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轴车排行榜(断轴车型排行前十)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断轴车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威朗哪年的车容易断轴
2017款。别克旗下全新紧凑级车型威朗于2015年6月27日正式上市,新车定位高于英朗,因2017年新款威朗车辆质量不过关,非常容易断轴导致车主一直在进行修理,给众多消费者带来困惑。
二、翼虎断轴是哪一款
翼虎断轴的罪魁是一个叫“羊角”的地盘悬挂部件,这个俗称为“羊角”的部件,就是位于汽车车轮正中央,支撑车身重量的承重部件,是汽车上涉及安全非常重要的一个零部件。如果这个部件出问题,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车轮就会脱落。 至于翼虎断轴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遗憾的是官方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网传比较可信的一种解释如下: 所谓城市suv,大都是在轿车基础上衍生而来,比如,途观和速腾是同底盘车型。虽然是同底盘车型,速腾整备质量仅有1300公斤左右,途观(四驱)达到了1700公斤左右,途观比速腾重了整整400公斤,如果是急刹车,前悬架(包括“羊角”)承受的力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所以,新速腾前悬架摆臂只是低成本的冲压件,而途观这个部位则改成了高成本的铸铁件,羊角部位也进行了加强。德国大众公司对于途观和速腾两款车型400公斤的重量差,还是有清醒认识的。” 再来看一下福特福克斯和翼虎,这两款车也是同底盘车型,福克斯整备质量仅仅是1300公斤,翼虎(四驱)整备质量则达到了1700公斤,两者也是相差400公斤左右,但是,同样是前悬架这个部位,两款车使用的部件几乎是一致的。前悬架部件在1300公斤左右的福克斯上没有问题,但是这个零件,放在重量达到1700公斤的翼虎上,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车身风险指数。至于2014翼虎是否还会断轴,这个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断轴的风险肯定存在。就像大众的dsg风险依然存在一样,这个是没法避免的。最保守的办法就是合理规避,选择其他车型。
三、评比亚迪汉断轴:是新车悬架机械素质低,还是网络键盘人性扭曲?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亚迪汉断轴的事出来之后,网上批评的声音非常多,主流看法有两种,一种看法是比亚迪汉采用的前麦弗逊悬架不行,另一种看法认为比亚迪汉在零部件上偷工减料,车子不耐撞。
麦弗逊悬架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但由于只能靠下托臂和减震器支柱承受载荷,所以悬挂的刚度有限,从这里看貌似第一种说法能说得通。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这个刚度有限的这个限度是根据车重来看,比亚迪汉顶配车型约2.1吨,行业的现状是,一般2吨左右的车上用前麦弗逊悬架都在它能力驾驭范围内,举些例子吧,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大SUV,汉兰达、锐界、途昂全都是前麦弗逊悬架结构,车重都在2-2.2吨左右,从价格看的话200多万的保时捷911也是前麦弗逊悬架。
图片来源网络
前面说麦弗逊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结构上只有支柱式减震器、A字型托臂两个部件,笔者认为偷工减料也说不通,首先没人会笨到在这个地方偷工减料,其次就是想偷工减料,就这么点东西,能减哪里呢?
但是比亚迪汉断轴是事实,断轴总是有原因的!
仔细看了一下现场的几张图片,以及交警出具的责任书,笔者大胆做了一些推理,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比亚迪汉高速行驶时,车轮猛撞路肩触发了偏置碰撞车轮保护机制,引发了断轴。
首先要说下啥是“偏置碰撞车轮保护机制”,看过中保研或IIHS碰撞的朋友都会有印象,在“25%小偏置碰撞”测试中,常规的碰撞吸能路径是防撞梁→吸能盒→纵梁→车轮→A柱及下部防火墙,测试中发现,很多车型的车轮在参与吸能的过程中,会整体后移,像一把钝刀一样侵入A柱下部防火墙,危及乘员舱下部生存空间,造成假人腿部和膝部受伤。
图片来源网络
很多厂家为了规避这个问题,就设计了偏置碰撞车轮保护机制,车轮在参与吸能的过程中会断轴脱离车身,避免造成对乘员舱的侵入,去年中保研对沃尔沃XC60做的“右侧25%小偏置碰撞”测试,笔者就在现场目击了这个保护过程。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哪里有偏置碰撞呢,你看事故车辆的车头基本上完好无损,细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这其实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偏置碰撞试验蜂窝铝的刚性壁障是有高度的,车辆在测试中防撞梁→吸能盒→纵梁都能接触到刚性壁障从而参与吸能过程。
比亚迪汉这次事故相当于是高速行驶直接撞上了一块低于车身底盘的刚性壁障,防撞梁、吸能盒、纵梁都没有机会参与吸能过程,车身所有的动能都被左前轮所吸收,类似“25%小偏置碰撞”中的限工况,这种情况下,啥悬架都不管用。
从路面的轮胎痕迹来看,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应该是往右急打了方向盘,所以车子在碰撞后没有直接窜上隔离带,而是以一个弧线姿态甩到了右边。
这里面隐藏了两个细节。
