起义军与官军进行了殊死战斗。叶宗留身着红衣,率领起义军奋勇杀敌,不幸中流矢牺牲。起义军拥戴其子叶希八为领袖,在玉山(今属江西)十二都激战,大败明军,杀都督陈荣、指挥戴礼,都御史张楷逃奔福建。此后,起义军更加壮大,与邓茂七起义军互为声援,明军两面受敌,疲于奔命。叶希八又率师回浦城,攻占龙泉(今属浙江),屯于云和、丽水。陶得二、陈鉴胡率众加入。以后,主力入据云和山中。不久,直捣处州。守将频频告急,明廷命都指挥徐恭为总兵官,率兵两千驰往救援,也为起义军声势所吓,守城不敢出。叶希八一面攻打处州,一面声言夺取金华,又分兵广信,杀永丰知县邓颙。陈鉴胡破浙江松阳(今浙江丽水西)、龙泉,活动于浙江武义、义乌、东阳一带,自称太平国王,改元泰定。但不久受招降。十四年五月,明军在镇压了邓茂七起义后,由闽入浙,集中兵力围攻叶宗留起义军余部。在张楷的诱逼之下,景泰元年(1450年),叶希八、陶得二先后投降,起义失败。明统治者血腥屠杀这一地区的起义者及百姓,在起义军主要根据地铜塘封禁数十里,山塘地皆不得耕种,并为加强统治,于次年在浙江分丽水、青田两县为云和、宣平、景宁三县,在福建置永安、寿宁两县。

    首届玩具节在云和举办

    2000年11月5日至7日云和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木制玩具节,主要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玩具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云和县玩具协会承办。云集了国内外厂商400余家,设展位150个,节庆活动包括精品展示、贸易洽谈、十佳企业评选、旅游观光等内容。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国家级木制玩具展览。并规定每隔三年举办一次。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云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北纬28°06′,东经119°33′。总面积984平方千米。总人口11.04万人(2005年底)。

    县人民政府驻云和镇城北路6号。邮编:323600。代码:331125。区号:0578

    云和县辖4个镇、10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云和镇、崇头镇、石塘镇、紧水滩镇;大源乡、云坛乡、朱村乡、黄源乡、云丰乡、沙铺乡、大塆乡、赤石乡、雾溪畲族乡、安溪畲族乡。

    2000年,云和县辖4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3273人,其中:云和镇 40213人、石塘镇 6163人、 紧水滩镇 3462人、崇头镇 8130人、沙溪乡 8785人、雾溪畲族乡 1911人、安溪畲族乡 2245人、云坛乡 5326人、朱村乡 5779人、大源乡 2824人、赤石乡 4894人、黄源乡 5332人、大湾乡 1906人、沙铺乡 2666人、云丰乡 3637人。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云和县辖4镇10乡(其中两个畲族乡),170个行政村,现有人口10.9万,其中畲族人口9千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云和县是重点移民地区,境内有新安江、紧水滩、石塘、玉溪等库区动迁移民2万余人,移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独特的联姻

    男女结合组成家庭繁衍后代,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形式。浙江畲族,尤是景宁、云和畲族的婚姻缔结,有它的独特风格。

    1、“双头家”。男女结成夫妻后,双头都是自己的家,来回走动,共同生产、共同管理两家的家庭事务,共同赡养两家的父母长辈。形成“两头家”的历史原因,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早年,福建漳州灵芝山,有个姓蓝的和一位姓雷的青年男女真诚相爱,只因双方都是独根苗,女的不能嫁,男的不能赘,久久不能完成结婚愿望。有一天,他(她)们俩一起在山坡砍柴,见一对燕子吱吱喳喳相嬉在枝头上,又欢乐又亲昵。男的不由叹息道:“燕子呀燕子,我们两人不如你,你们无牵无挂,能自由自在地结合,我俩真诚相爱,却因家庭拖累,没法成亲!”女的看着燕子展翅伴飞,一阵联想,突然笑着对男的说:“燕子成双,秋去春来,南北为家,咱俩何不学燕子的样,也来个两头有家呢!”一句话说得两人笑逐颜开。就这样,男女青年采用两头家的形式结成了夫妻,婚后,两头一家亲,日子过得蛮好。从此,“两头家”就在畲家流传开了。

    长期以来,畲族男女共同上山下田,以“两头家”结成夫妻的不仅是独生子女,也有多子女的,特别是山区较为盛行。我们从传说中可以看到,它创意于大自然“燕子南北有家”的启示,兼顾两家的经济生活,是女嫁男赘之外的独创婚俗。当今,在社会上许多独生子女的婚姻结合,也有共同管理两头家庭事务和共同赡养两家父母的。由此可见,畲族“两头家”是独创性和超时代性的优秀联姻习俗。

    2、嫁男。所谓嫁男即是男子嫁到女方去。俗称“当儿”或“喊儿”。《畲族简史》记载:“喜招女婿可以婿为子”。女方要向男方送些聘金财礼,男子嫁到女方之后,改姓女方姓,家庭成员称谓不以“女婿”身份称呼,而是跟新娘同样称父母和兄弟姐妹,亲如骨肉,家庭地位和财产继承平等享受,不受任何岐视。它与当地汉族的带财礼去,到一定时候可带回的“入赘”截然不同。1998年春,我们对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坪垟岗村54对畲族夫妻作过调查,其中男娶女(讨老婆)的22对,占夫妻总数40.7%,女娶男(嫁男)的25对,占46.3%,男女都从外面娶回的7对;占13%,足见,畲族嫁男现象占相当的比重。嫁男,不仅是只生一个女儿人家,往往是多子女的家庭,冲破了亲生子传宗接代旧观念,把亲生儿子嫁出去,女儿留在家中,再把别人家的男子娶回当儿子。它既反映了畲族人民的共同心理,也反映了畲族社会的生活、婚姻风俗的特色,因而把它作为民族精神财富世代相传。解放以来,更有一些汉族男子嫁到畲家“当儿”的,嫁男婚俗从早年的族内婚演变为民族平等,团结向上的活力。

