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3-03-07 18:41:50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4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总结)

    一、求湿地植物的栽植和养护方案?

    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1.1光照、温度

    挺水型植物绝大部分夏绿冬枯,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千屈菜、黄菖蒲、梭鱼草等品种在光照不足时枝叶稀疏、节间长、花数量减少甚至无花。花叶石菖蒲及其同属植物石菖蒲能耐荫(但在向阳湿地也生长良好),菖蒲、鸢尾、花菖蒲、花叶香蒲、灯心草、水毯草都能稍耐荫或耐半荫,其他品种则都要充分的阳光。

    适合这些品种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水面以下20cm处水温较气温一般要低1℃—3℃),当水温3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花叶香蒲、花菖蒲、梭鱼草和石菖蒲等叶尖或上部叶片焦灼。应喷水降温或水体换水,以保持青枝绿叶。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5℃—0℃大部分品种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芽越冬,全年绿色期200—240天。黄花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茎)全部冻萎,母株必须在10℃以上的保护地越冬。以上品种中,在上海地区常绿或半常绿的有花叶石菖蒲(包括石菖蒲)、鸢尾、黄菖蒲、灯心草和水毯草。

    1.2土壤和营养补充

    上述挺水型植物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除建筑垃圾或底泥严重污染外,一般都能适应,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层积淤泥上生长更好,其中花菖蒲喜中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时可予注意。

    为补充土壤营养,冬春植株萌动之前,可用经发酵的饼肥和厩肥施入底泥(或盆土)作为基肥。生长茂盛、花量大的品种在生长期要适量进行追肥,以粒状化肥塞入泥面下7—10厘米处或作叶面喷施。

    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植株、大香菇草和红莲子草等生长较快的品种,要控制肥料的施用,以免过度繁衍,影响景观。

    1.3水体环境

    一般来说,挺水型草本园林植物在无严重污染的池、湖水域中都可栽植,但不同的品种,在生长习性和景观配置上,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水质清净、地面水在三类标准范围以内、贫营养化—中营养化之间: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鸢尾、花叶石菖蒲、水毯草。

    水质尚清净、地面水四类标准范围、中度营养化:花叶芦竹、花菖蒲、黄花蔺、泽泻、千屈菜、灯心草。

    水质较浊、地面水五类标准范围或富营养化:黄菖蒲、梭鱼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

    2001年—2002年普陀区横港河道曾试行栽植了16种挺水植物,其中梭鱼草、黄菖蒲、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以及东方香蒲、水葱、红刚芦等花繁叶茂、生长壮硕,横港水质在五类地面水以下,并呈富营养化状态(见附表1)。说明部分挺水植物对轻度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有一定抗性,并且相对具有吸收污染改善水体的能力。

    不同品种的挺水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耐水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植株入水深度在植株高度的15—30%之间。在萌芽和幼苗期,入水较浅,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现将上列品种生长盛期入水的适宜深度分列如下(见附表2):

    湿地型(植株入水深度在2—10cm之间):水毯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花叶石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10—25cm):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花菖蒲、黄花蔺、泽泻、灯心草等;深水型(植株入水深度25—35cm):花叶芦竹、黄菖蒲、菖蒲、梭鱼草。

    二、修剪整理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许多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大香菇草、红莲子草以及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等,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1.1光照、温度

    挺水型植物绝大部分夏绿冬枯,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千屈菜、黄菖蒲、梭鱼草等品种在光照不足时枝叶稀疏、节间长、花数量减少甚至无花。花叶石菖蒲及其同属植物石菖蒲能耐荫(但在向阳湿地也生长良好),菖蒲、鸢尾、花菖蒲、花叶香蒲、灯心草、水毯草都能稍耐荫或耐半荫,其他品种则都要充分的阳光。

    适合这些品种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0℃—30℃(水面以下20cm处水温较气温一般要低1℃—3℃),当水温30℃以上时,不耐热的品种花叶香蒲、花菖蒲、梭鱼草和石菖蒲等叶尖或上部叶片焦灼。应喷水降温或水体换水,以保持青枝绿叶。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长。5℃—0℃大部分品种地上部分枯萎,以地下根茎和芽越冬,全年绿色期200—240天。黄花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茎)全部冻萎,母株必须在10℃以上的保护地越冬。以上品种中,在上海地区常绿或半常绿的有花叶石菖蒲(包括石菖蒲)、鸢尾、黄菖蒲、灯心草和水毯草。

