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山西桥梁垂直绿化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30 07:32:31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09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山西桥梁垂直绿化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山西桥梁垂直绿化景观设计

    一、有关桥梁的研究性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桥梁的研究

    学校:

    班级:

    姓名:

    研究时间:

    一、中国桥梁五十年回眸

    二、桥梁名人

    李 春

    茅以升

    林同炎

    邓文中

    李国豪

    林元培

    冯泉钧

    三、桥梁知识点滴

    1、桥梁的分类

    按使用性分为公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

    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

    桥梁分类多孔跨径总长L(米)单孔跨径L0(米

    特大桥L≥500L0≥100

    大桥L≥100L0≥40

    中桥30<L<100 20≤L0<40

    小桥8≤L≤3005< L0<20

    涵洞L<8L0<5

    按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中承式桥、下承式桥。

    按承重构件受力情况可分为梁桥、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

    按使用年限可分为永久性桥、半永久性桥、临时桥。

    按材料类型分为木桥、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桥、钢桥。

    2、桥梁结构知识

    一.桥梁的组成部分与各部分的作用

    根树干架在两岸就形成了一座最简单的单孔独木桥。

    其所承受的重力(竖直的)或外力(竖直的或水平的),叫做荷载。

    树干作为梁,起承受重力的作用,在桥梁上的学名就叫做承重结构。

    二.上部结构

    近代桥梁由于所承受的载重和跨度都比较大,结构就比上面说的要复杂一点。

    拿上部结构来说,如果承重结构是梁,就叫做主梁,可以用钢(钢板栗、钢箱梁、铜街梁)、钢筋混凝土(跨度不大时)或预应力混凝土做成。

    承重结构如果是拱,就叫做主拱(多于一片拱时拱肋);如果是悬索,就叫做主索或大缆。

    桥面设在承重结构上方的叫做上承式桥;桥面设在承重结构下方的叫做下承式桥(在两片(或数片)主梁之间用纵向的及横向的杆件,将两片很薄的主梁联成一个协性较大的空间结构,以抵抗横向的及纵向的力(风力、车辆摇摆力、线路在曲线上时的离心力等)。

    这些联结杆件形成一个联结系统,叫做联结系。

    于是上部结构便扩充为四个部分,即:1.桥面;2.桥道结构;3.承重结构及4.联结系。

    三.下部结构

    荷载是通过上部结构的承重结构传递至下部结构的墩台顶面的。

    为了使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受力明确(在支点处力的作用位置明确),以便进行精确的力学计算,同时为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可靠,必须在上、下部结构之间有一个保证力的作用位置明确并且连接牢固的支点构造,这个支点构造就叫做支座。

    对于梁式桥来说,由于荷载和温度的作用,梁都会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在支座处有两种:一种是梁弯曲时的转动变形;一种是梁伸缩时的移动变形。

    既允许梁作伸缩变形又允许梁作转动变形的支座叫活动支座;只允许梁作转动变形而不能作伸缩变形的支座叫固定支座。

    每根梁只能有一个固定支座,其余的均为活动支座

    桥墩与桥台一般用砖、石砌筑或混凝土灌筑而成,在旱地上有时可用钢做成。

    承受墩台底部压力的土壤或岩石叫做地基。

    如果地基具有设计需要的足够的承载力,那么就可将墩台身的底面根据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和墩台稳定的需要适当扩大,直接支承在距地面深度不大的地基上。

    这个扩大了的部分就叫做扩大基础或浅基础。

    如果地基浅层的承载力不足以承受墩台身传下的压力,则要将基础下降到一定的深度,直到满足承载力的需要为止。

    下降的方法一类叫沉井,一类叫沉桩。

    沉井与沉桩统称深基础。

    深基础与浅基础在受力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浅基础只靠基础底部面积传递压力;深基础则除了依靠沉井或桩尖的底部面积将压力传递给地基以外,还依靠井壁和极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将一部分荷载传至地基。

