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三只松鼠未来发展潜力(三只松鼠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3-04-12 00:02:4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90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三只松鼠未来发展潜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三只松鼠未来发展潜力(三只松鼠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时代的苹果故事——解码三只松鼠的创新之道

    从企业运作角度来看,“没有套路”的三只松鼠在创新发展方面,一直是行业典型。同时,章燎原从不吝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对创新一词的理解,还是在产品、品牌、供应链等执行层面,章燎原都强调“因时而变”,选择最适合当下的发展路径。

    打造“新时代的苹果故事”

    一直以来,章燎原都反对过度夸大“从无到有”的创新。

    “很多人把创新等同于‘从无到有’,其实商业世界绝大多数的创新,都是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优化。”章燎原说。

    这一理解,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产品理念不谋而合。

    毕加索有句名言,“Bad art is copy;good art is steal”,乔布斯将其改成了“Good art is copy;Great art is steal”。

    这句话无比霸气地道出了一种创新理念——“优秀者抄袭,伟大者剽窃”。

    “所谓抄袭,就是看到别人有个好东西,自己做一个一样的,消费者一眼能知道你抄的是谁。”章燎原说。

    抄袭的案例,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有。

    那么,什么是剽窃?

    “简单说,就是看到人家有好东西,就把它的一些亮点内化到自己体内并进行迭代改造,看看能炼出什么来。”章燎原说。

    还是以苹果为例:生产果冻色iMac时,乔布斯带着团队去糖果店去研究水果糖的质感、色泽;设计iPhone时,乔布斯和团队参考了Braun计算器的设计;设计iMac时,乔布斯要团队研究Cusinart生产的高档厨具。

    不管源头如何,只要最终产品自成一格、别具特色,便是“伟大的剽窃”。

    章燎原表示,在三只松鼠,将市场上已有产品、技术“吃掉、分解、提升”的案例也有不少。

    与苹果类似,三只松鼠也经常从其他领域获得灵感。气泡瓜子仁,便是章燎原颇为得意的一款跨界创新产品。

    近年来,气泡风味的产品可谓炙手可热。各大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汽水,向含气矿泉水、果味苏打水拓展。

    三只松鼠产品供应链事业部国产树坚果品类总监鼠学松(花名)早在去年10月就大胆构想:当果味、气泡两大热门风味遇上坚果,会产生怎样的神奇反应?

    历经上百次内测,三只松鼠团队发现气泡口感与柠檬、西柚、荔枝、桃子、苹果、葡萄、橙子等果味更为适配,推出了气泡瓜子仁在内的“气泡坚果”产品。

    “这类产品还有个益处——瓜子比较容易上火,搭配一些气泡成分平衡一下,就能形成功能、风味上的跨界搭配。”章燎原说。

    该创新虽然不是“无中生有”,但也获得了市场认可,销售颇为可观。

    天猫旗舰店的消费者如此评价:“入口有汽水般的气泡,瓜子仁脆脆的,味道很棒。”“非常好吃,入口感觉非常清新,冷藏后更加美味。”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剽窃”、“抄袭”还是“无中生有”,都要匹配当时的行业环境及企业资源。

    譬如,阿里巴巴创立了基础科学研究机构达摩院。该举措现在看来十分应景,但若是十年前成立,对公司发展可能是弊大于利。

    “同样,现在我们如果研究‘人造肉零食’会很难,可能巨量投入都看不到效果。毕竟,从无到有的创新,在人类史上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章燎原说。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

    “微创新”的方法论

    “迭代优化,本质上属于‘微创新’。”推进创新过程中,章燎原会不断质问自己“怎样发挥现阶段的最大优势”,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

    背后逻辑很好理解——很多企业会经常天天在研究用户需要什么,其实用户是很难被研究的。研究其他企业做出了哪些畅销产品,是更有效的做法。这就有个先决条件,要对消费者、消费市场有持续、深入的洞察。

    三只松鼠会维持与市场的互动,观察最时兴的饮食热点、新的消费趋势,观察电商平台的消费者反馈信息等。不少想法,都来自一线产品经理团队。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深耕线上渠道,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机会,并集中发力。”章燎原说。

    当观察到了信号,则进入第二步——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只要超过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就能达到或超过消费者预期。

