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股票)

    发布时间:2023-03-09 01:40:4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90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股票)

    一、什么是景观设计?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当今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分注重生活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得以前所未有地飞跃发展。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文章,欢迎阅读。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即所谓景观效应。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类及特征

    景观设计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性质、空间内其各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其特征有: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社会性、心理性、美学性。

    道路景观,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庇护性景观构筑物是住区中重要的交往空间,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集散点,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主要包括亭、廊、棚架、膜结构等。

    功能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征中的地位很重要,因为功能是购房者直接对其生活环境的一个要求,景观的成功与否就是能否达到购买者的要求,使居住都在休闲时能体会到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生态性就是人们如何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减少对自然的剥夺和破坏,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文化性是一个具体的特征,不同的地域有其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比如四川园林景观中的对联文词是全国以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还要考虑到本居住的地形地貌。

    社会性,居住区景观环境是满足人们需要而生产的,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在一个好的景观中,人本能地会有一种愉悦感,当置身于较差的景观环境中,人们立刻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因此景观环境与人的心理是息息相关的。

    在景观的构建过程中,将尺度、色彩、比例、装饰、空间布局、构筑物之间的节奏与韵律相结合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一个景观不仅要体现在适用上,还要体现在美观上,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

    三、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

    (一)功能与形式统一。

    形式首先是建立在功能上的。设计师应根据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的特点、环境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经济实用。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动土的工程,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美化环境。

    景观设计是一种立体空间的艺术设计,在居住区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自然美,给现代化的居民一个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设计。

    (四)地方文化底蕴。

    一个好设计必须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所以设计前对当地的文化底蕴、历史、居民生活习惯都要进行调查。

    (五)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

    小区绿地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

    (六)功能的重要性。

    一个设计,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不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坐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等,就都是失败的设计。

    (七)合理的组织空间。

    居住区绿化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空间的组织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

    (八)自然景观,自然精神。

    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回归原始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居住区的绿化要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的东西,加以利用,然后运用到设计中去。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破坏自然,使人们感觉不到自然的气息与和谐。

    (九)设计要创新。

    科学的进步使得设计师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自由、更加多元化。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三者的融合在其产生和成熟过程中从来都是互相影响的,建筑师从事景观设计及景观设计师做城市规划的例子不胜枚举。景观设计将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经验应用于该领域,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景观设计思想需要得到提倡和传播,以引导人们树立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一是居住区要注意借助周围景观。在选址规划时要了解用地视觉范围内是否有提升小区景观品质的可借之景,有山、有水、有公园固然较好,更多的情况下是巧以因借,合理组织。

    二是小区的景观要与规划和建筑单体造型和谐一致,互为映衬。组成景观要素不仅是绿色植物、小品和水面,还应有建筑、铺装和人的活动场所。

    三是小区的景观要结构合理、富有个性。多样性的景观空间要有主次,才能避免景观的无序,而个性化的景观更是小区的亮点。

    四是除强化小区自然景观外,更要赋予小区景观的人文色彩,注重小区景观精神和文化上的构成,满足居民精神的需要,以及对家的认识和归属感。

    ;

    三、景观设计方法的内容简介

    《景观设计方法》旨在介绍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特点、原则和方法、表现及流程等专业设计知识,以期使读者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认识景观设计的本质,进而达到运用景观设计原理来进行设计的目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国内现代景观设计代表性实例为素材线索,深入浅出地探讨,阐述了居住区、城市公园、城市道路、河岸、校园、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典型景观设计及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景观设计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与实用性。

    《景观设计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城市规划没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用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前言

    第1章 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景观与景观设计

    1.2 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

    1.2.1 中国哲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1.2.2 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征