    欢乐的礼仪

    当今流行于畲乡的嫁娶礼仪,丰富多彩,场面热闹,充满情趣,是畲族传统文化瑰宝。今陈述部分事象。

    1、拦赤郎。

    婚期前日,男方由全权代表、主要对歌手“对门赤郎”(汉语称“请凤客”)一人,对歌手“赤郎”(汉语称“行郎”)若干人、媒人等(总人数要双数)组成迎亲队伍,挑着礼担去迎亲。当走到新娘家门前,被一群女性以杉树刺架在板凳上拦住嬉闹一番,媒人要放鞭炮,递去红包,赤郎小心地把刺挑开,女方接过礼担,方可跨进门槛。俗称“拦赤郎”。有拦路则示意晚上要对歌。

    据景宁畲民说:以刺拦路,意示女方山歌象刺那么锋利,如无山歌不得进入家门,若准备好山歌,则请递上红包,自行挑刺,再进家门。云和畲族则说:畲家迎亲挑礼担如用抵棒,是讥笑女方索礼过重,所以要拦赤郎,看看有无以抵棒“讥笑”,若有,则罚“抵棒酒”。相传有位初学的年轻赤郎,晓得对方有罚抵棒酒俗规,唯怕被酒罚醉。可是肩挑礼担走到新娘家有二十多里的崎岖山路,不用抵棒怕摔翻。他左思右想,用小毛竹通去竹节,上方留一口的竹抵棒。到了新娘家门前,果真罚抵棒酒了。他左手按挎抵棒撑牢礼担,右手接过姑娘们斟来的酒饮了一碗,再饮怕醉,就把后来的酒咕噜、咕噜往竹抵棒口里灌,自言自语对着抵棒说:“抵棒呀抵棒,这抵棒酒该是你饮的喏,快饮,快饮!”他边嘟嚷,边往竹抵棒灌酒,逗得众人棒腹大笑,至今传为趣话。

    之一。该村民俗风情极为浓厚,畲文化艺术活动频

    四、丽水云和的简介

    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由原丽水县浮云乡和元和乡的各一半合建而成。1958年,云和并入丽水县。1962年,划出原云和、景宁两县复建云和县。1984年,云和县又分为云和、景宁两县。

    云和地处浙西南,居丽水市中部,位瓯江上游,龙泉溪贯境而过,丽龙公路穿城而过,有较丰富的森林、水力、旅游资源。全县面积98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1万亩,耕地7.3万亩,水域5万余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辖10乡4镇、170个行政村、84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1.09万。云和县是移民大县,境内有新安江、紧水滩、石塘等库区移民2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云和县是全省8个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全县有两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9千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云和县还是“中国木制玩具城”、浙江省革命老根据地县、浙江省生态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教育强县。

    云和生态环境优美,是理想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浙江第二大人工湖——云和湖以“绿谷平湖、瀑布飞流、岩峰多姿、曲溪田园、绿岛秀丽”而著称,水面辽阔,湖湾众多,曲折多变,水体明净,水色澄碧,山影明秀,烟波浩淼,湖周逶迤连绵的群山,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有水皆绿,有山皆青,山水天共一色,令人心驰神往,犹如画中。由杭州宋城集团开发的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旅居结合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云和湖旅游度假区项目已于2007年底动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浙南最大的旅游休闲基地。摄影创作基地——梅源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

    云和名优特产丰富,其中,木制玩具蜚声海内外,全县共有木制玩具生产企业659家,产品畅销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近50%、浙江省的70%,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生产、出口基地;有5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果云和雪梨,不仅体大肉厚,皮薄核小,而且松脆香甜,汁多味美,入口消融,经培育的新一代云和雪梨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山兰牌黑木耳质好品优,味道鲜美,也是闻名遐迩,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此外还有颐养园牌香菇、高山甘兰、仙宫雪毫茶、库区有机鱼等优质农特产品,也倍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近年来,云和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小康目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22.416亿元,增长12.0%;完成工业总产值30.15亿元,增长20.4%;完成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增长1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6亿元,与上年持平;自营出口2367万美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56元,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67元,增长14.8%;城镇登记失业率4.02%;计划生育率95.72%;人口自然增长率5.4‰。同时,随着“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的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全县近90%的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83%以上的中小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县城就业;城市品位持续提升,元和广场、街心公园、江滨绿廊、文化中心等一批重点城市建筑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风格初现端倪;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4%,生态环境质量排全国第10位。

    今后一个时期,云和县将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扎实推进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力争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000美元;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5.1%和15%;城市化水平达到65%以上,“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城市特色初步形成;行政村村庄整治率达到80%以上,减少自然村60个以上,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到 4.4万人以下,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绿都云和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西湖周边酒店住宿攻略(杭州西湖周围酒店住宿)

    杭州金海岸演艺大舞台(杭州金海岸演艺大舞台地址)

    杭州别墅景观设计怎么选(杭州别墅景观设计公司)

    清远私家绿化景观设计招聘(清远私家绿化景观设计招聘网)

    中国十大城市排行榜(中国十大城市排行榜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