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武汉公园海绵景观设计(武汉公园海绵景观设计图)

    发布时间:2023-03-10 05:00:0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3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武汉公园海绵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业最低价)

    文章目录列表:

    武汉公园海绵景观设计(武汉公园海绵景观设计图)

    一、海绵城市之植物设计

    这段时间做了两个海绵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项目,海绵城市现在是大趋势这些形势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就直接说项目吧。

    海绵城市的作用主要是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在这一项配套系统中,植物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物是海绵城市系统长期使用运转的关键。

    植被保持水土流失,净化雨水,减缓雨水流速。在植物的选择上应该遵从以下原则:

    1)、适地适树,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选择适当的植物品种。例如项目所在地,土质类型,降水量,气候等因素。

    2)、优选选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适应能力强,稳定性强,容易形成生态群落,后期养护成本低。

    3)、根据海绵城市做法,结合雨水花园系统,有针对性地选择耐淹、耐旱、抗逆性强等的植物品种。

    4)、丰富植物品种多样性。结合景观园林的美学和艺术性,运用植物特有的属性,合理科学地配置植物。

    实例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景观效果,这是深圳秋冬季的道路绿化情景。就从这个项目来说吧,我们可以看到行道树是秋枫,地被植物是黄金榕,还有高灌木红车。景观效果不好,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植物选择方面,秋枫是半落叶植物,黄金榕和红车是常绿植物。落叶未及时清理,造成溢流井堵塞。

    2)、地区气候因素、降水量方面,深圳的冬天降水量比较少,黄金榕需要更多的水分,植物养护跟不上,容易造成落叶的影响。

    3)、设施做法方面,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一下上面提到的规范,植物种植土有专门的配比,考虑到雨水的浸水能力,配比的种植土不具保水性,所以要选择耐旱耐涝的植物。

    4)、种植土污染,下沉式绿地要收集人行道及道路的雨水,从而将道路上的污泥灰土及有害物质带入土壤中,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透水能力降低,植物根系呼吸能力降低,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形成黄土裸露,堵塞雨水井等现象。

    5)、植物后期养护不到位,雨水花园的植物养护应区别于普通绿化养护。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植物养护。

    6)、种植土厚度不够,深圳现行规范种植土为60-120厘米厚,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82-2012,1.2米厚种植土是浅根系植物的要求,所以在深圳市政道路中种植大规格,深根性植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浅根系植物作为行道树容易受台风侵扰,倒伏。

    以上也只是我作为植物设计人的一点点分析,上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补充,拍砖。

    二、2020武汉最适合去春游的景点有哪些

    1.汉阳江滩公园 2.桥南公园 3.戴家湖公园 4.吴家山公园 5.谭鑫培公园 6.二龙潭公园 7.藏龙岛湿地公园 8.东湖绿道 9.江夏绿道 10.沙湖公园 武汉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有很多的美景,每年春天,人们都喜欢几个人聚在一起去踏青,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武汉最适合春游的几个景点。

    1.汉阳江滩公园

    汉阳江滩已经成为大家娱乐休闲的好场所。当然,吸引大家的不仅仅如此,还有她一年四季都不同的景色。

    2.桥南公园

    作为武汉首批海绵化公园改造项目,园区设置大型雨水花园,花园内栽种四季特色鲜明的花卉,打造了“生态花海”。

    3.戴家湖公园

    特色景观和功能区有足球场、滑板及轮滑场、船模广场、林下秋千场等,该园将和青山公园一道,组成青山区闹市最大“绿肺”。

    4.吴家山公园

    这里原为山林,公园始建于1999年,公园与五环广场一道,构成东西湖区的文化休憩中心。园内有30年以上乔木5万多株。

    5.谭鑫培公园

    谭鑫培公园东邻大花山,西望八分山,南接主城区,北连汤逊湖,视野十分开阔,适合周末散步。

    6.二龙潭公园

    漫步在宽长的林荫道,两边的花坛绿草如茵。五彩缤纷的鲜花争奇斗艳,散发出清新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7.藏龙岛湿地公园

