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理论考试题库(园林景观设计理论考试题库答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理论考试题库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学习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
(会画图写字就行啦)真正学起来也很复杂 园林设计 “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园林设计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它包含文学、艺术、生物、生态、工程、建筑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求综合各学科的知识统一于园林艺术之中。所以,园林设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的一门学科。
园林设计课研究的内容,包括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布局、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本课程还包括综合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景区、景点设计,以及其他园林绿地的设计等内容。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
园林设计原则
以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创超高品位的居家生活环境。
1、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并作为景观形式或语言及内容创新的源泉。
4、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园林设计八“忌”
一、忌追求高档,豪华,远离自然,违背自然。
二、忌盲目模仿,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三、忌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四、忌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
五、忌忽视与当地环境的和谐统一,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六、忌对园林植物随意配置。
七、忌只注重一种植物,忽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八、忌只注明园林植物的种类,不明确具体品种和规格。 [编辑本段]园林设计理念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
关于这一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专门的学问来研究,即“风水学”。因为现代过激的文化理念,现代人将传统的“风水学”弃之如遗。风水学固然有很多糟糠,但也保留了许多有益的内容,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不宜一味地盲目否定。 [编辑本段]我国的园林设计大师赵林声,是我国杰出的园林设计大师,因其在园林设计、园林绿化等建筑艺术领域的独到而卓越的见解,被誉为继李时珍之后,对植物性质了解最透彻的中国人,于2001年被台湾大学聘为荣誉教授,于2006年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尊为华人园林风水第一人。
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景观设计的热潮。沿着改革开放的足迹,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师的需求日益提高。
目前已有上万计的设计人员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尤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重庆为多。
景观设计师从事的工作领域涉及环境景观建设的诸多要素,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素质。
它的专业核心是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及设计,其专业知识包括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等等。
由于景观设计专业长期包含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诸多专业设计之中,从事景观设计专业的人员资格参差不齐,影响了景观建设的质量提升。
规范景观设计的职业标准,将促进我国景观建设的发展,缩短我国城市建设与国际城市建设的差距,提升我国设计人员国际交流的起点。 景观设计师适应的就业领域宽广,能参与景观建设的全过程
园 林 景 观 设 计 | 工 作 范 畴
(1)城市与区域规划:即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
(2)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
(3)风景旅游地规划:包括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
(4)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
(5)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6)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
(7)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二、园林景观设计专业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
城市与区域规划
清华大学:景观建筑学
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
各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林业大学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招生人数:55
研究方向:0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导师:曹礼昆王向荣李雄朱建宁刘晓明周曦刘志成孟兆祯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 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一:中外园林史;加试二:园林工程
研究方向:02风景区规划研究 导师:魏民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 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研究方向:03园林建筑研究 导师:赵鸣董璁王朋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 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研究方向:04园林工程研究 导师:瞿志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25 园林建筑设计④450园林设计
北京大学:
招生专业:地理学(景观设计学) (070524)
人数:30
研究方向
01.景观设计学历史与理论
02.景观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03.景观设计
