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十大传说(杭州有哪些传说)

    发布时间:2023-04-06 10:09:31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64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十大传说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十大传说(杭州有哪些传说)

    一、浙江杭州除了《白蛇传》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传说吗?

    『 莫干传说 』

    避暑入名山,自有泉声竹影陪朝夕;

    放怀游胜地,岂无逸兴豪情话古今?

    春秋末期,有一对夫妻叫干将莫邪,是铸剑能手。夫妻俩当年在莫干山剑池畔铸过一对阴阳剑,阴莫邪,阳号干将。刚能斩金削玉,柔能拂钟无声。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刃。故剑以人叫名,山以剑名,传颂万世!

    干将生成八尺之躯,英武民常。与师兄弟之光一起,拜剑祖真人为师。学得采炼五山铁精、六合金英之法;练就熔、锻、铲、锉、刻、淬、磨诸般手艺。满师回乡后,便和采药老人芦花爹的独生女莫邪结婚莫邪媚秀目、聪明勤劳。成亲后,在山东麓铸剑为业。

    国王得知后,限令三个月铸成一把稀世旷古宝剑。夫妻俩立即选铁精英,又选定深山飞瀑处为铸剑场所。聘几位山民作助手,请芦花老爹烧制优质青炭。开炉后,红焰腾空,日夜不息。经九九八十一天遇到金汁不沸的维关。莫邪取来山中黄土,调以清泉,再割断头发,剪下指甲,搅拌成泥团;照着自己水中面影,捏成人像,投进冶炉。忽听得炸雷一声响,火焰顿然炽旺,一团白烟冲天升起,升到半空,幻成一个白色宝盖,久久不散。此时,炉内金汁大沸,很快铸成宝剑毛坯。夫妻俩在瀑布旁,淬呀,铲

    呀,磨呀,终于铸成阴阳二剑:剑合则为一,分则为二,青光濯眼,寒气逼人。

    干将准备献剑前夜,门处哗啦啦刮起一阵狂风,一条竹青蟒蛇迎面扑来。干将拿起宝剑,直朝蟒蛇刺去。蟒蛇一吐长舌,吞了宝剑,只听卡的一响,蟒蛇变成剑鞘。鞘上鳞纹错落,十分可爱。干将正在赞叹忽听得婴儿呱呱啼哭,原来莫邪生了个男孩。为纪念夫妻铸剑,给孩子取名莫干。

    夫妻俩对国王早存戒心。故在限期内铸剑两口,准备献一留一。将阳剑连同神鞘藏起,阴剑献给国王天明,他俩依依不舍地分手。干将晓行夜宿,餐风宿露,不数日到了京城。国王宣他进宫。干将献了剑,国王一看,果然是青光四射的宝器!却故意问:“此剑妙在哪里?”干将说:“妙在刚能斩金削玉柔可拂钟无声。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刃!”国王说:“试给我看。”干将试几下,果然灵验。最后,国王将一绺青丝发放在剑口,轻轻一吹,只见那青丝发根根对断,在剑锋腹背飘飘而过。文武百官,齐声欢呼:“神剑!神剑!”国王问干将何以试“诛戮血不见刃”。干将说“可以用牛羊一试。”国王说“国王宝剑,怎能沾染畜生污血?我就想借你的‘六阳之首’!”干将仰头大笑,从容才答:“杀献剑者,谁来献剑?杀献策者,谁来献策?”国王说:“世上留此一剑,寡人就安心了。”说着冲下宝座,杀了干将。

    干将人头落地,身子却屹立不倒。那落地人头滚了五圈,大声呼道:“国必亡,王必丧!“国王掺叫一声,昏倒在地。

    寒来暑往,转眼一十六年过去了。这天,莫干十六周岁声生日。莫干打猎回家,身背一只金钱豹显得分外威武。莫邪想报仇时机已到,便唤莫干坐在门前石凳上,一声“儿呀”,眼泪早似断线的珠儿。

    她把干将铸剑,献剑,被害一事,从根到梢,讲了一遍。莫干眼泪一揩,站起来说:“让我手提干将剑报这家仇,除这国害。母亲,剑在哪里?”于是莫邪便随口念出四句诗来:“日日空是悬,夜夜涧边眠竹青是我鞘,黄金遮霜妍”。

