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文化楼景观设计案例(文化楼景观设计案例分享)

    发布时间:2023-03-07 11:39:47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31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文化楼景观设计案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业最低价)

    文章目录列表:

    文化楼景观设计案例(文化楼景观设计案例分享)

    一、世博实物案例馆包括哪些?

    1、麦加米纳案例馆

    案例名称:麦加米纳帐篷城The Tents City Of Mina

    主题:密度高、多功能宜居的帐篷城

    麦加米纳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A1展示区域,与宁波案例馆、温哥华案例馆为邻。

    麦加米纳馆案例以沙特阿拉伯麦加米纳帐篷城为原型,其建筑――帐篷,按照原型1:1的比例建造而成。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每年都有近300万的朝圣者,沙特政丨府为了解决众多朝圣者的住宿,在米纳山谷仅4平方公里的地方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帐篷城,也使米纳成为了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在麦加米纳案例馆内展示的帐篷采用了特殊材料,可以防火、挡风、防腐蚀、防滑,使用寿命达25年,特殊的“太阳光滤镜”仅容许10%的阳光透入帐篷中,确保帐篷内温度适宜。在展馆内,参观者可以领略到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信徒是如何在这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共同和谐生活的。

    2、西安案例馆

    项目名称:大明宫遗址地区保护改造项目Daming Gong Relics Site Protection and Surrounding Area Development

    主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共生

    西安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A1展示区域,与宁波案例馆和温哥华案例馆为邻,建筑面积763平方米。西安案例馆的原型为西安大明宫的栖凤阁为原型,以1∶1比例复原实体。

    大明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是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龙头项目。西安案例的设计参照大明宫主殿——含元殿西翼的栖凤阁为蓝本,以唐代阙楼建筑艺术的代表“三出阙”形式为设计思路,其外形古朴雄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案例馆通过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运用,将“栖凤阁”建设成为一座全新功能的现代化展览馆,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共生这一世界性课题。展馆将运用三维立体电影与雾幕成像系统一起带领参观者展开一段奇幻旅程。参观者也可通过互动查询系统、互动游戏系统等方法直观感受西安,感受大明宫的文明与内涵。

     巨型弧幕电影《从宫殿到公园》带领参观者从大明宫飞跃到未来的大明宫遗址公园

     通过大明宫揭秘、大明宫探宝等互动游戏感受大明宫的文明与内涵

    3、宁波案例馆

    项目名称:中国滕头“城市化与生态和谐”实践Harmony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y of Tengtou Village, China

    主题:城市化的现代乡村,梦想中的宜居家园

    宁波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1展示区域,与西安案例馆和麦加米纳案例馆为邻,建筑占地面积为758.5平方米。宁波案例馆以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村为原型,是一栋南北狭长的砖瓦房。

    中国浙江宁波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和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滕头城市化乡村建设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在建设城市化现代乡村的探索中,营造“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态模式,成功实践了一条“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径,在中国乡村城市化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

    宁波案例馆景观结构直接取材于中国的山水绘画,以现代简洁的设计语汇重新诠释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体现出一种哲学和诗意的视野,整体建筑形体设计强调在平静和谐的状态中回归自然的韵味。参观者走进滕头馆,就可以走进滕头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看乡村演变、嗅自然花香,吸彩虹雨露、体天动地动,验江南华庭。

     体验“村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活模式

    4、温哥华案例馆

    项目名称:文化遗产和宜居城市Legacies and the Livable City

    主题:从1986年世博会到2010年冬奥会

    温哥华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1片区,与麦加米纳案例馆和西安建设案例馆相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温哥华案例馆以加拿大温哥华福溪地区城市建设为原型。

    加拿大温哥华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温哥华的福溪(False Creek)地区曾是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的会址,也是温哥华2010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村。从1986年世博会以来,经过持续的规划和开放,不断改进其宜居性,福溪目前已成为温哥华最具活力和最吸引人的地区之一。温哥华馆案例,其建筑物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一个玻璃幕墙的大型球体以及一栋混合结构的三层建筑。圆形的玻璃球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格外引人注目,它寓意着可持续且循环的建筑理念。三层建筑采用了木结构混合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物在抗震安全,节能环保及舒适度方面均得到提升。本次温哥华展馆把刚刚结束的冬奥会作为一个案例,展示其如何通过可持续实现城市宜居性的经验。

     温哥华馆被提名为“世外桃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5、上海案例馆

    项目名称:沪上•生态家Shanghai Demonstration Eco-building

    主题:中国首座生态示范住宅

    上海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2片区,三面相邻分别为伦敦案例馆、马德里案例馆和欧登塞案例馆。

