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水生态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06 20:31:01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16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水生态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业最低价)

    文章目录列表:

    水生态景观设计

    一、海绵城市的含义是什么?

    海绵城市的含义是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雨的时候可以实现吸水、蓄水等功能。“海绵体”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有时仅仅需要精巧的设计和规划,就可以把水留在生态系统中。

    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城市新老城区要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努力消除一雨就涝、污水横流的“顽疾”。

    目前,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已经选择了厦门、济南、武汉等16个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而全国也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水生态景观设计

    建设理念

    “海绵”不是一个虚的概念,它对应着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构建海绵城市即是建立相应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这也是最为高效和集约的途径。故此,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说传统的城市开发斩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那么低影响开发就是使用一系列景观与工程手法使城市的排水能模拟自然对雨水的吸收、储存、蒸发、使城市的排水系统遵循雨水循环规律。

    二、水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

    1城市水环境规划的产生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城市扩张带来的无序建设活动给水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危害。进入21世纪后,国家把保护水环境的工作提高到极为重要的位置,2000年以后国家已正式开展新的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生产用水水供给资源方面,而更需要水景观资源满足人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在这双重意识指导下,近五年来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和广泛开展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研讨与建设成为当今城市保护和利用水环境活动的代表,如上海、武汉、重庆、广州等城市先后编制了有关城市水环境规划的项目,因而作为指导城市水环境建设的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将逐步在规划行业中受到关注。

    2城市水环境规划的对象

    2.1水环境组成因素

    2.1.1资源的认识

    首先明确与水环境密切关联的水资源概念。狭义水资源的概念是自然界水量能不断更新,可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用水,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广义水资源内涵是一切具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或不同形式的水,均属于水资源范畴,因此水资源分为水供给资源、水航运资源、水养殖资源、水能源资源、水生态景观资源等。

    2.1.2境组成因素

    水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按此概念,也可以说水环境是反映水体可利用的各种水资源及防御水灾害的能力状况,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改造形成的能力状况,即自然水环境和社会水环境。自然水环境包括四个方面因素:

    (1)径流量——由自然界水体径流可供补充的水量,是反映可供社会使用的水供给资源能力;

    (2)水生态——水质自然状况与水质恢复的自然能力;

    (3)水空间——在自然地势条件下连续水体所涉及的区域空间及水体聚集深度,是反映水体作为航运、养殖、娱乐条件的能力;

    (4)水能源——水体因自然地势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是反映可供社会利用能量的能力。

    社会水环境因素包括二个方面:

    (1)水安全——主要反映社会治理水体防止灾害的能力,包括防御洪水和排除内涝;

    (2)水景观——由水及岸线自然地貌、人文设施所形成的景观,是反映城市滨水环境及文化内涵的能力。

    2.2水环境规划对象

    依据《环境规划学》理论,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诣在通过保护和改善、利用各类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生产活动,从而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水环境规划的基本对象就是对上述自然与社会水环境六类因素进行保护和利用,即径流量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空间利用、水能源利用、水安全控制、水景观利用。

    水环境规划按规划范围一般分为流域水环境规划、地区水环境规划和城市水环境规划,而规划范围不同对六类基本对象有不同的选择。

    2.2.1水环境规划对象

    流域水环境规划主要是江河流域范围地区治理和综合利用江河规划。依据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江河流域水环境规划的对象有水资源系统规划(径流量利用)、水污染控制(水生态保护)、江河防洪治涝规划(水安全控制)、航运及养殖规划(水空间利用)、水力发电规划(水能源利用)等。

    2.2.2水环境规划对象

    地区水环境规划主要是行政区(省域)范围地区治理和综合利用江河支流水系规划,包括小河、湖泊、水库等水系。规划对象应包括本区域各城市与农业用水分配(径流量利用),与外江相通的水系防洪及内河湖泊排涝(水安全控制),规划水系的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水体渔业养殖(水空间利用)等内容。

