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升初个别生政策(杭州小升初个别生政策文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小升初个别生政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小升初招生政策
一般来说各地招生政策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应具体结合当地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慈溪小升初招生方法如下:1.入学政策年龄。小学新生入学政策年龄满6周岁(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出生)。虽年满6周岁但因身体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儿童,须持有县(市)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证明,向当地教办办理延缓入学手续,并报市教育局审批。各小学不得以任何名义招收未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2.慈溪市常住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户口簿、房产证〔仅限住宅房、商住用房,且须完全产权〕,向户籍所在施教区学校报名,学校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时间和其父母的房产证取得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均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的;(2)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自出生之日起申报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户内,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户籍和住房(以房产证为依据认定)均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的;(3)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户籍一致,都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内,而无相应房产的;同一类情况适龄儿童、少年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报属地教办审核同意后执行。对上述第(2)类情况适龄儿童、少年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可以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申报时间先后顺序实施招生。对上述第(3)类情况适龄儿童、少年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可以按照儿童、少年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实施招生。虽有房产而无对应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再视作学区生。若完成上述3类情况招生后,尚有较多空余学额,对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在义务段学校施教区内有房产、而无户籍的,可按照房产证获得时间先后顺序实施招生(同一套房子内无其他家庭的孩子在该校就读)。超出学额部分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户籍施教区学校安排入学。3.适龄儿童、少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当地教办报名,由当地教办统一安排入学:(1)集体户口家庭适龄儿童、少年;(2)港、澳、台籍来慈工作人员的随带子女;父母(或监护人)户籍在慈溪的港、澳、台籍适龄儿童、少年;(3)在慈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外籍人士子女、来(回)慈创业和引进人才子女、专业人员居住证持有者子女、烈军属子女、安置军人子女等适龄儿童、少年;(4)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或在国外留学,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寄养在慈溪常住户籍亲属家庭的适龄儿童、少年;(5)虽有慈溪市户籍,但父母双方均为丧失监护能力的残疾人,跟委托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要求在监护人户籍所在学校就读的;(6)父母双方离婚的适龄儿童、少年,根据离婚判决书或协议书上的关于子女的判决来确定其就读学校。因特殊原因,子女随另一方而寄居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要求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户籍所在学校就读的;(7)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按《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慈溪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暂行办法的通知》(慈政办发〔2015〕67号)精神执行;(8)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以新制定的流动人口子女招生政策为准。(9)有其他特殊情况,应该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的。4.不符合以上2、3条各款条件,具有浙江省户籍的城区公办小学毕业生,可以直升教育局指定的公办初中。如不愿到指定的公办初中就读,可回户籍所在地初中就读。5.适龄特殊儿童入学。各镇(街道)政府要关心重视残疾儿童的入学,各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或帮助他们联系到省、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盲人学校的设置由省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聋人学校(班)的设置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培智学校(班)的设置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轻度的智障儿童可选择到当地教办安排的学校随班就读,重度的智障儿童可到特殊教育学校注册入学,或在当地教办安排的学校注册入学,由学校派教师定期上门施教,确保每一个适龄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6.支持学校特色发展。上林初中教育集团和锦纶初中可继续分别招录计算机程序设计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招生人数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精神予以控制。学校必须严格设置条件,制定招录办法,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二、杭州个别生考试难吗
难。因为个别生是指符合市区中考报名条件的往届生或学籍不在市区初中学校的应届生,杭州地区的个别生考试是难的,考生考试期间受到了监考老师的一对一监考,拥有较大的考试压力。
三、2018杭州民办小学招生政策 取消直升初中
2018杭州民办小学招生政策 取消直升初中
自从上周钱报教育微信升学宝开通“我问鹿姐”栏目后,问题汹涌得快把鹿姐姐给淹没了,本周提问时间进入“小升初”专题。
相比“幼升小”,“小升初”阶段的麻烦会少一点,因为如果你家孩子读的是公办小学,学区内都有对口的公办初中,直升上去就可以了。
但民办小学的学生有点特殊,因为报名的时候不受学区限制,但初中如不选择民办,或者摇号摇不中,该去哪里读?
