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洞庭湖鼠害景观设计(洞庭湖鼠患如何处理的)

    发布时间:2023-03-16 19:58:1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洞庭湖鼠害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洞庭湖鼠害景观设计(洞庭湖鼠患如何处理的)

    一、耕地面积增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考情分析

    年份试卷

    命题情景

    命题规律

    2019

    Ⅲ卷

    考查我国北方大棚造成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主要考查植被的生态功能、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及生态保护措施等

    2018

    Ⅰ卷

    考查种子的保存条件及面临的安全威胁

    Ⅱ卷

    考查芦苇的生态功能

    Ⅲ卷

    考查洞庭湖区的“堑秋湖”活动对候鸟的影响

    2017

    Ⅰ卷

    考查东北地区引入怪柳绿化造成的生态破坏

    Ⅱ卷

    考查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的功能差异

    Ⅲ卷

    考查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对湿度造成差异的原因

    2016

    Ⅲ卷

    考查渔业资源枯竭的原因与保护

    微专题知识体系

    必备知识

    一、森林

    1.生态功能

    (1)调节气候(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云量多,湿度大,气候湿润,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

    (2)美化环境。

    (3)稳定大气成分。

    (4)涵养水源(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和地下径流)。

    (5)保持水土(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截留大气降水)。

    (6)调节径流[雨季,下渗增强,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地表径流减少;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7)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吸附大气的烟尘、吸收污染物质、释放出氧气)。

    (8)繁衍物种,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9)防风固沙(森林的垂直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记忆口诀——水气净美物尘沙。

    2.破坏原因

    (1)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等。

    (2)人为原因: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如原始植被改成经济型植被。

    3.影响危害

    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气候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加剧;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湿地减少等。

    4.治理措施

    (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监测。

    (3)严禁过度采伐森林和过度开垦。

    (4)建立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计划开采,采育结合、调整林区经济结构;植树造林,建设人工林;建立缓冲区;鼓励保护性开发。

    二、草场

    1.生态功能

    同森林。

    2.破坏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火灾。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3.影响危害

    导致气候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草场退化;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种类)减少;造成土地荒漠化,形成沙尘天气。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治理措施

    (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监测管理。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禁过度放牧和开垦。

    (3)实行禁牧、轮牧制度;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合理放牧,严禁滥牧、滥垦、滥挖;积极建设人工草场,建立饲料基地。

    三、湿地

    1.形成条件

    (1)纬度高,或者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2)地势低洼。

    (3)来水丰富。

    (4)多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2.生态功能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3.破坏原因——湿地萎缩、湿地污染

    (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冰川退缩,水量减少。

    (2)人为原因: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围海养殖,填海造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排水开荒、各种建设占用、植被破坏造成的土地荒漠化。

    4.影响危害

    气候恶化,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减弱;旱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生物种类减少;湿地矿化度升高,水质变坏。

    5.治理措施

    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停止围垦,退耕还湖或还沼;疏通河道与湖泊;严禁各种建设占用湿地资源;流域上游建设水土保持林;引水入湖;严禁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严禁森林、草地破坏等。

    四、野生珍贵物种(鱼类和动物)保护的分析思路

    1.生态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

    2.破坏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的寿命、自然灾害、沿途某种地理事物的阻挡。

    (2)人为原因: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类某种生产活动导致野生物种栖息地遭破坏,供觅食、栖息的水域日益退化;水利工程堵塞了繁殖交流的通道,使基因交流困难。

    3.影响危害

    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给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治理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监测管理;建立大自然保护区,专门留出或建立生态通道,以增加繁殖场所和交流渠道;禁止过度捕捞,实行禁渔期制度;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种苗等;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采育结合;合理放牧。

    五、某区域生物入侵的分析思路

    1.形成原因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的特点有:生态适应性强,耐性强,入侵潜力大;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对资源的竞争能力强;能抗干扰,且干扰后恢复能力强;缺乏天敌;当地利用的较少。