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③中任选一门。本专业只在深圳研究生院授课,其中推荐免试生5人,自筹经费生25人。复试时笔试科目为生态学基础、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快速设计)6小时。本专业学习年限2年。
1 101政治
2 201英
3 327普通自然地理学 、328景观设计学原理
4 457城市规划原理
招生专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 (070523)
人数:31
研究方向
01.城市与区域规划
02.城市设计
03.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
04.风景区规划与世界遗产研究
05.区域旅游规划与户外游憩空间设计
06.景观规划设计
考试科目
关于考试科目③:报考01、03方向的考生限考高等数学,报考02、06方向考生限考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报考04、05方向的考生,高等数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任选一门。考高等数学考生复试时笔试科目为区域规划原理,考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考生复试时笔试科目为城市规划设计(快速设计)6小时。招生总数中含深圳研究生院招生名额25人。本专业学习年限3年。
1 101政治
2 201英、202俄、203日、210法、211德任选一门
3 321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 、379高等数学
4 457城市规划原理
清华大学:
04景观建筑学
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或212 法语③313 建筑技术基础(含建筑物理和建筑构造)或314 城市规划原理或315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④403建筑设计(6小时)或404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或405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 本专业有三种组合任选其一:组合一,315、405;组合二,313、403;组合三,314、404。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
⑴中外园林史;⑵城市历史与理论;⑶建筑历史与理论。⑴、⑵、⑶任选其一。
同济大学:
专业代码: 081320
专业名称: 景观规划设计
研究方向:
01景观资源保护利用
02景观规划设计
03景观工程技术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203日语、204德语任选一门
③ 315中外园林史
④ 407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招生院系代码: 010
招生院系名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复试科目名称: 综合+快题设计作图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快题3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初试参考书:
北京林业大学:
06年无
05年
319
景观表现技法
《建筑表现技法》
中国青年出版社
水晶石
323
园林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管平
04年
323
园林建筑设计
《园林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刘管平
441
园林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
中国林业出版社
杨乃丽 徐波等
北京大学:
321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
参 考 书 目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吕斌 北大自编教材 Jan 1 2001
2 城市设计 王建国 东南大学出版社 Jan 1 1999
3 景观设计学 美国著
俞孔坚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景观 .文化生态与感知 俞孔坚 中国科学出版社 参考综述部分
5 中国城市建设史 董鉴泓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国外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57城市规划原理
参 考 书 目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城市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城市地理学 周一星 商务出版社 Jan 1 1995
3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彭震伟主 同济大学出版社 Jan 1 1998
4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宋家泰
327普通自然地理学 、328景观设计学原理
参 考 书 目
序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自然地理学 陈效逑 北京大学出版社 Jan 1 2001
1 城市景观之路 俞孔坚 李迪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an 1 2002
2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 俞孔坚 李迪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Jan 1 2003
清华大学:
315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吴良镛
《设计结合自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美〕I.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
《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等,刘玉杰等译
《总体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美〕凯文.林奇等著,黄富厢等译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
同济大学等编
同济大学:
科目代码: 315
科目名称: 中外园林史
参考书目: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
科目代码: 407
科目名称: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参考书目: 《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刘滨谊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
谈谈06年考研初试科目:
林大变化不大,在考试形式与内容上都相对稳定;相比较而言,其他三所高校都有一些调整。
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保持稳定,景观设计学(国务院学位办05年批准设立)除了城市规划原理沿袭了往年特点外,新增普通自然地理学 、景观设计学原理考试科目;