    蓝天白云下的湿地公园美得像宫崎骏漫画里的夏天,有芦苇荡、荷花塘,非常漂亮。

    8.东湖绿道

    能走上整整一天,沿线设有山坡、草场、湿地、沙滩,生态多样,景色宜人。

    9.江夏绿道

    全程徒步6小时、骑行2小时,串起了花山、八分山、青龙山,三座山,绿树环绕。

    10.沙湖公园

    沙湖公园是武汉最大的城中湖公园,古韵幽雅,是一个逃离喧嚣的好去处。

    三、武汉菱角湖湿地的水比湖面要高是为什么

    菱角湖湿地的水比湖面要高的原因是因菱角湖不与长江、汉水等水体相连,其湖泊来水由雨水、周边湖泊等水系补充水源。菱角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中心城区,西侧与新华路、唐家墩路交接,北边为国资大厦,南面接CFD时代财富中心,菱角湖壹号住宅楼(长江日报路),东侧紧邻湖北省新华医院。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盛产菱角而得名“菱角湖”,当地村民以捕鱼为生,水质清澈。因菱角湖不与长江、汉水等水体相连,其湖泊来水由雨水、周边湖泊等水系补充水源。90年代,随着城市开发,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及居民沿湖建起大量建筑,基本将菱角湖自然来水全部截断,菱角湖失去自我净化能力,水质逐年恶化,2007年检测,其水质已成劣5类。2008年,市政府提出“一湖一景”工程,将菱角湖纳入整治范围,经治理,当年水质提升至5类。由武汉市城市园林设计院完成的菱角湖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这座水面为主的公园定位是——生态公园。目前,菱角湖的水域面积为9.15万平方米。改造后,该公园的总面积将由目前的15.13万平方米增至18.33万平方米。根据规划,拆迁新华下路部分建筑后,该公园还将新增一块3.2万平方米的绿地。与菱角湖隔街相望的菱角湖万达广场也将在2010年建成开放,这片规划达50万平米的新商城集购物娱乐休闲中心、室内外休闲步行街、时尚公寓、精品住宅四大业态于一体,涵盖了品牌超市、国际影城、国际数码广场、顶级健身会馆、停车场等多重功能。届时,将给菱角湖区域市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四、海绵城市建设可视化分析?

    目前的雨水管理通过地下管网将雨水迅速排离场地,直接排入接收水体或集中的雨水处理设施,或者由雨污综合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这种将雨水集中排放的做法引发了下游洪泛,河岸侵蚀,河道污染,栖息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的雨水管理技术通过从源头处理雨水径流,模拟蒸散、下渗、径流排放的自然过程,结合景观规划及策略性的场地设计,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将雨水由废弃变为资源化利用,而且创新性地将地下排水转向地面,形成可视化景观,将传统的人工基础设施采用了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增加了场地的趣味性及价值。

    这种生态雨水管理理念是人与环境生态关系的产物,既遵循了自然水循环法则,又能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主要采用径流减缓、散播、渗透的策略,综合机械和生物的方法,结合雨水收集、运输、过滤、蓄存、下渗、利用的关键步骤,形成具体的径流流速控制、雨水滞留、雨水蓄存、雨水过滤、雨水渗透、雨水水质处理技术,通过系统规划和场地中的综合运用,使开发后场地水文特征与开发前保持一致,并创造出使人产生愉悦体验的景观空间形态。

    1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视化内涵

    “可视化”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为:可视化是指用于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任何技术和方法。在历史上包括洞穴壁画、埃及象形文字等,如今可视化有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如科学教育、工程、互动多媒体、医学等[1],将测量、计算获得的数据信息转换为直观的图形、图像。文中将这一计算机领域的常用术语引入海绵城市雨水管理当中,内容涵盖数据信息图像可视化、场地景观水文功能可视化2个层面的内容。旨在通过可视化的手法完善现状调查评估、场地设计及施工建设、项目运行管理体系。首先,在数据信息可视化层面,对于设计、研究人员来讲,将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等数据信息通过GIS、SWMM等软件录入并得出有助于规划设计方案前期分析的图形资料;对于政府、开发商和公众而言,结合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起政府、开发商、公众等相关利益人群之间的沟通平台。

