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景观设计素材(建筑景观设计素材大全)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建筑景观设计素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旅游景区景观视觉如何呈现——旅游景区设计
蓝海文旅: 旅游 景区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功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视觉设计是一个景区最基本的设计,视觉设计是研究景观,是以观为主体。
(1)建筑景观
建筑景观应该比较丰富,但又要和谐统一。古代的建筑景观,在和谐统一方面比较突出,但是景观的丰富性不够,相当一些是靠体量大,产生一种震撼感。比如故宫,没有更多的变化,就是靠体量大,体现出皇家的威严气势。
(2)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通过多样化的元素来吸引人的,体现的方式很多,什么都可以被视为文化景观。比如很多村子里,标语口号很多,这些都是文化景观,但却是有破坏效果的文化景观。
从正面来说,有些城市在建筑的外立面上适当点缀一些建筑符号、文化符号,游客就会觉得这个城市有味道。
(3)环境景观
环境景观首先是对环境的总体要求。一是自然环境协调,不一定只是绿,比如大漠景观,莽莽苍苍的感觉,就是协调。二是要注重细节。如果把细节做到位,一般的设计都会做好,如果做不好,再好的资源也会被破坏。
(4)视线走廊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游客会形成一个视线走廊,视觉设计要使游客保持一个美好的视线感觉,有的地方需要贯通,有的地方需要遮蔽,总体来说应该是形断神不断,作用是通过视线走廊把各个景观连接起来。
旅游 景观设计是是以 旅游 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分析 旅游 市场需求、 旅游 环境容量、 旅游 各要素变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 旅游 景观的实践活动。研究 旅游 景观设计,也要对 旅游 者和 旅游 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要从 旅游 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是处在动态关系入手。
旅游 景区规划设计如何做好景观设计,这三大点不可忽视!
一、 旅游 景观
旅游 景观是 旅游 活动形成的载体,是 旅游 业发展的依托,又是人类 社会 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一般而言, 旅游 景观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 旅游 景观和人文 旅游 景观两大类。 旅游 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创造性设计,充分展现 旅游 景观整体的观赏价值、 历史 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打造特色鲜明的 旅游 景区,更好地实现景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 社会 效益。
二、 旅游 景观设计与 旅游 规划的关系
旅游 规划是对 旅游 未来发展全面而系统的安排; 旅游 景观设计是 旅游 规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 景观设计运用技术手段、设计方法,从而表达 旅游 规划思想。
旅游 说到底,是“做市场”,它的策划项目是为规划和设计的成果打开销路服务的,是为经济服务的,它对业主来说是“驱动力”; 旅游 景区市场效益的实现,需要为 旅游 者提供“可看、可听、可触摸”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 旅游 景观, 旅游 景观的感知过程对游客来说是增长见识和体验异地文化的机会,是游客真正实现 旅游 景区美学化、 旅游 项目体验化的途径。而对 旅游 景区规划者来讲, 旅游 规划和景观设计是同一个项目推向市场的两个不同“驱动力”。
(一) 旅游 景观设计是 旅游 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 景区设计中必定涉及到景观设计、建筑物布置、色彩搭配等一系列问题。 旅游 规划设计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应具有连续的时空动态性:这就要求所规划设计的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等不但具有空间体量感,而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晨昏各异、冬夏不同的各种景象,产生步移景异之效果。