    1.2.3 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

    1.3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理论与实践

    1.3.1 英国的景观设计

    1.3.2 美国的景观设计

    1.3.3 拉丁美洲的景观设计

    第2章 景观设计的内容

    2.1 地形设计

    2.1.1 地形设计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2.1.2 新技术的运用及表达方法

    2.2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

    2.2.1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流程

    2.2.2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2.3 植物造景的主要手法和注意事项

    2.2.4 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2.3 地面铺装设计

    2.3.1 铺装的功能

    2.3.2 铺装设计的特性

    2.3.3 铺装营造意境的设计要素

    2.4 水景设计

    2.4.1 水景设计的历史渊源

    2.4.2 水景的类型

    2.4.3 水景设计的影响因素

    2.5 景观小品设计

    2.5.1 景观小品的类型

    2.5.2 景观小品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现状

    2.5.3 景观小品设计注意事项

    第3章 景观设计的特点、原则和方法

    3.1 景观设计的特点

    3.2 景观设计的原则

    3.3 景观设计的方法

    3.3.1 景观设计的思维方法

    3.3.2 景观设计的艺术构图方法

    3.4 景观设计方法应用的案例分析

    3.4.1 设计思维与方法

    3.4.2 南京市玄武湖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4章 景观设计表现及流程

    4.1 景观设计步骤

    4.1.1 客观合理的全面分析

    4.1.2 明确项目的定位

    4.1.3 制订项目发展战略

    4.1.4 确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4.2 景观设计流程

    4.2.1 设计准备阶段

    4.2.2 设计构思阶段

    4.2.3 初步方案设计及方案的确立与深化阶段

    4.2.4 施工监理阶段

    4.3 景观设计表现技法

    4.4 景观设计图的构成及范例

    4.4.1 设计构思草图

    4.4.2 设计方案图

    4.4.3 景观施工图

    4.5 景观工程概预算

    4.5.1 概念及目的

    4.5.2 预算定额

    4.5.3 计算方法

    4.5.4 实例分析

    4.6 景观工程设计施工合同

    第5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5.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5.1.1 居住环境的变迁与发展

    5.1.2 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5.1.3 影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因素

    5.1.4 居住区景观结构布局

    5.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5.3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5.3.1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

    5.3.2 居住区种植景观设计

    5.3.3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5.3.4 居住区公共环境设施景观设计

    5.3.5 居住区环境小品景观设计

    第6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6.1 公园的基本知识

    6.1.1 公园的演进

    6.1.2 公园的范围

    6.1.3 影响公园景观规划设许的因素

    6.2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及在设计中的运用

    6.2.1 地形

    6.2.2 水体

    6.2.3 植物

    6.2.4 建筑及建筑小品

    6.3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基本形式和形态构成

    6.3.1 公园设计中的形式美手法

    6.3.2 公园设计中的形态构成

    6.4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及原则

    6.4.1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6.4.2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的方法

    6.4.3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7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7.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论

    7.1.1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模式与要素

    7.1.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类型

    7.1.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7.1.4 道路景观设计的程序

    7.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7.2.1 道路绿带景观设计

    7.2.2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7.2.3 林荫道景观设计

    7.2.4 步行街景观设计

    7.2.5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7.2.6 交通岛景观设计

    7.2.7 滨水带道路景观设计

    第8章 河岸景观设计

    8.1 河岸景观概述

    8.1.1 河岸景观的相关概念

    8.1.2 河岸景观的类型及空间构成

    8.1.3 河岸景观的主要功能

    8.1.4 河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8.2 河岸景观细部要素设计

    8.2.1 河岸景观细部要素的构成

    8.2.2 河岸景观细部要素设计原则

    8.3 河岸景观设计原则

    8.4 河岸景观设计方法及步骤

    8.4.1 “绿荫里的红飘带”案例项目背景与概况

    8.4.2 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

    8.4.3 定位景观功能,确定发展目标,确立核心理念

    8.4.4 河岸景观规划的原则

    8.4.5 从整体向细部拓展,制订设计框架,定位细部节点设计

    8.4.6 河岸景观设计方法与法则

    8.4.7 河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第9章 校园景观设计

    9.1 校园规划和景观设计理论

    9.1.1 校园景观设计的概念

    9.1.2 校园不同空间的景观设计

    9.2 校园景观设计的内容与特点

    9.2.1 校园景观设计的内容

    9.2.2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9.3 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9.3.1 以人为本原则

    9.3.2 连续性原则

    9.3.3 文化性原则

    9.3.4 整体性原则

    9.3.5 多样性原则

    9.3.6 可持续原则

    9.4 校园景观构成要素

    9.4.1 自然景观

    9.4.2 人工景观

    9.5 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9.5.1 总体概况

    9.5.2 设计依据

    9.5.3 规划原则

    9.5.4 景观处理和总体布局

    9.5.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图样

    第10章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10.1 工业园区概述

    10.1.1 工业园区的概念

    10.1.2 工业园区的分类和特点

    10.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10.2.1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10.2.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特点