    1.2土壤和营养补充

    上述挺水型植物对栽培土壤要求不严,除建筑垃圾或底泥严重污染外,一般都能适应,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层积淤泥上生长更好,其中花菖蒲喜中性或微酸性土,栽植时可予注意。

    为补充土壤营养,冬春植株萌动之前,可用经发酵的饼肥和厩肥施入底泥(或盆土)作为基肥。生长茂盛、花量大的品种在生长期要适量进行追肥,以粒状化肥塞入泥面下7—10厘米处或作叶面喷施。

    生长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植株、大香菇草和红莲子草等生长较快的品种,要控制肥料的施用,以免过度繁衍,影响景观。

    1.3水体环境

    一般来说,挺水型草本园林植物在无严重污染的池、湖水域中都可栽植,但不同的品种,在生长习性和景观配置上,对水质也有不同要求。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水质清净、地面水在三类标准范围以内、贫营养化—中营养化之间: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鸢尾、花叶石菖蒲、水毯草。

    水质尚清净、地面水四类标准范围、中度营养化:花叶芦竹、花菖蒲、黄花蔺、泽泻、千屈菜、灯心草。

    水质较浊、地面水五类标准范围或富营养化:黄菖蒲、梭鱼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

    2001年—2002年普陀区横港河道曾试行栽植了16种挺水植物,其中梭鱼草、黄菖蒲、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菖蒲以及东方香蒲、水葱、红刚芦等花繁叶茂、生长壮硕,横港水质在五类地面水以下,并呈富营养化状态(见附表1)。说明部分挺水植物对轻度污染或富营养化的水体有一定抗性,并且相对具有吸收污染改善水体的能力。

    不同品种的挺水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耐水深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植株入水深度在植株高度的15—30%之间。在萌芽和幼苗期,入水较浅,以后随生长量的增加而逐步加深。现将上列品种生长盛期入水的适宜深度分列如下(见附表2):

    湿地型(植株入水深度在2—10cm之间):水毯草、大香菇草、红莲子草、花叶石菖蒲、鸢尾、千屈菜等;浅水型(植株入水深度10—25cm):花叶水葱、欧洲芦荻、花叶香蒲、花菖蒲、黄花蔺、泽泻、灯心草等;深水型(植株入水深度25—35cm):花叶芦竹、黄菖蒲、菖蒲、梭鱼草。

    二、修剪整理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许多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大香菇草、红莲子草以及黄菖蒲、梭鱼草、花叶芦竹等,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

    二、园林中水生植物要怎么配置?

    随着水景园林与人工湿地的兴起,水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虽然说用来用去还是那几十种植物,但对于初涉此道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ABBS上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设计聊得甚欢。在进行水生植物的设计与施工时应该想到的一些问题。

    1.不同的水位深度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及植物品种配置栽种。

    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但确定植物选择时,我们应把握这样的两个准则即“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和“一片新叶或一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天”。这里说的出水时间是新叶或新稍从显芽到叶片完全长出水面的时间,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质较肥的环境里更应该注意。

    2.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栽种。

    土壤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栽种喜肥的植物类型,而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的土壤环境则选择那些耐贫瘠的植物类型。静水环境下选择浮叶、浮水植物而流水环境下选择挺水类型植物。

    3.不同栽植季节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栽种。

    在设计时,设计者应该预料到各种配置植物的生长旺季以及越冬时的苗情,防止在栽种后即出现因植株生长未恢复或越冬植物太弱而不能正常越冬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选择时,应该先确定设计栽种的时间范围,再根据此时间范围并以植物的生长特性为主要依据,进行植物的设计与选择。

    4.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

    不同的地域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有一条配置应用的主线,即“以乡土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为主”,在人工湿地建设时更应把握这个观点。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外来植物品种,在配置前,我们应该参考其在本地区或附近地区的生长表现后再行确定,防止盲目配置而造成的施工困难。

    5.对于设计人员自己不清除的一些植物类型不要用于设计中。

    有些设计人员为图新颖,吸引人的眼球,常引入一些比较特别而自己对该植物并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植物概念,使得施工人员在进行苗木采购和施工时面临很大的施工困难,最后导致施工或设计的变更,给施工方和业主造成了不

    这当然是一个笑料而已,我之所以讲出来,是因为如果这个设计是我们做的,笑的就不是我们了。字串1

    6.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需对涉及到的植物有相当的了解。

    有些设计人员由于对水生植物的生物学习性和生长特性不是很了解,或其了解是以点带面,因此所做的植物配置并不是很恰当或很不合理,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有些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有些植物名称都是头一次听到,更谈不上对它的习性了解,因此对施工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所以不管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在水生植物特性方面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方能万事无忧。