    中国上海案例馆以“上海生态建筑示范工程”为范例。建筑物以灰、青、白为主色调,兼以花墙、绿墙、砖墙、玻璃幕墙、石库门和景观水池等构造点缀,有机结合生态高科技设备,形成个性鲜明,亮点突出的建筑外立面,让参观者直观感觉到浓郁的江南建筑韵味和典型的上海元素。在展厅内,参观者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上海改善居住质量、建设人居生态环境中所取得的成就。而在建筑物的二、三和四层中则布置以“青年、中年和老年”三种不同人生阶段家庭生活的若干展示单元。在这里,每个年龄的参观者都能找到与自己相关的生活内容,并亲身体验到生态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享受。上海案例通过多形式向参观者展示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展示突出参与性、体验性和趣味性,以过去、现在、未来的线索构成关于住宅技术的时空之旅

     通过多层住宅实体,展现全寿命周期生态住宅理念,探索普适型宜居模式

    6、伦敦案例馆

    项目名称:零能耗生态住宅项目BedZED (Beddington zero fossil energy development)

    主题: 住宅高密度与舒适生活的完美融合

    伦敦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2区域,与马德里案例馆和上海案例馆为邻,该案例展示总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

    伦敦案例馆的设计来自于英国伦敦贝丁顿生态村。贝丁顿(BedZED)生态村是一个混合使用日光发展的城市,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在上海的伦敦案例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特征,采用本土化的产品实现中国第一座零碳展示性建筑。此次伦敦案例展示了如何协调高品质的福利设施与高密度生活及工作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怎样通过建筑形态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水的使用。在四层高的建筑中设置了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六套零碳样板房,全方位的向参观者展示了建筑领域对抗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方法。该建筑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水源热能联动来实现空间内的通风、制热、制冷、除湿、加湿等满足人居舒适性的各项效果。

     安置在屋顶上的22个五颜六色的风帽,可以随着风向灵活转动,将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

     整栋楼都使用了创新真空管太阳能科技的冷、热系统装置,并结合可再用能源,使屋顶表面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也可以产生最优化的太阳能

    7、马德里案例馆

    项目名称:公共廉租屋的创新试验New Horizons within Public Housing

    主题: 城市和人文可持续发展

    马德里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2区域,与伦敦案例馆和上海案例馆相邻。马德里案例馆以西班牙马德里的公共住房“竹屋”和公共空间“空气树”为原型。

    过去的十几年,西班牙马德里政丨府进行了欧洲规模最大的社会生态住宅建设,而在此次的上海世博会,马德里带来的“竹屋”和“空气树”两个建筑物,展示了马德里住宅实践的可持续发展。竹屋是一座社会住宅,而空气树是马德里近郊城建项目公共空间中的一项举措。竹屋案例其外观基本维持原型,建筑披上了竹衣,但也根据上海气候条件做适应性的调整。竹屋的内部分成七个空间,展示提供关于马德里的信息。空气树是马德里公共区间建筑的一个措施,本次在上海展出的案例强调了风能的利用,参观者可以在里面休息,观看节目。竹屋内的说明空间以及空气树展示出马德里最近的都市变革及其高质量的公众住宅实践项目,参观者可以通过马德里居民的经验来了解如何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质。

     空气树内设有多媒体设施,可转播表演、举行活动,也可供参观者休息

     馆内还有一个商店和餐厅让参观者可以了解和喜欢马德里的生活方式

    8、汉堡案例馆

    项目名称:新耐久性建筑项目Hamburg Sustainable New Building Project

    主题:汉堡之家――寄予美好愿望的建筑

    汉堡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A3区域,与罗纳阿尔卑斯案例馆和阿尔萨斯案例馆相邻,展示面积达2300平方米。汉堡案例馆以德国汉堡港口新城中一座名为‘H2O’的建筑为原型,在上海世博会上被称之为“汉堡之家”。

    汉堡是德国北部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和所有走过大工业时代的城市一样,汉堡港的发展也曾为环境问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汉堡人因此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一座绿色的“城中城”——港口新城,在汉堡昔日的码头区悄然崛起。

    此次案例“汉堡之家”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是中国第一栋被动房。这座被动房的建筑核心是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没有空调和暖气,却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而能源供应则是通过地热,地冷和太阳能来得到保证。在汉堡之家,观众会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生命机体的一部分,同时可以通过自身的能量和创意对这个机体产生影响。