    10.2.3 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目标

    10.3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方法

    10.3.1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理念

    10.3.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构成要素分析

    10.4 规划案例——广西崇左湘桂糖厂工业园景观设计

    10.4.1 项目背景

    10.4.2 崇左工业园功能布局

    第11章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

    11.1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11.1.1 风景名胜区定义

    11.1.2 风景名胜区发展概述

    11.1.3 风景名胜区景观特点

    11.2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要素

    11.2.1 社会要素

    11.2.2 物质要素

    11.3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11.3.1 新材料的选择

    11.3.2 新技术的应用

    11.4 广西南宁状元泉景区设计

    11.4.1 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基本概况

    11.4.2 状元泉风景区规划总纲

    11.4.3 景区专项规划

    11.5 广西南宁青秀山旅游区凤凰台建筑景观设计

    11.5.1 项目概述

    11.5.2 规划目标

    11.5.3 设计理念

    11.5.4 总体规划及节点分析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艺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城镇建筑文化积累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是现代社会对广大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提出的严峻的挑战。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能源危机、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已使人们不得不更加关注城市的环境。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伐,面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涌现,人们正不断确立新的环境体系的价值观,以种种新的理念超越技术、艺术、经济、政治等领域;延伸到更高的层面,不仅需要创造悦目的环境,而且需要创造悦心而又健康的环境。

    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股票)

    四、什么叫景观改造设计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而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产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尽管中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专业仍在主要承担城市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那是因为中国景观设计发展滞后的结果。因为,只有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景观设计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地、多目标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目标地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

    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 景观设计

    景观(softscape)。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从规划角度来说,景观设计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该区域的(商业,文化,生态)价值.因而在设计中应抓住其关键因素,提出基本思路。 举例来说:天津服装街,作为一条已经衰落的商业街,在改造过程中应着重于重建该街及周边地区的商业氛围,按照步行商业街的尺度,补充必要的商业辅助设施,针对服装业特点提供适宜的氛围和环境;设计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应是人流的组织,休息场所的安排,通过软硬景观建立商业氛围,以及细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解决,就可以达到最初的目的(但不幸的是最大的困难不在设计本身,而是时间和资金,最终方案并未清晰的体现设计意图,而最终的施工只是将地面重铺一遍,并粉刷立面,"表面看起来好多了").至于表现手法,国内目前拼凑图纸的现象非常普遍,即扫描照片拼凑于平面图之上,算不上真正的表现。真正的表现并不在于漂亮的画面,而是对设计意图的充分体现。在景观表现上,手绘比电脑表现不论在效果上,还是对意图的表达上都更加有利。

     1.1景观作为城市景象 在西方,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西伯来文为"noff",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beautiful)有关。在上下文中,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可以想象,这是一个牧羊人,站在贫瘠的高岗之上,背后是充满恐怖而刻薄的大自然,眼前则是沙漠绿洲中的棕椰与橄榄掩映着的亭台楼阁宫殿之属。因此,这时的景观是一种乡野之人对大自然的逃避,是对安全和提供庇护的城市的一种憧憬,而城市本身也正是文明的象征。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1.2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乡村,使乡村也成为景观"(Cosgrove,1998,P70)。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将人束缚于君权之下,人被系于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人如母亲襁褓中的婴儿。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存与生活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城市,同时不断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新贵族们想用理想 城市的模式来组织和统领理想的乡村风景,实现一种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新秩序。 1.3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意的第二个转变,源之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文明与高雅的形象被彻底毁坏,相反成为丑陋的和恐怖的场所,而自然原野与田园成为逃避的场所。因此,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LandscapeArchitect而非Gardener)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而非Gardening);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华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园城市和随后的田园郊区运动。 文明社会关于景观(风景)的态度经过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转变的轨迹从逃避可怖的大自然而向往壮丽的城市,到设计与炫耀理想的城市,并把乡村作为城市的延伸和未来发展的憧憬,进而发展到畏惧城市、背离城市,而把田园与郊野作为避难之所,从而在景观中隐隐地透出对自然田园的珍惜与怜爱。 景观的这一审美内涵上的递变,也明显地反映在景观保护、设计、创造及管理的态度上。 景观作为审美对象的含意及递变 社会经济形态庄园及封建领主制经济为主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上升工业化,城市经济主导 美的景象(景观所指)神圣而壮丽的建筑的城市美的乡野,作为城市的延伸和城市经济的资源美的田园与自然,作为对城市的逃避和对抗 景观的营造宅院、宫苑在描绘和再现乡村风景的同时,营造城市化、几何化的自然(如巴洛克园林)将自然引入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或将城市引入田园(田园城市和田园郊区)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感知对象,是基于物我分离的基础之上的,即人作为欣赏者。但同时,人在景观中寄托了个人的或群体的社会和环境理想。陶渊明的桃花源也正是这样意义上的景观,武陵人眼中的桃花源是中国士大夫的社会和环境理想的典型。 但桃花源里人或者说"内在人"眼中的景观则另有一番含意,即景观作为一个栖居地。

