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中国该出大作家了(中国该出大作家了嘛)

    发布时间:2023-03-12 10:44:3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7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该出大作家了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新版文章智能生成器,能给你生成想要的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你只需要给出你的关键词,它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中国该出大作家了(中国该出大作家了嘛)

    一、中国有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家,莫言为何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诺贝尔奖?

    莫言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他用诺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国内读者对他褒贬不一,拿下的奖项也非常少,但是不可否认莫言的文学水平。国内乃至国外大多数作家,都表示莫言的作品很好。在风格上形似《百年孤独》,可又有独特的中国乡土特色。

    中国该出大作家了(中国该出大作家了嘛)

    1、莫言作品的特色

    莫言作品大多数都是针砭时弊,以农村为主要背景。他创作了11部小说,其中只有《蛙》获得了国内的茅盾奖。然而就在获得国内最高奖项的次年,他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个人感觉莫言的作品,以针砭时弊为主,讽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而他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能够得到体制的认可。众所周知部分作品,是不能进行发表的。体质和讽刺,向来都是针锋相对。而莫言却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满足两个特点,可见他的文学水平有多高。

    中国该出大作家了(中国该出大作家了嘛)

    2、余华大加赞赏

    莫言的作品在国内争议很大,特别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很多人开始抨击莫言。很多作家认可莫言的作品,可是也不敢为他发声。此时率先站出来的,是大作家余华。余华是国内知名的作家,一部《活着》让他拿下了国外无数奖项。而他对莫言的评价,则是“按照文学价值来说,他完全可以拿下十个茅盾奖,当前90%茅盾奖的作品还不如莫言最差的一部作品”。余华的发声,让很多人改变了对莫言的看法,同时也证明了当前国内茅盾奖的争议。

    中国该出大作家了(中国该出大作家了嘛)

    3、国外的评价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看中了莫言的小说,觉得他的作品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通过传说、民间故事、现实的融合,塑造了一个不同的文学王国。有种《百年孤独》的魔化,却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学。或许莫言拿下诺奖,正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二、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中国作家们为何从诺贝尔文学奖诞生至今,近百年来与此项大奖无缘,没有一人获此殊荣?在下分析是由下述两种因素所致:

    一、 外部因素: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地在欧洲,因地域的关系,东、西方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阅读爱好等均存在重大差异;评委们懂中文的又极少,不能直接阅读中文原著,这就势必对中国作家的入选造成被动的劣势,形成不利的局面。就像西方人喜欢吃面包、喝牛奶;中国人喜欢豆浆、油条,口味爱好相差实在太大!也有如让广东人评选美食,南甜北咸,他们绝不会让东北人爱吃的猪肉炖粉条入选上榜的。还有,评委们看的都是中文作品的英译本,有些译本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假如把名著《红楼梦》翻译成《躺在红房子里做梦》,岂不大煞风景,甚至大倒胃口,评委们看了谁会投上一票?

    二、 内部因素:首先是中国作家的作品,在国外宣传的力度不够,无论从翻译的语种及作品的种类、数量都较少,没能形成相应的气势与规模;其次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质量,距世界级的水平可能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把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优秀作品,做一翻认真系统的衡量分析,再与国外获奖作家的作品近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作家的创作视角还是比较狭隘近视的,创作情绪比较浮躁,功利化的成份多一些,作品的内在质量与世界级作品的水平的确存在一些差距。你的作品本身不行,就怪不到那些蓝眼鹰鼻的洋评委们了,不能老是腹议埋怨人家老外有眼不识中国泰山美玉了。把中国文学史横竖看上几遍,你就会发现,象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那样当之无愧的真正世界级的大作家,每二、三百年才诞生一位,真可谓凤毛麟角,不象青菜罗卜年年都冒出几茬来。也许中国的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将来真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尚在母腹之中,还未降临到神州大地,那就暂时麻烦不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各位评委们了。就象国际田径百米锦标赛,人家冠、亚军选手百米速度均在10秒以内,咱的成绩还在10秒以上,哪位裁判也不敢冒天下大不韪,把冠军的奖杯颁给咱们啊!

