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倾听能力训练方法(儿童倾听能力训练方法包括)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儿童倾听能力训练方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倾听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好的方面:如自我约束力差,上课坐不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完老师的话,插话问题严重;听不懂老师的提问,对老师提的问题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不去听,自己玩自己的等等。
培养倾听能力的切入点: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礼貌习惯。懂得尊重他人,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家长也可以在家和幼儿做类似的游戏) 有目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可使孩子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一、利用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游戏中幼儿边玩边听,这是幼儿的天性。而且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有一对会听的耳朵,儿童特色浓,具有趣味性。 1.利用“传话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传话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如让爸爸告诉孩子一句话请孩子告诉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幼儿园我们老师是进行分组进行。利用开火车的游戏方式教师告诉每组排头让排头的幼儿依次向后传话看哪一组传得又对又快。这样经常性的开展能逐渐培养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2.利用“辨错误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听说一件事只听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听不下去了,回答问题时出现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辨别错误的游戏让孩子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变。如“小鱼在天上飞,鸟儿在河里游,兔子尾巴长,猴子尾巴短”等等让孩子挑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辨错误游戏,不但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而且更好地促进倾听习惯的形成。二、利用固定的时间、区域,使幼儿在美的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倾听的能力。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这个时候的幼儿刚刚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已经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但由于年龄特点决定,其情绪方面反复性还比较强。因此,培养小班幼儿“倾听”的习惯,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给予幼儿“倾听”的心情,引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质量。据有关专家介绍,幼儿一天中精力集中最快、大脑最灵活是在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为此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安排了定时倾听活动,及固定的各种活动。活动融音乐美,语言美,文学美,形象美为一体。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边反复倾听生动、形象的故事,边看相应的图画;边倾听音乐性质对比很明显、情节鲜明的音乐,且这种音乐配有生动的故事介绍。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感受这些美,让幼儿在美的感受中获得满足,不知不觉中学会有意识的倾听,集中了注意力。三、利用游戏“录音机”让幼儿改掉“插嘴”的习惯。 小班幼儿自控力差,幼儿抢嘴、插话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一方面是幼儿积极动脑的表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从小就会养成抢嘴的坏习惯,不尊重他人,不能学到他人的知识,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有趣的方法,引导幼儿改正抢嘴的坏习惯。“录音机”就是其中的一种游戏。在课堂上我有意识的把孩子抢嘴时的话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去听然后说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们听到自己的声音乱糟糟的,都捂住了耳朵,不愿意去听,接着老师再进行教育,再把小朋友轻声说话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孩子听。“录音”的方法可以巧妙地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生动、形象地迫使幼儿养成了控制自己,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四、家园配合,树立榜样,为幼儿做认真倾听的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成人的率先垂范及家园的配合。一是成人的榜样;二是孩子的榜样。此外,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倾听的好方法,让家长知道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学拼音、做计算等更有利于幼儿长远的发展。五、细化倾听要求,严格规范执行。 我们都知道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细化了的要求。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也是事业成功的前奏。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及时叩开他们倾听的大门;相信:孩子们养成了倾听的好习惯,对他们一生都有益处。二、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日常会话,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所以我在平时日常教学中很重视幼儿的倾听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首先,家园共育,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倾听氛围,家长、老师要以身作则,在幼儿面前树立耐心倾听的榜样。当孩子有表达的诉求时,家长和老师无论多忙,都应该注视幼儿的眼睛,耐心地倾听,并给予积极回馈。幼儿期是一个好模仿的时期,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次,树立典型,创设良好的榜样形象。在班级里面寻找平时能够耐心倾听别人说话的孩子,并在集体面前加以表扬,可以拍摄图片,视频,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认真倾听是什么样的,耐心倾听有什么收获。告诉幼儿,耐心、认真地倾听,是成熟的一种表现。幼儿耐心、认真地倾听,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也可通过一些故事,如《爱插话的小八哥》等,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
最后,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兴趣是幼儿行为的内驱力?只有当幼儿对一件事情真心感兴趣时,他才会主动地去做。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之一。通过游戏,让他们体验倾听的快乐,帮助他们潜移默化地将倾听的习惯转移到实际生活中。“词语接龙”、“传话筒”等都是可以用来培养幼儿倾听习惯,提高幼儿专注力的游戏。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他有一个过程,需要老师、家长经常提醒,督促和指导。
三、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发展来说,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在以往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中,有关倾听行为的培养虽然常叨念在口中,但真正如何来实施,往往缺少可行的措施、方法,从而影响了幼儿在人际交往时对语言的理解水平,同时也影响了其它语言能力的发展。
家长如何帮助幼儿提升倾听能力
