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3-03-04 23:10:20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30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

    一、形象思维是一种什么思维模式?

    形象思维是指以具体的色彩、形状、形式、大小和样式等为思维基础的思维形式。而逻辑思维则是以概念、定义、定理、推论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简称科技创造)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创造活动,创造性思维在这一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科技发明与发现就无从谈起。目前,到处都在实施创新教育。

    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

    二、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几岁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多少岁

    1、4-5岁具体形象思维。

    2、此阶段的幼儿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是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依靠的工具叫表象。所谓表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眼前,但在脑子里面留存该事物的形象。

    3、5-6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特征:幼儿在这个阶段能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有自己的判断,用语言下一定的结论,能进行一定的概括了,且能够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表现是能够推理,并能够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三、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幼儿阶段的思维有四个特点

    1、2-3岁  以“自我中心认知解除”,这个阶段幼儿不再以为自己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中心与主体,其它物体也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

    2、3-4岁 直接行动思维(思维依靠动作)

    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即物体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二是离不开操纵或摆弄实物的动作。若剥夺幼儿的动作就会影响其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3、4-5岁  具体形象思维

    此阶段的幼儿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依靠的工具叫表象。所谓表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眼前,但在脑子里面留存该事物的形象。

    4、5-6岁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特征

    幼儿在这个阶段能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有自己的判断,用语言下一定的结论,能进行一定的概括了,且能够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表现是能够推理,并能够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

    扩展资料

    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所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又称学前西汉时期编纂的《礼记·内则》中就有关于幼儿教育的记述。

    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

    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特征、不同的需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知发展理论

    四、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

    心理学是近几遍都被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知识学科。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欢迎借鉴!

    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1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2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继续学习。

    4、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1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1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1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1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2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2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2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2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3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3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3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3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3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37、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38、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39、系统脱敏: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4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4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42、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43、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44、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5、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46、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47、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48、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49、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50、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51、群体动力: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52、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5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54、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55、课堂纪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课堂目标而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56、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

    57、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59、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6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61、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62、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63、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64、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65、测量: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66、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67、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

    68、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测定。

    69、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70、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71、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72、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73、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74、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7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7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3

    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5、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6、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容动力。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8、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9、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10、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4

    1、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2、个性: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3、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4、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倾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

    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6、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总是和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

    8、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9、气质—在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变化的速度、灵活性与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特点。

    10、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心理学名词解释知识5

    1、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2、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3、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

    4、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5、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6、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7、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8、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9、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1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

    以上就是关于心理学具体形象思维名词解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心理学以后的就业方向(为什么普通人不建议学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证书怎么考取2022(心理咨询师证书怎么考取2023)

    心理学就业真的很难吗(心理学就业真的很难吗女生)

    十大logo设计(logo设计排行榜)

    圆形logo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