    2.2.3水环境规划对象

    城市水环境规划主要是城市规划建设区范围内治理和综合利用水系规划。因城市特征和区域的局限性,该规划主要是做好水景观资源的利用,并协调好水体的各项功能。其规划对象仅含水环境规划部分规划对象,具体有三大内容:(1)以排涝防灾为主的水安全控制;(2)以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恢复为主的水生态保护;(3)以滨水岸线利用为主的水景观利用。

    3城市水环境规划的思路

    3.1项目编制的模式

    城市水环境规划对象在规划的内容上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如地表水体控制面积、容量既是排涝防灾水安全规划依据,也是水污染控制环境容量计算依据。又如城市滨水区水系网络规划布局又与水系排涝工程控制港渠发生关系。在突出城市水环境建设的今天,城市水环境规划若仍然采用以前传统的编制模式,即由政府各主管部门分别组织编制“水利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滨水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必然存在规划内容交叉,相互不协调的现象,指导城市水环境建设的规划依据相互矛盾。因此,城市水环境规划应将所涉及的规划对象相对集中,统一编制,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如上海市水务局2001年编制完成的《上海水资源综合规划》就体现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包括水质和水景观环境)”三位一体的思想。

    城市水环境规划在编制深度方面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一项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中,主要确定纲领性规划建设要求;二是独立编制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确定水环境具体的建设内容与实施要求。

    规划成果文件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专项规划的要求可分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及规划附件。规划附件包括说明书(研究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现状调研资料。

    3.2项目编制的技术路线

    3.3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宗旨

    3.3.1 水系功能定位

    按照城市水环境规划对象的理念,城市水系功能应体现其区域环境特点,分主要功能和其它功能。主要功能是反映具有城市特征的功能,一是排涝防灾水安全功能,二是水资源中水生态景观资源利用功能;其它功能则是非城市特征功能,如用水、航运、养殖、水能利用等功能。规划则要通过各种用地控制、管理措施协调水体各项功能关系,在充分发挥城市水系主要功能的基础上不能破坏和削弱水系其它功能。

    3.3.2 水安全规划

    水安全规划为城市湖泊、水库排涝防灾规划。规划主要按排涝系统分区划分与城市建设区相关流域服务区域,确定其排涝标准,按排涝流量与湖泊雨水调蓄要求确定流域水系湖泊水面控制面积、调蓄水位差、调蓄容量,以及排水泵站、涵闸、渠道等构筑物设施位置与规模。该规划确定的水系控制面积及调控水位是城市水系网络布局的基本依据。

    3.3.3水系网络布局规划

    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水安全控制规划的指导下,即不影响城市水体水安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恢复和补充具有生态景观功能的水系连通廊道而形成城市水系网络体系。规划布局的空间结构应把握多元结构和多层次结构的形态特征,使城市外围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水系生态廊道向城市建设区渗透、融合,使城市具有生态环境的活力。规划水系网络布局应结合自然地势条件和水系生态廊道控制最小间距指标要求加以确定。

    3.3.4 滨水岸线利用规划

    城市水系滨水岸线资源的如何利用是城市水环境规划的核心。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应控制滨水区的用地性质和用地空间,以有效发挥滨水资源和协调水体各项功能。滨水区的用地性质涉及到滨水功能分区,根据目前国内外城市滨水环境建设实例的总结,滨水功能区一般划分为四大类:生活功能区、自然生态保护区(包括风景区)、企业生产区和专用作业区。生活功能区又可分为居住功能区、广场活动功能区、健身休闲功能区、城市交通功能区及综合功能区。滨水区的用地空间应遵循滨水亲水性、连续性、可达性的开敞式建设原则对滨水不同功能区用地提出控制性的原则性要求,一是基本控制线原则要求,包括水岸线(蓝线)、岸线绿化控制线(绿线)和滨水建筑区控制线(灰线);二是滨水建筑区建设控制要求,如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建筑视线。