    2.影响危害

    (1)会挤占其他物种的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资源,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2)会减少其他植物土壤的水分及营养成分。

    (3)会妨碍其他物种的生长,导致物种结构变化。

    (4)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治理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公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方法清除或控制其繁殖。

    (3)把外来物种进行加工利用。

    (4)培育外来物种的天敌。

    (5)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与技术,有效防御外来物种的入侵。

    六、土地沙漠化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②动力条件:多大风。

    ③物质条件:植被少,土质疏松,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2)人为原因:

    ①人口激增(根本)。

    ②过度樵采(最主要方式)。

    ③过度放牧。

    ④过度开垦。

    ⑤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⑥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

    2.影响危害

    (1)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影响农牧业生产。

    (2)造成土地裸露,形成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3)掩埋村庄、道路、各种交通线及水库和灌渠,影响经济的发展。

    (4)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干旱,湿地萎缩等);生物多样性减少。

    3.治理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农作区(绿洲区):改进耕作制度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品种。②牧区:减少水井的数量。③干旱区:加强水资源上、中、下游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

    (3)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最有效的措施)。Ⅰ.绿洲外缘:封沙育草;Ⅱ.绿洲前沿:乔、灌木结合;Ⅲ.绿洲内部:建设农田防护林网,保护好现有植被,严禁砍伐植被。

    ②工程措施:设置沙障工程。草方格沙障法的作用: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防止铁路或农田被风沙侵袭和掩埋;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成活。还有石方格沙障法;建设阻沙工程——高立式挡风墙。

    (4)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①合理放牧;②适度开垦;③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草);④建设人工草场。

    (5)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推广省柴灶。

    (6)工、矿建设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七、水土流失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③土质:土质疏松或岩石破碎。

    ④植被:植被稀疏。

    (2)人为原因:人口剧增;陡坡开垦;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等造成的植被破坏严重。

    2.影响危害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河床抬高,调洪蓄洪能力减弱,进而诱发洪涝灾害;形成沟谷,破坏土层结构,影响交通和耕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资源缺乏;影响航运;水质变差,水生生物减少。

    3.治理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平整土地,改坡为梯,严禁陡坡开垦;修建鱼鳞坑或蓄水池,减小流速,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沟谷处打坝淤地(建坝阻挡水流,泥沙淤积,形成肥沃土地;减少下游洪涝灾害发生;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种植作物,缓解人地矛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修建排水渠等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模式;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等。

    八、土壤(次生)盐碱化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如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或者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的海水入侵(海水倒灌)。

    2.影响危害

    河水、地下水、湿地咸化,盐度上升,水质恶化,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附近表土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腐蚀各种建筑设备。

    3.治理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拦水、防渗等。

    ①科学灌溉。

    ②引淡淋盐。

    ③井灌井排:旱季利用井水灌溉,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分降低;同时可增加地下水蓄水容量,有利于缓解夏季洪涝灾害。

    ④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合理进行围垦养殖。

    (2)农业改良措施:改良耕作,采取轮作、间种套种等措施;地膜覆盖。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碱、耐盐植物和牧草,植树种草。

    九、石漠化

    1.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地形崎岖,坡度陡;降水量大且集中;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土层薄。

    (2)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如陡坡开垦)、不合理的农业结构;过度开垦与过度放牧;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开矿、建厂、修路等各种建设。

    2.影响危害

    造成土地退化,耕地减少,影响农业产量与质量,缩小人类生存发展空间。

    3.治理措施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严禁陡坡开垦和过度砍伐;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生态移民;土壤移置搬迁(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生态文明理念主导下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备考师说]

    考查重点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及治理

    考查方式

    命题方式多样化,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多以数据图或区域图、配以文字信息为背景命题,考查具体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命题预测

    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多渠道、多角度考查生态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高考的一个重点考点和长久热点。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时事事件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集训高考——明规律]

    (2019·全国卷Ⅱ·节选)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题。

    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2019·天津高考)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2~3题。