清华,自05年初试科目大调整之后,考试形式没有变化,只是在参考书目与考试时间上作了微调,参考书由原来的7本削减为5本,快题设计由原来的8小时削减为6小时。
同济,形式没变,参考书略作调整。考试难度预测:
林大、清华、同济应该保持稳定,与近两年相似,在今后几年中也应该保持稳定;
北大城市与区域规划应与往年相似,景观设计学今年是首次招生,不好说。
虽然清华的理论参考书比之往年减少了两本,设计减少了2小时,只能预测设计的基地面积可能会缩小,但是在图量上和表达深度上都不会比往年变化太多,而原理更不可能因为书目的减少而缩小考察范围。各校考试特点:
林大两门考试都是设计,设计能力强的同学占有优势;
北大和同济两门都是理论考试,背书能力强的同学占有优势;
清华一门理论一门设计,总体上讲难度较其他三校略高,理论基础扎实且设计又好的同学占有优势。说说参考书:
林大指定的参考书基本上派不上用场,考试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平时的练习和积累;
北大的出题范围基本上是符合参考书的覆盖范围的,但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清华指定的参考书都是LA专业很经典的专业书籍,这些书所提到的知识是我们这个专业需要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但是,清华的出题范围远远超出了参考书的覆盖面,同学们要想在理论上拿高分,必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同济今年的理论考试参考书做了一些调整,具体会是什么一种情况不好说。在就各校的特点说两句:
林大主要是参加导师的项目进行学习——我们俗话讲的“跟着导师干活”;
北大、清华、同济除了参加导师项目以外,还有一些诸如studio\workshop的学习方式;
各校都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发展该学科:林大属农林院校,植物比较优秀,design with plant;北大是研究性大学,该专业的一级学科是地理学属理科类,研究性质项目所占比重更大一些;
清华该学科在建筑与规划的大背景下展开,有其自身的优势;同济该学科融合了一些旅游的成分。
总之,各有所长。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及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及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造型语言,合理巧妙的色彩搭配能给人以美感,形成一种视觉冲击。配色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体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原则
1.统一原则
通过重复运用能够很好地体现园林整体的统一性。但过分的统一难免会给人一种单调、呆板的感觉,因此,在统一配色中有强调要有变化存在,在统一中追求变化,给人以自然优美的感受。
2.调和原则
在园林配色中,强调色彩的调和变化,就是指在一种颜色中包含了其他色彩成分,而它们之间的某种共同色素能够极其和谐地调和在一起,色彩学上将之称为类似色。在园林景观设计配色中,通常会处理大量的调和色,以营造一种和谐、雅致、平静的美。比如在花卉栽植中,常见的是将紫红、黄色、白色等花色相互栽植,形成一种和谐生动、浓淡相宜的效果。
3.均衡原则
现代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其设计应符合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以及功能需求。色彩心理学认为只有满足人的视觉平衡的配色才能够给人以和谐、优美的感受。在园林景观设计的配色中,强调色调的平衡和层次性渐变。通过组织设色面积、降低色彩的彩度及明度等来消除配色不均衡的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常控制亮度低的色彩面积大于亮度高的色彩面积,以实现色彩的均衡。
4.对比原则
所谓对比原则,就是设计中通过园林构成元素的色相、色调及色彩明度等的对比来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比强烈的色彩就能给人以美感,而应在主次分明的对比情况下才能实现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相互融合、统一与变化的相互协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是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且同时存在的,这种关系是园林景观设计配色中整体和谐性的重要体现。园林景观中,对比与调和是两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因素,他们在园林中同时存在,对色彩的调配具有重要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常会将色彩分为两个部分,即装饰色和目的色。通过设置重点色彩和支配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必须考虑全体色调的调和。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采用了对比及调和原则,大面积的绿色将点点红色衬托得珍贵而动人,而红色作为补色则将绿色渲染得青翠可爱。此外,当色彩单调或者对比过度时,可以在这些色彩元素中加入其他的色彩元素将其分开,例如加入彩色、黑色、白色、灰色等,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组合搭配必须确保整体色调的统一,且有层次渐变。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通常是先确定设计的主体意境,并通过园林的各个要素采用和谐的配色将意境生动地体现出来,配色强调统一性和协调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把握色彩对人的情感及心理方面的效应,合理有效地将配色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1.暖色的应用
暖色系主要是指红色、橙色、黄色以及这三种颜色的邻近色。暖色的波长较长,具有较高的可见度,色彩明艳、跳跃,能够渲染出热烈而欢快的氛围,在园林设计中较常运用。例如红色给人以强烈的活力感和热情奔放的感觉,醒目且富有朝气。通常将这类色系的花卉,如杜鹃、牡丹、玫瑰等设置在较醒目的位置。比如在一些广场入口、园林中心、公园入口等常会设置这类色彩亮丽的花卉植物,以吸引人流,同时营造一种欢快的气氛。
2.冷色的应用
冷色主要包括蓝色、青色以及这两种颜色的临近色。冷色的波长较短,且其可见度比较低,有收缩色块的视觉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营造一种远退的效果,常在一些小空间景观的边缘部分设置,使景观空间富有深远感。此外,冷色调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感,在花卉的`组合中,通常将冷色与白色及部分暖色相搭配应用,能够营造出一种明朗的气氛。
3.对比色的应用
常见的对比色有黄色和紫色、红色和绿色、橙色与蓝色等。强烈的对比作用可以使加强两种颜色的色相,从而使对比效果更加醒目,使得人的生理及心理效应更加强烈。在园林景观设计尤其是花卉组合中,常会运用到对比色,以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在一些广场、公园入口等处,采用各种对比色构成的花坛、花柱等,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营造欢快、热烈的氛围。
4.同类色的应用
一些色相较为接近的颜色可以称之为同类色,比如橙色与红色、黄色与橙色等。此外,颜色深浅程度不一的同一色相的颜色也成为同类色,比如粉红与深红。这类色彩由于纯度相近,在配色中比较容易取得较好的协调性。通过同色相不同深浅度的颜色的层次渐变,可以营造较强的空间感的层次感,给人以宁静、柔和的感觉。
;四、园林景观设计灰空间形式分析?