    丰富的水生植物种类为水景园的建造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分类,其本质是为了水质的洁净。植物的生长良好形成一个相互净化的生态群落。

    水生植物通常应先栽植在容器内,然后再放入水中。避免疏松的土壤直接入池产生浑浊,增加养护过程中枯枝、残叶消除的难度与力度。使用水生植物专用土,上面加盖粗砂砾,防止鱼类的活动影响土壤。一般生氧植物多栽植于较小的容器中,将其分布于池底,栽植专用土上面加盖粗砂砾;浅水植物单株栽植于较小容器或几株栽植于较大容器,并放置于池底,容器下方加砖或其他支撑物使容器略露出水面;睡莲应使用较大容器栽植,而后置池底,种植时生长点稍微倾斜,不用粗砂砾覆盖;荷花种植时注意不要伤害生长点,用手将土轻轻压实,生长点稍露出即可。

    水生植物尽管种类繁多,但切忌滥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株型大小、色彩搭配与植株的观赏风格等协调一致,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优美的景观源于精心的创作。通过对绚丽多姿的水生植物的巧妙搭配与悉心栽植、养护,定能使一泓清水焕发勃勃生机,展现万千景象。

    水景园的设计与水生植物的配置两者异曲同工,有盛有载,互为本末。一件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做到科学性、艺术性和经济条件、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相互协调,宏观构思,细微着手,全面运筹,争取达到最佳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生植物景观能够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它不仅可以观叶、品姿、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联翩。湖面上数株亭亭玉立的荷花,荷叶青翠欲滴,粉红、紫红的令箭荷花娇羞迷人,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们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营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芦苇林、大片的香蒲、慈姑、水葱、浮萍定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中的作用,并开始巧妙地应用于园林以治理污水。近30年来,我国对东湖、巢湖、滇池、太湖、洪湖、白洋淀等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和人工湿地生态恢复的大量研究证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湿地系统,在净化城市水体方面表现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态价值的最好体现,人工湿地景观已成为城市中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

    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体为载体或与自然水体相连,这样流动的水体有利于水质更新,减少藻类繁殖,加快净化,不宜在人工湖、人工河等不流动的水体中做大量布置。种植时宜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设置深水、中水、浅水栽植区,分别种不同植物。通常深水区在中央,渐至岸边分别制作中水、浅水和沼生、湿生植物区。考虑到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越冬和管理的方便,最好在水中设置种植槽,不仅有利于管理,还可以有计划的更新布置。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

    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三、沿河景观设计要点

    沿河景观设计要点

    景观设计要结合水系自身特色及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要求,将文化内涵融入景观设计之中,力求体现城市风貌,通过景观语言的运用,再现城市魅力。

    1.河岸带的功能

    1.1保护功能

    河岸带可以为很多生物提供栖息地,河岸带还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河流和溪流的小气候也可以通过河岸带湿地进行调节,进而稳定河岸带生态系统。

    1.2缓冲功能

    河岸植被带可以对地表径流起到污染物过滤、养分渗透、养分及污染物吸收、拦截的作用,这些作用使得河岸带在发挥涵养水源、净化水体、防控灾害方面发挥功能。

    1.3连接功能

    从景观生态学来说,河岸带是廊道中的一种,可以起到连接水生和陆生2个生态系统的作用,使得2个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能够交换、传输。

    1.4资源功能

    河岸带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指数高,可以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同时河岸带还可以被人类开发为农耕地,这就提供了土地资源,规划后的河岸带又为人们提供了景观观赏资源。

    2.河岸带景观植物设计原则

    2.1场所适宜原则

    充分反映地形特征和基地条件的可利用性;充分体现滨水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充分注重岸线边际景观的丰富性;充分体现城市的时代风貌与地域文化性。

    2.2功能凸显原则

    以人为本,强调市民的舒适愉悦与可参与性:营造开放式公共游憩、娱乐运动休闲空间。

    2.3文脉原则

    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特色。

    2.4生态优先原则

    强调自然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与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大量种植抗性强的'乡土植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群落景观。

    2.5经济合理原则

    ①通过滨水环境景观的设计,提升周边地产的价值。②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竖向坡度情况,力图在最小的地形整治前提下,减少工程造价,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景观。③功能和景观设施尽量考虑既具观赏性,又实用简洁和便于实施管理。④植物造景尽量少采用名贵树种,发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质。