     贯穿于各个楼层的一颗三维“愿望树”是创新的参观引导系统

     建筑物和观众的体内都隐藏着能量,有待人们去发现

    9、罗纳阿尔卑斯案例馆

    项目名称:城市环境下的环保能源和可持续家园Bioenergy & Sustainable Housing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主题:自然环保的可持续家园

    罗纳阿尔卑斯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3区域,其北侧为澳门案例馆、东侧为阿尔萨斯案例馆、南侧则为汉堡案例馆。罗纳阿尔卑斯案例馆以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瓦伦斯市生态建筑研究与开发中心为建筑原型,展示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罗阿案例馆选用新型天然的建筑原材料――一种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的黏土建造。由于使用了高度隔热材料,罗阿大区展馆的电能消耗非常低,大约在100千瓦时/平方米/年。同时,通过外墙加固的展馆的设计使抗震强度达到7级。展馆的内部错层设计让空间联通,在方便走动的同时也可以俯瞰到所有展示区域。

     展馆的外观同样极富特色,展馆外墙被420根翠竹包围,而在竹子上则绘制有让•菲利浦•奥巴内尔先生的画作

     在展馆旁还建设有一个玫瑰园,展示来自罗阿大区的各种或是古典或是现代的玫瑰

     展馆内的法国烹饪学校,让参观者尽享法国美食

    10、澳门案例馆

    项目名称:澳门百年老当铺“德成按”的修复与利用Restoration and Use of the Historical “Tak Seng On” Pawnshop in Macao

    主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做法

    澳门案例馆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A3区域,与罗纳阿尔卑斯案例馆和阿尔萨斯案例馆相邻。澳门案例馆的原型为澳门“文化会馆”“德成按”。

    “德成按”原是澳门最大的当铺,后被政丨府改建为“典当业展示馆”,并在同一建筑内注入“金庸图书馆”,而形成了兼容各种文化类别的“文化会馆”。“德成按”是澳门第一个由政丨府与民间合作建成的行业博物馆。私人物业由政丨府出资修复、民间协会策划利用方案、企业实施管理、依靠自身经营得以延续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做法,使“德成按”更好地发挥了“典当展示”和文化遗产的功能。

    澳门案例馆内设有“典当业展示馆”、“英雄人物展示廊”、“澳门资料馆”等,内摆放了40多件物品,从各种印章、当票、当簿、竹牌等工具到传统风味十足的“遮丑板”都一应俱全,让参观者仿如走进了昔日的澳门老当铺。

     “金庸迷”可以在“金庸珍藏馆”中探究金庸的珍藏、小说中的武侠人物。

    11、阿尔萨斯案例馆

    项目名称:水幕太阳能建筑Waterskin House

    主题:太阳能带来的舒适生活

    阿尔萨斯案例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A3区域内,与德国汉堡案例相邻,占地面积480m2,原型为法国阿尔萨斯布克斯韦尔(Bouxwiller)高中的太阳墙。在阿尔萨斯,布克斯韦尔高中的太阳墙设计师成功实现了在一幢重型建筑结构内安装高精度应用的自动化系统,他通过封闭式的水幕太阳能玻璃幕墙使太阳能达成室内舒适性,且作为一个闭环系统,墙面的表现形式与普通墙壁并无区别。而阿尔萨斯案例则建成一个缩减能源需求的展馆,展示从布克斯韦尔的“太阳能墙”项目中所提炼出来的技术与方法。展馆北立面朝向整个地块的中心,与其他展馆共同界定了一个中心花园,坐落于水边,倾斜的形状看似以遮盖建筑内部以保持一切宁静。流动的水幕式玻璃外墙别具一格,阳光照耀下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外表无异于普通墙壁的“薄膜”,可以随着室外温度和日照强度传感器感知到的变化自动控制开闭。

     光伏太阳能采集器将为生产流程提供能源,参观者可以一览整个生产流程,还可以品尝刚酿好的啤酒

    12.12、欧登赛案例馆

    项目名称:自行车的复活the Revival of the Bicycle

    主题:自行车和骑车文化

    该展馆系一个开放的建筑,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公共空间,与上海案例馆相邻,占地面积500 m2。其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由著名建筑师/设计工作室Kvorning Design & Communication提供,采用丹麦第三大城市----欧登赛的童话家安徒生太阳脸剪纸为场地外形,内有4个露天展馆和4个半闭合展馆组成,通过“思考”、“选择”和“生活”三个主题来阐释“如何让自行车在现代城市中复活”,并运用新的技术和交互式的交流工具来创建一个互动的展示方式,为室外展览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太阳脸的中央场地将用于各种不同的活动,让游客宛若置身童话城。