一是从轮胎摩擦痕迹来看,车速应该不会低,考虑到比亚迪汉百公里加速3.9S,合理推测时速在60-100公里之间,参考中保研偏置碰撞规程的时速64公里/小时。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就是车轮和路肩高速碰撞接触时,驾驶员把方向盘往右急打,产生一个往右的大拉力,车轮及悬架承受正面猛撞+右拉两种力的作用,看现场图片,悬架的下托臂应该也是断了的。从工程学角度看,一款新车是要经过多番验证、多轮测试之后才可以正式上市的。新车上存在一定概率上的睱疵也是在所难免。而像悬架系统(比亚迪汉EV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这种成熟性极高的部件,不合格的机率基本为零。
最后做个总的推理,比亚迪汉高速行驶→左后轮爆胎→车身失控→左前轮与路肩高速剧烈猛撞→触发偏置碰撞车轮保护机制引发断轴→驾驶员猛右打方向盘→悬架托臂断裂→车轮在路上留下弧线印记。
万幸的是,这个事故中没有任何人受伤!
四、速腾断轴是怎么回事?
速腾断轴是指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会突然出现断轴。导致车辆无法行进或出现失控风险。x0dx0ax0dx0a1、事件经过:x0dx0a2012年底,一汽-大众速腾汽车的后轴断裂问题见诸媒体,随后甲壳虫的部分车型也出现了同类问题。可大众对于此事的处理依旧是低效率,直到2014年4月,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大众汽车妥善处理此类问题,这家跨国企业才开始着手处理。可给出的解决方案只是“打补丁”(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引发了中国用户的集体反弹,指责大众是在“假召回”。x0dx0a事件持续发酵后,大众德国总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媒体提问时,依然坚称是中国消费者的驾驶习惯不当造成的,大众汽车的速腾和甲壳虫不存在设计缺陷。x0dx0a2014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济时评《缺陷产品不能一召了之》,同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也谴责大众在华没有诚意。x0dx0a2014年12月,中国质检总局成立专家组专门调查该类投诉。专家组今年9月10日发布公告称:“经工程试验分析和专家论证,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新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x0dx0a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该断轴事件召回车辆超过58万辆,2013年因DSG事件召回超过38万辆。x0dx0ax0dx0a2、调查结果:x0dx0a2015年9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一汽大众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缺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认为,装配耦合杆式后轴的速腾汽车存在纵臂断裂导致的安全隐患,构成缺陷。召回措施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定风险。x0dx0a质检总局责成一汽大众继续召回,提高召回完成率,持续加强对加装衬板后的车辆进行监测,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消除安全风险。x0dx0a公布调查结果后,大众汽车集团、一汽大众以及大众进口汽车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尊重和接受质检总局的调查结果,同时表示已于2015年2月2日启动对该批次车辆(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的召回,并承诺将向受召回影响的速腾及甲壳虫车主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措施,彻底消除车主担忧。x0dx0ax0dx0a3、事件处理:x0dx0a2015年9月25日,大众方面目前保持了一致的缄默,即使德国媒体的采访要求也无法获得回应。大众集团麾下两位高级技术负责人将被迫离职,两人分别是奥迪的研发总监UlrichHackenberg和保时捷的发动机负责人WolfgangHatz。两人将为柴油车排放造假丑闻承担技术方面的责任。x0dx0a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以及大众进口汽车就针对国家质检总局的上述调查结果发布了联合声明,声明表态将尊重和接受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结果,并按照要求针对受召回影响的速腾及甲壳虫车主提供四项服务和措施。这四项服务和措施为:第一,涉及车辆自加装金属衬板之日起10年内,只要车辆在没有受到过外力碰撞或冲击的情况下后悬架纵臂发生断裂,车主可以基于原购车发票价格置换一辆价值相同或者以补差价的方式置换一辆价格高于原购车价的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速腾车主)或大众进口汽车(甲壳虫车主)在售车型。第二,继续联系未参加召回车主,完成金属衬板安装。第三,受召回影响的车主可获得3次基础常规保养服务(包括免费更换机油、免费更换机油滤清器、免费检查)。第四,公司将向具有维修资质的机构开放针对耦合杆式后悬架纵臂的检测指导文件和技术支持,以致力于扩大车辆纵臂检测的覆盖范围。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断轴车排行榜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