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大学排名名单
2019年12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公布了2019-2020中国大学排名800强最新排名榜单,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排名前10的大学还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已经是连续13年蝉联大学排名榜首了,以下是2019-2020中国大学排名800强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占32.00%)、高层次人才(占13.00%)、优势学科专业(占9.00%)、高端科研成果(占21.00%)、科研项目(占5.00%)、科研基地(占5.00%)、办学层次(占5.00%)、社会声誉(占6.00%)和国际影响(占4.00%)等9大核心指标组成。
点击下方各省市名称可查看全国31省市大学排名榜单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湖北 四川 广西 湖南 辽宁 海南 宁夏
福建 甘肃 河北 吉林 江西 云南 河南 内蒙古
陕西 安徽 新疆 西藏 贵州 青海 山西
黑龙江
说明: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不鼓励进行大学排名,故没有权威排名,每个排名机构依据的排名指标不同,少数学校可能有出入,大家可以参考不同版本排名后选择学校。
2019-2020中国大学排名800强完整榜单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综合得分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北京大学 北京 100 8★ 世界一流大学
2 清华大学 北京 98.78 8★ 世界一流大学
3 复旦大学 上海 82.14 8★ 世界一流大学
4 浙江大学 浙江 81.98 8★ 世界一流大学
5 南京大学 江苏 81.43 8★ 世界一流大学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81.34 8★ 世界一流大学
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80.49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80.44 8★ 世界一流大学
9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80.41 8★ 世界一流大学
10 天津大学 天津 80.3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武汉大学 湖北 80.3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南开大学 天津 79.2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山东大学 山东 79.19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中山大学 广东 78.75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76.4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76.23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东南大学 江苏 75.79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四川大学 四川 75.73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吉林大学 吉林 75.64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同济大学 上海 75.33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74.67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74.2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厦门大学 福建 73.76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4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73.5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中南大学 湖南 73.5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东北大学 辽宁 72.05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72.0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7 湖南大学 湖南 72.0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71.99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69.3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1 兰州大学 甘肃 68.46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68.29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68.08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67.57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重庆大学 重庆 67.47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6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67.14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7 河海大学 江苏 67.05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66.97 5★ 中国一流大学
39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66.91 5★ 中国一流大学
40 郑州大学 河南 66.9 5★ 中国一流大学
41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66.85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66.85 5★ 中国一流大学
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66.8 5★ 中国一流大学
43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66.8 5★ 中国一流大学
45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66.67 5★ 中国一流大学
4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66.47 5★ 中国一流大学
4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66.4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48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66.38 5★ 中国一流大学
49 南昌大学 江西 66.32 5★ 中国一流大学
50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5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66.29 5★ 中国一流大学
51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6.28 5★ 中国一流大学
52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6.07 5★ 中国一流大学
53 暨南大学 广东 66.03 5★ 中国一流大学
54 西南大学 重庆 66.01 5★ 中国一流大学
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65.93 5★ 中国一流大学
56 东华大学 上海 65.87 5★ 中国一流大学
57 西北大学 陕西 65.8 5★ 中国一流大学
5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65.56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59 苏州大学 江苏 65.26 5★ 中国一流大学
60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60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65.17 5★ 中国一流大学
61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65.16 5★ 中国一流大学
6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65.12 5★ 中国一流大学
63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65.04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64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65.01 5★ 中国一流大学
65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65 云南大学 云南 65 5★ 中国一流大学
65 上海大学 上海 6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67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64.97 5★ 中国一流大学
68 福州大学 福建 64.9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69 河南大学 河南 64.9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70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64.91 5★ 中国一流大学
71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64.9 5★ 中国一流大学
71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4.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64.89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7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64.89 5★ 中国一流大学
75 宁波大学 浙江 64.8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76 燕山大学 河北 64.87 5★ 中国一流大学
7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64.87 5★ 中国一流大学
78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64.86 5★ 中国一流大学
79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64.8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64.84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80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64.84 5★ 中国一流大学
80 江南大学 江苏 64.84 5★ 中国一流大学
80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64.8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4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64.8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64.82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86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64.81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7 河北大学 河北 64.7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8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64.75 5★ 中国一流大学
89 扬州大学 江苏 64.7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0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90 江苏大学 江苏 64.7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 64.6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辽宁大学 辽宁 64.6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3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64.68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94 山西大学 山西 64.67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4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64.67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5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 5★ 中国一流大学
96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64.6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7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64.6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8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 64.6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64.6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64.6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64.6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 64.6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3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 64.61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3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64.61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5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64.6 5★ 中国一流大学
105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5★ 中国一流大学
105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5★ 中国一流大学
106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64.5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7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64.5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7 深圳大学 广东 64.5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9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64.4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0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64.44 5★ 中国一流大学