    图1

    图2

    2.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

    3.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4.(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集训高考参考答案]

    1.C洼地不断增多增大,使洼地周围地区本来就少的水渗流到地势较低的洼地之中,土壤缺水现象不断加重,导致植被死亡,加之风力影响大,使土地沙化,C对。水土流失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沼泽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水分,而该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期间河流断流,因此周边地区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沼泽化,A、B错。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水盐运动密切相关,在缺水状态下,地下盐分难以到达地表集聚,D错。

    2.B3.A第2题,图片显示的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都体现了与海洋相关的文化内容,“渔家乐”码头则属于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服务业,四处景观跟船舶制造与维修、水产养殖与捕捞、远洋货物运输关系不大。B对,A、C、D错。第3题,沿海滩涂放置人工礁石,可减小海水对海岸的冲蚀作用,起到保护海岸的作用;引种盐生植物可以吸收海水中的盐类,具有净化海水的作用,A对。这些措施客观上在恢复生态和美化环境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沿海滩涂本就属于湿地范畴,投放人工礁石和引种盐生植物都不能增加湿地面积,C错。这些措施是以保护而非开发为主要目的,D错。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解析:第(1)题,一题两问,一是推测湿地的地貌特点,二是推测湿地的气候特点。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属于温带气候,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乌裕尔河在扎龙受阻没有形成堰塞湖而形成大片湿地,且面积广大,积水较浅,可推测该地地势平坦且开阔。第(2)题,注意要求从降水量与蒸发量数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乌裕尔河刚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不断增大,最终降水量与蒸发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第(3)题,一题两问,一是指出扎龙湿地水中盐度的变化,二是说明变化原因。乌裕尔河属于内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湿地内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命题视角]

    生态问题的治理

    [例1](2014·全国卷Ⅰ·节选)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第(1)题,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湖泊周围沉积,二是冬春季节河流与湖泊水位低,泥沙出露。第(2)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微技巧]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分析思路

    [押题训练]

    下图为河南省南阳市某地石漠化景观,这些石漠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同时由于缺少植被涵养水源,已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人畜饮水困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质疏松②土壤贫瘠③过度垦殖④乱砍滥伐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对策措施合理的是()

    ①封山育林、建设草地②修建梯田和灌溉设施③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④发展规模化小麦种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1.D2.A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石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垦殖、乱砍滥伐,破坏了地表植被,③④对。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的特征,①错。土壤贫瘠不是岩石裸露的原因,②错。故选D。第2题,该地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对策措施合理的是封山育林、建设草地,①对。实施坡改梯及小型水利水保措施,降低流速,沉积泥沙,减少土壤流失,②对。跨流域调水不能减轻水土流失,③错。发展小麦种植会加重水土流失,④错。

    生态系统的修复

    [例2]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据此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解析]第(1)题,艾比湖面积缩小,注入淡水减少,蒸发水分增多,含盐量增加;水质变坏,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面缩小,湖水蒸发量减小;湖水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故选C。第(2)题,湖泊面积萎缩主要是因灌溉用水增多,所以主要的措施应该是退耕还林,保护水源;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修建水库无水可储存,也不适宜发展水产养殖;湖泊面积萎缩与水质无关。故选B。

    [答案](1)C(2)B

    [微技巧]

    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

    (1)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几年、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的季节变化有关。

    (2)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河萎缩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

    [押题训练]

    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完成1~2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原因可能是()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

    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

    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

    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

    解析:1.C2.A第1题,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可以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主要为人为原因。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的河流建有大量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入湖水量减小,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故选C。第2题,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措施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A正确;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面积,措施不当,B、D错误;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发展,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C错误。

    [通性通法归纳]

    区域生态问题类型多样,但是解决问题的模式都归结为“一个根本”“两类因素”“三种角度”:

    二、洞庭湖景点

    洞庭湖主要景点:龙涎井、柳毅井、南湖公园、福寿山、擂鼓台。 其中柳毅井,亦称桔井。它位于君山龙口内的龙舌的根部。据《隆庆岳州府志》记载:巴陵(今岳阳市)则有邕湖井及巴蛇、罗汉、秦皇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围,枝干奇古。

    洞庭湖景点:

    1、龙涎井

    在飞来钟下面有有一口龙涎井。异说到龙涎井,其由来已久。因为君山地形酷似乌龙卧水,龙涎井前方为龙口,张口向南,两边钳形山嘴,岩壁拱护,为龙的上、下腭,中间的小山为龙舌头,山势平舒,形态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龙舌山下有一口井,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四时不涸,是龙舌头上面一点点滴下的涎水,故称“龙涎井”。

    2、柳毅井

    柳毅井,亦称桔井。它位于君山龙口内的龙舌的根部。据《隆庆岳州府志》记载:“巴陵则有邕湖井及巴蛇、罗汉、秦皇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围”,枝干奇古。

    3、南湖公园

    南湖是由洞庭湖派生出来的自然湖泊,属国家级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之一。南湖及其滨水地带荟萃众多文物古迹,蕴含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生动的民俗风情。南湖有远古的天灯,有建于宋代的三眼桥、明代的“五里三尚书”墓址、南津古渡等十大古迹。

    4、福寿山:风景区集山秀、水美、林幽、石奇于一体,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福寿文化在一起,是建设生态旅游、避暑度假、休闲疗养、登山探险、水上游乐、民俗文化、红色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的理想之地。

    5、擂鼓台:在城陵矶,相传为楚庄王擂鼓平叛之处。位于岳阳市云溪区永济乡擂鼓台村、长江中下游江畔有座小山,巍峨挺立、气势雄伟,名曰擂鼓台,源于东周列国时期,高35.2米,南北长95米,东南宽90米,为楚庄王平定叛贼斗越椒在此擂鼓督战而得名。该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其相关传奇故事至今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洞庭湖鼠害景观设计(洞庭湖鼠患如何处理的)

    三、洞庭湖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12.6.1 地史时期洞庭湖区的构造沉降

    洞庭拗陷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第二幕(距今约97.5~144百万年),先在桃源—石门一带形成山间盆地,为洞庭拗陷的雏形。燕山运动晚期(距今65~97.5百万年),湖盆发生大面积的沉陷,为湖泊的鼎盛时期。喜马拉雅早期运动(距今约2.48~65百万年),以断块运动为主,凸起区范围扩大,凹陷范围缩小。至晚第三纪(距今2.48~24.6百万年),湖泊全部消失,形成广阔的平原和丘陵地貌。

    早更新世(距今0.73~2.48百万年)早期(距今1.61~2.48百万年),盆地开始新一轮的沉降,至早期之末湖盆转为缓慢上升,湖泊萎缩退却,上升成陆。早更新世晚期(距今0.73~1.61百万年),盆地再次大面积沉降,晚期末(距今 0.84~0.88 百万年以后),湖盆转为以上升为主,再次出现洞庭平原地貌景观。中更新世(距今约 0.18~0.73 百万年),开始湖盆沉降,之后,湖盆上升为陆,至中期(距今0.40~0.25百万年)湖盆复又下沉,晚期,湖盆开始上升,至中更新世末(约距今0.18 百万年),湖盆普遍上升成陆。晚更新世(距今约0.01~0.18百万年)早期,整个湖盆上升为陆,形成平原和岗地地貌;晚期(约距今4万年)以来,目平湖凹陷和沅江—湘阴凹陷部分地区再次沉降,沉降幅度不大(20余米),随后又进入上升期(图12-2及图12-3)。

    全新世(距今0.01百万年~现在)早期(距今11000~7500年),洞庭湖的水域主要分布在湖盆中部及四水河道的中下游,面积约2000 km2,为典型的过水型湖泊;中期(距今7500~2500年),湖盆进入新一轮沉降过程,湖面范围逐步扩大,面积达5000~6000 km2,此期内至少有四次地壳的升降过程;全新世晚期(距今2500年以来),湖盆进一步下沉,湖泊范围进一步扩大。