     欧登赛有望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一批自行车作为区内交通工具

     展区中央会开设培训儿童骑车的自行车学校

    13.13、成都案例馆

    项目名称:活水公园Chengdu Living Water Park

    主题:诠释活水文化,珍惜水资源

    成都案例位于北部实物建设案例的公共空间,与阿尔萨斯案例馆相邻,占地面积2680 m2。以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其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案例内川西自然植物群落的模拟重建及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组成全园整体,描绘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画卷。

    中国成都市的活水公园,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活水公园方案在成都市政丨府为期5年的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背景下启动的,其建成主要是为应对在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带来的城市水系的严重污染问题,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方面的有益探索。

     启迪人们对水的珍惜和对活水文化的诠释,着眼于城市水系的严重污染问题,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方面的有益探索

    14、罗纳阿尔卑斯灯光案例

    项目名称:城市节能照明系统Lighting Cities of Region Rhône-Alpes

    主题:绿色照明与迷人夜景的完美结合

    该案例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公共设施、区域、展馆外墙面、城市未来馆的烟囱、世博会标志性建筑等提供灯光照明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内活动和演出提供照明方案。方案都通过整体设计和集中规划,设计师先深入体会上海的文化,再用光的语言去呈现上海文化的特色。

    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对城市规划和生活方式进行革新。街道照明系统是这个革新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罗阿灯光案例用里昂开放邻近全景,自然元素,河流轮廓,塔,桥梁和主要交通路线的方案展示里昂市实行贯穿整个城市的照明项目,并用互补的方法展示圣艾蒂安市根据自身环境质量、各种光线的不同和基础设施而实行不同的地区照明计划。双方灯光技术和艺术上创新的实施还结合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潜力。罗阿灯光案例将绿色照明的最新技术和夜景迷人的艺术效果完美结合。

     参观者夜游园区时必看的亮丽风景,照亮园区的灯光秀

    ......

    二、成都景观设计 成都园林设计 四川景观设计 四川园林设计 成都花园设计 成都园林景观设计 成都绿化工程设计

    以前这个专业在雅安时都接近一本线,现在在成都校区可能分数还会上涨,可能要上一本线比较保险…

    三、国内外对于城乡规划改革过程中 对具有文化历史特色或特殊纪念意义的建筑的保护措施 具体案例

    国外古建筑保护之历史过程

    英国连电线杆都保护

    一座城市要有一个灵魂,这就是它的过去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张芝年

    编者按:随着现代风格的摩天大楼、住宅社区在中国遍地开花,如何保护

    古建筑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进行旧城改造?怎样合理发展古城的旅

    游业?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采

    访。

    英国保护古建筑也走过弯路

    就国土面积而言,英国是一个小国,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历史遗产和古建筑

    资源丰富的国家。要做到城市发展与保护古建筑相互协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方面,英国也有不少教训。英国著名的古建筑保护组织“乔治亚集团”主

    任贝杰瑞介绍说,二战之前的150多年里,英国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并不尽如人意。

    利物浦古建筑被毁现象特别严重,大兴土木对那里的古建筑造成了灾难性的破

    坏。

    英国其他地方的许多古建筑也未能幸免。在20世纪,有1/6的乡间别墅遭到

    厄运。贝杰瑞向记者展示的两本书《乡村别墅的破坏》和《英格兰消失的豪宅》

    ,分别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和2002年,记载了英格兰被拆毁古建筑的图片和历

    史资料。这两本书在谴责拆除古建筑行为的同时,也强烈呼吁全社会关注对古

    建筑的保护,停止并制止拆毁乡间古楼、宅第和宫殿式建筑。

    有人说,英国的城市与美国的不同,美国城市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其他都

    是郊区;英国城市,如伦敦,可以说是多中心的城市,33个区分别拥有自己的

    中心、步行街和商业区。也有人说,伦敦是一座由剧院、餐馆和咖啡厅组成的

    城市,体现了不同族裔、不同文化和不同风貌的历史沉积。贝杰瑞说,一座城

    市要有一个灵魂,这就是它的过去和历史,年代久远的建筑则是一段历史的见

    证。19世纪20年代,英国城市也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建,当时对古建筑的保护并

    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他对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拆除旧房的压力