    所以深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比浅基础为大。

    这样一来,桥梁的下部结构通常就由三个部分组成:1.支座;2. 墩台;3.基础。

    桥梁结构:拱桥式

    在竖直荷载作用下,作为承重结构的拱肋主要承受压力。

    拱桥的支座则不但要承受竖直方向的力,还要承受水平方向的力。

    因此拱桥对基础与地基的要求比梁桥要高。

    下图分别表示上承式拱桥(桥面在拱肋的上方)、中承式拱桥(桥面一部分在拱肋上方,一部分在拱助下方)与下承式拱桥(桥面在拱肋下方)。

    仅供人、言行走的拱桥可以把桥面直接铺在拱肋上。

    而通行现代交通工具的拱桥,桥面必须保持一定的平直度,不能直接铺在曲线形的拱肋上,因此要通过立柱或吊杆将桥面间接支承在拱肋上。

    下承式拱桥可做成系杆拱,即在拱脚处用一报称为系杆的纵向水平受拉杆件将两拱脚连接起来。

    此时作用于支座上的水平推力就由系杆来承受,支座不再承受水平方向的力。

    这样做可以减轻地基承受的荷载,特别是在地质状况不良时。

    桥梁结构:斜拉桥

    斜拉桥日文称"斜张桥",德文称"斜索桥",英文称"拉索桥(Cable Stayed Bridge)"。

    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在上,便形成斜拉桥。

    与多孔梁桥对照起来看,一根斜拉索就是代替一个桥墩的(弹性)支点,从而增大了桥梁的跨度。

    斜拉桥这种结构型式古已有之。

    但是由于斜拉索中所受的力很难计算和很难控制,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

    直到本世纪中,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索力计算难的问题,以及调整装置的完善,解决了索力的控制问题,使得斜拉桥成为近50年内发展最快,应用日广的一种桥型。

    下承式拱桥可做成系杆拱,即在拱脚处用一报称为系杆的纵向水平受拉杆件将两拱脚连接起来。

    此时作用于支座上的水平推力就由系杆来承受,支座不再承受水平方向的力。

    这样做可以减轻地基承受的荷载,特别是在地质状况不良时。

    桥梁结构: 梁桥式

    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梁的截面只承受弯短,支座只承受竖直方向的力。

    多孔架桥的梁在桥墩上不连续的称为简支梁;在桥墩上连续的称为连续梁;在桥墩上连续,在桥孔内中断,线路在桥孔内过渡到另一根梁上的称为悬臂梁。

    支承在悬臂上的简支架称为挂梁;伸出有悬臂的梁称为锚梁。

    架式桥的梁身可以做成实腹的,也可以做成空腹的(称为桁梁)。

    3、跨线桥桥型设计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互通式立交桥和跨线桥越来越多。

    这些立交桥和跨线桥不仅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现代的标志性建筑。

    一个好的桥型设计,能使立交桥在发挥其自身通行能力的同时,体现出对周围环境的美化作用,有的甚至被看作现代建筑中的艺术品。

    因而在选择桥型时,既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符合经济适用的原则;同时,又要考虑建筑造型艺术,满足美观要求。

    这一点已经被当今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所重视,并且成为现代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结合笔者对“桥南村”跨线桥的设计,提出应该在适用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美化设计,并针对跨线桥桥型设计中一些认识问题进行探讨。

    1 实例桥简介

    “桥南村”桥(以下称为“实例桥”)是南京机场高速公路K17+006处的一座上跨主线的分离式跨线桥,与高速公路呈10°斜交角。

    桥面宽度为:7+2×0.75m,行车道净宽7m。

    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此桥处在R=2500m的凸曲线中,左右纵坡对称,均为3%。

    桥下净空高度按略超过5m设计。

    本实例桥上部采用5×20m普通钢筋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结构,下部采用无盖梁独柱式桥墩及肋板式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

    该桥已于1997年6月28日与南京机场高速公路同步建成通车。

    2 桥型选择

    通常,选择桥型应根据适用、美观、经济合理以及设计施工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最终确定工程实施方案。

    对于跨线桥而言,经过国内工程技术人员多年的实践,目前所采用的型式已基本集中为预制空心板梁和等高度连续箱梁。

    这中间尤其以空心板梁居多。

    但是笔者认为,在设计方案时应该以首先考虑等高度连续箱梁方案为佳。

    其原因是:

    ⑴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周围的建筑物,也同样要求美观。

    如今的设计师应该顺应这种要求,在对结构本身强度进行设计的同时,也应该对结构进行美化设计。

    作为跨线桥,因为下边要通车,就更为引人注目。

    因而要尽量减少横向墩的数量,加强下部空间的透视度,增加墩的纤细感,这对整个跨线高架桥是否美观并具有现代的气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而就这一点来说,只有当采用箱形连续梁方案时才能做到,因为箱形截面抗扭刚度很大,对于需要在其梁底下设置独柱单支点的支承形式特别有利。