    12.6.2 近代洞庭湖区河湖变迁

    研究表明,近代洞庭湖的变迁和其北部的江汉平原呈消长关系。无论是洞庭湖区还是江汉平原,距今约2500年到50 年,是自然地质作用为主和人为地质作用逐渐加强时期,人为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无序状态的围湖造田,这一时期是创造洞庭湖区的经济文明时期,是奠定“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地位时期。近50 年以来,人为地质作用强烈的干扰了自然地质作用,以围湖造田为主要表现占据了主导地位。根据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并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洞庭湖区曾围垦2962.0 km2 ,其中1949年前围垦1028.3 km2 ,1949年后围垦1933.7 km2。具体围垦情况见表12-4。根据历史文献,近两千年来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曾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体变迁情况见图12-4。

    12.6.3 地壳运动对洞庭湖发展演化趋势的影响

    全新世以来,洞庭湖进入新一轮湖进发展时期,目前仍处于这一时期的初期阶段,地壳运动总趋势是沉降,但有次级的或次次级的升降波动,且区域上也会表现出差异性。现在,东部和南部湖盆继续沉降,北部华容、南县一带及澧水洪道以西地区主要表现为上升趋势,迫使湖泊东缩南迁西衰,即东洞庭向东退缩,南洞庭向南迁移并变窄,西洞庭逐渐衰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洞庭湖的发展演化仍将受这一基本格局的影响。

    图12-2 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时期洞庭湖区变迁图

    根据洞庭湖的地壳沉降及伴生的阶段性震荡和差异性升降活动,洞庭湖区可划分为以下升降区:(Ⅰ)安乡—白马寺—东洞庭湖沉降区,又可划出东洞庭湖(Ⅰ-1)和白马寺(Ⅰ-1)两个强沉降区;(Ⅱ)官垸—华容上升区,又可划出官垸—大湖口强上升区(Ⅱ-1);(Ⅲ)太阳山—赤山上升区,又可划出太阳山强上升区(Ⅲ-1)、柳叶湖—目平湖中度上升区(Ⅲ-2)和赤山强上升区(Ⅲ-3);(Ⅳ)岳阳—湘阴上升区;(Ⅴ)澧县—监利断裂带以北沉降区。

    洞庭湖盆断裂构造对河湖的发育和演化产生很大影响。钱粮湖─刘家湖断裂东盘下降,对断裂附近及其以东的堤垸构成湖进威胁。南洞庭湖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地块从北至南掀斜沉降,湖泊南移威胁南岸堤垸。澧县─长沙断裂的南西盘上升,在南西侧,湖泊发展趋势是萎缩消亡。澧县─广兴洲东西向构造带的临澧─华容上升带,将成为阻挡荆江向南分流的重要屏障,对改变洞庭湖地区的水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图12-3 中更新世—全新世洞庭湖区变迁图

    表12-4 洞庭湖区围垦情况细表

    图12-4 江汉平原—洞庭湖区变迁系列图

    12.6.4 多时相卫星遥感调查资料对洞庭湖区地壳沉降的研究

    对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学术界取得了共识。而对洞庭湖的构造沉降,尽管从地质学的角度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说明,但仍然存在着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沉降量很小,一年不到一个厘米,一般难以为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目前用于测量构造沉降幅度的方法主要是大地水准重复测量,这种方法不仅只能进行点上测量,而且难以反映目标地区的区域沉降或上升状况,因此需要较长的监测周期。事实上迄今为止,学术界仍未获得足以证明洞庭湖构造沉降的证据。研究表明,利用多时相卫星数据进行泥沙淤积遥感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能够较好的反映洞庭湖区构造沉降状况。

