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理念)

    发布时间:2023-03-16 20:10:5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10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理念)

    一、越战纪念碑是建筑还是景观还是雕塑

    取决于对景观和建筑的定义。从视觉景观来说,长城当然是景观。从景观都市主义来说,把景观看做是加厚的地表,这样地面上的建筑是属于景观的范畴的。从烽火台和城墙的角度来说,长城当然是建筑。从场所精神的角度来讲,长城作为场地标志对空间有所限定(纪念碑性),即不仅仅内部有空间的才算建筑,希腊的圆形剧场也是建筑研究对象,虽然没有“内部”空间。景观和建筑不是二元对立的。希望有所帮助。

    二、林璎的设计理念

    25年前就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林璎,以一张公墓课程作业的设计稿,击败1,500件参赛作品,雀屏中选为美国华府的地标建筑物。在人们的眼中,这的确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传奇际遇,可是当时只有21岁的林璎,却因她的年纪、性别、缺乏经验、她的亚裔出身,而让她坚持使用黑色花岗岩制作、按年表排列人名、大V字抽象造形的越战纪念碑,成为全美一度最热哄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个性敏感害羞的林璎虽然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困境,虽然事实已证明,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次造访华盛顿D.C.的越战纪念碑,悼际亡者之余并同时赞赏林璎清晰果决的创作理念,可是谨慎的林璎仍有好长一段时间拒接他人求之不得的委任设计案件。直到她30岁时,林璎意会到她的心智已处于平衡混合的稳定状态后,才慢慢地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创作事业。

    多年来林璎持续施展她改变属别分类成见的视觉智能,用精简的资料语汇,来描述她对自然形体和建筑物间不即不离微妙关系的看法。纵然林璎创作不断,但是她已有八年不曾在大型美术馆公开展示她的近期作品了,这回由华盛顿大学的亨利美术馆(Henry Art Gallery)所筹办的「系统化地景」装置展,即是林璎让大家睽违已久的新作发表会。策展人安朱斯(Richard Andrews)表示:「林璎有一种独特的功力,能够用简单的造型与天然的材质,传达复杂和如诗般的意念。自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个人对大自然的力量和形体结构的热衷兴趣,及她长期摸索雕塑的可能性,以诉求更深层意涵的创作态度。『系统化地景』提供观者一个深入体察林璎作品的机会,和一个不寻常的、庞巨的视觉经验」。

    解读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

    庞巨的视觉经验指的是林璎三件盈室的大型雕塑作品,第一件是一个由65,000块2x4英寸,如积木般的建材木料,以整齐排比的方式自地面堆砌起来的硕大隆丘,它曾花了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时间装置完成。随着光线和视角的变换,这一个坐落在亨利美术馆挑高的南画廊里,但仍几乎要顶到天花板的浩瀚高峰,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迎面吞噬人的大波浪、或是一块织纹质感丰富的厚重布帛,有时则像是顺沿着山坡搭盖的拥挤建筑物。如果不怕凹凸不平的木块刺脚,林璎倒是很鼓励观者脱下鞋子,攀爬一下她气势雄浑的人造室内山。第二件是用细铅管仿真海底地层景观的《水线》,它是一个长达十公尺多的立体框围,观者可以从作品的下面仰视,或从上俯瞰它的整体架构。第三个是《蓝湖隘口》,它是林璎根据一个实际山脉的岩层肌理,等分为20块后,用多片合成板一一组构起来,与其把它们拼回为一整块的磅礴巨作,林璎机巧地将它们挪移开来,辟出如迷阵般的夹墙信道。林璎一方面让观者聚焦于高度和深度的层次差异,一方面又试图模糊我们对二度、三度空间的界线划分,上述这三件作品,即是她透过伸缩尺寸和移山倒海的错位法,试图破坏我们对地理景观常态认知的明显佳例。另一件以数目字取胜的作品为,用15,000根长脚细针钉出哥伦比亚河流程曲线的《针河》。

    从小就嗜读科幻小说,对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程序特别感到亲切熟悉的林璎,在她七年的建筑系学生生涯中,发现到自己其实更像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她认为纪念碑和屋宇建筑物虽然都是以审美为出发点,但由于它们具有象征性和实际功能上的考量,往往担负着沉重的社会人文主义包袱。相较之下,单纯而直接的艺术创作,则能让她专注于个人的立场,自由无阻地发挥想象和创作力。因此在她拿到耶鲁大学的建筑硕士学位后,林璎并没有开设建筑事务所,而是找了一间可以同时从事雕塑和建筑设计的私人工作室。