    在章燎原看来,微创新模式除气泡坚果的跨界融合外,还包括以微创工艺、基础研究实现产品创新。

    微创工艺,主要指在口味升级、配方应用及包装工艺、标签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新的卖点。

    早在2019年9月,三只松鼠混合树坚果部资深产品经理鼠十一(花名)团队便提出了将益生菌与每日坚果融合的构思。

    坚果表面光滑,益生菌往往存在裹粉不均甚至掉粉严重的现象。三只松鼠联合外部研发机构,历时两月对传统裹粉工艺进行升级,才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只松鼠坚持打造极致单品,从构思到上线,这款产品大概花了9个月。从市场反馈看,该品类并非三只松鼠最早推出,但销量已是行业领先。”鼠十一说。

    三只松鼠益生菌每日坚果上线首月,全渠道销售便达到了一百万袋。今年9月,该产品单月销售额达1600万元,同类产品全网第一名。

    以基础研究为核心实现的产品创新,难度则相对最大。

    国内发酵肉市场,主要以传统发酵肉为主,代表产品是金华火腿、宣威火腿等。品类少价格高,消费普及率很低。

    三只松鼠联合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历时两年共同研发相关技术,解决了传统发酵肉制品加工周期长、不宜常温储藏、风味接受度低的问题,实现了发酵肉的常温零食化。

    如今,三只松鼠酸Pro系列产品,具备低脂、低卡、肉质更安全、更易吸收的等特点,包括发酵香肠、发酵牛肉条、发酵鸡胸肉等多种品类。

    任何创新都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铁律。“我个人觉得‘带壳的原味坚果’是坚果最合适的吃法,但所谓‘众口难调’,推出每日坚果,是为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合理需求。”章燎原说。

    益生菌每日坚果图

    做“食品界的宝洁”

    “三只松鼠为什么不做‘多品牌’?”曾经有很多人问过章燎原这个问题。彼时,他的回答通常只有一句话——机会未到。原因在于,打造一个品牌,要经历“认知-购买-忠诚”的过程。于是在电商发展的初期,打造全品类品牌,是个更优选择。

    举个例子,淘宝流量分配是以店铺流量为主要权重。一旦品牌店铺抢占了流量入口,只要往池子中不断添加优质商品,就能锁定消费者。

    然而,进入相对流量分散的“视频时代”后,一切就有了变化。

    企业通过“小快抖直B淘”(小红书、快手、抖音、直播、B站、淘宝)的全域营销,不仅能快速实现用户传播,还能实现直接销售。

    在此背景下,聚焦单品类的新品牌,更易达到“传播+销售”的目标,并迅速建立品牌认知。于是,元气森林、小仙炖这类单品类品牌迅速崛起。

    这一现状,倒逼了三只松鼠改变战略。

    2020年以来,三只松鼠推出了四个子品牌:婴童食品“小鹿蓝蓝”、宠粮品牌“养了个毛孩”、快食品牌“铁功基”及喜礼品牌“喜小雀”。

    “对三只松鼠来说,过去单品牌的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多品牌协同的时代已经到来,转型势在必行。”章燎原说。

    怎么做新品牌?在章燎原看来,一定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譬如创造IP,就是三只松鼠擅长的能力。”

    这几个品牌,在名称、包装等方面都力求创新。以“小鹿蓝蓝”为例,IP形象是只蓝色小鹿,大眼睛、长脖子有点搞怪。

    这个形象是如何选定的呢?三只松鼠拿了不同的设计形象给一岁的小孩看,问哪个是小鹿,孩子指向哪、最愿意跟哪个形象产生互动,就敲定哪个。

    最终结果,也印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小鹿蓝蓝”今年6月上线以来,已达到月销千万元的量级。在电商平台的评论区,许多用户都晒出了自家孩子和商品的合影。

