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杭州古典园林(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园林)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古典园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 文化 的一部分,集艺术、文学、哲学等多 学科 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特点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特点,欢迎阅读!
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特点
江南园林:
1、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
2、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
3、园林建筑则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精华。
4、室内外空间通透,露明木构件一般髹饰为赭黑色,灰砖青瓦、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能显示出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
5、木 装修 、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铺地,均表现极精致的工艺水平。
6、园内有各式各样的园林空间,由于园林空间多样而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镜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北方园林:
1、北方园林,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2、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因而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
3、北方叠石为假山的规模比较地要小一些,多为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出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这两种石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的风格十分协调。
4、 植物 配置方面,观赏树种比江南少,尤缺阔叶常绿树和冬季花木。
5、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格调,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因而整体性比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化了。
岭南园林:
1、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
2、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的,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园林环境,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
3、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
4、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的英石包镶,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
5、叠山而成的石景分为“壁型”与“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组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
6、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
7、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
8、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 物品 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
总的来说,江南园林的深厚的文化积淀、高雅的艺术格调和精湛的造园技巧,均居于三大地方风格之首席,足以代表这个时期民间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风格
一、造园艺术,师法 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 办法 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 美学 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 地理 位置分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猜你喜欢:
1.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是什么
2. 古典组织理论的特点和发展介绍
3.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说明
4. 拙政园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框架式结构
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庭院式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3、多样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以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最主要的方法是各种建筑的运用。如漏窗的运用,让空间既不是一望无垠,又不妨碍视觉流畅。在漏窗里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
人工的石洞,石阶,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大地等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典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藉了。
四、中国哪些地方有古典园林?
一、北方皇家园林
北方皇家园林建筑主要集中于北京及其周围地区。至清乾隆时,在北京西郊的西起香山、东到海淀、南临长河的范围内,在绿树掩映之下,极目所致,馆阁连署,亭榭参差,可谓园林建筑的海洋。另外,离北京较近的一些城市也有大量皇家园林建筑分布,其中尤其以塞外承德的避暑山庄最为著名。
特征: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
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北京颐和园。
二、 江南园林(庭院)
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南京、湖州、杭州、扬州、无锡、苏州、太仓、常熟等城市,宅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重视掇山、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园林的文学趣味。
江南园林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浪沧厅等。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三、岭南园林(庭院)
岭南,即五岭以南,始称于唐贞观年间的岭南道,古时也称岭表、岭外、扬越、百越、南粤。所谓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庚岭,它们分布于湖南、江西的南部和广西、广东的北部,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岭南园林是指以广州为中心,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西南和台湾等地的园林。
岭南园林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顺德县的清晖园、番禹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
1、多样的建筑形式(亭、榭、厅、轩、馆、楼、阁、廊、舫等)。
2、独特的建筑外观(清晖园的亭独树一格,与其他园林颇为不同)。
3、鲜明的岭南水乡特色[全国仅得一例“小姐楼(船厅)”]。
4、多姿多彩的窗。
5、别具一格的雕花地砖(全是手工制造,没有上釉,因而吸水性强,易长绿苔)。
6、各种艺术形式共冶一炉(将建筑艺术、美术、文学和书法等巧妙运用)。
7、独具特色园林布局(园林布局不拘一格,追求灵活多变,充满自然之趣)。
8、题材丰富的灰塑壁画(以浮雕式壁画为主,技艺新颖、题材丰富、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9、工艺精湛的木雕工艺(雕刻技法既简练粗放,又精雕细琢,二者相互影托,使园林堂皇庄重的同时,又不失拙真情趣)。
10、珍贵的陶瓷艺术品(园内运用不少珍藏已久的清代石湾陶瓷)。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古典园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