1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1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4.43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112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64.38 5★ 中国一流大学
113 长安大学 陕西 64.2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4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64.08 5★ 中国一流大学
115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115 南方科技大学 广东 64.07 5★ 中国一流大学
115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 5★ 中国一流大学
116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64.0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7 安徽大学 安徽 64.0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8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64.0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9 湘潭大学 湖南 64.0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0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63.9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1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63.9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2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63.8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3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63.6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4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 63.61 3★ 区域一流大学
125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5★ 中国一流大学
125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 63.4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5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6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 63.4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7 广西大学 广西 63.4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8 广州大学 广东 63.36 3★ 区域一流大学
12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63.3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0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 5★ 中国一流大学
130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5★ 中国一流大学
130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63.27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0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1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63.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2 新疆大学 新疆 63.18 5★ 中国一流大学
132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63.1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4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63.1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5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63.15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6 华侨大学 福建 63.13 3★ 区域一流大学
137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63.12 3★ 区域一流大学
138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63.0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39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63.07 3★ 区域一流大学
140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63.05 3★ 区域一流大学
14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63.04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2 贵州大学 贵州 63.0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2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63.0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2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 63.0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5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63.01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5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46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62.99 5★ 中国一流大学
147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 62.98 3★ 区域一流大学
148 海南大学 海南 62.92 3★ 区域一流大学
149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62.91 3★ 区域一流大学
150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150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 5★ 中国一流大学
150 湖北大学 湖北 62.9 3★ 区域一流大学
151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62.89 3★ 区域一流大学
152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 62.86 3★ 区域一流大学
153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62.85 3★ 区域一流大学
154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 62.82 3★ 区域一流大学
155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55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62.81 3★ 区域一流大学
15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62.7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56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62.7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58 汕头大学 广东 62.75 3★ 区域一流大学
158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62.75 3★ 区域一流大学
16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62.7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60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61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62.72 3★ 区域一流大学
161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 62.72 3★ 区域一流大学
161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62.72 3★ 区域一流大学
164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62.71 3★ 区域一流大学
16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62.7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66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 62.69 3★ 区域一流大学
167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62.67 5★ 中国一流大学
167 青岛大学 山东 62.67 3★ 区域一流大学
169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 62.64 3★ 区域一流大学
170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 5★ 中国一流大学
170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62.6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0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1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62.61 3★ 区域一流大学
17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 62.58 3★ 区域一流大学
173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 62.54 3★ 区域一流大学
174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62.53 3★ 区域一流大学
174 长江大学 湖北 62.53 3★ 区域一流大学
175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6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62.52 3★ 区域一流大学
177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62.51 3★ 区域一流大学
178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62.45 3★ 区域一流大学
179 大连大学 辽宁 62.44 3★ 区域一流大学
180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62.42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0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0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1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62.41 3★ 区域一流大学
181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62.41 3★ 区域一流大学
183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 62.4 3★ 区域一流大学
183 济南大学 山东 62.4 3★ 区域一流大学
183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 62.4 3★ 区域一流大学
186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62.39 3★ 区域一流大学
187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62.38 3★ 区域一流大学
188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 62.3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8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62.36 3★ 区域一流大学
19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5★ 中国一流大学
190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62.35 3★ 区域一流大学
190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3★ 区域一流大学
191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 62.33 3★ 区域一流大学
192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 62.32 3★ 区域一流大学
192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 62.32 3★ 区域一流大学
194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 62.31 3★ 区域一流大学
195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95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62.3 3★ 区域一流大学
196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62.2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
196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 62.29 3★ 区域一流大学
198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62.27 3★ 区域一流大学
198 温州大学 浙江 62.27 3★ 区域一流大学
200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6★ 世界高水平大学
200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 62.26 3★ 区域一流大学
二、985大学排名:北大坐头把交椅,天大武大名次旗鼓相当,你知道吗?