(二) 旅游 规划为 旅游 景观设计提供了总体理念及市场导向。
旅游 规划总体格局的划分、市场定位等,是 旅游 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为 旅游 景观项目、节点设计提供主题创意,从而设计出 旅游 者喜闻乐见的景观作品。
(三) 旅游 景观设计将 旅游 规划理念表现更为直观。
思想是抽象的,设计作品是具象的。 旅游 景观设计综合运用地形、植被、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小品、道路要素,使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将 旅游 规划的思想直观表达出来。 旅游 景观的节点效果、景观布局等,加强了 旅游 规划思想的视觉冲击力,使 旅游 形象的得以直观表达。
(四) 旅游 景观设计加强 旅游 规划的可操作性。
旅游 景观设计为 旅游 规划提供最恰当的景观改造和最适宜该地点的特色亮点方案,为 旅游 规划提供最合适的项目支撑;而 旅游 规划为景观设计成果最好的推向了市场,同时监督景观设计的游客反应和对现在、未来的市场项目开发做出预测,更好的对景观设计起到监督和反馈作用。
三、 旅游 景观设计引领 旅游 景区设计新风尚的六要素
旅游 景观设计的六要素有地形、植被、水体、建筑、景观小品、道路,它们有机地组成 旅游 景观环境。 旅游 景观设计一般以地形为骨架、建筑为硬件,绿化为软件,以道路为血脉,以水景为灵性,以小品为节点,采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辅助实施设计方案。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构成 旅游 区景观环境的要素,称为 旅游 景观设计六要素。
(一)地形设计与场地塑造
地形是景区三度空间的轮廓,地是 旅游 景观诸要素的基底和衬托,是构成整个 旅游 景观的骨架,地形规划设计合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其他各要素的设计。在 旅游 景观设计中,根据要设计的 旅游 项目,合理利用和改造地形,构建具有吸引力、休闲功能、 旅游 卖点的景观。
(二)植物要素—— 旅游 景区美丽的衣裳
植物是 旅游 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植被具有建筑功能、工程功能、美学功能,能够有效分割空间、创造空间,丰富视觉体验。植物素材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地被植物等,植物被材料丰富多样,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 旅游 空间、直观表达 旅游 主题,还可以改善 旅游 区的气候环境,游客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远足、休闲、放松、探奇等 旅游 活动。
(三)道路要素—— 旅游 景区的血脉
旅游 区道路作为 旅游 区空间结构的网络,是联系各个景区、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是 旅游 景观的造景要素。 旅游 区道路是游客观光和了解地域风情的途径,强调路线的可通达性、视觉效果及美学特征。在景区设计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景区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区域,同时道路又把各功能区联系成一个整体。通过道路的连接, 旅游 项目不再是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
(四)景观建筑要素—— 旅游 景区的亮点
旅游 区建筑景观设计主要是指以建筑外在造型为主体背景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不同的建筑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外部空间类型。景观建筑往往以其独特的立意与构思、独特的造型,成为 旅游 景区的亮点。景观建筑为 旅游 者提供了休闲、学习、放松、 娱乐 、购物等活动场所,成为 旅游 区不可缺少的因素。
(五)水体要素—— 旅游 景区的灵动之气
亲水是人的天性,水体以它且柔美且广阔的特性、多变的姿态,成为 旅游 景区中的灵动之韵。水为满足 旅游 者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各 旅游 区建设中都加大了水景、水体的应用。水是人类与自然的联系纽带,水景是 旅游 景观设计中最富有魅力的要素,它使 旅游 环境有了灵性、动感,使环境与人类更加接近。水景根据其特性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静、流、落、喷,不同的类型水体在不同的 旅游 景观环境中得到应用。
(六)景观小品要素—— 旅游 景区的细腻品质
二、国内有哪些建筑设计平台呢?