    章燎原如此展望企业的未来:三只松鼠主攻坚果及部分大单品,其他子品牌各专注于一个领域,形成品牌协同,整个集团形成“食品界的宝洁”。

    拓展多品牌的过程中,三只松鼠还在品类方面做减法,聚焦“大单品”。

    公司会剔除销售情况不理想、同质化程度高或不符合 健康 趋势的产品。未来,只有具备年销售额千万级别、具备创新基因的产品才会保留。

    “到今年年底,三只松鼠SKU将稳定在300个左右,会有更多不合要求的产品下架,也会有更多优质产品走向消费者。”章燎原说。

    这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在流量分化时代,以线上全域营销,让新品牌被消费者记住、认可,实现“从0到1”的蜕变会更加简单,但“从1到100”则会更难。

    “原因在于,品牌壁垒是基于‘人找货’的逻辑,在线上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的主动搜索。但如今,各类电商平台都会基于算法,去给消费者推送产品,变成‘货找人’。于是,任何品牌都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线上壁垒。”章燎原说。

    这种情况下,就要在线下物理空间也形成壁垒,做到全渠道销售。

    “通俗地讲,我们会先在线上全域营销把新品牌打响,再通过全渠道销售体系,在线上、线下都形成壁垒。近几个月,我们通过开店、直供等方式,线下销售占比已提升到35%以上。”章燎原说。

    供应链是强大的护城河

    面对未来,三只松鼠为持续创新构建的护城河,既有前文提及的“全域营销+全渠道”,也有包括研发、原料、生产、物流的供应链体系。

    研发既有自主投入,又有外部协同。本次“首届中国坚果零食产业创新高峰论坛”的举办,便体现了三只松鼠对外部协同的重视。

    2019年,全国坚果炒货行业产值达1766.4亿元,增速达8.7%。然而,章燎原发现,国内科学界对这一行业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论坛现场,三只松鼠还发起成立中国坚果零食营养 健康 创新中心,旨在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动,致力于推动行业产品、技术创新。

    当然,供应链最核心的所在,还是生产环节。长期以来,外界对三只松鼠在生产环节的代工模式褒贬不一。

    目前三只松鼠成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设供应商质量管理、自有工厂质量控制、物流仓储质量管控、线下门店食品安全管理、专业检测、质量标准及数字化管理等职能板块,确保产品质量底线。

    就在论坛正式举办的前一天,权威评审机构ITS、SAI相关负责人走进芜湖三只松鼠总部现场颁证,三只松鼠在无为市的自有工厂和自有仓库通过BRCGS和FSSC22000欧洲食品安全双体系认证,成为互联网休闲零食行业首家取得欧洲食品安全双体系认证的企业,代表三只松鼠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

    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质量,还需要效率与创新。

    “实际上,代工分解了生产成本、能耗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实现效益、利润提升的重要方式。”上述负责人说。

    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数字化进程一直相对缓慢,而三只松鼠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该系统的最大功能,是加强了三只松鼠与供应链的信息流通,使消费端信息能回流到供应商、原料基地,让后者能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应对。

    “虽然不是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基地,但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把每一个环节都连接起来。”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三只松鼠能根据消费者反馈,定制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最终结果,就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用户洞察、产品上线、推陈出新的全过程。

    章燎原表示,三只松鼠正在对供应链系统进行做出升级,并联合合作伙伴共建“联盟工厂”,“未来甚至会参股部分工厂,让零售、制造一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三只松鼠不仅希望实现自身发展,更希望带动行业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现阶段三只松鼠“重规模、轻利润”的打法正当其时。

    早在2019年年底,三只松鼠年销售额便进入“百亿俱乐部”——有了规模,才能迅速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有了规模之后,才能以“规模化创新”促进全行业进步,打破休闲食品行业小、散、乱的格局。

    小鹿蓝蓝形象照

    “专注大单品”

    ——对话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

    Q

    支点 财经 :三只松鼠最早是个单品牌、全品类的品牌,如今在品牌延展、品类精简过程中,是否会有风险或挑战?

    章燎原: 当流量分化的时代到来之后,一个品牌很难代表太多品类。你的资源是有限的,做少才能做精,说自己能“又好又多”,那是吹牛。

    因此,目前战略肯定更符合行业趋势。未来,三只松鼠的目标是作为一个多品牌集团,为每个中国家庭满足食品场景方面全方位的需要。

    在多品牌同时,我们会“专注极致单品”,而且聚焦之后,运营成本、效率也会提高,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

    现在公司发展框架已有了雏形。不过,所有商业模式都是预设的,我们现在判断的是这个走向,一切都有待市场验证。

    Q

    支点 财经 :打造新品牌需要大量投入,一口气推出四个子品牌,是否会有压力?