    聪明的莫干仔细一想,便对母亲说:“莫非这宝剑就在竹林中那株黄槿树上的洞孔里?”莫邪点点头莫干奔进竹林,立即爬到树枝开杈处,见一洞孔中,盘着一条竹青蟒蛇。莫干想,这不是“竹青是我鞘”吗?伸手便捉住那蛇“七寸”。不意,那蛇一下变成一把带鞘宝剑。莫干持剑下树哭父立誓,悲愤不已。

    次日一早,莫干身背干将剑,拜别母亲,向京城进发。一天黄昏时分,来到一座小山下,月光里,见有个紫赯脸;络腮胡须的老汉,正背靠着一棵樟树歇着。莫干上前拱手请安。老汉一打量,便说:“你小小年纪,身背神剑,独自夜行,想必是干将近的儿子?”莫干感到这老汉非同常人,就扑通跪倒,说:“敢问大伯准尊姓大名?”老汉说:“愚老之光。”听说他是父亲师兄,就把真情和盘托出。之光听罢,说:“昏王驾前,卫士如林,怎能近身行刺?”莫干边说:“请大伯指教。”老汉一声悲叹,说:要报此仇一要借你的宝剑,二要借你的头颅!”接着讲了自已的计谋。莫干说声:“大伯,请收下。便割下自已的头颅,连同宝剑,双手捧给之光老汉。老汉说声:“好个干将之子!”便放声大哭。

    第二天早晨,之光老汉袖藏宝剑,手提包袱,在王宫前高声宣称:“玩奇童之头,请看妙术。”官员进宫启秦,当既受国王召见。之光老汉叫快备油鼎生火,国王就传令照办。油鼎下火焰旺盛,油鼎内油浪沸腾。之光老汉打开包袱,将莫干之头丢入鼎内。说也奇怪,那头颅随着油浪起伏,上下翻动,竟然唱起歌来:奇奇奇兮奇不奇!奇不奇兮奇奇奇!王王王兮王不王!王不王兮国乃亡!

    之光老汉说:“大王,快来看!”国王忘了一切,赶忙来到鼎边。“奇童之头"忽然连叫三声:“昏王昏王!昏王!国王在惊失色。之光老汉喝声:“干将剑在此!”掣出袖里宝剑,轻轻一挥,国王头颅便掉进油鼎。倾刻间文武百官吓的丧魂落魄。

    油鼎内“奇童之头”和国王之头立既斗了起来。“奇童之头”勇猛冲撞,油浪砰訇作响。老奸巨滑的国王之头,突然一沉,绕到“奇童之头”后项。之光老汉叫声:“贤侄,我来助你!”一剑剁下自已的头颅,落入油鼎。于是伯侄两头,合力把国王之头压到鼎底。

    这时,一股旋风,飕溜溜从阴阳剑神鞘里卷了出来。剑鞘陡地变也一条巨蟒,一下吞了莫将剑,又一下吞了莫邪剑,再一腾挪,一片金云簇拥着直向天空飞去。

    一日,莫邪备果品山花,至铸剑处祭奠丈夫英灵,祈求儿子平安。这时,地方官气势汹汹地赶来,说要拿莫邪问罪。莫邪愤慨地说:“我夫干将铸剑献剑有功,反遭昏王杀害:我儿莫干为父报仇,为民除暴——罪在哪里?“正当官兵要捉拿她的时候,忽然潭里白浪涌腾,一条巨蟒探头出水,一张嘴,飞出一口宝剑,银光一闪,地方官便身首异处。然后,宝剑又飞回巨蟒口中,那巨蟒连连出水点头,似在向莫邪传言。莫邪得知阴阳剑已飞回剑池,说声:“莫邪愿永远与宝剑同在!”便纵身跳进深潭。

    后世,为纪念莫邪干将,把他们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剑池所在山命名莫干山。

    二、杭州西湖的故事有哪些?