我知道。
原先看到这个排名的时候,我也惊讶了半晌说不出话来,但仔细一看原来是“校友会排名”,那么也就见怪不怪了。
简单地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变化剧烈的大学排行榜!
这份排名,是在2020年3月,由“艾瑞深校友会”撰写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中,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艾瑞深校友会2020年中国重点大学排名”。
据描述,本排名体系采用了教育教学质量、高层次人次、优势学科专业等考评维度,自称是中国大学评价体系中较为全面,评价指标和高校数量较多的大学排名。
当然,就我个人意见来说,校友会排名的考评,不但面向大学多,而且榜单庞杂繁多。反正当我打开网页,看到一连几屏的排行榜,常常是感到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
就2020年全国重点高校排名来说,前十名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和武汉大学。
最大的看点,是以下两个:北大超越清华,天大武大并列第十。
很明显,这个榜单的问题很多,每年的排行榜顺序也变动很多。
就2020年排行榜来说,仅仅排名前十的高校,变动5个名次以上的就有2所,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百强高校排名变动40名次以上的就有5所,其中武汉科技大学一年内上升71名,最令人惊喜和意外。
诚然,国内外所有的大学排行榜,不可避免地都会面对高校排名波动的状况,但是像“校友会排行榜”这样毫无缘由和突如其来的变动和落差,还是颇有些匪夷所思的。从2019年到2020年,武汉科技大学提升71名,成都理工大学提升57名,河南科技大学提升45名,然而这些高校既没有开挂也没有设立分校,如此剧烈的排名变化从何而来?
这说明,“校友会榜单”的指标衡量、数据分析和排名依据,都有着不尽合理的地方。
而排名的制作方,也就是“艾瑞深研究院”,自称从1998年开始做排名,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还是一家私营企业。因此所谓的“校友会大学排名”,其实并不理性客观,而所公布的数百份榜单排名,出于功利心的驱使,参考价值也并不大。
而原本志在为高考填报志愿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参考的“校友会大学排名”,因为太多太杂,你一打开官网就有数不胜数的,各维度、行业和渠道的排名,如此变着花样吸引眼球的高校排名,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精简、专业和权威的意味。
如果大学排名变成一场数字游戏,那么这样的一份排行榜,对于高三学生、家长和各大高校,又有多少参考价值呢?
