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素描:构图、透视、结构素描、光影素描; 本文来自齐生设计职业学校
色彩:色彩原理、色彩对比、色彩应用;
透视制图: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园林手绘制图、园林写生。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原理、法则、应用;
立体构成:立体构成概念、法则、基本元素、造型;
计算机制图——PHOTOSHOP;3DMAX;AutoCAD。
园林景观学、园林发展及简史,东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体系。
园林布局与设计原则,园林设计艺术美学理论,园林艺术设计美学方法。
城市的规划布局,生态性园林。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私家花园及屋顶花园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日本园林景观专题设计。
园林手绘制图,园林工程制图,景观设计制图方法、规范及标准。
园林景观常用材料的讲解及应用。
园林植物分类学,中国(重庆)及长江流域常用的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园林植物生态学,园林植物栽培方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施工图的读图方法和绘制;土石方工程,给排水工程,强弱电工程,铺装工程,植物栽培。
增开课程:专业设计、大型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园艺设计。
职业规划选修课——创业管理、营销技巧、社交技巧、管理基础等。
不管学什么,多接触社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技能。加油。
城市景观建筑(城市景观建筑网站)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城市景观建筑(城市景观建筑网站)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景观建筑设计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为:景观设计初步、测量学、景观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模型制作、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表现技法、机算机辅助设计、景观工程技术等、AutoCAD、Photoshop、Sketchup、3Dmax。详细点分为:
二、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有成功的建筑设计,再好的景观设计也是一个没有实用性空壳,而没有与之融合的景观设计,再好的建筑设计也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寻找各种途径,达到两者的完美融合则是当今乃至以后的一个目标。下面是关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一、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当代建筑设计不仅要完成自身主体设计,对环境、景观的理解和把握更应先于建筑设计。而目前的设计程序中景观设计往往滞后,环境和景观被作为城市设计或者建筑设计的附属产品,导致城市中景观形态的支离破碎。如果把场地的景观环境作为建筑设计的限制性前提性条件,使建筑成为景观设计的一个因素,那设计就可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就此而言,建筑设计是否应该树立景观规划为先的设计观念,在建筑设计的始终,是否贯穿对景观的参照、理解、协调与统一,成为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整体设计思想。广义上说,整体设计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狭义上,建筑整体设计思想是一个新概念,其特点是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技术装备等协同关系。城市中的建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从时间上说它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断面。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建筑与景观的有机整合。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建筑存在于环境之中,相对成为环境中的主角,它决定了环境的表情、控制着景观中的重音。建筑应从被动地单方面追求环境和谐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策略向环境延伸,寻找与景观的结合点。
(1)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当代建筑师有责任在深入建筑单体设计的同时,对整体的'建筑环境提出设计导则。摒弃个人的、极端的单体形态的创作模式,分析基址环境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导则。导则内容应该包括具体的风格、主色调、环境铺装景观设施等设计建议,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产生辐射式、制约式的影响,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
(2)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可将变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地调整建筑与环境问的关系。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元素并进行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意向。
3.建筑景观化的趋势与导向。无论是新锐建筑师的实验建筑,还是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在欧洲传统城镇还是在亚洲现代都市,我们均能发现这种倾向-都市建筑景观化。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或是材料、或是形态、或环境效应等,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4.细部设计与景观的协调手法。细部设计是从整体出发,对细部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细部是整体的一部分,而且是需要特殊考虑的一部分。建筑细部设计应符合建筑的整体意向,体现整体风格,使各个细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为整体服务。以景观意识来看建筑的细部设计,目的在于将细部与人的尺度紧密联系。好的建筑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尺度的意象整合到小尺度的细部呼应,每个级别都体现着设计师的精细考量。如果建筑与景观的细部协调地组织在一起,共同处于一种稳定的有机系统中,那么就可称为完整的作品。
二、景观设计中建筑意识的植入