    (一)洲土面积统计

    如前所述,通过对洞庭湖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18 个时相的卫星图像进行系统的遥感解译,并进行湖盆面积量算与不同水位条件下洲土出露面积量算,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及三湖合计的湖盆面积与洲土面积统计列入表12-5及表12-6。

    表12-5 20世纪70年代 MSS卫星图像量算的洞庭湖洲土面积

    (二)不同水位高程下的泥沙淤积特征

    一般情况下,对洞庭湖而言,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其持续时间是有限的,而洞庭湖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平水期。洞庭湖的泥沙系长江“三口”与“四水”携带而来,由于洪水期长和枯水期时间相对短暂,来水有限,故泥沙来量相对较少。而在平水期,由于时间持续较长,来水较多,携带的泥沙也相对较多。因此,洞庭湖的泥沙淤积总是有规律地大部分分布在平水期水位高程。

    如果洞庭湖总体处于构造沉降过程中,那么,在平水期,由于泥沙淤积速率较大,地壳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的可能性也较大,洲土的标高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的增高,同水位时洲土出露面积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相反,在洪水期和枯水期,由于泥沙淤积速率相对较小,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的可能性较大,故洲土的标高可能由于地壳的沉降而降低,同水位时洲土出露面积也将相应变小。

    表12-6 20世纪90年代 TM卫星图像量算的洞庭湖洲土面积

    综上所述,无论是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还是目平湖,只有在一定的高程区域时,90年代的洲滩面积才比70年代的大,而当水位高程大于或小于某一数值时,90年代的洲滩面积会反而比70年代的小。

    (三)水位高程、洲土面积与地壳沉降的关系分析

    根据表12-5及表12-6数据,以鹿角、杨柳塘、小河嘴、城陵矶等 4 个水文观测监测的水位分别代表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及全洞庭湖的水位,以横坐标为洲土面积,纵坐标为水位高程,在同一个坐标系作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等三湖20 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段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见图12-5、图12-6及图12-7。图中两条曲线上同一高程的横坐标相减,代表该水位时的洲土扩展面积或减少面积。

    从图12-5可以看出,70年代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和90年代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分别在水位为 25.55 m和 27.90 m时形成两个交点,其对应的洲土面积分别为377 km2 和682 km2。两个交点之间形成封闭的区间,其两端为开口的区域。70 年代和 90年代两个时段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曲线没有重合,其原因是泥沙淤积与构造沉降等影响,使得即使水位相同,不同时段的洲土面积也不同。如图 12-5 所示,对中部封闭区间和两端开口区域分别作平行于横轴的三条平行线AA′、BB′和 CC′。线段 BB′代表的水位是27 m,这一水位标高在70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420 km2 ,在90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485 km2 ,亦即在27 m水位标高时90 年代的洲土面积大于 70 年代的洲土面积 65 km2。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泥沙淤积速度大于地壳沉降速度。同样的,在水位25.55 m至27.90 m的两曲线封闭区间中,在任意水位条件下均具有这一特征。因此,对东洞庭湖而言,在水位标高为25.55 m至27.90 m之间,泥沙淤积速度大于地壳沉降速度。线段 AA′代表的水位是29.10m,这一水位标高在70 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330 km2,在90 年代时出露的洲土面积是225km2,亦即在29.10 m水位标高时90 年代的洲土面积不仅没有比70年代的洲土面积大,反而比70年代的洲土面积还小105 km2。一般情况下,洞庭湖不断的接受着“四水”与“四口”的泥沙淤积,如果没有地壳沉降的影响,90 年代的洲土面积一定大于70年代的洲土面积。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地壳的沉降,而且只有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时才出现这一结果。分析线段 CC′反映的洲土面积与水位关系,可以得出与线段AA′同样的结论,即当东洞庭湖水位小于25.55 m时,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