    这时,下部结构可以根据美观要求,做成无盖梁的独柱式结构。

    但如果上部结构采用预制拼装式板梁的话,下部就只能做成传统形式的有盖梁式墩台结构,难以达到美观要求。

    ⑵等高度连续箱梁桥整体性好,耐久性强,行车舒适。

    箱梁顶板和底板都具有较大的面积,能有效地抵抗弯矩,受力合理。

    桥墩处也不需要设置伸缩缝,梁长伸展,加上梁高一致,整个桥梁外型简洁优美,线条流畅。

    ⑶对现代跨线桥来说,弯、坡、斜桥已越来越多。

    如采用预制板桥,那对弯、坡、斜的平面布置处理就比较复杂,设计和施工随之也带来一些问题。

    譬如,如何使桥梁各部位、各板块之间准确地组合,斜弯桥的各板端细部处理、端部与端部的联结构造以及墩台长度、墩台轴线交角、墩台横坡和各点高差计算等等都比较繁琐,施工中对于诸特征点的座标及高程控制要求非常严格。

    再者,如果是预应力空心板,那么实际施工中每片预应力板梁在钢筋张拉后的上拱值,由于混凝土龄期的不同往往会有较大差别,以至于造成板梁间连接不顺畅,或是桥面铺装层厚度不能统一、甚至摊铺困难等较为严重的后果,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与斜交空心板梁相比,如采用等高度连续箱梁配以独柱墩,则结构轻巧,由于其上部为整体化结构,下部又无盖梁,细部构造比弯斜板桥好处理得多,上述一些不利之处几乎都可以避免,有其独到优点。

    并且,等高度连续箱梁桥斜交跨越主线时,采用独柱单点支承则可将斜桥改为直桥,实际增大了主线两侧的有效净空,相应地加大了桥梁的跨径。

    因此,这种独柱式结构非常适合于弯、斜桥。

    ⑷采用等高度连续梁体系,由于在桥墩支点处负弯矩的存在,使得其跨中正弯矩同简支空心板体系的跨中正弯矩相比显著减小,这就意味着可以节省上部结构的材料数量,减轻梁体自重,也使得下部结构桥墩部分的工程数量相应减少。

    这些都可以从实例桥中得到验证。

    实例桥曾对预应力空心板梁方案作了较为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同样是5孔20m的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梁的上部所需主要材料用量为:混凝土C50数量546.9,钢绞线13236.1,普通钢筋29042.2;而最后采用的实施方案—等高度连续箱梁的上部主要材料用量为:混凝土C30数量361.7,普通钢筋105068.2。

    相比之下,如果考虑钢绞线及其工艺特点,两种方案的综合用钢指标相差不多,但是在混凝土用量上,即使不考虑强度等级差异(板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对更高一些),普通钢筋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比简支空心板梁竟少用混凝土将近1/3。

    这样,上部构造的重量大大减轻了,随之当然也节省了墩台和基础的材料用量,体现出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

    还要指出的是,跨线桥目前一般常用的跨径在16~25m之间,上述20m跨径两种桥型间的对比应该说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因此可以讲,同等桥长时,在跨线桥的通常跨径范围内,等高度连续箱梁型式比预应力空心板梁主要材料节省、重量轻,上下部构造均十分轻巧,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3 结构造型

    结构造型与各部位尺寸比例应相互协调。

    例如跨径与梁高及桥下净空比例,墩柱直径与高度及桥梁跨径的比例,主桥箱梁翼缘板悬挑长度与梁高的比例等。

    在这些方面,实例桥做得非常成功,墩柱和梁体结构简洁流畅,纤细轻巧,连续和谐。

    4 横截面设计

    常用的箱形梁截面有单箱单室、单箱双室、双箱单室和双箱双室截面等几种,实际采用何种横截面形式,一般应根据桥的宽度和施工方便性来决定。

    对实例桥来说,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可以方便施工,同时也节省了材料,其箱顶宽为8.5m,箱底宽4.0m,两侧翼板各挑出2.25m,并采用直腹板。