    章燎原: 毫无疑问,现在做一个新互联网品牌的成本,比三只松鼠初创时要高出不少。我们对于这四个子品牌,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投入节奏。

    目前“小鹿蓝蓝”投入是最大的,它的品牌势能已经形成,每个月能达到千万元级别,“养了个毛孩”的势头也还不错。其他两个品牌,还处于孵化、 探索 阶段。

    等前面品牌都有所成绩后,我们会推出更多品牌——现在名字其实都想好了,都是“动物园属性”。

    Q

    支点 财经 :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三只松鼠要做宠物食品?

    章燎原: 宠物食品毛利很高,利润十分惊人,这不是个 健康 现象——企业以为自己赚了钱,其实反倒是压抑了市场需求,把市场容量搞低了。很多家庭里的猫猫狗狗,都是在吃剩饭剩菜,因为宠物食品实在太贵,买了划不来。

    三只松鼠推出“养了个毛孩”,不是为了要抢别人饭碗。我们的目标是想让大部分还在吃剩饭剩菜的猫吃得了猫粮。

    从人类食品到宠物食品,我们一定程度上是“降维打击”。

    以包装为例,很多宠物食品都是用麻袋装的,多放几天就容易返潮变质。我们是分袋包装,方便定时定量喂养,更加科学。

    宠物食品是饲料标准,三只松鼠品控能力肯定高于传统宠物食品。譬如过去宠物食品的保质期普遍在18个月,我们调到了8个月,更新鲜了。

    除此之外,我们的毛利也维持在合理水平。

    只是做了简单的这几个动作,消费者接触产品后,下单速度就特别快。

    Q

    支点 财经 :下一步,三只松鼠还会推出哪些核心单品?

    章燎原: 我们马上会推出一款“超级坚果”。

    我认为坚果的壳和果肉是个有机整体,带壳加工、剥壳食用才最好吃,唯一问题就是不好剥。只有果仁的产品,风味其实会有所降低。

    我们会推出的这款产品会采用全新 科技 ,让壳更好剥出来,仁也更加酥脆。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

    二、洽洽、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半年报,揭示出休闲零食怎样的趋势

    近日,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休闲食品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线上线下齐发力仍然是行业主题,儿童食品更是为各家半年报增色不少。

    零食消费恢复正常

    除了盐津铺子以外,上述几大代表企业今年上半年都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

    洽洽食品实现营收23.81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0.86%。

    三只松鼠实现营收52.61亿元,同比微增0.17%,实现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87.32%。

    良品铺子实现营收44.21亿元,同比增长22.45%,实现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9.29%。

    盐津铺子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0.64亿元,同比增长12.54%;但净利润为4862.21万元,同比下滑62.59%,增收不增利。此前,盐津铺子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低估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影响,2021年上半年在商超渠道人员推广、促销推广等相关市场费用投入过多(有冗余),但商超渠道销售收入增长及渠道业绩未达预期。

    线上线下渠道进一步均衡

    休闲食品行业中,线下销售渠道更符合传统消费习惯,仍占据主导地位。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及测算,2020年休闲食品线下渠道销售规模超过10600亿元,占比82%,高于线上销售占比。上述几家企业的半年报,也证明线上要发力,线下更重要这一趋势。

    上半年,良品铺子线上收入较同期增长19.34%,线下收入较同期增长23.58%。团购渠道市场增长明显,营业收入较同期增长263.58%。截至报告期末,良品铺子线下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一共有2726家,主要开店策略依然是加盟为主。今年上半年,良品铺子新开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共计207家,其中加盟店148家,新店加盟店占比71.49%。

    而近年来自线上起家的三只松鼠也在持续拓展线下门店,上半年线下门店中投食店(三只松鼠直营店)实现营收5.73亿元,同比增长21.7%;联盟小店(加盟店)实现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131.7%;新分销实现营收6.32亿元,同比增长38.0%。线下营收占比达30%,较上年同期提升9%,线上线下进一步均衡。