    其实,文学大奖与田径比赛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两者是不能简单类比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也有看走了眼的时候。举个例子,听说《河湾》是2001年获过此项大奖的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代表作品,笔者找来认真研读两遍,失望的很,根本未能得到以往阅读世界级水平作品后的那种良好的阅读感觉与体验。当然,它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远不是世界级水平的杰出作品。其实际水准,在国内至少有几十部优秀作品,都可上阵与其较量一番,一决雌雄。因此,在下奉劝中国作家们,不要把诺贝尔文学奖看得过于神圣公正,高不可攀,那仅仅只是一种世界性文学奖项而已。当然,更不要把它看的过重。大可不必为了获此大奖而拼命写作,倘若果真若此,那就本末倒置,失去了写作的真正意义了。离功利近,距名作远,几十年来这样的教训,可谓比比皆是。功利性写作,帮忙或帮闲式的写作,作家们的急功近利,均是产生名作的一大瓶颈。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的写作年代,一无稿酬,二无什么大奖赛在前方召唤,这些大师们的写作,完全是摆脱了功利而自发的写作。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时就是那么怪、那么邪,在你越朝思梦想望穿秋水想得到时,却象水中捞月,捞出来的却是满腹的失望;当你完全淡忘时,成功的果实却又会突然落进你的怀里。在下奉劝中国的作家们,把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丢进沼洼国里去,真正放松身心,抛弃功利,排出干扰,拒绝红尘世界中的种种诱惑,真正静下心来为写作而写作,也许到时诺贝尔文学奖会主动寻上门来找你的。

    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就象对待其他奖项一样,中国当代作家们应持平和自然的心态,宠辱不惊,不要急功近利,还是从长计宜,来日放长。假如中国的世界级大作家真正尚在母腹中,还未刮刮坠地,那我们就从容等待,耐心等待瓜熟蒂落,等待收获季节的到来。诺贝尔文学奖,现在不拿也罢,将来有一天真该我们拿了,我们就理智气壮、问心无愧地张开双臂,迎接这枚金苹果的从天而降,为中国又一位世界级大作家的诞生而喝彩欢呼。

    假如换个平俗角度来看,就象彩迷们购买彩票期望中几百万大奖的眼光,举目向欧洲大陆眺望过去:诺贝尔文学奖,想说爱你不容易,年年失望年年望,你让新中国的作家们空望了五十多年,望穿了秋水,望白了一颗颗作家头颅,你是否太伤中国作家们的自尊和感情了?剃头的挑子不能老是一头热,俺们中国作家从今日起挺直脊梁,敢于对诺贝尔文学奖大声说不,就象当年鲁迅先生那样,不太感冒你这项文学大奖,俺们现在不领此奖也罢!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呵呵 给你找的 我的感觉就是 中国语言翻译过去就没有中国味了 还是中文意境高啊 咱也不必和他们争那个奖项的 呵呵 我们知道中国有很多好作家就可以了啊

    三、现在中国称得上大作家的有什么人?

    没什么人

    王晓波 路遥们是 但都去世了

    其他的 不敢说阿

    余秋雨老先生抛开别的从文字上看还可以 但争议太大

    四、中国当代文人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田园诗人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多才多艺的王维

    善作讽喻诗的白居易、心有灵犀的李商隐、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一代宗师欧阳修

    诗画俱工的苏轼、壮志未酬的爱国诗人陆游、抒写英雄之词的辛弃疾

    才华出众的女词人李清照、元曲四大家、元代剧坛领袖关汉卿

    首开近代诗风的龚自珍、鼓吹新学的梁启超、“诗界革命”的旗帜黄遵宪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到端午佳节,江南一带都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这是我国人民

    对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

    家庭。青年时期,为了掌握渊博的知识,他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大量有关天

    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在刻苦学习的同时,还

    努力钻研写作,二十多岁时,他根据楚国祭神的歌词改写的《九歌》,传

    遍了全国 。屈原的学问和才干 ,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任命他担任左徒

    (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

    屈原走上从政的道路后,极力主张实施变革,任用贤能,富国强民,

    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但变法刚开始,就遭到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

    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在楚怀王面前造谣中伤,昏庸的怀王,误信谗言,

    把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

    屈原虽然降职了,对楚国的命运仍十分关注。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

    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

    秦国,要去与秦王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子兰一伙的阻

    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

    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

    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秦国攻破楚国郢

    都后,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悲痛之余,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有《离骚》、《九歌》、《天问》、