就目前来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们在成绩和能力许可的范畴下,还是应该依据历史、传统和名气来选择理想高校,比如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两理一师、两外一法,或是直接选择985、211大学,都比看一些“不靠谱”的大学排名强得多。
总之,从常识和现实来说,“校友会大学排名”都应该痛定思痛,认真而专注地做好高校排名。
毕竟,中国学生选择大学,不能总是靠着国外高校排行榜来填报志愿吧。
三、全国校友会排名
全国校友会排名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蝉联前三甲,武汉大学挺进全国五强
2022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1月25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连续第20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该书将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问鼎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首位,成功实现“十五连冠”。清华大学第2,上海交通大学第3,蝉联前三甲;浙江大学第4,武汉大学第5,挺进全国五强,首次荣膺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最引人关注的是,在国内首次提出“中国高贡献学者”指标,摒弃“高被引学者”指标,坚决破除大学评价中“唯论文”的不良价值导向。
中国高校已经进入“拼贡献、献智慧”的新时代。专家指出,能否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关键看其教师学术成就和校友事业成就,看其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所做的实际贡献,看其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责任担当,不取决于大学的学生规模和论文数量。
在最新2022中国大学分类排名中,北京大学雄居综合类大学排名首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位列理工类大学排名冠军,北京师范大学名列师范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国农业大学高居农林类大学排名第一。
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北京体育大学名列体育类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外国语大学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电影学院位居艺术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央民族大学位列民族类大学排名首第一。
武昌首义学院、三亚学院、西安欧亚学院雄居校友会2022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冠军。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名列2022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三甲。
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位列2022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前三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居校友会2022中国高职院校排名首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高居2022中国职业技术大学排名前三甲。
四、各大大学排名
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前5强,武昌首义学院、三亚学院和郑州工商学院位列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最好专业排名前3甲,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位列校友会2020中国独立学院最好专业排名前3强。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和宁波诺丁汉大学位列校友会2020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最好专业排名前3名。
国内率先提出“中国最好专业遴选标准”,全国8055个专业入选2020年中国最好专业名单
为了便于公众了解和对比分析中国大学专业建设水平,2020年,艾瑞深中国双一流建设评价课题组依据本科专业的星级排名、位次区间和入选双万计划及强基计划等标准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国最好专业遴选标准”。校友会中国最好专业的遴选标准为:①中国八星级(8)、七星级(7)、六星级(6)和五星级(5)专业;②全国排名前2名专业;③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专业;④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统计显示,按照2020校友会中国最好专业遴选标准,全国共有936所高校的8055个本科专业入选中国最好专业名单,荣膺2020年中国最好专业美誉。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雄居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冠亚军,北京外国语大学跻身前3甲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中,北京大学123个专业跻身2020中国八星级(8)、七星级(7)、六星级(6)和五星级(5)专业,全国前2名专业、“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行列,拥有的中国最好专业数量最多,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榜首,学校专业整体办学实力最强。清华大学86个,列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82个,居第3;浙江大学77个,列第4;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各70个,并列第5;复旦大学68个,居第7;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各67个,并列第8;南京大学62个,居第10。
武昌首义学院雄居2020中国民办大学最好专业排名榜首,三亚学院第2
在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中,武昌首义学院35个专业跻身2020中国六星级(6)和五星级(5)民办大学专业、全国前2名专业行列,全国最多,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最好专业排名冠军。三亚学院34个,居第2;郑州工商学院33个,列第3;文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各32个,并列第4;齐鲁理工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各30个,并列第6;汉口学院29个,居第8;西安培华学院28个,列第9;武汉工商学院25个,居第10。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雄居2020中国独立学院最好专业排名首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挺进前5强
在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35个专业跻身2020中国六星级(6)和五星级(5)独立学院专业、全国前2名独专业行列,高居校友会2020中国独立学院最好专业排名第一。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41个,居第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36个,列第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9个,居第4;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8个,列第5;燕山大学里仁学院27个,居第6;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5个,列第7;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19个,居第8;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17个,列第9;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15个,挺进10强。
西交利物浦大学雄居2020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最好专业排名第一,上海纽约大学挺进前10强
在最新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专业排名中,西交利物浦大学30个专业跻身2020中国六星级(6)和五星级(5)合作办学大学专业、全国前2名专业行列,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最好专业排名第一。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23个,居第2;宁波诺丁汉大学20个,列第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1个,居第4;温州肯恩大学10个,列第5;上海纽约大学9个,居第6;昆山杜克大学6个,列第7;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3个,居第8;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2个,位列第9。
以上就是关于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