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厦门校园景观设计指标分析(校园景观设施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08 07:29:0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38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厦门校园景观设计指标分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厦门校园景观设计指标分析(校园景观设施设计)

    一、景观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在景观水平上分析景观指标时,我们选用最大斑块指数(LPI)、斑块密度(PD),斑块数量(NP),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斑块分维数(MPFD),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及均匀性指数(SHEI)等。

    由表3-7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景观形状指数为1.5651,表明研究区内的景观形状较为规则。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4175,多样性指数不高,表明该区域景观类型相对单调,整体景观由少数景观类型控制;均匀度指数为0.1813,均匀度处于低水平;研究区整体景观表现为异质程度较低。在一定范围内,区域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区域景观的稳定,景观的高异质性能提高景观对干扰和扩散的阻力,缓解某些灾害性压力对景观稳定性的威胁。研究区景观类型分布不均匀,林地占有完全的统治地位,仅由森林景观控制,而森林景观类型的生态功能较高,因而,林区景观的低异质性不仅没有降低景观的稳定性,反而使该区域具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这种形式的低异质性有利于该区域的生态平衡。

    表3-7 二级景观水平上景观指数现状

    由表3-8可以得出:景观形状指数为1.2965,表明研究区内的景观形状较为规则,特大的占统治地位的斑块很少,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5865,均匀度指数为0.6616,表明研究区域内各种景观类型异质性较高,均匀度指数较高,说明多种景观类型并存,景观的多样性程度较高,各种景观搭配比较合理。

    表 3-8 三级景观水平上景观指数

    二、景观生态学常用指标(指数)及应用

    楼主问题不太明确,可以理解成楼主想知道,常用于描述景观格局、动态、功能能景观的生态学指标吗?楼主可以使用FRAGSTATS(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科学系开发的一个景观指标计算软件)FRAGSTATS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计算出59个景观指标(表2-1)。这些指标被分为三组级别,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应用尺度:(1)拼块级别(patch-level)指标,反映景观中单个拼块的结构特征,也是计算其它景观级别指标的基础;(2)拼块类型级别(class-level)指标,反映景观中不同拼块类型各自的结构特征;(3)景观级别(landscape-level)指标,反映景观的整体结构特征。由于许多指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只是侧重面有不同,因而使用者在全面了解每个指标所指征的生态意义及其所反映的景观结构侧重面的前提下,可以依据各自研究的目标和数据的来源与精度来选择合适的指标与尺度。

    可用于地类景观描述和生态效应分析等,如楼主需要,可以留下联系方式,我有此软件和操作方法,也可自行下载。

    三、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格局指数的指标

    破碎度表征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它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景观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与自然资源保护密切相关。公式如下:

    Ci = Ni / Ai

    式中Ci为景观i的破碎度,Ni为景观i的斑块数,Ai 为景观i的总面积。 指某一景观类型中不同斑块数个体分布的分离度。

    Vi = Dij / Aij

    式中Vi为景观类型i的分离度,Dij为景观类型i的距离指数,Aij为景观类型i的面积指数。 干扰强度表示人类的干扰作用,干扰强度越小,越利于生物的生存,因此,其针对受体的生态意义越大。

    Wi = Li / Si;Ni = 1 / Wi

    Wi表示受干扰强度,Li是指i类生态系统内廊道(公路、铁路、堤坝、沟渠)的总长度,Si是指i类生态系统的总面积,Ni是i类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度。 多样性指数是指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绿地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 为多样性指数;Pi 是景观类型 i 所占面积的比例;m 为景观类型数目。H 值越大,表示景观多样性越大。 E=(H/Hmax)×100%

    均匀度和优势度一样,也是描述景观由少数几个主要景观类型控制的程度。这两个指数可以彼此验证。 D=2ln(P/4)/ln(A)

    式中,D表示分维数;P为斑块周长;A为斑块面积。D 值越大,表明斑块形状越复杂,D 值的理论范围为 1.0~2.0,1.0 代表形状最简单的正方形斑块,2.0 表示等面积下周边最复杂的斑块。 RC=1-C/Cmax