    内在人生活体验

    2.1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无论是作画或赏画,都是一种卜居的过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也是场所概念(Place)的深层的含义。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德歌尔的栖居(Dwelling)概念(Heidegger,1971)。栖居的过程实际上是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居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城市的龙山或靠山,村落背后的风水林,村前的水塘,房子后门通往山后的小路,还有梯田和梯田上的树丛,甚至是家禽、家畜、蔬菜、瓜果,都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力相互作用、取得平衡的结果,是人们对大自然丰饶的选择和利用,也是对大自然的刻薄与无情的回避和屈服。桃花源的天人和谐景观并不是历来如此,也决非永远如此,正是在与自然力的不断协调过程中,有时和谐,有时不和谐,最终自然教会了人如何进行生态的节制,包括如何节约土地和水,保护森林,如何选地安家,如何引水筑路,如何轮种和配植作物,懂得"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懂得"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周礼·地官)。 城市中的红线栏杆、籓篱城墙、屋脊之高下、门窗之取向,农村的田埂边界、水渠堤堰,大地上的运河驰道、边境防线,无不是国与国,家与家和人与人之间长期竞争、交流和调和而取的短暂的平衡的的结果,即Jackson所谓的政治景观(1984)。 2.2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与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Norberg-shulz,1979,P8)。与时间和空间概念一样,场所(地方)是无所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为具体,使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哲学家们把场所上升到了一个哲学概念,用以探讨世界观及人生(Casey,1998;Heidegger,1971);而地理学家、建筑及景观理论学者又将其带到了理解景观现象的更深层次。对场所性的理解首先必须从场所的物理属性,主体人与场所的内-外关系,以及人在场所中的活动,无所不在的时间,四个方面来认识.这四个方面构成景观作为体验场所的密不可分的整体。 ⑴场所的物理属性 场所由空间和特色两部分构成,也可理解为空间和资源特征。关于空间的结构的分析,一个是点--结--线--面模式,最典型的是Lynch的节点-标志-路径-边沿-区域模式(1969),和"内--外"(Outsider-Insider)模式。后者可通过底面、顶面、围合、豁口、边界等元素来分析,并通过向心性、指向和节奏来强化空间感。在中国人的景观认知模式中,场所现象的空间更象"盒子中的盒子",无论是风水模式、中国画中的空间构图、宗教神话中的洞天福地,都体现了这种空间模式的存在,可把它称为葫芦模式(俞孔坚,1998)。点--线--面模式与葫芦模式是可以结合的,这种结合将更有利于我们对空间的把握。 而空间的特色则是由更为具体的物质成份及其状态所决定的,它具体描绘了构成空间的元素或成份,物体质地,光线色彩,形式等,形成地方特色的氛围。如哈尼族村寨景观中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黑色的土地,墨绿色的森林,长着青苔的房顶,着红衣服的哈尼少女,赶着老黄牛回家的老人的吆喝声,竹筒饭的消香……。所有这些共同铸成了一个场所的特色和氛围。这些都形成了景观的地方个性,或地理性格。 ⑵关于主体人的内-外关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后者以一种走出景外看景的距离感和主客观分离的姿态来研究景观,导致了景观作为风景的艺术观,以及景观作为实证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和系统概念的科学观,人文地理学及现象学则强调对景观的地方性的认识必须是人在景中的,Jackson(1984)对景观的理解正是基于此。他认为景观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而它不是人们观看的对象;景观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空间,景观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观分离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景观的评判是作为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而且是站在那些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评判和认识的;所有景观都表达了一种理想,一种经世不衰的,在大地上创造天国的理想。 ⑶关于场所的功能或人的活动:定位和认同 场所(地方)是人与自然秩序的融合,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中心,与其说场所是通过其地点、属性或者社区所定义的,不如说它们是通过人在特定场合下的体验所定义的(Relph,P141)。场所在英文中的含意与发生,产生(Takeplace)相联系,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文化中关于世界创生的传说都是把混沌无秩作为世界前的状态。当天地分开,晦明有秩,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鸟、兽、人文开始成形之时,便有了场所。所以场所使无变为有,从无秩走向有秩,所以场所的形成在于对世界的组织,将世界分化为性质上各有区别的独特的中心,并使其有结构以反映和引导人们的体验。而要获得场所,感觉到场所的存在,则依赖于人的体验,这决定于两个方面:即:定位和认同,前者说明人是否感觉到以某地方为中心或节点的秩序的存在,后者则表明人自身秩序是否能与客观的秩序发生共鸣与和谐。如果两者是肯定的,则场所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是有场所感的。否则,要么是在空间和茫茫宇宙中人不知所在,无所适从;要么所从不适,而茫然不知所去,这便是场所感的丧失(Placeless)(Relph,1976)。 a.首先关于定位,它主要和空间的结构特征相对应,中国文化景观中的葫芦模式,如以穴位为中心的四神兽风水图式,便是一个传统中国人的空间定位模式。基于这一模式,中国大地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地方系统,或国土定位系统,在最大尺度上的定位结构是仰观天象、星座,地分经纬,以昆仑为祖山,长江、黄河、五岳为四至和环护,次级定位系统则围绕州府、县衙,辩龙山、龙脉,以分玄武朱雀,明朝山案山、水口,偶尔标以风水亭塔。都是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定位座标,使栖居者明白其在天地中的位置,犹如座胎于母亲子宫中的胎儿,依偎于自然母亲的怀抱中,获得安宁的栖息。中国人的葫芦模式是一个栖居的模式,是一个基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定位模式。林奇的点线面模式则给运动于景观中的人一个空间定位系统和参照,通过这些空间元素,形成整体城市的印象,指导人在城市中的运动。节点的向心性,道路的指向性以及空间的节奏和变化,都使场所的秩序感得以强化。 b.场所对人的活动的作用的第二个方面是认同,它是与地方的特色和个性相对应的,认同即与特定的环境成为朋友,或者说是使自己归属于某一场所,和这一个地方上的社会群体。认同于一个场所,是一个适应于这个地方的所有自然过程与格局以及社会的过程和结构的结果,是个体人的秩序与其脚下的土地,头顶的苍天,以及周围的自然和人的秩序的谐同,当对方告诉你是来自哀劳山的麻栗寨时,他实际上带给你的是哀劳山半山腰上的那个村寨,寨子上头的那片密林,林子上的云雾,以及寨子下面的梯田,和梯田上的那丛树,那一堆巨石;他实际上还带给你那 又长又粗的竹筒烟枪,男子头顶的红头巾,少女身上的黑底白纹绣花,还有竹筒米饭的清香,以及蘑菇房、长街宴、神树上的祭台。这里,人成为场所的一部分,场所也成了人的一部分。 如场所的方向与定位功能取决于场所的空间结构属性,人对场所的认同则是对应于地方的物质特性。物质属性、人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含义是构成场所整体个性特征的基本元素。 作为一个景中人,你归属于某一场所,认同于该场所,你在景中的状态越深入,你与场所的认同感就越强(Relph,1976,P49)。只有成为景中的人,归属于场所的自然过程、自然力以及场所的社会过程和地方之神,认同于它们,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场所感,一种自觉的场所归属感,而由场所构成的景观才具有意义