    洽洽食品也在本次半年报中提及,企业依托线上官方旗舰店、网上超市、微商城的建设,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数据显示,洽洽食品今年上半年电商部分的营业收入为2.3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79%。

    盐津铺子表示,线上电商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月-6月,电商渠道营业收入分别为4947.43万元、1.02亿元、7019.5万元、1.09亿元、3553.6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6%、9.23%、5.02%、5.58%、3.34%。

    每日坚果竞争进入下半场

    对休闲食品而言,“每日坚果”的诞生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蓝海效应,不到5年时间,每日坚果就创造了一个百亿市场。有调研机构预测,到2022年,每日坚果品类的市场或将突破200亿元,成为整个休闲食品中增幅较快的细分品类。

    半年报显示,坚果是主品牌三只松鼠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品类,上半年每日坚果销售额超5亿元。洽洽食品的坚果类产品半年销售为4.62亿元。

    但随着入局品牌越来越多,不同坚果品牌之间的竞争“内卷”愈发激烈。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认为:"一方面品牌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众多坚果企业大打价格战;另一方面坚果市场已经非常成熟、透明,且大部分食材依赖进口,进口商已经吃进了很大的利润,企业不掌握上游资源的情况下,利润率就会很低。"至此,每日坚果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也正式进入下半场。

    4月8日,良品铺子益生菌每日坚果系列产品全网上市,作为国内首款“三重益生”新品,这款产品的面世,标志着每日坚果正式迈入4.0时代,也意味着坚果在自我驱动升级中突破“内卷”的天花板,跑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洽洽的小黄袋则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持续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最近,洽洽食品再度对旗下经典王牌产品小黄袋以及小蓝袋益生菌每日坚果进行了一次产品升级。

    其中,洽洽小黄袋产品定位从“掌握关键保鲜技术”升级为“掌握关键保鲜技术锁住高营养”,这也是业内售价提出“锁住坚果高营养”的定位理念的企业。据了解,洽洽小黄袋全新包装升级在强调锁住坚果“高营养”价值的同时,重点标注坚果中自然含有Omega-3(又写作ω-3,中文音译“欧米伽-3”)的营养成分,突出产品营养属性。新包装成分表清晰指出:每一袋洽洽每日坚果小黄袋含有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725mg,帮助消费者摄入人体必需的营养。

    儿童食品是个好赛道

    良品铺子旗下儿童零食品牌小食仙今年上半年全渠道终端销售额为1.80亿元。自2020年5月小食仙品牌上市以来,小食仙旗下产品的全渠道终端销售额累计达4.08亿元。相比较而言,三只松鼠旗下母婴食品品牌小鹿蓝蓝上半年的表现就稍胜一筹,总体而言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小鹿蓝蓝于2020年6月19日上线,与小食仙品牌的上市时间相近。今年上半年,小鹿蓝蓝实现全渠道营收2.01亿元,略高于小食仙的1.80亿元。但上线以来,小鹿蓝蓝获得的总营收还不到3亿元,而小食仙则已经超过了4亿。从产品线布局而言,三只松鼠的2020年年财报显示,小鹿蓝蓝拥有约50款SKU产品,与小食仙的42款SKU产品相近。

    不过,就目前而言,三只松鼠依旧对小鹿蓝蓝期望值很大。日前,三只松鼠表示,上线至今,小鹿蓝蓝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投入产出比逐季提升,从过去双位数的净利率亏损改善至8月上半月个位数的净利率亏损,亏损逐季收窄,有望在明年实现盈亏平衡。

    而在今年的年度股东大会上,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也曾表示,“海味零食”代表 健康 风向,在此基础上,未来,“盐津铺子将择机进入儿童零食赛道。目前,相关研发已经获得突破。”

    三、三只松鼠上市:“国民零食第一股”引发的深思

    7月12日,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本次公开发行4100万股,每股发行价为14.68元,发行后总股本40100万股,互联网休闲零食第一股就此诞生。

    与其他企业敲钟环节不同的是,挂牌当天,三只松鼠将敲钟仪式交给了品牌IP——三只松鼠人偶上台完成。截至今日收盘,三只松鼠股价上升至21.14元,较发行价14.68元上涨44.01%,总市值达到84.77亿元。