    这次的展览中,就包括了多组林璎在她工作室里完成的中小型系列作品,譬如依据黑海、。海、红海等不同内海的水位,所制作的夹板雕塑;以快速凝结的石膏,来捕捉凭空想象的《无题》浮雕地景;数张用粉蜡笔涂抹擦揉方式绘制的《断裂的地景》;解剖河床和地形结构的立体册页图书等。从海底的地势、岛屿山石的岩层,到水与地面间的交界轮廓,林璎藉由她的雕塑装置向观者说明她如何: 利用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以科学家的眼光来检视我们生存的世界,不论是声纳自海底收录到的影像,或是飞机、卫星所拍摄到航空地图,我逐步把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解读成雕塑造型,并开始创造能够表现大自然景观中所蕴含的有组织性的、系统化现象的视觉作品。

    反刍自然

    林璎经常自日本的禅寺园林、俄亥俄州侯普维尔(Hopewell)原住民在公元前800年所建造的土墩图腾、及美国1960至1970年代的地景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取得户外地景装置的创作灵感,和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海瑟尔(Michael Heizer)一样,她也偏好极简的作品表现方式,并且尽量避免喧宾夺主的张扬作风。对她而言,地景作品应该是反刍自然的艺术创作,最成功的处理手法是将人为的痕迹隐遁于背景中,置观者于自然与人为的交界上。被认为是林璎下一个巅峰期创作里程碑的《汇流》,便是她反刍自然观点下的力作。

    过去五年来,林璎一声不响地埋首于她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宏大的户外地景作品《汇流》,在「系统化地景」展中,林璎特别出示了提摩斯酋长公园、清鱼场、沙卡加威州立公园等多组用夹板、压克力颜料、玻璃珠、贝壳、石膏、黏土不同媒材制作的模型和蓝图计划,让大家管窥这个预定于2008年完成的野心大巨作。从爱达荷的边境起直至太平洋海岸止,长达450英里的《汇流》将沿着奥瑞岗、华盛顿境内的哥伦比亚河,以七个指定据点,重新连接北美西北太平洋的原住民文化,和路易士与克拉克两人当年的探险经历。(注)创作的动机除了彰显前人披荆斩棘的功业事迹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他们的视野和文字的摘录,一路追踪周边景观的演变趋势,以帮助重整濒临灭绝的生态环境,和开创一个能够让现代人反映过去,思考未来的新契机。

    继越战纪念碑、阿拉巴马州马丁.路德.金民权运动发祥地蒙哥曼里(Montgomery)的民权纪念碑之后,林璎又制作了数件与时间的轨迹有关的委任装置作品,其中含括了康乃狄卡州新天堂的《女性之桌》(1993)、纽约长岛火车站宾州站天花板上的《陨蚀的时间》(1995)、(“逝去的时间”:宾夕法尼亚车站的钟。设计参考了月食原理,当黑夜来临,钟面会被背面的阴影咬去一块。)加州史丹佛大学的时间刻度台面《泉流》(2000)、长480公尺,横跨瑞典克尼斯林(Kniesling)大草原的《11分钟土线》(2004)等。属于园林景观的地景装置则有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纳尔艺术中心的《地井》(1993)、密西根大学一万平方英尺的《波浪草坪》(1995)、纽约联邦法院的《音石》(1996)、俄亥俄州克莱弗兰公共图书馆的文字游戏雕塑《阅读一个花园》(1998)等。不砍掉一棵树:是“什么在消逝·空屋”系列中的一件作品,陈列在美国加州科学博物馆外。是一件巨大的圆锥体雕塑,由青铜铸造,内部用回收来的红杉打造。多产的地景雕塑作品外,林璎的建筑设计履历也颇为惊人,除了为数可观的私人住宅外,较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共建筑物有:纽约的非洲美术馆(1993)、纽约大学的亚洲∕太平洋∕美国学习部门(1997)、长岛的雕塑中心(2002)、田纳西州克林顿市的哈吉斯(Langston Hughes)图书馆(1999)等新近完成的地景作品的照片和录像,也在这次的展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它们分别为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个占地3.5英亩的地景列阵《输入》(2004)、拷贝自波涛浪涌激荡成的海底地形纹样,为美国联邦法院所塑制的两万平方英尺的缓坡地景装置(2005)、以及为艾尔凡(Irvine)的加州大学艺术学院所设计的《知觉的园林》(2005)。身为两个稚龄女儿妈咪的林璎,非常希望她以女性主义、和平、民权、时间、记忆、自然环境为表现主题的创作品,能够成为视觉性的教育媒体,帮助下一代更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

