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当地风俗(杭州当地风俗婚礼)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当地风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懂视生活
1、十碗头,杭州人老底子过年时,很讲究吃的菜,其中“十碗头”要从年三十吃到元宵节,包括元宝鱼、元宝肉、白斩鸡、彩蛋、暖锅儿、八宝菜、如意菜、长生果、藕富、豆沙春卷等。
2、贴春联,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3、讨口彩,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
二、杭州还有哪些传统文化
2、淳安的三脚戏。
三脚戏是杭州的传统剧类。淳安民俗素有歌舞。每逢春节元夕,市井乡间均有表演擀神戏和各种歌舞的习惯,尤其是跳竹马。明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江。在与民间舞蹈跳竹马(竹马班)相结合的情况下,采茶戏的剧目、音乐、表演方式,融合了本地的民间乐趣、地方语言和风俗习惯。
2.鸡血石雕
鸡血石雕,以昌化为最。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代民间雕刻艺术。追溯了2000多年前。鸡血石色、质、形、景、纹、意等卓越而又卓越。具有“润、细、腻、温、结、凝”六美特征,质地细腻,水灵,通灵。尤其是根据“血”和“地”的特点,雕刻造型意象,变化多样。
3.纸的制作技术。
纸制作工艺,四川省夹江县、杭州市富阳区传统手工艺艺。竹纸制作保持着完整的传统工艺,采用手工的舀纸技艺造纸,从选料和成纸过程中,共有15个环节。72个工序。制作和生产流程完全与明代天工开物相合,用料讲究,制作工艺复杂。
4.翻九楼!
翻九楼,又称吊九楼,流行于闽东北及浙江地区。主要用于求雨、祈福以及理财。翻九楼表演,行头很简单,动作却异常惊险。2008年,它已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近年来,萧山“翻九楼”逐渐走红,表演地区也渐渐从萧山扩展到了绍兴、诸暨等周边城市。
5、楼塔细十番
楼塔细十番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乐器。据记载,公元1377年,楼塔的宫廷御医辞职返家,著作《医学纲目》。当时,楼塔还有一批善于音乐、善于弹钢琴的文人和富贵人士。经常吹奏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古代曲子,因此楼塔“细十番”诞生了。
三、杭州春节习俗
罗神竹舞、赶十八、元宵灯会、年夜饭、守岁、打年糕等。
1、罗神竹舞:“罗神竹舞”是以一根完整、新鲜的毛竹为主要道具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因与民间传说中开金口的罗隐秀才有关,故称这种竹为“罗神竹”。这一活动便叫“罗神竹舞”,俗名为“撑罗神竹”,又叫“撑罗神娘姆”。
2、赶十八:“赶十八”是为了纪念严州知府余炳,他为百姓求雨,跪在炎炎烈日下三天三夜,不幸被活活晒死。他的虔诚,最终使得大雨连降三天三夜。农历正月十八恰是余知府诞辰,儒洪村祖辈便把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闹元宵。此后正月十八这天,儒洪村的村民们便自发地舞龙灯、耍狮子、抬台杠、演大戏以示庆贺余知府诞辰,怀思他对黎民百姓所做的贡献。此外,各路亲朋好友均蜂拥赶至儒洪村相聚,连续唱大戏、舞龙灯、吃流水席百家宴。
3、元宵灯会:新春元宵期间,在城隍阁景区、河坊街景区、南宋御街,还将有巡游送“福”,舞龙舞狮,让您度过一个最有“年味的春节!现场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大宋皇帝巡游”、“金猪拜年”、“福禄寿禧祈福大典”、“DIY彩灯”、“元宵汉服游园会”等,让市民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4、年夜饭: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老底子杭州人家里一般都会备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5、守岁:除夕夜是杭州的不眠夜,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老少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点灯熬夜达旦不眠,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称为“守岁”。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四、杭州风俗
杭州人过年少说也有千把年的历史了。至于杭州人的过年习俗,说来话长,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浓郁的古都遗风和淳厚的文化氛围沧桑般地溶入喜庆、热闹、欢乐、祥和的气氛当中。民风民俗如下:
1、杭州人腊八日烧八寺香的习俗。过年时节杭州香火旺,除了宗教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避难功能。早先杭州有句揶揄躲债人的老话,叫做“年廿七,勿着急;年廿八,想办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一日不见面,初一见面拱拱手。”
2、年夜饭口彩吉利。大年三十夜,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3、拜年祝福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拜年祝福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大年初一,杭州先民开门后要拜天地神马,拜家堂,拜灶司,拜祖先神像,再然后家人按辈分行拜年礼。
4、游城隍山和梅花碑。杭州可供人游玩娱乐的场所,只能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杭州百姓终年劳作,只有过年才有闲暇。虽说“钱塘自古繁华”,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参差十万人家”新年公认的游乐的场所只有城隍山和梅花碑两处。
5、杭州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敲锣鼓、放纸鸢、舞龙灯。杭州过年的娱乐活动大致有敲锣鼓、放纸鸢、舞龙灯。所谓锣鼓又称年锣鼓,在大锣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锣和竹板。年锣鼓在正月初五之内,多为商家所用,另外,年锣鼓还有为其它娱乐活动喧染助兴的功能。
6、放纸鸢。杭州人向来心灵手巧,鹞儿的形状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还有以竹为笛,把它绑在鹞儿的头上,使风声入笛,其声如筝,这种类型的鹞儿才是风筝。另外,过去杭州人别出心裁地用很长的纸条,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线中,等到“鹞儿”放到高处,将竹圈和纸条附线迎风而上,被杭州人称作“灯鹞”。
7、舞龙灯。龙灯的涵义比较宽泛,说小了它是用纸或绢蒙成各种形状,能够为燃烛避风的灯罩;说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灯会的统称。
扩展资料: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
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
参考资料资源:百度百科:民风民俗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当地风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