    用支架法现场浇筑施工时,这种单箱单室的截面设计有利于全断面一次浇筑成型,设计成直腹板则对施工更加有利。

    实例桥采用较大的翼板挑出长度,主要是为了美观,同时也考虑到要充分利用箱梁受力特性的变化情况,减小箱底宽度以适当提高正弯区截面重心,充分发挥底板受力筋的作用,减轻箱梁自重。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大挑臂的翼板设计有利于美观效果,但对于类似本桥这样的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如果想用施加横向预应力来增大翼板的挑出长度,则并不可取,那样既不经济,又使施工工艺变得复杂,而且箱室太窄,箱梁在局部荷载作用下,横向弯曲应力往往很大,这样箱梁的横向配筋就要大大增加。

    5。

    下部构造

    下部构造应能满足上部结构对支撑受力的要求,同时在外形上要做到与上部构造相互协调、布置匀称。

    实例桥采用无盖梁独柱式桥墩,与连续箱梁的大挑臂结构相配合,能够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简洁明快,外形美观,通透性好,施工方便。

    对于墩柱的截面形式,一般来说取作圆形看起来更美观一些,墩柱的直径要根据其同上部结构的协调关系及所需盆式橡胶支座的平面尺寸来定。

    对于一般的跨线高架桥,墩柱直径可在1.0~1.6m之间,本实例桥实际采用柱直径1.1m。

    实例桥还将其中间的3号墩作为制动墩,墩顶设固定支座,并加强了3号墩的墩柱及桩基配筋,来抵抗汽车制动力作用。

    实例桥的独柱墩基础设置为单排双钻孔桩,桩径1.0m,承台按斜桥向布置,这种布置形式能使承台在主线中央分隔带位置顺应主线走向,较合理。

    另外,桥台的形式采用肋板式,这种型式的桥台适用性较强。

    6。

    结构施工

    跨线高架式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所采用的支架立模、现场浇筑方法,能广泛采用现代施工技术和设备,尤其能适应弯桥和有竖曲线的连续箱梁,施工中上部结构的几何位置易于调整。

    此方法在梁体施工时,支架工程是主要的一项工作,目前多采用组合式钢管支架。

    其质量稳定可靠,搭设速度快,可以多次周转使用。

    除此以外,如能使用混凝土泵车等较先进的设备,则更能体现“省”和“快”。

    这种非预应力的等高度连续箱梁结构,施工并不复杂,其整体现浇式梁更为经济,而且非常美观,工期也较短,经济及社会效益明显。

    也因为此法是在桥位上现浇施工,可免去大型的运输设备,省去了预制吊装用的架桥机、贝雷桁架或龙门等一些大型安装设备,其优势还在于一次可以进行多孔桥的连续浇筑施工,一气呵成,桥梁整体性好,结构的耐久性强。

    7 结束语

    ⑴在进行跨线桥设计时,应该把对结构的美化设计放在突出位置;在考虑结构自身强度的同时,应注重桥梁造型艺术。

    ⑵结构造型与各部位尺寸比例应相互协调,梁体结构要舒展流畅,讲究其线型,下部构造要简洁轻巧,通透性好。

    ⑶多跨等高度连续箱梁配以无盖梁独柱式桥墩,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特色。

    此桥型整体性好、耐久性强、行车舒适,所用材料省,工期较短,并且非常适合于弯、坡、斜桥形式,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支架法就地浇筑可以实现的情况下,应将其作为跨线高架桥优先考虑的桥型。

    4.桥梁建设的成就与发展趋势

    一、斜拉桥

    我国在400米以上大跨径斜拉桥建设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索塔采用混凝土塔、不用钢塔。

    最高的混凝土塔为徐浦大桥,塔高210米;

    索塔型式多种多样,有A型、倒Y型、H型、独柱;

    主梁结构类型多种,有钢箱梁4座、混合式5座、结合梁4座、混凝土梁7座;

    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的有15座、钢绞线的有3座。

    2001年建成的名列世界第三位的南京长江二桥钢箱梁斜拉桥(主跨628米)和名列世界第五位的福建青州闽江结合梁斜拉桥(主跨605米)均处于世界斜拉桥领先地位。

    整体来说,我国斜拉桥设计施工水平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正在筹划建设的香港昂船洲大桥、江苏苏通大桥,其主跨均达到1000米以上,斜拉桥建设技术将要有新的突破。