    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创立于安徽芜湖,主营产品覆盖了坚果、肉脯、果干、膨化等全品类的休闲零食。三只松鼠创立7年来,三只松鼠累计销售坚果零食产品超过200亿元。

    创立7年来,三只松鼠目前拥有12大品类、500多个SKU,除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外,三只松鼠还拥有80多家自营“投食店”及80多家“松鼠小店”,以及通过阿里零售通、松鼠联盟小店等形式拓展线下零售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2016-2018年三只松鼠营业收入分别为44.23亿、55.54亿元和70.01亿元,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16.47%、25.58%、26.05%,营收继续增长同时,营收增速却出现明显下滑;期内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3.02亿元、3.04亿元,从2017年到2018年,三只松鼠净利润仅增长了200万元,增速近乎停滞。

    中国零食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从4240.36亿元增长到2215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98%,增幅达422.51%。

    不过零食行业目前集中度仍很低,即便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三只松鼠市场占有率尚不足1%。渠道方面,不同品牌线上、线下渠道布局分化明显:好想你目前在线上线下直营、加盟店均有布局,以专卖店、商超渠道为主,并通过并购百草味补齐线上渠道短板,但百草味线下扩张仍刚刚起步,仅围绕杭州及周边地级市进行直营店落地尝试。

    对于三只松鼠来说,在电商增长放缓之后,目前开始尝试大力布局线下渠道。根据招股书,三只松鼠计划在2年建设期内使用募集到的资金用于100家门店布局,主要侧重二、三线城市。

    “线下我们过去三年都在 探索 ,但从来没有把它模式定型,”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章燎原预估,2019年三只松鼠线下市场收入大概会在4~5亿元,在2020年,会基于线下场景和消费需求,重塑产品链、供应链、业务链。

    四、两年闭店300家,三只松鼠不香了

    作为网红零食品牌“领跑者”的三只松鼠,好像有点跑不动了。

    就在最近,三只松鼠发布了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财报,2021年三只松鼠营收再次出现下滑。

    根据财报显示,三只松鼠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出现亏损,期内亏损达到了3100万元;紧接着是2022年第一季度,虽然有春节的加持,但公司营收还是下滑了16%,净利润更是同比腰斩,仅为1.6亿元。

    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的下跌,从2021年开始三只松鼠也在不断的关闭线下门店,并对进一步缩减了SKU。

    甚至,关于#三只松鼠2年关店300家#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

    层出不穷的状况让三只松鼠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有消费者表示:“三只松鼠已经跑了两只,现在就剩下一只了。”

    两年关店300家,市值没了270亿

    和良品铺子等品牌不同,三只松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网生品牌”,过于依赖电商渠道也早已成为业内共识。

    财报显示,2019年电商依然是三只松鼠的核心,线上营收为98.96亿,占公司总营收的97%;即便是到了2020年这一占比仍高达74%。

    反而是竞争对手良品铺子、洽洽食品等线上线下的布局相对更加合理,对三只松鼠而言,也开始逐渐意识到线下布局的重要性。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19年三只松鼠发力线下门店,在一年之内增加了324家。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三只松鼠在线下设立门店的势头依然没有减少,进一步将门店扩大至657家。

    只不过最近这一两年,三只松鼠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反而不断出现关闭门店、缩减SKU、砍掉子品牌等状况。

    数据显示,2021全年三只松鼠投食店和联盟店关闭数量分别为43家和288家,SKU也进一步缩减至200个。

    此外,受疫情影响线下门店流量也出现了下滑。以2022年一季度为例,受疫情影响有超过400家店铺出现了阶段性的闭店,销售收入也出现明显下滑。

    有加盟商坦言:“自己在加盟三只松鼠一年之后不得已选择了闭店,除去疫情的影响,三只松鼠线上线下产品价格体系的不健全打击也非常大。”

    据了解,如今进店的年轻人当中,有一半以上都会在门店和手机电商平台进行比价。如果电商平台经常有一些“百亿补贴”、“满减券”之类的活动,对消费者而言显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及预期的发展,使得三只松鼠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截止近日三只松鼠的市值只有85亿元,相比较上市以来巅峰时期的360亿元,已经蒸发了有270亿之多。

    那么,作为昔日“网红零食一哥”,三只松鼠为何开始走下坡路了呢?