    3.3.5 水生态保护规划

    水生态保护规划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水污染控制、涵养生物自然净化水体的两方面各种有效措施以改善城市水系水质环境。其主要内容包括水功能区划、水体环境容量预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体生态修复规划四大内容。(1)水功能区划要求划分水体不同区域对水质环境不同要求的水体功能,并明确水质控制管理标准。水功能区划是水环境保护的基本依据,也是水务管理、执法的依据。(2)水体环境容量预测则是根据各水体水质控制标准、水体容量,按照水体的自净能力提出水体可容纳的各类污染物质总量。该预测目的是希望在城市水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一种定量判别标准,即希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结合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状态提出水体周边地区城市人口动态控制总量以及企业性质及发展控制规模。(3)水污染控制主要是对城市污水和城市面源对水体的污染提出原则性控制方针,包括污水收集与截流标准、污水处理与尾水排放要求、城市新区特别是临水区域滨水开发区污水排放控制要求、以及城市面源控制的基本对策与措施。(4)水体生态修复规划则是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理论,提出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人工生态系统布局方案,其内容包括滨水带生态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污染底泥控制技术等。

    三、绿建海绵设计是什么意思

    绿建海绵设计是指以节能环保、资源可持续利用、景观和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为核心,以海绵设计为理念、结合社会公共空间、社会服务设施、城市街道绿化等,进行宜居宜业社会环境理念的设计。它通过节约能源、保护水环境、缓解土地压力等方式,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方法

    导语: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雨水等水资源建造人工湖或小溪,改变原有灌溉方式。才能实现节水。下面是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方法,欢迎参考!

    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方法 篇1

    1、全面推广绿地中的节水灌溉

    我国园林绿地灌溉大多以人工水管式灌溉和水车浇灌为主,而诸如喷灌、滴灌乃至地下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应用甚少。而这种方式浇灌会造成25%~35%水分浪费。在绿地中可根据不同园林植物的特点和种植方式,采用经济、适宜的灌溉方式,科学合理地选用喷灌、滴灌、根灌等先进的灌溉方法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并尽可能应用自动控制灌溉系统。

    2、合理选择绿化植物种类

    植物是园林绿化的基础,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的关键所在。在设计中要尽量多选用耐旱植物和低耗水量植物。另外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植物的配置。城市园林绿化应该以乔、灌木为主体,以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为主导,强调绿量和生态效益。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要坚持以树木为主体,提倡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杜绝单一用草坪的现象。

    3、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

    乡土树种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抵抗病虫害、节省杀虫剂、减少施肥、保护环境等方面与外来引入植物品种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绿化效果。同时,乡土树种还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

    4、推广使用非常规水

    非常规水是指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源,它包括雨洪水、再生水等。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必要手段。再生水,一般指我们常说的中水,它的定义是:将城市生活废水经过集流再生处理后,使其水质指标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排放标准,但又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质标准的循环利用水。是理想的绿地浇灌用水,再生水成了解决城市园林用水的一个热门选择。

    5、在设计中采用新理念

    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雨水等水资源建造人工湖或小溪,改变原有灌溉方式。不要盲目模仿设计大面积微地形处理的草地和人工湖、喷泉、瀑布、小溪等水景,从而造成管理上对水资源的浪费。在总体规划阶段,要充分利用天然的河流、湖泊水系,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系统,尽量减少以洁净水源维持各类人工水景用水与城市天然水系、绿地灌溉系统相连,使水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

    6、加大节水宣传力度

    当前,绝大多数园林工作人员对城市水资源匮乏状况还不甚了解,尚未意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绿地后期管理不规范,对灌水过多、淹没、渗漏、跑水,草地变成沼泽地,马路变成排水渠的情况屡见不鲜。事实上,园林绿地的灌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加强园林灌溉管理,那么节水园林也就无从谈起。而在美国非常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他们通过各种宣传展览活动,来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以鼓励人们树立节水意识。

    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方法 篇2

    1 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分析

    1.1 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

    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随着城市绿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优美人居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绿化的景观效果、树木的成活率、绿地的服务功能、低碳出行的环境条件以及绿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等方面,已成为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园林绿化工作不再是单一模式,城市园林建设更注重绿色、低碳、智慧等要素,更注重人文环境和生态,倡导“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规划理念,在文化内涵、景观设计、绿化造型等方面下功夫,而实现每个要素都需要一套科学的设计方案, 以打造绿色、 便捷的城市生态圈为重点,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实现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1.2 园林绿化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实现城市园林生态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城市的绿化发展要与世界接轨,就要重视城市绿化,联合国生态与环境组织指出:城市的环境绿化水平达到人均60 m2为最佳。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公共绿地达到人均 70 m2,而我国尚未达到最佳标准。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园林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针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实现城市的智能、环保、自然、智慧、创新和低碳等功能,重在规划、科学设计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倡导生态功能园林,让城市融入自然,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理想愿景,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彰显城市特色。