    二、悬索桥

    悬索桥是特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型式之一,悬索桥优美的造型和宏伟的规模,人们常将它称为“桥梁皇后”。

    当跨径大于800米,悬索桥方案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我国在90年代以前,虽也修建了60多座悬索桥,但跨径小,桥面窄,荷载标准低。

    悬索桥由主缆、塔架、加劲梁和锚碇四部分组成。

    大缆以AS法(空中送丝法)或PPWS法(预制束股法)制造,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等国均采用AS法,中国、日本采用PPWS法。

    塔架型式一般采用门式框架,材料用钢和混凝土,美国、日本、英国采用钢塔较多,中国、法国、丹麦、瑞典采用混凝土塔。

    加劲梁有钢桁架梁和扁平钢箱梁,美国、日本等国用钢桁架梁较多,中国、英国、法国、丹麦用钢箱梁较多。

    锚碇有重力式锚碇和隧道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居多。

    三、PC连续刚构桥

    PC连续刚构桥比PC连续梁桥和PCT型刚构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

    近年来,各国修建PC连续刚构桥很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PC连续刚构桥将得到更快发展。

    1998年挪威建成了世界第一stolma桥(主跨301米)和世界第二拉夫特桥(主跨298米),将PC连续刚构桥跨径发展到顶点。

    我国于1988年建成的广东洛溪大桥(主跨180米),开创了我国修建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的先例,十多年来,PC梁桥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跨径大于120米的有74座。

    世界已建成跨度大于240米PC梁桥17座,中国占7座,其中西部地区占5座(表五)。

    1997年建成的虎门大桥副航道桥(主跨270米)为当时PC连续刚构世界第一。

    近几年相继建成了泸州长江二桥(主跨252米)、重庆黄花园大桥(主跨250米)、黄石长江大桥(主跨245米)、重庆高家花园桥(主跨240米)、贵州六广河大桥(主跨240米),近期还将建成一大批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

    我国大跨径PC连续刚构桥型和PC梁桥型的建桥技术,已居世界领先水平。

    四、拱 桥

    1.石拱桥

    石拱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源远流长的一种技术。

    最近又有新的突破,2001年建成的山西晋城晋焦高速公路丹河大桥,跨径146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石拱桥。

    2.混凝土拱桥

    混凝土拱桥分箱形拱、肋拱、桁架拱。

    我国采用缆索吊装架设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1979年建成的四川宜宾马鸣溪大桥(主跨150米),采用拱架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1982年建成的四川攀枝花市宝鼎大桥(主跨170米),采用支架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河南许沟大桥(主跨220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最大跨度是1990年建成的重庆涪陵乌江大桥(主跨200米)。

    在这个时期,国外混凝土拱桥最大跨度已达390米(前南斯拉夫克尔克桥,1980年建成)。

    此时,我国与国外差距最少10年。

    1990年宜宾南门金沙江大桥在国内首先采用劲性骨架,建成了主跨240米中承式钢骨混凝土拱桥,接着广西邕宁邕江大桥改进了工艺(钢骨采用钢管混凝土)使这种施工方法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于1996年建成了主跨312米中承式钢骨混凝土拱桥、1997年建成的重庆万州长江大桥(主跨420米),为世界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

    与此同时,贵州江界河大桥建成了世界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桁架拱桥(主跨330米)。

    据统计,世界上已建成跨径超过240米混凝土拱桥15座,中国占4座,而跨径大于300米的混凝土拱桥,世界上仅有5座,中国占3座,其中西部地区占2座(表六)。

    我国大跨度混凝土拱桥的建设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1)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是一种钢-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高强、支架、模板三大作用,自架设能力强,较好地解决了大跨径拱桥经济、省料、安装方便,后期承载能力高的问题。

    该桥型我国近年来发展很快,自90年代以来,我国建成跨径大于120米钢管混凝土拱桥40多座,建成跨径大于200米的13座,(表七),最大跨径为2000年建成的广州ㄚ髻沙珠江大桥(主跨360米)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世界第一钢管混凝土拱桥。

    相继建成的还有武汉江汉三桥(主跨280米)、广西三岸邕江大桥(主跨270米)等多座钢管混凝土拱桥。

    表七:中国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

    目前正在建设的巫山长江大桥(主跨460米),这将又是一座创世界纪录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