    式中,RC 是相对聚集度指数,取值范围为 0~1 之间;C 为复杂性指数,Cmax 是 C 的最大可能取值,C 和 Cmax 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i,j) 是生态系统 i 与生态系统 j 相邻的概率,m 是景观中生态系统类型总数。在实际计算中,P(i,j) 可由下式估计:P(i,j)=E(i,j)/Nb,式中 E(i,j) 是相邻生态系统 i 与 j 之间的共同边界长度,Nb 是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间边界的总长度。RC 的取值越大,则代表景观由少数团聚的大斑块组成,RC 值小,则代表景观由许多小斑块组成。

    计算某地区现状的景观指数可以帮助理解和评价该地区的景观现状和土地利用格局(如图 4),对不同时段的景观指数的计算还可以了解分析出该地区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利用演变的趋势,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驱动因子和发展趋势,为后面的规划提供参考。总之,对景观格局的分析有助于增加对规划区景观的理解程度,然后可以通过组合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来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结构,以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稳定性,这就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

    厦门校园景观设计指标分析(校园景观设施设计)

    四、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2)

    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环境浅述论文篇二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导识设计》

    【内容摘要】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环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校园导识系统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尝试以环境认知理论为依据,对现代校园导识设计进行改良实践,希望以此提高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实用性,并为校园导识设计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环境认知理论 高校校园 导识设计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不断成熟,设计师对环境心理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这使环境心理学这一应用学科成为环境艺术设计者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有力工具。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新兴的校园建设中,仓促规划和施工使多数高校环境设计在设计形式上有恢宏的气势,却给使用者和外访者造成了许多不便,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设计问题。在新建校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规划与设计,如何在校园导识系统设计细节上体现校园环境文化以及功能上的优化,是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将环境心理学运用在导识系统设计中,目前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平面设计师而言,在进行校园导识设计的同时,如果能够考虑到导识系统在其所属环境中的重要功能,将大大提升导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一、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概述

    1.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环境互相作用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较宽。根据众多研究此领域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来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心理系教授保罗·贝尔对环境心理学做的定义是较为合理的,“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整体科学”。作为研究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环境心理学,它最初是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演化而来,其核心是研究环境与人互相作用的能动关系。

    此外,环境心理学除了早期的“刺激—反应系统”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与认知理论外,环境中的社会行为、环境评价理论都为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其特殊的场域氛围使得导识系统设计必须考虑校园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校园的文化与精神,校园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氛围等,这决定了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必须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强调环境理论和设计应用并重。

    2.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对环境信息最初的积累,是捕捉环境信息与解释环境信息使之产生组织与意义的过程。空间认知则是指人对环境中空间信息的排列、组合以及储存、回忆的方式与方法。但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是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因为人与人之间感觉与认知环境是以心理为媒介的。认知心理学将知觉定义为一种解释外界刺激信息从而产生意义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这个过程在人脑中几乎是瞬发的,这是人类在不断实践中经验积累的结果。

    空间认知偏向于研究人在空间环境中对整个空间的认知能力和方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需要知道自己家在城市中的位置,家附近的商场、医院、学校等信息。在陌生城市对空间认知的需求则更明显,因为你要准确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及路径,这些因素使空间认知有了研究的必要性。

    3.认知距离问题

    关于认知距离的讨论是建立在熟悉的环境中,人们对空间距离认知可能出现偏差的情况下而提出的。认知距离出现偏差的原因较为复杂,通过对早期调查资料的取证和现代环境心理学研究实验的参考,认知距离偏差问题的主要诱发原因是空间认知的主观特征缺陷造成的。在空间距离的认知过程中,人的经验、情感、习惯都参与其中,所以,认知距离通常会因人们感受到的障碍、曲折和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而改变。

    由于认知距离涉及导识系统使用者对导识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便捷程度,笔者在此做这样一些介绍是为通过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弥补认知距离的不足做铺垫。导识系统距离提示功能的增加可以提高认知距离的精准度,进而会对校园环境意象的生成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导识设计现状