    《九章》等25篇。《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

    抒情诗。这是秦军入侵汉北,屈原随逃难人群横渡洞庭湖,顺沅水南下流

    浪到湘西,最后颠沛来到长沙附近这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当时,屈原眼

    看自己祖国就要被秦国吞灭,心里无比悲愤,但自己再没有机会在朝廷决

    策、兴邦救国了,就只好用诗歌来揭露楚怀王的昏庸、秦国的残暴和卖国

    贼的罪行;记录祖国的灾难,人民的痛苦,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血的历

    史教训。《离骚》表现了诗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

    争,抒发了他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并展示了他憎恶奸佞、羞与之为伍的

    高洁品格。总之,全篇色彩浓烈,气势宏伟,波澜壮阔,是杰出的浪漫主

    义作品。

    《九章》是包括九篇诗歌的总题,是屈原两次放逐中的经历、处境和

    苦闷心情的反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抒情色彩。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它是对自然、社会的现象和事

    物所发出的疑问。篇中所提出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

    说和古史资料。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

    所创作的祭歌。它想象丰富,语言精美,充满浪漫气息。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是我国浪漫主

    义诗歌的源头,是继《诗经》后我国诗歌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屈原以他爱

    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

    学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建安文学的代表——“三曹”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

    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由于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

    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觉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在诗中通过叙述丧

    乱及感叹身世,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

    格。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

    “三曹”即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他们政治地

    位显赫,文学成就很高,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

    点的代表作家。

    曹操初封魏王,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

    的形势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是

    一个很有胆识的统治者。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在长期的戎马生涯

    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

    实主义精神,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等诗句,被誉为“汉末实录,为后世所叹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昂扬地表现了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精神,至今

    传诵不绝。他的诗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体现了“ 建安风骨”的

    特色。

    曹丕即魏文帝,曹操次子。他博闻强记,下笔成章,但他文学创作所

    反映的内容远不及曹操丰富、深刻。他的诗多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思归的离

    愁别恨,缠绵悱恻,深切动人。在语言与表现方法上吸取了乐府的许多长

    处。《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古人称为“建安

    之杰”。他的一生以曹丕称帝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深受曹操宠爱和赏识。

    后期由于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和苦闷中死去。

    他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

    对这种迫害的控诉。曹植的诗脱胎于乐府民歌,但致力于对语言的加工和

    提炼,提高了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对后世文学特别是五言诗的发展,有

    较大影响。他的《洛神赋》最为历代传诵。

    田园诗人陶渊明

    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传为美谈。诗人坚

    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成为后世正直文人

    的人生目标。

    由于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少年时代起就对统治阶级抱有幻

    想,立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但当时东晋社会,贵族垄断了高官要职,

    出身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压制,陶渊明虽有济世之才,却一直得不到

    重视。他的政治抱负不仅难以施展,而且还要忍受屈辱与一些官场人物周

    旋,这使他十分痛苦。加上当时老庄思想和隐居的风气非常盛行,就产生

    爱慕自然、向往隐逸的思想。他在41岁时毅然解职归田, 从此隐居不再做

    官在田以后的20年中,他同劳动人民有了广泛的接触,还亲自参加农业

    劳动,这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他创作田园诗提供了重要条

    件。

    陶渊明流传下来的诗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首,另外还有散文、辞赋多

    篇。其中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

    的风俗人情。如四言《时运》、五言《归园田居》等。这些田园诗抒发了

    作者对宁静、闲逸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

    格。艺术上,他追求诗歌语言朴素明洁,平淡自然,使人感到像是从“胸

    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为古典诗歌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