本文以“灰空间”设计理念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园林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对灰空间概念的描述说明,简要介绍的园林景观中的灰空间理论基础,并在道路、地形、绿植、景观等具体形式上,说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阅材料 [关键词]园林规划;灰空间;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增加建筑空间的艺术感,以便提高其作为景观的观赏效果。尤其在我国的传统园林理论中,经常通过各种设计方案,增加设计形式中的层次感。而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中,这种园林景观形式,被归类总结为了“灰空间”的概念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与应用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增加建筑空间的艺术感,以便提高其作为景观的观赏效果。尤其在我国的传统园林理论中,经常通过各种设计方案,增加设计形式中的层次感。而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中,这种园林景观形式,被归类总结为了“灰空间”的概念内容,形成了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与应用方法。
1灰空间概念说明
“灰空间”的概念,由日本建筑设计大师黑川纪章提出。其概念的核心,是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描述,通过特定建筑结构的应用,将建筑结构与外部空间衔接在一起,以此达到整体性的设计效果。在黑川纪章的理论体系中,主张对建筑空间进行红、蓝、黄、绿、白的无色混合风格搭配设计。而在对这不同建筑色彩进行调和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灰空间”的理念。在模糊“黑”与“白”界限的基础上,更多的发挥出衔接作用,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系统性的整体结构。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
2.1基础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道路是基本的“灰空间”形态。在设计结构的同时,不仅可以对不同区划的绿化景观环境进行分割调整,也能在连接不同区划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由此,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道路,与“灰空间”理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用过程中,可以将道路的两侧,分别设置不同的景观环境,在树林、花海等类型绿植景观效果的对比设施中,将道路作为自然分割的轴线,形成层次化的空间结构。同时,在应用道路构建“灰空间”结构时,也可以将两条道路进行交叉切割。在构成交通网络结构的同时,使园林景观环境中的休闲区域,可以呈现出层次性的建设效果。另外,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处理中,作为“灰空间”的道路,在进行形态设计处理的过程中,还需根据其周围的环境参数作出适当调整。将周围的景观环境作为对比基础,修改园林景观道路的尺寸与形态,以此保证“灰空间”的应用效果。在我国苏州园林中,就有对“灰空间”理念的建设应用。例如,在留园的绿荫道路设置上,通过对林间道路的形态设计,需突出幽深与自然的特色,在应用整块步道条石的基础上,构筑出“花步小筑”的建筑结构。又如,在近水环境的步道设计中,可以采用鹅卵石铺装,适应水体过渡的视觉体验效果,映衬“清风池馆”、“活泼泼地”等水榭景色,补充游客的感官享受。基于“灰空间”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需对地形结构做出适当调整,通过对三维实体与思维空间的规整,在优化铺装效果的同时,形成更加丰富的景观效果。而从地形结构形态的角度出发,这种地形形态的“灰空间”调整,可以大致分为地表、台阶、铺装这三种类型。首先,在地表结构的应用中,需要在园林规划设计的大面积结构中,对地面表达效果进行处理。通过对色彩与材质的控制,使用绿植与低矮花草植物,补充地表的形态,使其在灵活多变的应用中,展现“步移景异”的设计效果。其次,在台阶步道设计中,可以增加垂直绿化的应用效果。通过大规格整块观赏台阶的设置,向台阶结构中,加入步道广场与绿化铺装的内容,使其视觉效果得到强化。最后,在铺装结构的应用中,可以在配置相应植物的基础上,对步道空间作出连续的变化调整,通过对铺装材质与形式的控制,增加空间环境的层次感与视觉效果。而这一应用效果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东京的达芬奇波公园。
2.3绿植隔离。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绿植的应用是作为基础的内容。在构建“灰空间”结构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绿植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环境空间的设计处理,在展现绿植整体与单株效果的同时,形成完整的功能空间,实现休闲与功能区域的规划处理。而在这一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可以应用绿色植物对空间环境进行分离。这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绿篱的设置与使用。通过绿篱,可以构建相对较为低矮的阻隔带,在展示层次化空间的同时,实现绿色植物的应用设计,增强景观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另外,在行道树的应用设计中,也可以形成这种设计效果,并在构筑绿化空间的同时,形成成长性的设计应用,以开放性的条件,容纳更多的文化性设计元素,实现建筑空间的整体成长。
2.4景观小品。园林景观小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灰空间”效应。尤其在功能性的设施设置上,不仅可以发挥基础的点缀效果,也能在形成视线焦点的过程中,完成空间调整目标。例如,在灯具、座椅的功能性设施使用中,可以自然地补充隔离效果,在与游客互动的同时,形成视线焦点,并引导实现空间统筹调整。又如,在花架、回廊等结构的设计中,可以对环境空间形成点缀效果,通过对特异化景色特征的设置,丰富整体环境的设计结构。由此,在这种引导性理论的应用中,可以在游客的潜意识中,暗示“灰空间”的存在,并在一定景观条件的影响下,补充“灰空间”的单调性问题,更加深入完成园林景观环境的构筑。
3结语
综上,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应用,是保证景观设计层次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整体景观环境设计优化的必要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需针对道路、地形、绿植、景观等不同的灰空间形式,形成针对性的设计思路,以便更好的发挥景观功能作用,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理论考试题库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