    林璎的作品曾于美国、意大利、丹麦、瑞典等国展出,并为许多私人和包括MoMA在内的大型机构所收藏。她在1999年被时代杂志列入50位未来关键人物的名单后,又于去年被史密斯索尼恩(Smithsonian)艺术学会评选为35为优异代表人士之一。从小在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林璎,长大后依然在建筑艺术界里保持她的A等生头衔,她在陆续获颁总统设计奖、美国艺术和文学学院、美国科学和艺术学院、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项后,又破纪录地成为美国女性群英厅中最年轻的佼佼者。

    三、建筑情感空间与色彩空间的同构关系?

    建筑情感空间与色彩空间的同构关系浅析_碧森尤信_建筑文化_建筑中文网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是建筑空间视觉语言环境的同一体。它是通过人的审美体验,与人发生直接的情感诉求,从而展示其凝聚的各种不同情感。建筑情感设计和表现,是依靠其最鲜明、最简洁、最能阐述事物本质特征和最具代表性的形体、色彩、装饰、肌理等设计要素的集约,从而形成综合表现力的结果,并不是单纯一种要素即能完全负载并表述明确的。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融合;情感空间的架构

    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是建筑空间视觉语言环境的同一体。它是通过人的审美体验,与人发生直接的情感诉求,从而展示其凝聚的各种不同情感。建筑情感设计和表现,是依靠其最鲜明、最简洁、最能阐述事物本质特征和最具代表性的形体、色彩、装饰、肌理等设计要素的集约,从而形成综合表现力的结果,并不是单纯一种要素即能完全负载并表述明确的。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融合;情感空间的架构,离不开色彩视觉空间秩序性的规定;而色彩的准确设色,又是以建筑情感信息定位为依据的,是制造和抒发情感的因素、工具和手段,而且色彩本身亦是有感情的,不同色相的色彩及其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的情感也不相同。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共同和谐地存在于建筑空间视觉语言环境之中,为建筑空间赋予最佳的视觉表情和恰当确切的心理定势。

    建筑通过其特有的空间结构关系和艺术表现力传递建筑的情感。建筑空间情感化、人性化的塑造,使其充满了特定的情感信息。这种特定建筑情感的凝固和展示,是以具有可感性的富有特定思想内涵的符号结构而成的,即把抽象性的情感概念以抽象的符号或具象的形式,转化为可被感知的符号或视觉语汇,以符号语汇来完成情感的传递。上海金茂大厦的造型,有意识地借鉴中国古塔的变化韵律,给人以中国古塔的定位联想。强化造型透视的逐层急促加快的节奏伸展,增加了塔楼的固有高度感,高峻威严,挺直雄健。银色基调的塔楼与天空背景融为一体,同时红色花岗石组成的红色基调裙房又密切了它与大地的关系,并衬托了银色基调的塔楼。这个设计舍弃了具象形式的模仿以及机械僵硬地照搬重复传统,而是以明快、醒目、凝练的抽象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塔结构和塔文化的概念。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候机楼的外观造型,以比例优美的折线形架空斜脊,同雄壮、两端向上微翘的正脊结构成屋顶型制,使得中国传统屋顶的神韵油然而生。逐层退台?升高的架空结构性语汇既符合这个建筑的构造逻辑,满足内部空间需求,又自然地作为了造型的视觉元素,本土的传统建筑情感意念与现代设计审美思想,通过简约的塑型和空间序列的有机整合,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话语转化成现代感的设计语汇,保留在了特定的结构之中,从而展现出华夏雄厚的建筑文化和气度非凡的精神。

    色彩是抽象的表象符号。色彩抽象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性、普遍与特殊、个性与共性的复合。表意和表象有时同时存在,色彩表象性构形和色彩情感效应,与人类内在的情感等主观经验形式和联想有关,在一定条件下,又以文化现象为基础,从而使得色彩有了某种系统价值。