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把兴趣作为倾听的切入点,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这就是家长培养的重点。可以带幼儿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如淅沥淅沥的小雨声、淙淙的流水声、脚踩落叶的沙沙声等,也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来培养幼儿的倾听兴趣。提醒: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要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另外,成人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利用声音和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② 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家长应该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在起床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或一些过渡时间,可为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故事、儿歌,也可以由家长或幼儿讲故事等,如晨间锻炼时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午睡前播放温柔缓慢的音乐,用餐时播放优美动听的故事。
③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些幼儿因不注意倾听,或不耐心倾听而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家长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如《爱插话的小八哥》等,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他人。
④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幼儿倾诉或告状时,认真倾听,耐心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向幼儿提问时,耐心等待和聆听幼儿的回答。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让孩子觉得父母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
我们在课堂中如何帮助宝贝
1、运用多种形式激起幼儿乐于听,喜欢听的兴趣。幼儿对某种活动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幼儿对美的、有趣的一些故事、画面欣赏时,绝大多数幼儿倾听,注视的时间较长,于是我们课程导入会设计一些符合幼儿特点、情节有趣、意境优美、语言浅显易懂的故事,语言富有童趣,吸引孩子。
2、我们的课程是以游戏的形式展开的,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说话,幼儿也容易接受。
3、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让幼儿“听得懂”。幼儿注意力极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对一些普通话听不懂,有的幼儿不理解语义、内容,对语音语调的感知能力也较差,从而影响了幼儿的倾听。我们非常注意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语言生动,特别注重说话的轻、重、快、慢,并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其次是做一些形象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对小动物的一些动作,一边说,一边模仿,这样幼儿就能够注意听。再次是运用教具,让幼儿一边看木偶表演,一边倾听,幼儿较乐意听,并容易懂得。
4、在平时观察中,幼儿集中注意听别人说话的习惯较差,所以在课堂中我们时常提示幼儿认真倾听同伴或他人说话,做到有始有终,不随意打断别人,并能对别人的讲述作出评价,以检查听的任务完成的如何。要使幼儿善于倾听,作为教师要乐于听,给幼儿一种示范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每当幼儿讲述时,我通过手势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表示浓厚的听的兴趣,以此感染幼儿。
5、为了培养幼儿的善于倾听,我们突出让幼儿听不同的声音,听人物、动物的对话。如小兔清脆的声音,大灰狼凶狠的话语,小猫缓慢好听的声音,小狗急躁,快速的语调,老人和小孩说话的不同声音、语调,还有大自然中风声、雨声、雷鸣、闪电的声音,让幼儿分辨不同声音。教学中常向幼儿提出与内容有关的问题,促使幼儿不仅要注意听讲,而且更要注意听讲些什么。
6、精心设计提问来提高幼儿善于倾听的能力。在课堂中不急于求成,给幼儿充分听的机会,让他们听出眉目来,然后借助探索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一步步地思考、想象、理解,让幼儿充分领会含义,从而提高听的水平。
四、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
1,让学生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的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平常教学中营造和谐的气氛向学生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认识到倾听很重要,同时也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让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倾听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听的要求,与孩子们一同探讨该怎样倾听,与孩子们一起分析身边的不注意倾听的现象,讨论解决的方法。如: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有声音,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可以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说。这些都为我们提高孩子的“听”做足准备,让孩子在自己的每一次听中都发现它的价值,认识它的重要性。
2,调整倾听的心态。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望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也大多集中在:谁在说,哪说错了,而往往忽略了说的内容,这就影响了交流感悟的质量。因此,我就开导学生,告之善听者才是善于思者,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倾听心态。当听同学发言时,要耐心、静心、用心,听清楚同学发言的内容,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既听对方的口头信息,也注意对方所表达的情感。不要随便否定同学的想法,即使持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
3,指导倾听的姿势。对于中低段的孩子,从他们的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来看,就最能知道他们是否认真听讲。所以,课堂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明确要求。听老师或同学读书时,眼睛要看着书,而不是东张西望。听老师讲话时,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答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有不同意见,先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而应耐心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4,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5,强化“听”的训练
(2)听写训练。我们可以选用适当的口算题让学生听写,着重训练学生对于数字的反映能力。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听正常速度的算术题;随后重复一遍,可以适当停顿,以便给学生一些时间写出题目的结果;最后再以较快的速度重复一遍,让学生检查修正自己的作业。
(3)听后复述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质,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4)听记训练。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因此在倾听活动中要集中注意,积极认真的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各种分散注意的干扰。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不断训练,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拥有“倾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倾听能力训练方法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