作为建筑/室内设计师,时常需要到各种网站去学习一些优秀作品,获取灵感等等,优质的网站就像书一样取之不尽,也是汲取设计知识,辅助设计师成长的快速通道。本期17度推荐10个让设计师们爱不释手的高质量网站,不仅实用还有更多有趣的内容等待你来挖掘。
01. Archdaily
archdaily.cn
目前最被熟知的建筑网站,汇集全球最权威的建筑行业资源,除了极其丰富的建筑作品优秀案例分享,还包括设计工具、奖项赛事,甚至是建筑摄影师等多方面的资源,内容十分多元。
02. Dezeen
dezeen.com
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在线建筑设计博客网站,涵盖设计的方方面面,更新速度非常快,内容更新每天至少更新两至三篇,拥有十分丰富的案例资源库。除了高质量的文章和图片,网站上还拥有很多的视频资源。
03. World Architecture News
worldarchitecturenews.com
专注建筑行业的国际平台World Architecture News(WAN)已存在了十二个年头,每年颁发大约二十个类别的奖项,并已发展成世界最负盛名的竞赛奖项之一。其中,WAN世界建筑新闻奖可以说是建筑界最具规模与声望的奖项之一,网站上有众多顶级建筑师的作品,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优秀作品令人眼界大开。
04.Bustler
bustler.net
偏新闻资讯类,例如一些重大建筑设计赛事的最新消息和获奖名单,想参赛的朋友可以多关注。案例介绍比较完整,内有很多图版设计参考,比较难得的是一些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像图纸等资料也会有展示。
05.Yatzer
yatzer.com
Yatzer是一个全球性艺术类介绍网站,涵盖了大量的独家以及独特的当代艺术资源,涉及领域包括设计,建筑,旅游,艺术,时尚,展览等,选题品味极佳,分享的案例是令人惊叹的级别,Yatzer每年也会对一些优秀的设计进行专题评选。
06.Architectural Digest
architecturaldigest.com
美国高质量的建筑月刊,创刊于1920年,是融合建筑美学、室内设计以及生活方式的权威刊物。拥有十分丰富的案例资源库,网罗了世界各地优秀的建筑设计,图片质量非常之高。
07.Architizer
architizer.com
全球最大建筑设计交流体系的网上平台,帮助设计师推广他们的项目,Architizer A+ Award便是这个平台创立的全球最大建筑奖项。网站将大量项目的进行具体分类成商业、工业、文化产业、景观植物、住所、交通等类型,可以通过搜索任意关键词找到大量的相关建筑项目和它们具体的图纸和设计方案。
08.Gooood
gooood.cn
一个基于建筑,景观,设计,艺术的高品质创意平台,多为设计师上传的案例,国内案例较多,介绍也很详细。上面也有很多事务所的招聘信息和竞赛公告,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多关注。
09.DOMUS
domusweb.it/it/home
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类杂志,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案例,在全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2006年,该杂志在北京创立了《domus国际中文版》,其中整合了很多亚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一个可以让中西方建筑文化进行交流的广阔平台。
10.Archcollege
archcollege.com
非常实用的建筑素材网站,分享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作品,包括住宅、办公楼、酒店、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景观等等,内容相当丰富,也有建筑相关的各类公开课,是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充电的好地方。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app,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三、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
巴厘岛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鲜明的地域特征、建筑发展道路及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观念及方法。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巴厘岛度假村特色建筑及景观设计吧。