    1.导识系统的概念

    导识系统通常也被叫做导视系统或者导示系统,是指人们利用指示信息、标识等在公共空间所做的信息导识系统,它担任着引导、说明、指示等帮助人辨识空间、寻找方向的功能。导识系统的英文为Wayfinding,意即寻路。连续而清晰的空间线索,可以让人的寻路过程更简单。

    在当代,设计师更倾向于把导识设计置于环境中进行描述,因为导识系统不仅仅是人们的寻路系统,也是营造特定人文场所、提升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校园导识与其他场所导识的关系

    现代导识系统包括商业、交通、娱乐、办公、教育等公共空间的导识系统设计。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商业娱乐性质的导识设计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空间环境背景因素的重要性,导识设计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商业导识系统都是为商业活动服务的,是现代快节奏、多信息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所以,商业导识系统通常会忽略与自然环境的联系。高校校园导识系统作为高等教育场所,担负着传播知识与文化以及展现人类文明和社会人文精神的责任,这要求校园的导识设计一定要传达校园的人文特点甚至社会的文明成果。所以,高校导识系统设计更多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传达高校文化特质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公共场所从空间上来看则更宏观,其导识系统的设计主要以交通、道路导识设计为主。高校校园空间规模相对较小,道路导识系统的设计主要受校园总体规划的影响。有经验的规划设计者通常会在规划之初对认知地图理论做细致研究,在权衡认知地图的道路、节点、区域、标志物、边缘五个因素之后,利用地标和路径信息对空间进行系统组织和编码。许多校园的道路导识设计较少考虑环境因素,很难与标志性建筑和地标信息联系在一起。从环境心理的角度,对校园的导识进行整体设计,使校园导识系统与校园背景环境有一定的融合,从校园环境出发使校园导识设计体现校园人文特色,独特的人文特质将更容易让人产生深刻印象。

    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高校校园导识设计

    校园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却分区明显的环境空间,我们在认知校园环境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知道自己所在的区域,更需要知道所在区域在整个校园布局中的位置,这样的全局认知通常会让我们更方便、快速地了解一个校园的环境信息。校园包括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文化广场、学生食堂等诸多公共场所。校园公共场所导识设计应针对校园的特点,其设计应针对校园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选择恰当的设计形式。文明提示和人文诱导是这类导识的最主要功能,这类场所的导识设计除了与校园整体导识系统进行协调外,还应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质,深入了解校园景观环境条件、外环境、校园路径、功能分区,对各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师生宿舍、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对外交流场所等建筑内部进行结构分析,确定校园导识系统分级,并与校园整体形象设计相协调等原则。

    首先,校门入口处的全局图或校园鸟瞰图的设置在校园空间认知过程中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另外,导识系统的导识单体界面上,除了有局部空间信息之外,也需要附上全局示意图,以清楚显示当前位置与整体布局的关系。

    其次,校园导识系统设计包括校园外环境、主干道导识、主建筑内外导识、公共活动场所导识、导识应用五个部分设计。为了方便新生和外访者初次寻路,校园的外环境导识除了需要准确的方向引导,还需要考虑人们可能因认知距离偏差导致的问题,这是强化受众的认知地图,纠正其认知距离偏差的有效手段。校园建筑内部的导识设计属于二级导识,要求反映整栋建筑的分层信息和平面功能分区信息。由于各个学院学科性质不一,可按照不同院系的学科特点在色彩搭配上分别作设计考量。所以,在楼层牌的设计上,主要着眼于对全局和所在楼层信息的凸显,这要求设计者打破二维的空间思维模式,立体的思维模式将对空间设计质量的提升和完善产生深远影响。

    结语

    总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校园导识系统进行理论探讨与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初始阶段。文章从对校园导识系统现状分析出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去思考与解决高校导识系统设计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校园导识系统的识别性。希望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能给校园的导识系统注入新的血液,以此引发相关设计专业领域更深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环境心理学(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校园景观设计指标分析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厦门众创指购3000股值多少钱(厦门众创指购科技有限公司的百科)

    厦门松柏公园景观设计(厦门松柏公园景观设计师是谁)

    厦门园林绿化公司排名(厦门园林绿化公司排名榜)

    全球最好的咨询公司

    设计专业用的软件(设计专业用的软件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