    表示理解。

    英国人喜欢在古建筑里居住和工作

    最近几十年来,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1984年,英国成立

    了一个名为“英格兰遗产”的组织,专门负责对全国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

    登记和保护,同时制定了相关法律,使英国对古建筑的保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

    道。目前,全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共约50万处,大到皇

    宫、古堡、教堂,小到草屋、拱门、电话亭,甚至电线杆。

    被保护建筑的清单还在不断加长,任何人拥有的建筑,只要有独到之处,

    无论是历史的深厚背景、建筑的匠心独具、石雕的栩栩如生、木工的精巧装饰,

    还是名画的陈年轶事,都可以作为理由,向“英格兰遗产”申请。列入保护清

    单的建筑按其价值,分为三个等级。属第一等级保护的建筑仅占总数的4%左右,

    约2万处。贝杰瑞介绍说,凡是列入保护清单的建筑,如果有人想要拆除,或者

    对其内部格局进行改动,当地政府都会征求“乔治亚集团”的意见。该集团每

    月召开一次会议,审议改建古建筑的申请。他说,目前很少有人提出拆毁的要

    求,许多都是申请扩建,包括改变建筑的用途,比如将原有的建筑隔为成套公

    寓,或将其改装成办公楼等等。

    贝杰瑞说,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的破坏之后,英国人更加喜欢在

    古建筑里居住和工作,更加珍惜设计精湛、古朴高雅的历史性建筑。英国人说,

    不能破坏作为历史见证的古建筑,要发展请到别处去。

    现在,伦敦旧城几乎都是老房子,原貌原样,甚至给人破旧的感觉。有人

    却盛赞道,当一个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都建成水泥森林的时候,伦敦独具魅力,

    成为一座不可多得的充满艺术珍品的博物馆。

    保护古建筑不惜工本

    成立于1877年的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SPAB)至今已有127年的历史,是一

    个志愿者组织。该协会秘书长范宁对记者说,英国过去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犯了

    许多错误,理由虽然是正当的,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当过去熟悉的东西

    一下子都消失后,人们又为之大惊失色。为此,英国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设立了5

    00个保护区,不仅保护古建筑本身,而且对其周围环境也加以保护。如果古建

    筑被高楼和高速路所环抱,就会失去它应有的韵味。

    范宁介绍说,英国保护古建筑还有一条原则,政府不能强行拆除私人住宅,

    要按市价支付赔偿金。如果遭到拒绝,政府可以上诉。如果引起大的争议,该

    案例则要举行公开听证会,以听取当事各方、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伦敦希

    思罗机场的扩建工程曾引起广泛争议,结果由独立调查人举行了长达5年的听证

    会,终于解决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

    英国人保护古建筑不惜工本已经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英格兰东北部

    的纽卡斯尔有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它是由面粉厂改建而成的。仅仅为了保留

    面粉厂的墙体和上面硕大的“波罗的面粉厂”字样,英国人竟花费了7500万英

    镑,而推倒重建只要花3500万英镑。这是怀旧,也是纪念该厂在工业革命时代

    对当地经济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这样的例子在英国比比皆是,从中也许能够集

    中反映出英国保护古建筑的价值观。

    正如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所说:“这些建筑绝不仅

    仅属于我们自己,它们曾属于我们的祖先,还将属于我们的子孙。除非我们将

    之变为假货,或者将之摧毁,它们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处置的

    对象,我们只不过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

    国外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

    意大利与法国的一些城市保存了大量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是其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对此,欧洲人民倍加珍视和爱护。在《威尼斯宪章》原则指导下,城市改造建设一直都很注重城市原有风貌,并保持着每个街区的特点。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并成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游客。

    佛罗伦萨

    罗马,佛罗伦撒等城市的古建筑保存可用“整旧如旧”来形容,也就是说现代人看到的是一个加固了的,却不会刷新、重建,保持原样的意大利城市。就意风区而言,照搬《威尼斯宪章》会使我们无从下手,许多因素不具备也不适用,但我们认定要保存的一定是真正有价值的旧建筑,要保持其原样,不要大修大改,或以我们想象的美去修理历史遗迹。在整理出的土地上开发新建筑应是意式,但不应该盲目仿造,做成不伦不类的假古董。新建筑不要在老建筑前争奇斗艳,要学会收敛,留出足够的光亮给历史。也不要重视历史遗迹过了头,彻底变成了对历史的供奉。应该让历史遗迹自然地出现在正常生态之中,周围的建筑要努力与之和谐。

    威尼斯米开朗基罗画馆

    整修旧建筑要精心发掘设计,会有不错的效果。整修的思路如同对挖掘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修复的原则:有害锈去掉,无害锈保留。这是很重要的。保护青铜器以防继续风化锈蚀,但把青铜器打磨光亮也就毁了。风貌建筑整修也一样,有害部分去掉(例:空间结构安全性),无害部分保留(特有的真实外檐片段)。在专业人士的推荐下,我们参观了威尼斯米开朗基罗画馆。这是一个旧式的庭院群落改造的博物馆,内部装修十分考究,监控照明更是专业,而建筑主体外观基本没有改造。主馆的外墙面、门窗都如实保留了现状,甚至有些残破状,仅在房前的平台加上通透的玻璃廊道供游人休息、喝咖啡。这种陈旧材质与新空间的组合颇有情趣,不仅使风貌建筑保存完好,又多了些以人为本的商业文化因素,效果不错.