1、“巴厘岛”特色的形成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它邻近赤道南端,属赤道无风带,无暴风侵扰,气温常年保持在日均27℃左右,最热时也不超过31℃。海湾内波平沙细,适于日光浴;湾外印度洋浪高风清,宜于冲浪浮潜。岛上的地形变化极大,因而形成多样的风景特色:美丽的梯田、苍翠的山林、平静的湖泊、壮丽的火山、宽阔的海岸及悬崖等。巴厘岛的优美环境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象磁铁一样吸引着海外的艺术家、建筑师和旅游者纷至沓来,从自己已知的文化中提取素材并与本岛或亚洲的风格相结合,建造自己的住宅。尽管他们设计的建筑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乐于接受巴厘岛的传统材料和手工艺术,并热衷于使用当地的茅草屋顶。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游客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来到巴厘岛,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开始出现。1977年,政府当局规定:巴厘岛上所有新的城市建筑必须具有“巴厘岛特征”。此后又规定观光休闲区只能在岛的南端发展,新建的楼房不得高于4层,因为巴厘岛上的居民忌讳房子盖得比椰子树高,他们认为椰树也有椰树的神灵,不得轻易冒犯。巴厘岛对不相融于他们保守的生活元素的拒绝,使其幸运地拯救了自己灿烂的文化,使岛上所有的名胜,都仍然保留了自己应有的样子,而没有被所谓的“现代文明”吞食。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初是巴厘岛最关键的时期。国际大财团在巴厘岛南端投资了数以百计的旅馆、酒店和别墅,形成了占迪达萨、金巴兰等10个度假区。这里除了是岛上的商业、文化中心和政府机构枢纽外,还有优美的海滨和琳琅满目的水上运动、豪华的度假酒店和喧闹的旅游购物区。旅游业的迅速膨胀使建筑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本岛建筑师和重视地域特征的西方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一种现代的“巴厘岛”风格的建筑出现了:他们巧妙地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头、玻璃和钢等,使传统建筑被一种更具想象力的空间代替。
2、“巴厘岛”风格的建筑设计
建筑师们对建造具有巴厘岛特色的建筑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重新诠释了热带生活艺术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为:
(1)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的“对话”。印度尼西亚群岛大量独特的天然材料是巴厘岛建筑师和艺术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各种形式、纹理和色彩的材料都有无数的使用方法,建筑师们则致力于尝试以各种手法来使用这些天然的传统材料,如大理石碎片铺地、鹅卵石铺地、水磨石地面和家具、椰子壳天花和家具饰面、海贝壳天花、珍珠母嵌饰等。意大利建筑师彼帕瓦达奇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私宅的室内设计中,地面铺的陶瓷面砖,是用当地石材与水泥混合并经抛光制成的;墙体和柱子的抹面层是用本地的沙岩石碾碎成粉末后与白水泥混合而成的;室外步行道上铺的是一种用当地的细沙与水泥混合烧制的沙铸陶地砖。这种材料后来还被制成装饰陶器,如花瓶、容器、家具等,使用非常广泛。瓦达奇对运用地方材料创造有现代装饰感的建筑细部情有独钟。在另一座别墅的室内设计中,他聘请当地人手工烧制了有精致、娇柔的黎弓舞造型的浅浮雕砖,在传统的工艺技术上体现了现代感。
(2)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观念的空间组织。在外部空间组织上,建筑师也进行了各种探讨,集中表现为杆栏式建筑和院落式建筑的组织方式。这个被称为“森林中的小屋”的别墅建在一片树林中,是一个新加坡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以柚木为结构,9m高的木柱结构将建筑升高,与茂密树林的枝叶产生亲密接触,大量的硬木地面也加强了在树林中的感觉,整个建筑仿佛漂浮在空中。20世纪9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建筑师在卡罗伯堪附近设计了一座别墅,被认为是将巴厘岛的传统技术与现代空间概念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在这个建筑中,建筑师利用水院来组织建筑,各个功能房间以百合花池、莲花池隔开,铺着木地板的连廊如桥一般将它们连接起来。设计营造的景观是奇妙的,在内穿行的感受异常独特。
(3)独特、浪漫的建筑元素—巴厘亭。简单的茅草屋顶遮盖着一个方形的木平台,这种形如帐篷的亭是巴厘岛古老的传统建筑。最初的亭是建在庙宇附近以辅助宗教仪式用的,后来只有社会高层人士才允许在家里建这种亭。在村落中,这种亭还是商议大事的“议事亭”。它是全开敞的,非常适合炎热的热带气候,人们聚集在这里聊天、纳凉甚至睡觉。
直到今天,这种亭仍然是庙宇和住宅的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议事的作用,但是它的功能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多样化了。这些亭以各种功能和形象出现在巴厘岛的各个地方:酒店游泳池边的按摩室、露天酒吧或餐厅、别墅里的电视娱乐室或书房,甚至五星级酒店中也利用这种浪漫的形式作为演奏厅或舞厅。受西方艺术的影响,亭的造型变得更加休闲了。金巴兰海湾的四季酒店的花园里有一个这样的亭子:一开始你可能会注意到那些不规则的结构支撑部分—天然圆木,然后发现这些木柱一直穿越屋顶并在上空开枝散叶,原来,这个亭是在几棵树之间加盖了茅草顶而形成的。
开敞的巴厘亭适合热带地区的炎热气候,四周开阔的视野更加强了亲近自然的感觉。米盖尔卡瓦卢比亚兹在他的著作《巴厘岛》(1937年)一书中对这种亭阁的评价是:“……(它)是朴素,灵巧,具有高雅品味的杰作”,这个评价在今天仍然令人信服。