    建筑情感亦是一个极具抽象意义的无法捕捉的抽象概念,是一种情感本质的外化。这个抽象概念的意义阐述和信息传达,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客观实体,并以此为承载媒介,转换成一种符号或者综合作用的诸元素集合体,方可传递给受众。而色彩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色彩信息的传达,只能依赖于视觉对它的准确识别和判断,以可视化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而无法被触觉、嗅觉、味觉、听觉所感知。色彩信息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动和视觉联想,在人的大脑中经过与已有经验、知识和色彩概念的相对照、分析、整合,进而与所传递的视觉情感信息达成共识,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当色彩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某种象征时,色彩就具有传递相同心象和涵义的表现功能。从这个角度说,色彩具有特定信息符号的意义。

    蓝色给人理智、平静、清新、镇静的抽象联想,代表了明晰、合乎逻辑的态度,能够促使人以明晰的头绪思维。汉诺威世博会的未来健康馆,紧紧抓住蓝色调的固有属性和情感特征,以蓝色的反光材料地面和周围深蓝色湖水图像的墙面,营造了一个轻松、安宁、舒适的空间。蓝色传递给人一种健康的信息,色彩作为通讯手段与建筑环境用途的和谐配合,使色彩情感经验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取得了建筑形体语言无法达到的表情效果。这说明,建筑色彩空间情感语汇的集结、架构、展示和传达,可直接影响到现代人与环境及其构成元素间沟通的质量。

    色彩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出的功能不仅在于装饰美化和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作为造型艺术的语言媒介,在建筑环境情感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情感取决于色彩各种特性、属性的表现以及与建筑表达语言的和谐共鸣,它的特性使人把与其相通的心理性质和社会文化发生联系,引发某种情感沟通。比如黑色给人一种深沉、严肃、悲哀等心理联想,有强烈的沉重感和压抑感。美国肯尼迪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就利用这一色彩特性,通过大面积黑白绝对色的有力对比,极度渲染美国总统的悲剧性死亡。超大体量的黑色玻璃幕墙的构成体,给人以超常规尺度的结晶体般的纯净感。建筑色彩营造的最佳色彩关系,将肯尼迪图书馆的纪念意义推到与一般总统纪念图书馆截然不同的境界,构成沉思、缅怀的庄严气氛。在这里,抽象的情感,抽象的色彩涵义,通过特殊的色彩抽象符号及其空间语序的构成,转化为可视的明确符号和情感定位,准确、系统、深入和全面地阐述了特定建筑空间的情感特征。

    建筑情感的聚集和表达是通过象征或寓意的手法表现出来的。体积、色彩、质地、肌理、形状、比例、布局等可视形象,这些造型媒介和语言,表达了建筑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在现代建筑信息形态的整体结构中,建筑环境和建筑空间关系,首先引发建筑的审美情感。建筑本身对总体环境的尊重与和谐,直接影响建筑视觉情感信息的表现和传达。不同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建筑群体不同的序列构成,表达和传递不同的美感体验和情感冲动,高大、神圣、幽静、雄强、威严……情感知觉产生于与环境的配合和关联。特定环境和建筑暗示了特定情感和特定色彩的特殊规定性,色彩在建筑环境经营中的秩序,完全从属于整体建筑的环境情感。悉尼歌剧院以白色的调饰面,迎合了春夏秋冬、晨曦暮霞、阴晴雾雨等不同时间与情状建筑环境的变化,弹奏出变幻莫测的色彩音乐交响。当然这种规定性还要与当地的文化、建筑的功能及人们的习俗等紧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世博会印度馆的入口设计,以传统的形体图形语言,阐述了“我像迎候神一样迎候你”这样一个理念,从情感上唤起人们对这个宗教文化大国的向往。同时,黄色的情调吻合并强化了这一理念,让人仿佛嗅到了淡淡的高香味,闻到了声声木鱼的敲击音。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以及宗教信仰、欣赏习惯的差异,都能直接影响着现代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准确把握色彩个性情感与建筑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应密切关注人们的色彩喜好、审美习惯以及色彩的流行时尚。北京香山饭店的总体布局,考虑到饭店地处幽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的历史文物,建筑师有意将建筑物设计得比较低矮,不破坏四周的景观,并在外立面上设计了三层玻璃窗,利用视错觉造成建筑物只有三层的高度,从心理上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低矮感觉。它的空间布局采取中国建筑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多院相连的区分和联合方式。散发着浓郁现代民族气息的香山饭店,色彩配置运用中国传统抹灰墙面的白色、灰砖线脚为基本色调,素雅、干净、洗练,与江浙民居和园林建筑相照应。浑厚素朴的风格,朴拙单纯的传统工艺,视觉化的色彩形象,均散发出淡淡的乡土气味和思乡情结,表现了对乡土文化的深切眷恋。