    和杭州西湖有关的传说,最最人尽皆知的当然就是白蛇传了,一场断桥相会,让多少人第一次来杭州西湖就直奔断桥,虽然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断桥后,都会觉得失望,但我想说那一定是你没有发现断桥的美,断桥只有在清晨或者夜深人静时分,人少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静美。这里讲几个除了白蛇传以外与杭州西湖有关,而且如今来杭州旅游仍能有一些遗迹可寻的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是中国有名的民间爱情故事,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而且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是有史料记载的,当初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在杭州西湖边的万松书院共同读书并萌生爱意的。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万松岭上,始建于唐,最初是一座寺庙,后来改辟为书院,至今仍留存有“万世师表”的牌坊和一座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遗物。如今,万松书院的景点“万松书缘”已成为新新西湖十景之一。

    济公传说

    济公也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他最初在浙江台州的国清寺出家,后来在杭州西湖边的灵隐寺居住,最后又住在雷峰塔对面的净慈寺。济公佛学造诣颇高,而且懂得医术,虽然举止疯癫,却经常救治百姓,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因此民间有许多许多关于济公的传说。不管那些传说是真是假,今日来到西湖,仍然可以去与济公有关的灵隐寺、净慈寺内逛逛,感受一下。

    岳飞传说

    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大家也不会陌生,岳飞虽然不是杭州人,在西湖边却有一座岳王庙,这是因为岳飞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就是在南宋临安也就是如今的杭州。现在,在西湖边栖霞岭下的岳庙内,除了有岳飞墓和启忠祠外,还可以看到陷害岳飞的四个奸臣的跪像,大家可以去祭拜一下民族英雄,顺便诅咒下秦桧等奸臣。

    三、杭州西湖十大景点都有什么典故吗?