    同时,诗人还写了一些咏怀、咏史的篇章,这些诗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中

    的种种感受、体验和对历史的缅怀,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对黑暗的现实

    具有批判意义。与田园诗相比较,这类诗更富于政治性和现实性。陶渊明

    的辞赋散文,数量不多,但在思想、艺术上都有独特的成就。像《桃花源

    记》、《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直到今天仍是传诵的名作。

    “诗仙”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

    中仙。”这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的几句诗,它像一幅素描,把

    李白狂放不羁、不阿权贵的性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

    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个

    商人的家庭里。李白5岁那年,突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来到蜀中绵

    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定居。他从小聪颖过人,不少书他看一

    二遍就印在脑海里。但他贪玩,读着读着就不肯用功了。据说有一天,他

    看到一个老奶奶把一根胳膊般粗的铁杵在磨石上用劲地磨,说是要把它磨

    成针。李白大吃一惊:“这么粗的铁棍,何年何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奶

    奶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停地磨下去,总有一天能磨成针。”这件事使

    李白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读书学习不也

    是这样吗?”从此,他刻苦读书,学问大有长进。

    除向书本学习外,李白还重视向社会学习。他一生出三峡,入湖北,

    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走遍了祖国的大

    多数省份,寻访名胜古迹,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领域,为他的诗篇提供了书

    写不完的素材。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见李白,并让他当了翰林供奉,专门

    在宫廷里写作诗文。李白本以为他那治理天下的宏伟意愿很快可以实现,

    但腐败的朝政使他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皇帝根本没有认真听取过他的治国

    之策,只把他作为“帮闲”文人对待罢了。那些达官显贵更是把他当作眼

    中钉,处处与他作梗。李白极为失望,就主动要求离开朝廷,又开始了漫

    游和创作生涯,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万古传颂的诗篇。

    李白晚年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宝

    应元年(762)中秋,便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一代诗仙凄凉地离

    开了人间。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

    《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

    《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

    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

    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

    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

    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

    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诞生在河南巩县城

    外瑶湾村。他毕生酷爱诗歌创作,被后人誉为自有诗人以来最伟大的“诗

    圣”。

    杜甫年轻时就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世雄心。20岁

    那年,杜甫南游江浙,饱览名胜,凭吊遗迹,观赏壮丽的江山,增长了实

    际知识,为以后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生活基础。

    杜甫虽有治世的雄心和博学的才干,但他的仕途却很不得志。他想通

    过科举考试,得到一个官职,一直未能如愿。他出入权贵门下,希望得到

    引荐,结果也处处碰壁,生活逐渐陷入困境,过着“卖药都市,寄食朋友”

    的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贫困,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劳动人民,听到

    他们的呼声,从而了解了人间的黑暗,成为一个现实主义的大诗人。他写

    出了《丽人行》、《兵车行》等大胆揭露封建王朝腐朽,反映人民生活疾

    苦的诗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代表了诗人这个时期创作的最

    高成就。当时诗人刚好从京城回奉先探亲。在长安街上,冻死的老人使他

    惨不忍睹;路过骊山时,华清宫里笙歌声声,深深刺痛他的心。想不到一

    进家门 ,他的心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床上 。于是诗人满腔悲愤地写下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千古名句。

    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杜甫做过参军的小官,但不到一年就爆发了安

    史之乱,杜甫又开始了流亡和逃难生活。动乱的社会和不平凡的经历,进

    一步把杜甫的诗歌创作推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 这期间他先后写下了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等称之为“三吏”“三别”的不朽诗篇。苦难的生活使杜甫熟悉了

    人民,写下了许多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的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呈吴郎》等,寄寓着诗人对劳动人民和贫寒知识分子的深厚同情。

    杜甫的晚年,生活越来越艰难,身体越来越衰弱,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自己的诗歌创作,相反,越是贫病交困,诗作越多。在成都,他一度被任

    命为工部员外郎,在此期间,以惊人的毅力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占了他

    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二。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他还僵卧在破船上写出了长诗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这首诗写出不久,这位被

    后人誉为“诗圣”的大诗人就在湘江上游的一只破船上去世了。

    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响,“穷年忧黎民”、“济时肯杀身”是

    他一贯的精神。他的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内容极为广泛深刻,多方面地

    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的急剧变化,被人们称为“史诗”。

    “诗鬼”李贺

    宋代以来,不少学者、诗人常用“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来形容唐朝

    两位著名诗人。长吉是李贺的字,“鬼才”,并非只说他喜欢写神仙鬼魅

    的题材,而主要是指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新颖诡异,富于浪漫主义

    色彩。可见,李贺诗歌在唐朝诗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李贺(790-816)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