    3.水生植物在河岸带绿化中的配置

    3.1宽阔水域水生植物的配置

    该配置模式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宏大而连续的景观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如睡莲群落、荇菜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式。

    3.2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

    该水景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主要考虑近观,故水生植物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还要注重水生植物的单株观赏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等,适合细细品味。手法往往较为细腻,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配置时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挣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更无倒影可言。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大小不同的缺口,以供游人亲水及隔岸观景。

    3.3人工溪流的植物配置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因此,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的作用,有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在人工溪流硬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以供种植水生植物绿化水体。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成为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3.4自然河流的植物配置

    自古以来,小桥流水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现代园林水景中亦河上架桥,桥头绿化,河、桥、植物及倒影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桥头两侧丛植海棠花、水葱等,沿河道两岸呈带状分布,较宽的河道水面则漂浮适量的野菱、水鳖等,河岸水生植物配置既可柔化河道边缘生硬的驳岸,也大大丰富了桥头两侧的乔、灌、草、水生植物配置。河流两岸条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

    四、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位于灞河与渭河交汇口区域,毗邻泾渭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整个区域分布在灞河东西两岸,具备典型的河口湿地特征,是浐灞生态区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约7.98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亿元人民币。规划区内以河流湿地为主体,同时还包含有河漫滩、沟渠、岛屿、季节性河口洪泛地、堰坝水域和鱼塘等湿地类型。区域内有植物种类48科、18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科2种,被子植物有48科178种;湿地动物有27目50科约150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园区规划: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按照“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湿地公园资源分布状况、保护对象和周边经济发展现状,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行全面规划。

    1、主题理念

    主 题: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西安·浐灞国家湿地

    推广语:生命的栖息地 心灵的赞美诗

    2、园区板块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以“感悟生命 品味生活---西安·浐灞国家湿地”为主题,分为“野趣、精致、时尚”三个板块:

    (1)野趣区:

    展示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水系,恢复并丰富湿地的原始地形、地貌。

    (2)精致区:

    展示人工干预下的湿地植物群落、布局及构造,用科技还原湿地自然景观。

    (3)时尚区:

    以各种体验类活动为重点,倡导时尚体验与生态自然的良性互动。

    围绕三个展示板块,将园区整体展示内容分为四个系列进行展示,分别为:自然科普系列、童趣体验系列、康体养生系列及时尚爱情系列:

    (1)自然科普系列;

    (2)童趣体验系列;

    (3)康体养生系列;

    (4)时尚爱情系列;

    3、功能划分

    根据“三大板块”布局原则,结合各区域景观和资源特色,在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下,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恢复区、湿地展示游赏区、生态农渔体验区、管理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1)生态保育恢复区:

    生态保育恢复区是整个湿地公园最重要的保护区域,用于开展各项湿地科学研究、保护与观察工作,所有人工设施以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最小干扰为前提。针对珍稀物种的产地和繁殖地设置禁入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设立临时性禁入区,在生态保育恢复区外围划定适当的非人工干扰圈,用以保障生物的栖息空间及活动地域。

    (2)湿地展示游赏区

    湿地展示游赏区具有整个湿地公园内最为优势的湿地景观资源,各类池塘沿灞河大堤西侧成串分布,灞河与渭河大堤围和形成大面积水域,区域内视野豁然、水域辽阔、美景丛生,充分展现湿地独有魅力。湿地展示游赏区将湿地特色生态景观资源与灞河流域历史文化内涵一体规划,在全面展示自然景观的同时,注重生态体验、人文传承与科普宣教,充分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命题。

    (3)生态农渔体验区

    农田、村庄、小路、水渠、果园为此区的主要景观。区域内大面积的种植农田和果园,以生态农渔体验为主打项目。综合考量现有景观构成要素及今后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农田、水塘等资源基础,设置种植、养殖等农渔项目,向游客提供观光、休闲、采摘、垂钓等一体式生态农渔体验。

    (4)管理服务区

    管理服务区均具备最基本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以提供旅游接待等相关服务为主要功能。

    4、六大主题之旅

    (1)湿地科普之旅

    (2)游园观鸟之旅

    (3)植物奥秘之旅

    (4)自然动物之旅

    (5)阳光健康之旅

    (6)体验野趣之旅

    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总结)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湿地植物景观设计要点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平面(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平面图线稿)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结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结论范文)

    滨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滨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商业计划书范文3000(商业计划书范文3000 大学生)

    如何撰写出佳作——研究品牌策划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