    修缮中的建筑维护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多是独院别墅洋房,从住宅向商业型建筑转型还有一定困难。旧建筑体形空间过于狭窄、孤立,过多的单栋建筑不利于形成商业氛围;大部分建筑对外经营的面积过小、采光不佳,限定了投资模式;受季节的影响,能留住客流的灰空间、休闲空间有限。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通透的玻璃廊道适当增扩加建,不仅在视觉上可以保留展示原有建筑形体,而且有机地连接单栋房屋形成商业廊道,扩大商业面积,减弱了营业季节的限制(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暂不适宜),使人流不仅限于原有道路或步行街,立体串联的空间也会使建筑背后区内的部分产生商机。

    整修的建筑装饰

    意大利作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建筑整修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为了不影响市容景观,很多古迹或主要干道建筑整修时的脚手架外部罩着1:1原实物大小的影像幕布(有些巧妙地结合了广告),不经意远看一般不会发现建筑正在整修。城市印象总是完美无瑕。

    法国巴黎俯瞰

    法国巴黎在保护原有风貌建筑的同时也不断开辟新区,使人感受到这座古典、浪漫的城市焕发出的无限生机和活力。而在旧城区,完全看不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基本是旧式的多层建筑。政府规定,要拆除、重建旧城区的任何建筑物必须经市政府专门机构审查、批准,并设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如确因安全、抗震等原因需要拆除重建的,重建后建筑物临街的两个立面必须与原建筑物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要完全达到整旧如旧的效果。因此在巴黎要新建一幢房屋容易,要拆除一幢房屋倒是难得很.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看看国外怎么做?

    ●印度是个文物大国,古迹无处不在,仅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目录的就有22处之多。

    ●一位意大利导演自豪地说,在意大利拍历史剧,根本用不着在摄影棚里搭景,将马路边的广告牌一撤,就是自然完好的历史画面。

    ●墨西哥文物根据时代不同分为古文物、历史文物、艺术文物三类。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一、二类文物(指古迹遗址)就有11万处之多,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宣布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就有19处。

    法国文化部遗产司戈万先生认为,要说法国在遗产保护政策上的特点,那就是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现代遗产保护法的国家。

    法国大革命促使遗产保护思想产生。大革命中,宫殿被砸,教堂被毁,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有一个名叫格雷茹瓦的教士最早提出了保护遗产的建议。他说,摧毁祖先留下来、象征着我们文化遗产的行为是十分愚蠢的。他的忠告被接受了。1793年,“共和二年法令”问世,法令规定,不论哪一类艺术品,在法国的领土上必须受到保护。

    共和法令使文化遗产在动荡的年代免遭浩劫。又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验积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遗产保护法诞生,这就是1913年12月31日通过的“保护历史古迹法”。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保护文化遗产的现代法律。“1913年法”至今规定了法律的保护范围、申请保护的行政程序、享受的税收优惠等,这部法律内容全面细致,使有关的行政人员、专业保护人员都有章可循。

    1964年,在文化部长马尔罗主持下,法国对遗产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点造册。仅国家登记入册的历史建筑遗产就有4万件。文化遗产的涵盖面更宽,总数远超过4万。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因为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遗产的概念在扩展,人们想要保护的不限于宫殿、教堂,而扩展到百年老厂,矿井等。第二个趋势是遗产“年轻化”,20世纪一些知名建筑师、时装设计师的作品也被列为文化遗产。有专家认为,这两个趋势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渴望寻找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担心全球化潮流吞噬了民族特性,因此,凡是能够加强这种认同感的遗产都受到欢迎。

    印度文保部门对文物的抢救和修复工作一贯秉承他们在1932年的原则,即“对古建筑残迹的修复,不论多么简单,第一责任不是修旧如新,而是保护残迹”,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原物。

    印度在文物保护,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的保护和维修上相当成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多方参与筹措经费。