    通过数字模型和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建立起可查询可视化的项目资料库,另一方面通过智能终端提供项目活动信息查询,以及客观的公众参与的时空行为研究,通过各类社交网络获取并分析公众主观的意见,作为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或者后期运行维护的参考依据。其次,在场地景观水文功能可视化层面,强调水文循环过程或水处理过程的景观可视化,提升场地审美体验,促进公众教育。为保障水文功能可视化的景观感知效果,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态美学的原则,以期创造出集合生态、文化、感知于一体的可持续景观。雨水管理可视化尺度范畴涉及城市-社区的系统规划,以及邻里-场地尺度的设计,着力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土地利用及人工基础设施的结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以期建立发挥整体水资源管理、调控功能的绿色空间网络。

    (1)城市-社区尺度:主要是指流域内汇水和排水的战略系统规划,对其中自然汇水、储水区域的生态保护及修复,以及对系统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例如对自然河道、湖泊、湿地、河漫滩、生态敏感区、林地,以及城市森林、绿色廊道、城市蓝绿线等进行保护性规划,将上述大尺度开放空间作为绿色网络进行综合规划,平衡开放空间和城市土地使用利益间的冲突,维护水体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连通性。

    (2)邻里-场地尺度:主要包括建筑、居住区、停车场、街道、市政公共空间的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在场地和城市的尺度之间,通过分布式的网络连接,逐层消减、处理流向接受水体的径流(见图1)。这些设施的设置,能够增加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能够减少径流,促进下渗,蓄水泄洪;能够阻止水体污染传播;能够建立起健全的分布式水文网络[2]。通过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可将生态效益传递到城市中。在城市-社区尺度下的景观能够提供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在邻里-场地尺度下的生态效果相对薄弱,但因处于人的感知领域,其美学性更强,设计结合自然,能提供休闲、审美的多功能场地,创造户外锻炼、社交联系的机会,改善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公平。

    2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视化原则、价值

    2.1遵循生态美学三原则

    贾苏克•科欧(JusuckKoh)在关注生态学、现象学和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将建筑、景观和城市设计综合起来,研究建筑和景观的设计理论与美学[3]。在对传统形式美学扩展,以及吸收东方建筑美学基础上,他提出了“包括性统一”、“动态平衡”、“补足”美学生态范式三原则。

    (1)包括性统一:将客体或对象置于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将之视为这个整体语境中的一部分,强调它与人、场所的统一[3]。作为可持续景观的一部分,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的营建中需要考虑雨水管理技术与可持续景观其他技术措施的融合,多种技术措施与场地属性、人文环境、公众需求、景观流线、景观节点、景观空间构成要素的融合,才能创造出包括性统一的多元化多功能景观。

    (2)动态平衡:该审美原理既指向源自创造“过程”的定性不对称,也指向隐含在审美“形式”中的形式不对称[3],体现了一种“过程”的秩序化。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需要平衡降水期、非降水期及寒冷天气多种气候状况,降水期景观将雨水收集、运输、过滤、蓄存、下渗、利用的径流路径、形态、处理过程进行形象地动态可视化展现,亦可具有互动性,使雨水基础设施的选取、组合配置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形成具有秩序感的构成形式,并保障干燥期和寒冷气候良好的景观效果。

    (3)补足:“补足”观念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就是让自然和景观来补足人类与建筑,也就是麦克哈格所倡导的“设计结合自然”思想[3]。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中采用自然材料或再生材料、选取当地植被及运用可再生能源可以达到节省材料及节能的效果,而且可以将自然的象征意义带入公众意识中。把空间(景观)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过程,就是使人们适应场地、建构场所、形成场景的过程[4],通过场地、场所、场景构建,将传统元素或地域文化植入景观,补足现代生态景观缺失的主题感、历史文化感、集体记忆及认同感,将人与环境视作一个系统,使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公众感知相互关联。