前几年,许多民办小学的毕业生,最多有三个选择:除了报读其他民办初中外,还可以选择就近直升到指定的民办初中或公办初中。
可是,在2009年的新学年开始前,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一个政策——杭州民办小学(除了九年一贯制国有民办学校)取消直升相关初中。也就是说,那年在入读杭州民办小学的学生,6年小学毕业后不再实行直升政策。
6年后,就是今年。
所以,今年民办小学毕业生的“小升初”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
这期的“我问鹿姐”,就从这个问题开始吧。鹿姐姐把杭州城区的民办小学一所一所问过来,奉上最完整的答案。
上城区:
杭州崇文实验学校
杭州时代小学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优秀学生可通过双向选择,就读学校的初中部)
去年,上城这三所民办小学有部分学生是直升建兰中学的,今年因为取消了直升,这三所民办小学的学生毕业后怎么安排,目前上城区教育局还在制定计划,稍后才能公布,请家长密切关注。
下城区:
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对口春蕾中学(公办)
西湖区:
杭州育才外国语学校:没有对口的公办初中,学生有两个选择,一是报读杭城民办
初中,二是由西湖区教育局安排就读公办初中。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没有对口的公办中学,部分学生可以直升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初中部,部分学生报读杭城民办初中;还有学生可以回户籍所在地公办初中;西湖区教育局也会安排毕业生就读公办初中。
杭州西子实验学校(小学部):直升学校初中部
拱墅区:
杭州锦绣育才附属小学:对口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民办)
杭州大关小学:对口文晖中学(公办)
下沙经济开发区:
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没有对口公办初中,学生有几种选择,第一种是一些优秀毕业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就读学校的初中部;第二种选择,学生可以回户籍所在地的公办初中,或者读其他民办初中。
滨江区:
滨江区多思学校小学部:对口多思学校中学部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小升初”的问题,鹿姐姐在这里也整理出一批大家关心指数较高的,请相关学校和部门进行了权威答复。
如果你也有入学的困扰,继续欢迎来问鹿姐,关注升学宝后,编辑#入学+问题#发送到后台,鹿姐姐会尽快联系各路“后台君”,给你最靠谱的答案。一些点击率最高的问题,我们也会整理后晒在微信上。
1、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可以参加网上报名吗?
答:民办初中招生是针对小学毕业生的,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与一般小学不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是否能参加民办初中报名,由主管区教育局根据学校的学制和课程设置情况决定,并应会提前告知家长。具体事宜可咨询就读学校及其主管的区教育局。
2、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是否可以放弃就读民办学校,要求参加公办初中升学分配吗?
答: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公办初中将不再分配。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放
弃就读民办初中的,在公办初中分配工作完成后,由家长向录取的民办初中提出申请,经转出和转入双方学校同意后报学校主管教育局(社发局)办理转学手续。
报名参加民办初中招生,但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不影响其公办初中的升学分配。
3、在外地小学就读的杭州市区户籍学生,回杭就读初中应如何办理手续?
答:具有杭州市区户籍的外地小学快车教育,均可在网上报名。如要参加市区民办初中招生,在规定日期前向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报名登记;如不参加市区民办初中招生但要参加市区公办初中升学,也要在规定日期前向户籍所在区教育局报名登记(具体时间请关注各区教育局官网)。
四、小升初2023政策
小升初2023政策如下:
1、坚持“就近入学”: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目标要求,综合考虑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范围。公办学校采取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方式入学。民办学校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市)县学生入学需求。
2、坚持“免试入学”: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严禁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等招生。
初中未按政策规定入学的,将不能享受成都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3、坚持“公民同招”: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
4、坚持“均衡分班”:
学校按照“班额、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则,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不得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等名义分班并取名。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达693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多起来”,老百姓的认同度“高起来”,入学“舍近求远”的现象少了,家门口就近上好学的多了,就近入学成为新常态。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小升初个别生政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