    图12-5 东洞庭湖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关系

    图12-6 南洞庭湖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关系

    图12-7 目平湖洲土面积与水位的关系

    图12-6与图12-7分别是南洞庭湖与目平湖洲土面积—水位关系图。分析图12-6及图12-7可知:当南洞庭湖水位大于29.70 m或者小于28.00 m时,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水位介于28.00 m与29.70 m之间时,地壳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当目平湖水位大于31.05 m或者小于 28.65 m 时,地壳沉降速率大于泥沙淤积速率,水位介于28.65 m与31.05 m之间时,地壳沉降速率小于泥沙淤积速率。

    泥沙淤积是近代洞庭湖演化过程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因素,它使洞庭湖急剧萎缩。但淤积量沿时程明显呈减少趋势,1956~1995年年均减少232万m3。按此递减率推算,在不考虑构造沉降的前提下,在2015年后较长时期内,洞庭湖湖容在现有边界范围内可能稳定在160~165亿m3之间。洞庭湖盆一方面不断接受大量的泥沙淤积,另一方面由于新构造运动又在不断的沉降。首先,重复大地水准测量和不同年代的湖底地形图比较表明,其沉降速率为5.00~31.3 mm/a。其次,现代考古研究表明,全新世早期(8500年前)以来大量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和湖积物一起构成了近代或现代沉积层位,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物,现已沉埋于地下或水下。另外,前述多时相卫星遥感调查的洲土变化规律,也充分的证明洞庭湖区确实正处于地壳沉降中。

    综上所述,洞庭湖区泥沙淤积与地壳沉降关系具如下特点:

    (1)受长江“三口”与湘资沅澧“四水”来水来沙影响,洞庭湖泥沙淤积具有明显的标高分带特征。东洞庭湖主要泥沙淤积带水位标高为25.55~27.90 m,南洞庭湖为28.00~29.70 m,目平湖为28.65~31.05 m。除此以外的其它水位高程,泥沙淤积相对较少。

    (2)通过对不同水位高程下20世纪70年代与90年代洲土分布面积比较,发现只有在平水期水位时洲土面积才增大,在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时洲土面积都在变小。

    (3)根据水位高程、泥沙淤积及地壳的沉降关系分析,洞庭湖区总体上处于构造沉降过程中。平水期水位时泥沙淤积速率大于地壳沉降速率,洪水期和枯水期水位时泥沙淤积速率小于地壳沉降速率。

    (4)研究表明,洞庭湖区现代正处于不断沉降过程中。如果“三口”与“四水”来沙量大幅度减少,洞庭湖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还会逐渐扩大,湖盆也会逐渐加深。

    12.6.5 堤防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区发展演化趋势的影响

    洞庭湖是一个浅碟形的调蓄湖泊,湖水自然活动的范围广,季节变化大。人类占据湖水部分活动空间,必须用大堤来挡住湖水的入侵,这就改变了湖泊演化的条件。对被大堤围起来的湖泊而言,水沙相对集中,淤积作用增强,从而加速湖泊的衰亡。对围垸而言,没有适当的泥沙淤积来补偿地面的沉降,造成垸老田低,内涝内渍严重、地下水位抬升、潜育化、沼泽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外湖水患频繁威胁,当生存条件恶化到一定程度后,围垸已得不偿失,最终被迫退垸还湖。所以未来洞庭湖的缩扩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活动和堤防工程的进退。

    四、洞庭湖的资料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

    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

    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

    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

    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

    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

    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

    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

    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

    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

    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

    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

    水位变幅达13.6公 洞庭湖

    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

    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

    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

    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所在地区 :湖南 面积 :2789.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30.80米 容积 :178.0亿立方米 成因类型: 构造湖 生态特征 :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六价铬、砷、铅、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 洞庭湖

    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鮠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鮡科各为2种,其他16种。

    渔获量在15000-30500吨,主要经济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赤眼鳟。

    形态描述: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汨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洞庭湖鼠害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洞庭湖鼠害景观设计(洞庭湖鼠患如何处理的)

    淮北兰亭景观设计(淮北兰亭景观设计师是谁)

    鱼油排行榜(深海鱼油十大名牌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