(4)现代形式的创新造型。巴厘岛的建筑在追求地方与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追随国际建筑浪潮进行着现代新形式的创新,主要特点是追求几何空间的有机化、自然化。最新的代表作是意大利GM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一个大胆而现代的建筑(图3)。屋顶造型是这个建筑的突出特点:木结构支撑着三个三角形截面的钢架木屋顶,从而界定了建筑的主要空间;屋顶斜面一直延伸到地面上,围合成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的过渡空间并向周围的环境完全敞开;三角形钢架结构上随屋顶的走向均匀铺设的木檩条,在室内形成极富韵律感的视觉效果;屋顶面层挂着六角形的陶瓷瓦片。而最美妙的是位于角落的却又能将室外景观一览无遗的隐蔽空间部分(图4)。这个杰作被称为“热带丛林中的蝴蝶”。
3、浪漫休闲的景观设计
巴厘岛度假村之所以能创造出迷人的度假环境,秘密之一就在于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1)独具特色的水景。水是巴厘岛人生命的源泉,也是热带地区湿热气候的.最好的调温剂,事实上每个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都在他们的设计中结合了某种形式的水景。巴厘岛有许多现代水景形式:花园水景、游泳池、瀑布、喷泉,还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和莲花池等。水是娱乐的音符,是建筑语言,是花园景观中的精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利用无边水池制造无边无际的开阔景象是巴厘岛水景的特色之一。这种水景的设计手法不是巴厘岛的独创,但在巴厘岛却被运用到了极致。山上的泉水注入游泳池,然后溢出跌落到下面的另一个水池中,或溢出到下面的蓄水沟里再流到各个水景花池中。当无边水池以翠绿的山峦、树林为背景时,产生的是空灵静谧的效果;当背景是一片汪洋大海或湖泊时,则产生海阔天空、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
(2)亲切宜人的庭院景观。庭院式的建筑组织方式突显了庭院景观的重要性。巴厘岛的每个庭院景观都有着鲜明的主题,如雕塑花园,种有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花卉为主的花园等。具有休闲造型的巴厘亭阁也是组织景观的重要元素,莲花池畔的亭阁通常成为建筑的休憩娱乐场所。茅草屋顶和木材温暖的质感不论在阳光下或是在夜晚的烛光中都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此外浴室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很独到,它将浴室的功能提高到体现生活质量的高度:浴室不再只是一个沐浴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能充分放松和休息的空间,是一个开敞的、风景优美的环境。因此巴厘岛的浴室常常位于庭院中,界于室外与室内之间:处于室内,却能感觉到与外面的景色紧密相连;置于室外,也有高墙可以保证隐私的安全。
(3)回归自然的丛林景观。既要大量兴建建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需要,又要保护原始丛林景观免遭地产开发的破坏,这是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在乌布一个8hm2的景观花园建设中,这个矛盾初步得到解决。超过2 500株本岛的阔叶树,还有灌木丛、野生蕨类植物、海里康属植物及大量花卉等被重新培植起来以恢复丛林的自然面貌。此外,在植物的搭配上更加合理,种植更加有序,更有变化;在内容上还增加了自然水景等;在道路等材料的使用上注重肌理、质感和色彩的选择。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园丁们终于再现了自然丛林景观。
4、结语
近年来,我国别墅区、旅游度假区等项目不断增多,但在设计思想上却仍显陈旧落后。在建筑设计方面,别墅设计仅仅是使用更昂贵的建筑材料,进行更豪华的室内装修;在景观环境设计上,大多只注重平面的图案化,而不注重空间的组织。各个别墅区、度假村之间的互相借鉴使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呈现出“一脉相承”的设计手法,抹杀了地域之间的特色。
相比之下,今天的巴厘岛与国际潮流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际建筑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巴厘岛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鲜明的地域特征、建筑发展道路及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观念及方法。这对于更新我国别墅区、度假村的设计观念,具有直接的借鉴、参考价值。
;四、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以及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她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景观设计的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景观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通常一般的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是后一部分内容。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二、景观设计的限制因素