与建筑设计不同,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使用的展开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生命过程,其维护需要系统化的思想及理性的态度。
1.以科学的理性控制景观生成过程。景观生成过程是对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进行论证与实施的过程,是景观理性途径的应用。科学的景观生成过程应是对功能、经济、生态、效应、技术等因素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及推理;对景观场地内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生物、地下埋藏物等进行“干层饼”模式的垂直分析;对区域内的“斑块-廊道-基质”进行水平式的分析;对场地适应性、区域功能进行定位;以上论证得出的结论作为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依据,给景观设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在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抒发个人美学情怀的传统造园作品仍然存在,不考虑客观存在的主观设计比比皆是。西方的景观意识仅仅作为舶来品。让大多数人学会皮毛,而真正隐含的深层科学理性却无人借鉴。
2.运用建筑理念挖掘景观设计深度。我国景观设计的实践还处于初步阶段,学科发展不够系统完善,理念还停留在表层美化的层面。设计水准良莠不齐,盲目抄袭现象严重。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问题,或许可以成为目前阶段可取的方式,它使得景观设计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饰、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对漏洞的简单的遮盖,而是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运用建筑的思维创造出每个层面不同的功能,以科学的方式将广场与周围的建筑、公共设施结合成为系统化的环境。
3.以建筑手段实现造景创意。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
(1)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景观的畅想空间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样会面对如何实现的问题。与传统植物造景的风景意象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在技术的支撑下成为可动的景观。桥体是而是收起的圆,时而是打开的弧,时而是放下的直线跨越水面,让人们领略了技术的魅力。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2)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夹缝地带,无法实现模式化的城市造景:或不具备植物条件,或无法实现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间中,可以借鉴建筑思维中分析研究的方法,选择最经济适用的原则,来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限制性问题与复杂棘手的难题。比如,在城市建筑高密度的狭窄区域,以彩色喷涂地面的方式划分出进出的道路以及人行与车行的路线,既满足了道路的功能要求,同时也为高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对象。这种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也是源于建筑思维。
;三、城市规划与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哪个更接近建筑学?
城市规划专业,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研究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合理选择城市的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而景观建筑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建筑,景观、园林等。
总体来说,城市规划离建筑比较远。研究的是城市的总体状况、从经济、社会环境等研究。(城市规划有的学校是专门设立的一个学院,有的将其划在建筑学院内。)
景观建筑设计和建筑学更接近,但也只是部分交叉。因开设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同,方向也不同。景观建筑算是建筑的一个分支吧,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做风景区的景观方面,另一个是研究与景观适应的建筑。
TO
sum
up
,景观建筑设计更接近建筑学。
四、景观设计构筑物统一标准
景观设计构筑物统一标准
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景观设计构筑物统一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材料若为木材,应该选用经过防腐处理的耐久性强、充分烘干的木质材料,保持相应裂缝的标准,以免影响景观和结构的要求,表面需要涂刷选用木质 漆。若为其它材料均要考虑防腐和耐久性。
2 照明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射灯、地灯、柱灯,要保证夜间景观效果,满足居民夜间出行活动的照明需要。射灯的角度应避免形成眩光污染。
亭:
1 亭的檐口高度宜在2.4m左右,宽度2.4~3.6m,立柱间距宜在1.8~3m左右。
2 亭屋顶的排水最好不要安排在亭的主入口方向。
廊
1廊的宽度和高度设定应该按人的.尺度比例关系加以控制,避免过宽过高,一般高度宜在2.2~2.5m之间,宽度宜在1.8~2.5m之间。居住区内建筑与建筑之 间的连廊尺度控制必须与主体建筑相适应。
2 廊柱与横架必须采用有效的连接方法,牢固连接,具有相应的防风能力。
花架
1 花架高度宜在2.2~2.5m,宽度宜在2.5~4m,长度宜在5~10m,立柱间距2.4~2.7m。
2 花架四方柱截面应该考虑倒角处理。
3如果考虑攀爬植物,则要有相应的植栽设计,预留植栽土的位置。并且要有花架与攀爬植物的维护保养的说明。
张拉膜
1 膜结构的悬索拉线埋点要隐蔽并远离人流活动区。
2 膜结构的连接件必须是优质材料,具备相应的防拉强度。
3当采用内部照明时,灯具与膜面应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灯具散发出的热量将 膜面烤焦。膜结构的材料要注意反光特性,布置考虑周边住户的光污染。
4膜结构设计必须符合膜材料的受力特性,应有足够的坡度解决排水问题,通常膜面坡度不低于1:10。
景墙
连续长度宜在3~5m,高度宜在1.5~2.5m,厚度宜在为200mm
台阶、步道
室外台阶步道要求踏面宽350,高度130。
桥
跨度,安全(栏板高度)满足安全高度1.05m以上,宽度人行不宜超过3m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市景观建筑(城市景观建筑网站)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城市景观建筑(城市景观建筑网站)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