    2.2融合四类景观价值

    哲学范畴的价值,是对功利、道德、审美以及政治、法律、历史、社会活动、宗教和科学技术等具体价值共性的最高概括和抽象,成为“价值一般”。即泛指在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客体对于主体的某种意义[5]。价值观则是价值目标和尺度、准则的表现,反映了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评价标准。在信息时代,景观的价值观逐渐转为生态、社会、艺术、文化的综合体,景观的评价标准也呈现为可持续论的观点,即在保障人类发展的同时,也要协调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再生以及生物和文化多样性。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伴随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的转变,反映了当今时代人类环境伦理道德范畴的发展,也为当代景观实践提供了价值参考和方向。

    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建设产生于上述价值观语境,在将高效用水、节水的生态原则和生态技术用于城市景观时,需要协调对自然的强调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将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形成优秀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在瑞典马尔默与城市雨水建设相关的出版物中,PeterStahre曾指出开放式排水系统有多重价值,包括美学、生物、动物、生态、野生生物、休闲娱乐、公众关系、教育、环境、经济、技术价值。文中将国外针对于雨水景观的评估搜集整理,可作为价值评定原则,借鉴用于指导国内海绵城市景观建设。在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s)规章中,将水质、水量和景观舒适性并行用于排水规划评估。其中景观舒适性倾向于提供开放空间及野生生物栖息地,并包括社区价值、资源管理、空间多功能性、教育、水景、栖息地营建、生物多样性规划。美国的可持续土地设计开发评价体系(SustainableSitesInitiativeTM,简称SITES)针对场地初步选址、现状评估规划、场地设计、场地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建立了景观评分系统,并提出了相应指导原则。在场地设计阶段,SITES将场地降水管理、减少景观灌溉用水、基流下方降水管理、减少户外水使用、将功能性的雨水水景设计为舒适性景观、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作为场地水系统评价因子,并赋予相应分值。上述价值和评估标准运用于项目实践中,通过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设计,如在场地中将雨水进行地下水补给,或净化、收集用于灌溉、装饰性水景补充水等生态技术途径,进行水质、水量的管控及栖息地营建以保障其生态价值;通过提升场地的吸引力及满足公众的视觉美感、空间体验、社交联系等方面实现其艺术、社会、文化层面的价值。

    3可视化运用于海绵城市场地景观

    3.1可视化的技术措施

    雨水基础设施集合了工程和生物作用,根据雨水水文控制步骤和技术产生了从硬质工程化到软质生态化的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的可视化景观设施。按照水质和水量处理的功效由小到大,依次形成相应的雨水基础设施单元要素。这些要素可用于不同的尺度范围及用地类型,既可以单体形式存在,又可依据场地条件,将不同处理程度的适用设施综合运用形成网络,提供高级别的水质处理功能,从更大程度上减少径流量。文中将可视化的雨水设施单元要素加以整合,并对其功能特性做了详细的阐述(见表1)。可视化的雨水基础设施可以用于不同用地类型,形成具有生产力和可再生的多样化、多功能城市景观,使之不断更新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居住区、公园、广场等雨水基础设施可以设计为地下水补给和雨水收集再利用的生产场地。艺术化地设计雨水网络,将建筑屋顶和地表径流收集用于景观浇灌,还可以配合采用生物系统及机械设备等更高级别的净水设施,使集水用做水景使用、建筑中水系统等非饮用水质要求的用水。公园可以在边缘区设计种植沟、过滤带、植被树池、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对周边建筑、街道、场地边缘雨水加以处理,内部场地可以设计硬质或者软质的水景用于公园内部雨水处理、利用,如建造渗水池、袖珍湿地、人工水池等景观设施。街道可设计为公共街道花园,在满足机动车、步行、自行车通行及地面停车的功能基础上,通过最小化不透水铺装使用,结合有引流作用的路缘石,结合生物洼地的作用,形成道路雨水网络,进行雨水分流排泄。停车场结合透水铺装、生物洼地、雨水花园等设施,形成生态停车场。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汉公园海绵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武汉酒店景观设计案例(武汉酒店景观设计案例大全)

    武汉木兰天池景观设计(武汉的木兰天池景区怎么样)

    天津武汉众创聚世(武汉众创天下)

    上海悦普网络是4a公司(上海悦普网络是4a公司嘛)

    工业咨询公司排名(工业咨询公司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