景观地形设计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而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所以每个景观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 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的陆地面积并不小。
经济因素。有人计算,用1:2.5的坡度堆一个10米高的山,山顶上留30平方米地面,就要用13000立方米土,据估计,单是土方价约近50万元。如果堆高20米,土方就达10余万方了。因为高度增加一倍,土方量增了8倍。因此要掌握"山"的数量和高度,主次分明,画龙点睛。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以上海为例,50-60年代的杨浦、和平、虹口公园因有日伪时期库、靶场而堆山;70年代人民公园因人防工程出气口而堆山;80年代枫泾公园因原址土丘而设计地形,皆合乎当时当地情理。90年代滨海人工森林为改善种植条件和景观而挖鱼塘堆山;现在闵行区和环线指挥部计划利用七宝附近垃圾山作公园,都是因地制宜好例子。
三、景观设计的作用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来说,主要有四点: 1、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2、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3、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4、组织景观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四、景观设计中的道路设计
这里所说的道路,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景观道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观道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一部分。总之,当人们到景区,沿路可以休憩观景,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规划中的景观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 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景观道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景观道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道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道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道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景观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在条件并不太好的地区,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景观道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有的地区景观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
五、景观设计的运用原则
景观的设计当然应该首先注重实用,同时其所设置的环境也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场所,所以应该以适合、适用为原则。各项设施、设备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设施和设备,并考虑外观美,以增加环境视觉美的趣味。必须要了解设施物的实质特征(如大小、质量、材料、生活距离等)、美学特征(大小、造型、颜色、质感)以及机能特征(品质影响及使用机能),并预期不同的设施设计及组合、造型配置后所能形成的品质和感觉,确定发挥其潜能。另外,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到设施景观的安全性,以防止它们被盗或遭到破坏,大型的运动设施应建造必要的围护。对于小型的设施应该把它们牢固的安装在地面或者墙上,保证所有的装配构件都没有被移动、拆卸的可能。
宾馆景观设计
第一、绿化布置层次
宾馆室内绿化可适当借鉴庭园、园林植物的配置手法,同时应考虑室内人工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的限制及观赏、经济效果。
1点状孤植。以一颗或几株姿态优美的盆栽为主,独立布置绿化,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观赏性,可依据不同的空间尺寸灵活布置。
2线状布置。直接植于地面的绿篱。连续布置的盆栽或直或曲的花槽,属于线状绿化。此种方式可成为豪华宾馆内有层次的视觉中心,一般用于宾馆大堂的中庭环廊或餐厅、咖啡厅的餐座分离等处、依据四季变化而灵活更换。
3立体法(高低组合,突出色块)宾馆内较有气势的中庭空间给绿化带来很大的发挥空间。为了强调视觉效果、美化空间,常将绿化按高低不同分列,按大小前后布置。错落、旋转空间有层次,使绿化富有立体感,更好的突出装饰效果。
4光照法:通过照明增强光影的变化效果,丰富室内的层次感。