    陷入困境的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曾表示:“对比已经打出名头的企业而言,缺少知名度的零食如果放在线下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如果是一个新兴电商品牌,则会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也更加有利于树立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

    于是,三只松鼠开始进入到大众视野。

    伴随着电商平台的流量红利以及大手笔的营销,短短几年时间三只松鼠就实现了“名利双收”。创立第7年的2019年,三只松鼠营收更是达到了百亿规模。

    然而,巅峰期来得快,去的也快。根据三只松鼠的业绩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收增速开始出现连续下滑。 在此背后,体现出来的恰恰是休闲食品行业的风云突变。

    早在三只松鼠上市之前,就曾遭到“增收不增利”的质疑。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上市成功之后三只松鼠反而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情况,营收数据的下滑显然是受到了互联网流量红利触及天花板的影响。

    对三只松鼠而言,寄希望于线下门店来拓展营收渠道,但却没有过多考虑到线下门店其实也是一门“重成本”的生意。

    再加上线下门店的市场竞争原本就极其激烈,在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对手就是良品铺子。相对而言,良品铺子的线下门店有不同的店面和类型,一定程度上更加具有灵活性。

    对三只松鼠来说,尽管在2021年上半年新开了199家门店,但同时也关闭了138家。对于门店扩张,三只松鼠的步伐并不太顺利。

    与此同时,进入到休闲零食的玩家也越来越多。传统零食巨头如洽洽瓜子、百草味、来伊份等,都在这个领域展开激烈的厮杀。

    处在风云突变的休闲零食赛道,三只松鼠多少有点儿应付不过来。

    或将被良品铺子赶超?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良品铺子看做是三只松鼠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只不过和三只松鼠所处境地迥然不同的是,起步于线下的良品铺子仍然在持续扩张进程中。

    2021年,良品铺子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8.11%,达到了93.24亿元,线上线下的布局各为50%左右。

    凭借着线上线下双渠道收入的不断增长,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的营收差距在2021年时已经不足5亿元。时隔4年,两者的体量再次处在同一起跑线。

    原本在上市之前两家公司的营收差距并不算大,2016-2017年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的营收差距仅在2亿元上下;到了2018和2019年,三只松鼠凭借着电商平台流量的加持开始大幅度领先。

    然而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之后,再加上三只松鼠的线下扩张受疫情冲击并未取得预期的成绩,这对于公司的营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边是三只松鼠的业绩出现连续的萎缩,另一边竞争对手良品铺子却在加速追赶。

    据良品铺子官方表示:“2021年面对线上环境的变化,公司对于电商平台的策略开始转变为精细化用户运营,从而提升经营效益。”

    三只松鼠也曾尝试转型,在砍掉一部分子品牌的同时,2020年三只松鼠也孵化了4个子品牌。在这之中表现最好的就是婴幼儿食品品牌小鹿蓝蓝,根据2021年财报显示,小鹿蓝蓝拿到了4.92亿元的营收。

    三只松鼠方面也多次提到:“新品小鹿蓝蓝在上线以来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上线22天就曾夺得宝宝零食行业销量第一,并且在去年6月份还实现了单月销售额5000万。”

    只不过在质量安全方面,小鹿蓝蓝也曾出现一些问题。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该产品的投诉有20多条,集中在产品变质、有异物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能因为婴幼儿食品赛道比较火爆,就认为参与进来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三只松鼠在坚果行业极其专业,但跳出这个范围,考验的则是多元化布局和变现能力。

    不管是发展线下、还是缩减SKU和产品品类转型,三只松鼠目的都是希望把贴在身上“网红电商”的标签彻底撕下。

    只是在转型过程中,三只松鼠一方面要担心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另一方面能否迈过这个“坎儿”,目前也不好说。

    本文转载自 品牌画报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只松鼠未来发展潜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三只松鼠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三只松鼠营销策略的不足)

    三只松鼠公司地址在哪里(三只松鼠公司总部地址)

    三只松鼠公司背景(三只松鼠公司背景资料)

    搞臭一个女人名声的方法(治出轨男人狠毒的办法)

    庭院池塘花园景观设计图(庭院池塘花园景观设计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