    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

    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

    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

    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

    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

    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的

    《苏小小墓》诗写到:“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

    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

    陵下,风吹雨。”把楚辞《山鬼》的意境和南齐妓女苏小小的传说结合起

    来,创造了荒诞迷离、艳丽凄清的幽灵世界。

    李贺的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甚至到了呕心沥血的程度。传说他每

    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

    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

    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

    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

    “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多才多艺的王维

    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大诗人王维,不但

    诗歌创作卓有成就,还善于绘画,精通音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多才多

    艺的诗人。

    王维(701?-761)早年生活比较顺利,但安史之乱把他宁静

    的生活打破了,他被安禄山抓获,并被迫任伪职。叛乱平息后,他一度被

    贬官,最后又升为尚书右丞,所以后人称他“王右丞”。

    王维的思想,以张九龄罢相为界限,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具有一定

    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曾经表现过不满,

    所以前期写过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例如,《济上四贤咏》、《老将

    行》、《观猎》、《使至塞上》、《少年行》等作品,风格雄浑,气象开

    阔,充满建功立业的思想与批判现实的精神。后期由于叛乱中受牵连,政

    治上遭挫折,就日趋消沉,在佛教和山水中寻找寄托,诗歌格调也显得比

    较低沉、冷漠。

    王维的诗,保留下来的有四百多首,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色的是描绘

    山水田园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这些诗艺术成就很高。王维是盛唐山水

    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渭川田家》、《终南山》、《山居秋暝》等都是

    脍炙人口的作品。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歌善于捕捉景物的形象特征,并熔诗歌、绘画、音

    乐于一炉,构成独到的意境。特别是他的《使至塞上》,全篇气势磅礴,

    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 ,写景尤为壮丽 。《出塞行》的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气势也很开阔。苏轼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

    出的艺术特色。

    王维的绘画也极见功力,山水、花鸟、人物样样精通,特别拿手的是

    山水画。明代董其昌推尊他为山水画“南宗”鼻祖,并说“文人之画,自

    王右丞始”。

    善作讽喻诗的白居易

    诗圣杜甫之后,唐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

    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少年时期家境贫

    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从小刻苦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

    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曾得到当时大诗人顾况的好评,从此进入仕途。

    社会现实和个人闻见,使诗人立志要“为民请命”。他针对当时社会存在

    的问题,写成《策林》75篇,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意见;同时又利用诗歌

    的特点来配合斗争。《秦中吟》和《新乐府》等一批讽喻诗,就是这个时

    期写出来的。这些诗像弩箭射向黑暗的现实,刺痛了权贵们的心。

    有一次,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皇帝,要

    求严厉惩治杀人凶手,权贵们则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指责白居易越级

    奏事,干预朝政,在皇帝面前造谣中伤,最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白

    居易自己也很清楚,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那些“为民请命”的意见和讽喻

    诗,所以他自己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白居易以后又历

    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做了许多有益于当地人民的好事。如在杭

    州任刺史期间,发动人民,筑堤浚井,治理西湖,深得人民拥戴。今天西

    湖上的白堤,据说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

    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诗作近三千篇,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主张诗

    歌创作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批判现实,大胆揭发封建政治的

    黑暗现象。所作《秦中吟》、《新乐府》等谴责宦官和藩镇互相勾结,危

    害人民和国家的罪行;所作《观刈麦》、《卖炭翁》、《红线毯》等表达

    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所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

    行》是流传千古的名作。白居易的诗歌一直以平易通俗著称,诗歌大都深

    入浅出,表现形式上采用直言其事的方法,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刻划人

    物神态维妙维肖,连一些不识字的老人、儿童都能听懂。

    心有灵犀的李商隐

    在晚唐诗人中,诗歌成就艺术最高、最为人传诵的,是擅长写作爱情

    诗的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仕途不得志,一生过着幕僚生活。坎坷的

    政治生活对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在流传下来的六百多首诗歌中,

    直接触及政治的占了相当比重。他的政治诗往往选择历史上的封建帝王荒

    淫误国作为主题,讽喻现实政治。《长安城楼》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

    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的,还是他的爱情诗。这类诗或名《无

    题》,或者取篇中两字为题,以婉转的情思,精丽的词藻,和美的声调,

    抒发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相思相恋的痛苦。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

    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就是这类无题诗的精妙佳句。深情绵邈,典雅华

    丽,属对工整,形象鲜明,是他的诗歌艺术风格的显著特征。

    李商隐的诗歌,特别是他的爱情诗,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唐宋婉约

    派词人及元明清一些写爱情题材的戏曲作家,都曾向他学习。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

    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初朱后的《八先

    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

    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提倡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和文风,这在明中叶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