    断桥残雪 \x0d\x0a\x0d\x0a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佑桥,也称段家桥。桥为1921年重建。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是,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x0d\x0a\x0d\x0a花港观鱼 \x0d\x0a\x0d\x0a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 \x0d\x0a\x0d\x0a雷峰夕照 \x0d\x0a\x0d\x0a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_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峻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x0d\x0a\x0d\x0a苏堤春晓 \x0d\x0a\x0d\x0a北宋元佑五年(1090),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以湖泥筑成长堤,后世称苏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桥,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沿堤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 四时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 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x0d\x0a\x0d\x0a南屏晚钟 \x0d\x0a\x0d\x0a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1986年重建,为歇山顶三重檐两层建筑,上层悬大梵钟,下层为净慈寺地藏殿。大梵钟高3米,口径2.3米,重10余吨。净慈寺晚钟鸣响,回声在山间、林樾悠扬飘荡,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x0d\x0a\x0d\x0a平湖秋月 \x0d\x0a\x0d\x0a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楼”联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x0d\x0a\x0d\x0a曲院风荷 \x0d\x0a\x0d\x0a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x0d\x0a\x0d\x0a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曲”字改成为“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x0d\x0a\x0d\x0a三潭印月 \x0d\x0a\x0d\x0a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x0d\x0a\x0d\x0a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总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 \x0d\x0a\x0d\x0a双峰插云 \x0d\x0a\x0d\x0a“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 \x0d\x0a\x0d\x0a张岱《西湖十景 两(双)峰插云》: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x0d\x0a\x0d\x0a此景本是湖中遥望之景,清初为了立碑才移到陆上去的。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x0d\x0a\x0d\x0a柳浪闻莺 \x0d\x0a\x0d\x0a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x0d\x0a\x0d\x0a西湖\x0d\x0a\x0d\x0a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面积五点六五平方公里。那一泓脉脉含情,明净鲜活的泉水,就涵藏在这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层恋叠嶂之中;鼎足而立的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墩环碧,就像三颗绿色的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镜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逸在这镜面上的缎带。水映山色,使山色更加秀媚;山衬水态,使水态愈显柔情。这山与水美妙和谐的结合,使游人有置身画图中的感受。\x0d\x0a\x0d\x0a西湖不仅有如画的自然风光可供游赏,更有数不清的古迹名胜足供寻访。湖畔名城杭州,唐时已称"东南名郡",五代的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均在此建都,其紫禁城就在西湖南岸凤凰山麓。沿湖数不清的宝塔古刹、优美园林、楼台轩榭、碑刻摩崖,更为秀丽的西湖增添了脍炙人口的人文景观。\x0d\x0a\x0d\x0a“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然的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x0d\x0a\x0d\x0a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使游人目迷心醉,流连忘返。\x0d\x0a\x0d\x0a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x0d\x0a\x0d\x0a西湖美不仅是自然美的翘楚,更是人工美和伦理美的和谐统一。这里有数不清的古迹名胜和现代建筑。灵隐寺、飞来峰、六和塔、岳王庙、中山公园、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章太炎纪念馆、龚自珍纪念馆、吴昌硕纪念室、李叔同纪念室、马一浮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潘天寿纪念馆、于谦墓、张苍水墓、放鹤亭和林和靖墓、西泠桥和慕才亭、秋瑾墓、盖叫天墓、文澜阁等错落有致地散落其间,使神化丹青的西湖,更得世人的欣慕和敬仰。\x0d\x0a\x0d\x0a杭州还建有许多主题公园如:杭州乐园、未来世界、宋城、杭州花圃、江南名石苑、太子湾公园、湖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供游人休闲憩息,愉悦心身。\x0d\x0a\x0d\x0a玉泉\x0d\x0a\x0d\x0a在西湖西北面青芝坞口,是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南齐建元年间(479一482),僧人昙超在此筑寺,后晋天福三年(938)建净空院,南宋改寺名为玉泉净空寺,清康熙又改为清涟寺,因寺内有玉泉,人称玉泉寺。\x0d\x0a\x0d\x0a玉泉水碧绿如玉,水量丰富。诗人白居易作诗赞咏:“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南宋时,玉泉观鱼为西湖胜景,常盛不衰,清代“西湖十八景”有“玉泉鱼跃”一景。现旧寺已不复存在,在原址修建成一座庭院幽深、观景观鱼两相宜的公园茶室。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书“鱼乐国”匾额仍悬在池畔的廊檐下。池中蓄养的各色青鱼、鲤鱼回游嘬食,悠悠自乐,游人凭栏投饵,莫不欣喜忘情,正合楹联所题“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x0d\x0a\x0d\x0a宝石山\x0d\x0a\x0d\x0a宝石山位于西湖之北,与葛岭一起成为西湖的北屏。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当朝阳或落日红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就在于此。\x0d\x0a\x0d\x0a登上葛岭、宝石山,则南望平湖,水波荡漾;北瞰万亩平畴,楼宇鳞次栉比;东则街衢商埠,充满活力;西有青嶂千叠,遥接晴空。位于宝石山东面的保_塔巍然挺秀,好似窈窕的“美人”伫立山巅。保_塔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与六和塔、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外形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x0d\x0a\x0d\x0a葛岭,因相传东晋炼丹家葛洪曾在岭上修道炼丹而得名。葛岭之巅的初阳台,传为葛洪炼丹之所。每当清晨日出之际,霞光万道,不可捉摸。据说,初阳台上还能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见到日月并升奇景。清雍正《西湖志》描述说,旭日初升时,山鸟群起,遥望霞气,互相照耀,传是日月并升。由于初阳台日月并升奇景只有十月初一前后能见到,而每年此时杭州已是深秋时节,天气多云翳,故很少能有亲眼目睹的机会。这一奇景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尚有待验证。\x0d\x0a\x0d\x0a龙井\x0d\x0a\x0d\x0a龙井,位于西湖西面竹茂林密的风篁岭上,旧传此井与江海相通,必有神龙居住,因名“龙井”。\x0d\x0a\x0d\x0a龙井是一个半圆形泉池,清冽的泉水就从泉后壁的山岩间涓涓流出,虽大旱亦不枯竭。龙井泉还有一奇特之处,就是当你用小棒搅动泉水时,水面上就会出现一条蠕动的分水线,仿佛游龙一般,这种现象在雨天时更为明显。据说这是因为地面水和地下泉水相互冲撞,两种水质因比重和流速的差异形成的。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给龙井平添了几分佳趣。\x0d\x0a\x0d\x0a龙井不仅风景幽雅,更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蜚声国内外。清明前后的龙井山上,那一行行整齐排列的茶树中经常会出现采茶姑娘腰系茶篓的倩影,游人问茶,凭添无穷的野趣和雅韵。\x0d\x0a\x0d\x0a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 \x0d\x0a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x0d\x0a\x0d\x0a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x0d\x0a\x0d\x0a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四、杭州南宋传说中的十道门指那些?