    (2)钢拱桥

    世界最大跨径钢拱桥是1997年建成的美国新河桥(主跨518.2米)上承式钢桁架拱桥;名列第二是1931年建成的美国贝尔桥(主跨504米)中承式钢桁架拱桥;名列第三是1932年建成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桥(主跨503米,公铁两用)中承式钢桁架拱桥。

    我国大跨径钢拱桥修建较少,最大跨径的钢拱桥是四川攀枝花3002桥(主跨180米)(表八)。

    上海最近动工建设的芦浦大桥(主跨550米)中承式钢箱拱桥,建成后比世界第一的美国新河桥还长31.8米,将夺冠世界第一钢拱桥。

    五、21世纪世界桥梁的发展趋向

    综观大跨径桥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世界桥梁建设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建设 *** 。

    就中国来说,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就有5个跨海工程,渤海湾跨海工程、长江口跨海工程、杭州湾跨海工程、珠江口伶仃洋跨海工程,以及琼州海峡工程。

    其中难度最大的有渤海湾跨海工程,海峡宽57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桥梁;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海峡宽20公里,水深40米,海床以下130米深未见基岩,常年受到台风、海浪频繁袭击。

    此外,还有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青岛至黄岛、以及长江、珠江、黄河等众多的桥梁工程。

    在世界上,正在建设的著名大桥有土耳其伊兹米特海湾大桥(悬索桥,主跨1668米);希腊里海安蒂雷翁桥(多跨斜拉桥,主跨286+3×560+286米),已获批准修建的意大利与西西里岛之间墨西拿海峡大桥,主跨3300米悬索桥,其使用寿命均按200年标准设计,主塔高376米,桥面宽60米,主缆直径1.24米,估计造价45亿美元;在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跨直布罗陀海峡桥也提出了一个修建大跨度悬索桥,其中包含2个5000米的连续中跨及2个2000米的边跨,基础深度约300米。

    另一个方案是修建三跨3100米+8400米+4700米的巨型斜拉桥,基础深约300米,较高的一个塔高达1250米,较低的一个塔高达850米。

    这个方案需要高级复合材料才能修建,而不是当今桥梁用的钢和混凝土。

    六、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

    1.大跨度桥梁向更长、更大、更柔的方向发展

    研究大跨度桥梁在气动、地震和行车动力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将截面做成适应气动要求的各种流线型加劲梁,增大特大跨度桥梁的刚度;

    采用以斜缆为主的空间网状承重体系;

    采用悬索加斜拉的混合体系;

    采用轻型而刚度大的复合材料做加劲梁,采用自重轻、强度高的碳纤维材料做主缆。

    2.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新材料应具有高强、高弹模、轻质的特点,研究超高强硅烟和聚合物混凝土、高强双相钢丝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纤维塑料等一系列材料取代目前桥梁用的钢和混凝土。

    3.在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控技术控制桥梁施工。

    4.大型深水基础工程

    目前世界桥梁基础尚未超过100米深海基础工程,下一步需进行100~300米深海基础的实践。

    5.桥梁建成交付使用后,将通过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一旦发生故障或损伤,将自动报告损伤部位和养护对策。

    6.重视桥梁美学及环境保护

    桥梁是人类最杰出的建筑之一,闻名遐尔的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澳大利亚悉尼港桥、英国伦敦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中国上海杨浦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香港青马大桥,这些著名大桥都是一件件宝贵的空间艺术品,成为陆地、江河、海洋和天空的景观,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宏伟壮观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桥与现代化别具一格的悉尼歌剧院融为一体,成为今日悉尼的象征。

    因此,21世纪的桥梁结构必将更加重视建筑艺术造型,重视桥梁美学和景观设计,重视环境保护,达到人文景观同环境景观的完美结合。

    在20世纪桥梁工程大发展的基础上,描绘21世纪的宏伟蓝图,桥梁建设技术将有更大、更新的发展。

    我用5个币给你下载的,请点采纳。

    二、1.桥梁规划应考虑哪些要求?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跨江河的大桥应结合自然环境和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宜展示桥梁的结构之美,注重其与整体环境和谐。 2、跨线桥梁应结合道路景观和街道建筑景观进行设计,应体现轻巧、空透。注重其细部设计。