    首先,建立国家文化基金会。国内外团体和公众在免税的情况下,通过基金会对特定或普遍的项目提供资金或捐赠。其次,鼓励本国私人企业参与保护和修复工作。最后,寻求国际合作。自1977年以来,印度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积极支持者,并与一些国际机构紧密合作。

    二、 先进的专业技术人才。

    印度有着一支技术比较先进的文物保存和修复队伍。早在1917年,“印度考古研究所”就设有一个化学处理处,负责博物馆展品和其他文物的化学处理和保存工作,分析研究古迹的材料来源和和古迹损坏的原因,从而发现改善和保存它们的方法。经过他们的努力,印度考古界成功地应对了不同情况下不同原因造成的问题。

    三、广大民众的支持。

    “人民的参与是最好的保障”。这是印度文物界对外宣传的一句口号。印度决定每年的11月19至25日为“世界遗产周”,每到此时,印度文物考古界就大力进行文保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近年来,民众文物保护意识在逐渐提高。在印度各地参观时发现,这里基本上没有在古迹上乱涂乱刻的现象。印度的古迹一般面积都比较大,但除了少量经允许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和食品店之外,没有店铺泛滥的情况。

    在墨西哥,古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认同、主权和凝聚全体国民的基本要素之一,保护和传播古文化遗产是国家的责任。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和属下的文物保护单位,所需经费由国家出资,不靠门票收入。一些古迹区和博物馆一个特点,就是门票便宜和各种优惠措施。

    墨西哥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是国家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最高也是唯一领导和管理机关,它有四大职能:对文物的保护、研究、传播和培养专业人员。因此,除下属的文物保护、研究机构,它还直接管理全国172处已经开放的文物考古区、110家博物馆、1家出版社、2所文物保护专业学校。它向全国32个州级行政单位派驻代表,领导和管理地方的文物保护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依法统一领导、管理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有职有权。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文物保护工作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保护文物与扶贫结合。大多数文物古迹都位处偏僻贫困的农村地区。把文物保护工程同扶贫项目结合起来,吸收文物古迹所在地居民参加文物古遗保护工作,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同时,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保护文物与合理利用结合。以保护文物为前提,开发以古文物遗址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古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同时促进旅游业发展。 三是国家为主与公众结合。搞好文物保护,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保护文物的观念在墨西哥公众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厚的基础。墨西哥有很多公众自发成立的保护文物古迹的组织和文物保护志愿者。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意大利保存着世界上70%的文物古迹,这就使意大利人不仅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而且也有很强的责任感,因为这些文物不仅属于意大利,而且属于全人类,保护好这些文物,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对于意大利来说,要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保护好,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意大利文化部长的艺术顾问丹尼尔认为意大利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成功来源于三个保证。

    一是政策保证。意大利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写入宪法。在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明确规定,意大利共和国负责对国家的艺术、历史遗产和景点进行保护。意大利的文物保护与其历史悠久密切相关,还在意大利统一之前,已经存在着不少有关保护文物的规定。意大利统一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条例。1975年,意大利政府正式组建文化遗产部,负责意大利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对于城区建筑管理相当严格,古老街道和建筑物不许随便改造,不仅外型不能变,就连外墙涂料及窗户颜色都要保持原样。

    二是经费保证。近几年来,意大利在文物保护经费保证方面作了不少努力。一是每年大约20亿欧元的财政预算保证文物保护的经费开支。另外,自1996年以来,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将彩票收入的千分之八作为文物保护的资金。此外,意大利还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文化事业的政策。

    三是专门人才的保证。已有60多年历史的意大利文物保护中心是培养各种文物保护人才的基地。该中心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开设有绘画、雕刻、纺织品等修复专业,学员不仅要学习有关的历史和技术知识,还要学习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化工、物理、生物常识。该中心本身就担负着一些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这对于学生来讲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通过动手可以理论联系实践。该中心还负责对全国文物的跟踪与观察。

    除此之外,充分发挥自身的文物优势,提高居民的文物素质也十分重要。意大利文化部每年都要组织一个文化周活动,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历史悠久的总统府、议会大厦也都定期向社会开放。各级学校还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历史、文化、艺术教育

    埃及如何保护文物古迹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埃及人为此深感骄傲。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因为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埃及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古迹场所正在遭受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损害。为了把凝聚了数千年悠久文明的文物古迹留给子孙后代,埃及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保护文物古迹的力度。