    杭州城墙达到顶峰,是在赵构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的时候。当时大量修建城墙,目的当然是为了保命,抵御金兵入侵。赵构刚来杭州那会,还特别穷,只能把皇宫定在凤凰山上,一来这里风景不错,二来这是当时杭州的制高点,方便他控制全城。

    杭州作为当时的首都,人口倍增,城区不断扩张。杭州外城的城墙共有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的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为何要特别修建水门呢?“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

    01

    凤山门

    凤山门为古代杭城的南大门。南宋王朝于绍兴二十八年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又筑外城,城门十三座,此地大内北门和宁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城,未几,宋宫毁于火,门毁。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由此处筑城门名凤山门(因位于凤凰山而得名),又名正阳门。凤山门为南宋御街南端,旁有六部桥,为南宋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

    02

    钱塘门

    钱塘门,杭州十个古城门之一。隋朝筑城时印有钱塘门之称,1400多年未改名,未易地。南宋以后钱塘门为杭州西城门之一。清顺治七年,在杭州建旗营,钱塘门位于旗营西北角。自宋以来,钱塘门外多佛寺、楼台。出昭庆寺、看经楼径通灵隐、天竺。往灵竺进香者,多由此门出入,故有“钱塘门外香篮儿”之谣。

    03

    庆春门

    庆春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为杭州古代东城门之一。原名东青门,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州,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东拓展三里,新门近太平桥,改称太平门。明时始名庆春。门内庆春街,历来为繁华街道之一。门外弥望皆圃,菜农运菜进城,担粪出城,均由此门,故有民谣“太平门外粪担儿”。

    04

    武林门

    武林门西接环城西路桃花河,与西湖相望;北面是万向公园也称武林小广场,杭州十大古城门“武林门”的古迹依稀可循,古新河绿化带风姿绰约,武林门为杭城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有1300多年历史。五代吴越时筑罗城,建北关门,在今夹城巷;宋高宗时移城门于此,称余杭门;明代改称武林门。武林门外自隋代以来一直是沟通我国南北大运河的大集市。古时“北关夜市”为钱塘八景之一。

    05

    艮山门

    艮山门是杭城古代的东北门,五代吴越时筑罗城,为十城门之一保德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移门址于菜市河西,改名艮山门(《易》:“艮”为“北”,艮山,为城北之小山。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故国之思)。门内有顺应桥,俗称坝子桥,故而也名坝子门。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城,门毁。至正十九年将城外展三里,在保德国门故址得建艮山门。

    06

    清泰门

    清泰门是杭州古代的东门,吴越时名南土门,南宋初,在其南另辟一门曰崇新门,门近荐桥,亦名荐桥门。南宋,元兵进占杭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东延三里筑门,名清泰。门外一片水网交错,其地多螺蛳,故有螺蛳门之称。清泰门外沿江一带直至江水入海处,是古代煮海盐之处,沿江多盐田,因有民谣:“螺蛳门外盐担儿”。

    07

    望江门

    望江门为杭城古代东南部城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门其东有茅山河草桥门。南宋末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拓展东城三里,在此建门改名永昌,因登城楼可远望江潮,清康熙五年改名望江。门外江涂田野,乡民以种菜为业,望江运菜多由此门进城,因而有“望江门外菜担儿”之谣。

    08

    候潮门

    候潮门始建于五代吴越,名竹车门。因筑城时以竹笼石,车运之定城基,故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在竹车门旧基重候潮门。因城门濒临钱塘江,每日两次可以候潮,故名。门外江上旧有铁幢浦,传说为吴越国王钱镠潮处,后淹没。昔日,绍兴之酒皆由此门入城,故有“候潮门外酒坛儿”之民谣。

    09

    清波门

    清波门在五代吴越时为水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杭城,为门十三,清波门是西城门之一,门濒湖之东南,取“清波”之意名门,历代沿用。因流福暗沟引湖水入城,俗称暗门。清波门一带古迹多,历史上曾是诗人墨客及书画家寓居之地,又因门通南山,市民需用薪柴多从此门运入,故有“清波门外柴担儿”之民谣。

    10

    涌金门

    涌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五代天福元年,吴越王钱元瑾引西湖水入城,在此开凿涌金池,筑此门,门濒湖,东侧有水门。传说为西湖中金牛涌现之地,因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增筑城垣,改称丰豫门。明初,仍复旧名。

    时过境迁至如今,关于杭州城门的传说,只剩下了这首民谣——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十大传说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好玩的古镇(杭州好玩的古镇排名)

    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市临安区地图)

    杭州200多分的大专(杭州200多分的大专有哪些)

    一斗穷二斗富后面怎么说(一斗穷二斗富后面怎么说好听)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