    色彩不仅是建筑立面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形成建筑性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是建筑情感整体结构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色彩的作用已经超越了本身信息传达的功能,而成为现代建筑空间关系构成的造型元素和表现因素,以色彩制造建筑情感,传递建筑情感。同时,色彩的冷暖、远近等固有特征也决定了其情感涵义。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以优美合理的造型和色彩的绝妙搭配,准确表达了设计者的建筑观念和与大自然有机协调的美学追求。用当地片石砌筑的墙垛,其纹理与山岩相通,色彩与环境融合,颇具天趣。杏黄色的混凝土阳台,长短厚薄宽窄不一地向四面八方伸展,凌空飞横于瀑布之上,色彩与大自然互相渗透,互相衬映,浑然天成。

    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的情感效应和情感表现力,既涉及到色彩刺激,又涉及到不同人对色彩的不同的生理反应,既有关于观者的视觉经验,也与个人的记忆、刺激等心理活动发生联系,还取决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越战给美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伤痛,为了阐述和揭示这一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对死难者的敬仰和怀念,华盛顿越战军人纪念碑环境艺术设计者,将纪念碑设计成两个直边相连接并成一定角度的直角三角形嵌入凹陷的坡地,形成表面由黑色花岗岩砌成的挡土墙形象,其上铭刻着越战中死难者的名字。当人们缓慢步入凹地,看见黑色花岗岩上那一排排、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名字时,心情将随地势的凹陷,越来越沉重……这种思想情感的产生和思绪的波动,不仅得益于纪念碑的空间造型语言的准确定位,而且建筑情感空间和色彩的定位,也完全紧扣人们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心理审美特征,以情感环境空间语言和色彩的造型形式语言,控制了处于这个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们的心理空间和情感空间取得了一致的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把色彩的表情特征和固有的色彩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以黑色所具有的压抑、沉闷、罪恶、恐怖、悲哀、严肃、深沉、不幸等色彩心理和情感联想充分表达,并与材质紧密结合。通过多种要素的绝妙运用,最终造就了这个超凡脱俗的公共环境设计作品。

    原文网址

    也许您还喜欢阅读:

    色彩与建筑环境创造 城市的色彩 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在限定中构筑人性化的隧道内部视觉感受 浅谈居室设计中的意境表达 让城市住宅回归原始 住区邻里情感回归 智能建筑必须把握“八大环节” 对话与融合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间节约之路 【重要声明】本作品版权归建筑中文网和作者所有,允许以学习、研究之目的转载、复制和传播,但必须在明显位置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请参考以下引文格式)且保证内容一致性,不得用于出售、出版、付费数据库或其它商业目的,本站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引用复制:网址 QQ/MSN 论文/著作 HTML代码 交流讨论我要发帖 网站首页建筑研究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工程勘察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材与机械使用与维护建筑经济建筑文化建筑业信息化建筑与环境请告诉我们 请告诉我们您的知识需求以及对本站的评价与建议。满意 不满意Email:COPYRIGHT © 2005-2011 建筑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Last Updated:2014-01-04 08:44:34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造型语言和情感媒介,是通过可见的实在物质媒介表现出来的。建筑色彩的规定,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筑材料的选择为前提的,材料承载了情感和色彩信息,是形象化展示情感的载体,是人们情感意念的寄托物。没有材料作为情感传达媒体,建筑的情感空间和色彩空间也就不复存在。