    以明代“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垄断文坛,倡言“文必秦

    汉,诗必盛唐”,在散文创作中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

    上复古的道路。影响所及,致使一些文人学者在散文创作中一味以模拟秦

    汉古人为能事,其作品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作为前后七子的反对派而

    出现的,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他们强调唐宋作家的散文

    作品是学习和继承秦汉古文优秀传统的典范,应该加以提倡,并着手编选

    和刊行唐宋作家的散文选集。

    由于这八位作家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他们

    的散文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便为后

    人普遍接受,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韩愈(768-824)是中唐文坛的一位大作家。他一生在政治、

    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而文学的成就最大。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最突出

    的贡献是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继承先秦两汉的散文精神,并

    与六朝以来的华而不实的骈文相对立。他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提倡文

    章要言之有物。主张对古文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做到“辞必己出”,

    “文从字顺”。在韩愈的努力提倡下,古文运动发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

    人向韩愈请教,他因之团结了一批知名古文家如樊宗师、李翱、皇甫湜、

    李汉、沈亚之等,共同努力,抵制了流俗非议,锐意进取。以后又得到了

    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影响更大,并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

    风尚。

    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譬巧喻,形象鲜明,具有多种多

    样的艺术特色。他的论说文《原道》、《师说》、《论佛骨表》、《进学

    解》,赠序《送孟东野序》、《送高闲上人序》,和叙述文《张中丞传后

    叙》,墓志铭《 柳子厚墓志铭 》,祭文《祭十二郎文》,以及传奇小说

    《毛颖传》等,都是公认的名篇,对后代散文创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的成就。他的诗吸取了杜甫诗中某些新特点,把散

    文篇章结构运用于诗歌写作;把少量的议论成分引进诗歌中,创造出“以

    议论为诗”、“以赋为诗”的独特风格,但是也带来以文为诗、讲才学、

    发议论、追求险怪的不良风气。韩愈的代表诗作有《山石》、《听颖师弹

    琴》、《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写山水游记的高手柳宗元

    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的柳宗元(773-819),是中国文学

    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尤其在写作山水游记方面,成为一代名家,在文学史

    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柳宗元的思想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 天对》回答了屈原的《天

    问》,否定天地是神所创造;《天说》、《非国语》、《断刑论》、《贞

    符》等都是重要的唯物主义的文献。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世称“韩

    柳”,并同韩愈一起领导了古文运动。他一生留下了六百多篇作品,大多

    是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艺术技巧的珍品。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都写于他贬谪永州以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

    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他的游记文笔

    清新优美,富于诗情画意,并能曲折表现抑郁不平的感情和对丑恶现实的

    抗议。他继承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

    记的楷模。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

    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

    《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他描写山水,能写出山水

    的特征,文笔简练而又传神。在《钴鉧潭西小丘记》里,他把一个普通的

    小丘,描绘得极其生动:“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

    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

    罴之登于山。”那些无知的奇石,一经作者勾画,仿佛都有了血肉灵魂。

    柳宗元写水,写树木,写岩石,写游鱼,无论写静态和动态,都生动

    细致,精美异常。

    一代宗师欧阳修

    北宋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

    革,欧阳修(1007-1072)就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欧阳修与唐代的韩愈一样,认为内容对文章起决定作用,内容又通过

    文章来表现。他主张文章要切合实用,反对空谈猎奇;文章应当反映现实

    生活,为政治服务。他还积极扶掖后起之秀,如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

    人,都得到过他的栽培。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

    欧阳修的诗、词、散文都很有名。他的论说文体现了他的政治伦理观

    点和文学主张,写得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

    论》、《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秋风赋》都是名篇。

    他的诗也开创了北宋的诗风,特点是“以文为诗”,诗中抒发议论。

    很多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食糟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该出大作家了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中国工业设计公司排名(中国工业设计公司排名前十强)_1

    中国近现代作家名字(中国近现代作家名字有哪些)

    中国知名品牌商品(中国知名品牌商品和国产品牌)

    读电商主要是学什么专业(读电商主要是学什么专业好)

    适合做营销的人性格(适合做营销的人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