    公司运作破解资金困局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正在根据2004年7月政府通过的一项法令,筹建一家控股公司来负责开发利用和保护文化遗产。该公司由12个子公司组成。这些子公司又分为三类:第一类负责文物古迹的清洁、维护和安全;第二类负责监督文物古迹的修复、经营及承建博物馆旅游设施;第三类为埃及国内外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和咨询等服务。在这些子公司中,比较重要的有两家,一家专门负责出版和销售同埃及文化遗产有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另外一家负责制造和出售有关法老、伊斯兰和科普特文化的旅游商品,以及文物的仿制品。政府法令规定,这些仿制品必须拥有最高文物委员会的官方证明才能在市场上出售。

    新公司还将为埃及所有的文物古迹建立一个照片库,向需要者出售照片,同时所有博物馆和古迹场所将禁止以赢利为目的的职业摄影。据说,一家意大利公司曾用6万美元购买埃及博物馆所有展品的摄影权,很快这家公司通过出售这些照片不仅收回了投资,还赚了5万美元。

    新公司还计划为各种博物馆和著名古迹注册标识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最高文物委员会将是惟一有权使用这些标识的机构,其他机构只有支付版税才能使用。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注册了12个标识,其中包括吉萨金字塔、萨卡拉金字塔、埃及博物馆和伊斯兰博物馆等。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称这家控股公司的成立是“埃及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全面革新”。他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受到资金短缺、工作人员抱怨薪水太低等财政问题的困扰。”他估计,新公司如果能够按计划顺利运作,最高文物委员会将不用再为修复、保护和挖掘文物古迹的资金来源发愁了。

    加强管理防范文物外流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埃及遍地是古迹,但是,受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埃及自身的考古科研能力非常有限,长期以来,埃及政府允许外国考古人员在其境内从事发现、挖掘和研究古迹的工作。

    前不久,针对外国科研机构垄断埃及古迹的研究资料,以及一些外国考古人员同国际文物贩子相互勾结盗窃埃及文物的做法,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推出具体措施,开始加强对境内外国考古人员的管理。

    针对国外考古队的新制度包括:每个外国考古人员或小组必须提前3个月或更早向最高文物委员会提出在埃及境内工作的申请;禁止外国考古人员将古迹现场的泥土样品拿回自己国家进行研究,他们只能在该委员会下属的研究中心或埃及大学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外国人在埃及进行研究工作时,每个月都要提交进展报告;他们在挖掘现场必须设有专门的地方搁放挖出的文物;在发现任何新文物或挖掘现场可能发生危险时,必须马上向委员会报告。

    一支日本考古队前不久就因违规而受到埃方的严重警告。该考古队在开罗附近的达赫舒尔地区出土了一具距今大约3800年的木乃伊,在没有向最高文物委员会申报的情况下便擅自向媒体公布了这一发现。哈瓦斯警告说,如果该考古队再犯同样的错误,将禁止其在埃及继续从事考古工作。

    到2月初,埃及有关管理部门关闭了300个考古挖掘现场中的65个,暂停了28个国外考古小组的工作,并要求一些涉嫌偷盗文物的国外考古人员离开埃及。

    法律手段追讨流失文物

    从18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大量窃掠埃及的珍贵文物。如今,埃及文物散落于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极品文物。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博物馆收藏了几十万件埃及文物,仅法国卢浮宫就有4.5万件,而意大利都灵博物馆的埃及文物典藏也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的10万件。具有讽刺意味的还有,狮身人面像上的石刻胡须部分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欧洲最大的一座方尖碑,就是从埃及卢克索神庙塔门前搬到卢浮宫旁的协和广场中央的,碑座上还镌刻着描述这块250吨重的石碑的搬迁过程的画面。

    哈瓦斯说,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通过国际著名拍卖公司拍卖得到的物品都是埃及的文物,埃及正在设法通过各种法律手段追回这些珍贵文物。2004年埃及从英国索回了约600件几年前被盗卖到英国的文物。埃及还在多次会议上呼吁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主动退还非法得到的埃及文物。

    目前,埃及正在通过法律渠道要求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归还“罗塞塔石碑”原碑。1799年一名法国考古学家发现的“罗塞塔石碑”是举世闻名的珍品,为后人提供了解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宝贵线索。

    四、桥南文化大楼多大

    桥南文化大楼是一座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桥南区的文化建筑,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化楼景观设计案例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杭州水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靠谱么(杭州水末传媒旗下艺人)

    文化产业品牌有哪些(文化产业品牌有哪些类型)

    文化产业的类别划分(文化产业的类别划分和特点)

    如何做好一个销售(如何做好一个销售管理人员)

    线上营销就是网络营销吗(线上营销就是网络营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