    汉诺威世界博览会日本馆的设计,为了把场馆建设中产生的废物降到最低限度,体现日本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态度,建筑师采用了可回收的纸管以及其他相关的纸质制品建设场馆。这种材料的独到运用,既是日本传统建筑对纸运用的现代展示,又是在张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宣扬本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聪明才智和勤劳简朴的精神风貌。色彩的选取则完全利用纸管和纸质制品的固有色,未加任何装饰性色彩。而媒体馆环境展示空间的设计,则以众多图书的书脊作为装饰墙面和空间分割界面,表达传统文化的媒介概念。空间中?从天花板上悬吊下来的UFO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屏组合体,反映了互联网即将成为新世纪的媒介主流。形体的选择和情感的传达都是准确、恰当、到位的,而且用笔干净利落,流畅洒脱。更重要的是,材料在此不仅承担着架构空间和界定空间的作用,而且材料本身在与特定展示环境的特定造型相匹配的同时,被作为重要的信息展示传达载体,充分发挥其质材的特性美和感官的表现力,增强了整体环境空间的审美价值。纸制品的温和亲切、舒适安宁,传递着极富人情味的美感;UFO型结构表现出的现代感、宜人的流线造型、稳重含蓄的灰色等,都与人的生理结构和特定心理需求相符合,质材的结构和性能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生理结构间形成了异质同构,外界信息的传达和人的内心审美经验达到完美的对接。也就是说,材料的物理性能及给人的审美情感,同人的知觉反映及心理体验产生了和谐的美的共鸣。

    水作为造型元素近年来也被大量使用了。同是汉诺威世博会的冰岛馆的设计,以钢结构构成一个表面有瀑布的蓝色立方体,其表面以两层塑料薄膜为外墙材料,内层为蓝色和半透明的,而外层则是透明的,水幕不断至上而下流淌,以此象征这个岛国的地理特征。确切的设色,准确的定位,大胆且富有创造性的材料贴切使用,都对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建筑空间的情感化、人性化的设计回归,是当代设计艺术和人们生活品质的需要,建筑环境设计关注的主流不再仅仅局限于雕塑、绿化等等有形形体元素的艺术结构和空间定位,而是更多地趋向于对建筑空间和现代生活空间人文的、生态的多元化关怀,使建筑环境空间的创造更具有人性情感,更符合现代人对环境的审美需求。色彩空间和情感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受制于建筑的风格、构思、材料、结构、空间等许多方面,但对它们的创造性使用,将会大大改善和提高建筑与人的情感沟通,使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时候,更能得到建筑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和亲切的感受。

    参考文献

    邓福星主编 王菊生著 《造型原理》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44页

    章利国 《现代设计美学》 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 142,147页

    崔世昌 《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108,109页

    王受之 《世界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 297页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论文集·孙延

    msg:【单页阅读】模式仅供网站【注册会员】使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四、景观设计中体现故事性?

    设计者选择表达手法,抽取一个故事的不同特质(如片段情节),并加以物化具现(选取与故事特质相符的材质或造型等,本质是故事本身的抽象化);游览者将所处场所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对照,借助个人经验与想象,将场地内的具体景观解读为“新的”故事。整个过程中,需要设计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事件为依托,选择与故事特征相符的物质载体来引发游者的情绪与新的想象。比如:林璎用水、花岗岩以及镌刻时间数字的“女子桌”,来反映耶鲁女学生平权历史事件。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用阴郁扭曲的蜘蛛雕塑讲述童年生活经历以及母亲对自己的爱。用在特定日期开启的抽象光柱表达对911事件及亡者追思之情的911纪念光碑(作者:John Bennett, Gustavo Bonevardi, Paul Myoda, Julian La Verdiere, Richard Nash Gould, Paul Marantz);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Kathryn gustafson)用流水在闭环流泉内的不同状态,反映戴安娜王妃的一生经历。只不过有的故事内容抽象,有的故事内容具象——有的需要辅助说明才能理解叙事内容,有的则不太需要解读就能理解。而由于设计者也是挑故事选片段进行呈现,所以观者从场地所直接获得到的也并不是原本完整的故事,而是故事的片段与体验者自身感受的新混合体。所以,景观的叙事可以说是在对故事本身内容的抽象与具象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设计者展现的故事内容越抽象,游人发散出的想象就越多,其解读也越容易偏离原有的故事。因此,场地中可以适当添加具象的符号来起到引导与强化原本故事印象的作用,防止游人的思绪跑偏太多而弱化设计本身的目的。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越战纪念碑景观设计理念)

    展示设计是什么专业

    兔子ip官网下载(兔子ip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