5分隔法:可将绿植物作为一种隔断,集功能性与装饰性于一身,使空间化整为零的同时又充满活力。
6借入法:可利用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墙,将室外的绿化引入室内,也可通过植物的内外融合,与室内绿化结合为一体互相渗透,形成统一的整体布局,使室内空间有相对扩大感,令人视线通透、身心愉悦。
7象征性。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姿态和色彩,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丰富的比拟联想。既可渲染出不同的空间气氛,亦可形成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品格的象征:梅象征傲霜斗雪,孤傲坚贞的品质;兰象征清新雅致,脱俗不凡的气质;竹象征虚心有节,清高雅洁的风尚;菊象征不畏风霜、淡泊无争的高洁品质。
第二、宾馆水景
常用有喷泉、壁泉、水池、瀑布等
喷泉:经过人工设计使泉水外射所产生的不同形态的水景。还有趣味互动的跳弹泉,给人们环境带来勃勃生机。宾馆内喷泉位置宜设于人流相对集中,便于人观赏的位置。应考虑喷泉本身形态美感及其与周边环境是否整体协调。
壁泉:由墙壁出水、承水盘和贮水池组成。可充分利用不同的壁面材质,配以绿化或雕塑来灵活设计,宾馆室内的壁泉应取情趣而非气势。不需要太大空间,但要求精致、巧妙,有着非常好的观赏价值,从而使置于此空间的人们体验静中带动的美妙精神感受。
水池:规整型或自由型。自由型可取自然材料,如卵石、块石、树桩等。仿自然材料的运用也可增加生动的自然效果。
瀑布:分挂瀑、叠瀑、帘瀑等类型。其设计应取“神”而非“形”,应使其有天然的情趣。设计手法丰富,尽量使水流分段分层,蜿蜒曲折下落,或滑落水流,或缓或急,或粗或细,可适当结合绿植、山石等自然素材,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水泻形态,以传达不同的情感,从而给人带来美好精神享受。
水景作用
1改善气候。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温度使干燥空间湿润清新
2组织空间。被用来分隔空间,线状的'水池可划分空间,区分不同的领域。大厅内的中心水景美化空间的同时,也起到了分流人群的作用等。另外,还起到联系空间作用,在两个处于不同的空间区域的一角,利用水景的设计使双方空间互相渗透、交融,以形成彼此互相有联系的整体空间。
3美化、软化环境。
4欣赏性
第三、宾馆庭园景观
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庭是指堂前屋后之空地,而园的涵义则和功能上的纳光、乘凉、通风、换气、休息以及精神上的畅快、愉悦、抚慰等作用。
庭、园两个字并用时,则是处于单位空间内的可游憩的环境空间。庭园是建筑主体中的自然环境较典型的表现形式,其重要的特征是体现自然,传达自然。
庭园的分类:
按庭园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使用功能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前庭。位于主体建筑的前面,属于公共活动和交通空间,也是一种过渡空间,对环境起衬托作用。此种庭式的布置较注重与建筑物性质的协调,并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展示性。
2内廷。属于主庭,位置一般处于宾馆建筑的核心位置,有时上下空间通透并且有顶,是较大的共享空间。
内庭一般是供人们起居休闲、游观静赏和调剂室内环境之用,同时也有联系、凝聚建筑组构,延伸空间,扩大空间的作用。内庭空间景观应以欣赏为主。
3侧庭和后庭。属于副庭,景物不如主庭丰富,容量也相对较小,是小型的庭园空间。其位置常处于建筑物的边界。
庭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宾馆庭园组景一般以植物(包括花草)山石、水体、盆景等为素材,经过合理组织形成丰富的,具有野趣的自然景观。
“庭园无石不奇,无花木则无生气”,可见庭景与植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庭园植物千姿百态,在形、色、尺寸等方面千差万别,设计时应依据绿植自身的习性及个性特征或孤植、群植,或组合排列,合理采用露与藏、隐与显等艺术手法,体现组景的层次分明、高低有序、浓淡相宜、彼此呼应,各种手法的组合使景观丰富而自然,从而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石,在庭园中是十分重要的造景素材,“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
色彩上:如清白的湖石,黄赭的黄石等。体态上:或方正规则,或棱角分明,或浑圆或高耸。体量大小上,大到叠石成山,小到卵石细沙等。在布时应与宾馆庭园空间的地形地貌,空间大小,意境需求等方面相协调。石的卧与立、聚与散,或静或动,或平或险,均应服从于整体环境的需要。
宾馆庭园景观设计业离不开对水的运用,常以水为题,因水得景,用以模拟自然景象,如以叠石引泉、溪流绕室作山水景,以泉滴潭池作声景等构成不同意景的水局,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水的存在形式可归纳为点线面,点包括泉、池、瀑布等;线包括河、溪等;面包括湖、塘等。水的种种形态令人产生不同感受。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筑景观设计素材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
室内设计说明模板100字(室内设计说明模板100字图片)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