    三、垂直景观什么意思

    在景观规划里面,垂直景观的解释确实是竖向的景观没错,但是这个竖向景观不是乔、灌、地被的层次,就绿化而言,垂直景观是在现代化城市里面因为城市绿地急剧减少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立面绿化景观,最通俗的例子就是墙上的爬藤植物这些;就建筑景观而言,则是指类似于山体景观建造,比方说在峭壁上建造一个屋子,这个屋子与周边的环境可以发生关系,从而产生景观欣赏的效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来自L.E.FT事务所的一个有趣的城市垂直景观项目,与挪威建筑事务所STUDIO hp AS共同合作制作。该项目位于挪威Holmestrand,包括一个公共电梯,将城市旧的较低部分和八十五米高的悬崖相互连接起来。

    四、苏州园林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苏州园林博物馆,可以去看看,里面介绍的应该比较广吧。

    苏州园林,在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为第一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诞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园林范围

    苏州主要园林有: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2]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园林文化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繁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72张)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1]

    苏州园林景色优美,从而吸引了很多文人骚客纷纷留下墨宝。如唐朝的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文徵明提拙政园若墅堂的“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等等。为苏州园林增加了文化性和艺术性。

    发展历史

    关于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诸侯都喜欢修建,互相比美。当时吴国到阖闾时期已经很强大了,在园林建造上也不甘落后,阖闾及其子夫差利用苏州郊区的自然山水建造了规模宏大,建筑华丽的姑苏台,馆娃宫,可以说是苏州最早的皇家园林。到汉代,吴王刘濞在苏州建造了著名的“长洲茂苑”。三国时东吴建造了芳树苑、洛星苑、和桂林苑等著名园林,他还建塔营寺,并附设寺观园林。

    晋朝时开始出现官绅的私家花园,最著名的是东晋顾辟疆[5] 营造的”辟疆园“,其池馆林泉之胜,当时号称吴中第一。这一名园一直到唐代都还存在,唐代大诗人李白还有“竹暗辟疆园”的诗句描述此园。六朝以后,豪族南侵,苏州私家园林渐趋兴盛,造园艺术也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寺庙建筑也大量出现,仅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五年,苏州兴建的寺庙就有32处之多,寒山寺、灵岩寺、光福寺等都是在此时建造。

    隋唐时期,苏州经济发展很快,园林建设也新旺一时。五代时苏州已经是全国最富庶地区之一,造园活动十分兴盛,吴王钱镠之子最喜园林,所以南园规模宏大,是当时最大的园林。据说宋代诗人王禹偁来苏州,见到这座园林称赞不已,写下了“他年我若功成后,乞取南园做醉乡。”的诗句。统治者不仅广造园林,还大力提倡佛教,兴建了虎丘的云岩寺、北寺、开元寺等著名寺庙。

    宋代时苏州经济更为繁荣,已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称谓,造园活动更是盛极一时。当时苏舜钦的沧浪亭、史政志的万卷堂(网师园的前身)、蒋希鲁的隐园、以及姚淳建造的园林,都是非常出色的。元末在苏州称王的张士诚造有锦春园,里面有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式式具备有别出心裁把锦帆泾浚成御花苑河,和妃子们在此扬帆荡舟。元代至正二年(1432年),天如禅师邀请著名画家共同设计建造狮林禅寺(即“狮子林”),以假山著称,院内石峰林立,玲珑俊秀,山峦起伏,气势磅礴,有“假山王国”之称。乾隆皇帝对此十分着迷,并在北京圆明园畅春园以及热河避暑山庄仿造狮子林,重现十六景。

    明清两代苏州的造园活动出现新的高峰。据《苏州府志》记载,苏州园林在明代有271处,著有留园、拙政园。五峰园、艺圃等,尤以拙政园和留园极富盛名。清代苏州园林有131处,环秀山庄的假山别具一格,在古典园林中也并不多见。明清时期,私家花园更是蔚然成风。影响所及,一般城市宅地,乡村民居,也往往在门前开辟小型庭院,凿石叠山,培花植树。[6]

    名家点评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以上就是关于山西桥梁垂直绿化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山西别墅景观设计方案公司

    山西室外景观设计定制

    山西建筑景观设计哪家好

    权重在哪里看

    直播代运营合同模板免费(直播代运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