    编辑本段专业的发展

    景观设计

    与建筑学一样,景观设计职业先于景观设计学的形成,在大量景观设计师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这便是景观设计学。 农业时代中西方文化中的造园艺术,前科学时代的地理思想和占地术(在中国称为风水),农业及园艺技术,不同尺度上的水利和交通工程经验,风景审美艺术,居住及城市营建技术和思想等等,是宝贵的技术与文化的遗产,它们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的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但景观设计学决不能等同于已有了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的造园艺术,或园林艺术,也不能等同于风景园林艺术(landscape gardening)。 正如算术之干数学,中国的针灸之于现代医学,不能同日而语一样,任何一门源于农业时代的经验科学或技艺,都必须经历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方法进行脱胎换骨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工业时代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地关系问题。早在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坚持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称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而非当时普遍采用的landscape gardening(风景造园,或译为风 景园林),从而为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开辟的一个广阔的空间,绵延100多年。 同样的理由,奥姆斯特德给这个专业和学科定义的空间决不应是景观设计学科当今发展的界限。早在20世纪60年代,另一位美国景观设计学科的领袖人物麦克哈格(mcharg)就是针对当时景观设计学科无能应对城市问题和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而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使景观设计学科再次走到了拯救城市、拯救人类和地球的前沿。 景观设计

    又有半个世纪过去了,城镇化的深入和蔓延,信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化趋势,都将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都将要求重新定义景观设计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可持续理论、生态科学、信息技术、现代艺术理论和思潮又都将为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和对策。我们既没有必要用新瓶子去卖老酒,更不应该用老瓶子去装新醋。 但无论学科如何发展,景观设计学科的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热爱土地与自然的伦理(天地)、人文的关怀(人)和对待地方文化与历史的尊重,对待脚下土地的敬畏、归属与认同(神)。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贵州工厂景观设计概念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贵州风景景观设计施工(贵州风景景观设计施工招聘)

    贵州日式景观设计施工公司(贵州日式景观设计施工公司排名)

    贵州品牌策划怎么样做(贵州品牌策划怎么样做的)

    什么叫拱形(什么叫拱形门)

    服装自创品牌(服装自创品牌策划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