    1.3 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绿化不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效益,园林绿化的意义、功能体现在生态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的改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的观赏性作用,在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中的意义,以及园林绿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因此,园林绿化需要紧密结合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的需要,顺应当代的需要。大力推进园林绿化改造工程,提高市民植绿、爱绿意识,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绿化水平和景观品质。倡导“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彰显特色”的规划理念,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文化内涵、景观设计、绿化造型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绿化特色。

    2 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从业人员能力不过硬

    一方面突出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少,没有相应的资质、知识、技术和经验,对养护工作培训不够,基本绿化操作技能不能掌握;另一方面在学习、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管护经验上执行力差,更谈不上养护的技术创新, 导致园林绿化工作实施的无序性,降低园林绿化质量。

    2.2 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

    突出表现为一些辖区对绿化养护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将绿化养护管理摆到重要位置,对绿化养护工作贯彻要求不到位、部署工作不到位、指导基层不到位、服务企业不到位。很多养护企业没有认识到绿化养护工作是一种社会责任,算经济小账,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从主观上解决问题。

    3 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科学规划与设计城市园林

    生态园林绿化设计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园林设计应着眼未来,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增加植被品种,丰富植被花色,形成自然的、功能完备的、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把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园林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在设计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市绿地系统加强科学规划设计,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获得最大化的绿化效益及生态效益,力求现代园林艺术、生态景观理念与本土文化的紧密融合,创造出多处内涵丰富、主题鲜明、民族风情浓郁的园林风景。生态园林绿化设计中,既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也要考虑到当前园林的实际情况,在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的基础上,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结合起来,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环境,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3.2 提升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水平

    制定管养标准,完善管养制度,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在提高管养的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批养护管理样板段、示范路;创新管养模式,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监管相分离和市、区、街道(镇)分级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实行“建管分开、管办分离”。加大园林绿化执法力度,对破坏城市绿化的行为从快从重处罚,有效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3.3 完善体系实现科学规划建绿

    编制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城市绿化目标和布局,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绿线,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注重专业性和科学性,提高城市绿化整体水平,因地制宜,实地适树,突出地域特色,以乡土物种为主,注重绿地生态功能。总之,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园林绿化工作全局,结合城市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带气候特征,从政府决策到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园林绿化真正实现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方法 篇3

    一、工作任务

    从即日起,在20xx年8月15日前全面启动7个沿街示范点拆墙透绿工作;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新植乔木5万株,垂直绿化3万株,屋顶绿化3000平方米的任务,新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小区)10个;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建游园1个(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新建绿地50万平方米,新建社区公园游园3个,每个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整治提升区管道路5条(段);整治市区绿化死角、消除死株、病株、残株、缺株和垄断、黄土裸露、基础设施损毁等现象。

    二、实施办法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引进先进技术,改善养护设施,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实施评优评差,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五级五星”和“月季花杯”管理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一)新增绿地和新植乔木

    各街道办事处要对老旧社区的绿化进行摸底调查和升级改造,引导社区、单位庭院进行乔木补栽;对于新建设的小区要进行绿化上的工作指导。并在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增绿地,新植乔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各项绿化栽植任务。

    (二)做好社区绿化建设和整治

    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社区绿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在全区大力开展生态社区和省、市级园林单位及园林小区创建活动。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园林绿化任务分工,在20xx年10月31日前分别完成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小区)、新建社区公园游园、沿街示范点拆墙透绿等工作任务。

    (三)做好公园、游园绿化和黄土裸露整治工作

    各相关单位要积极行动,及时协调可绿化用地,在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建1个游园任务。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辖区内庭院绿化、自建花坛花带的管理,督促建设或管理单位做好日常维护,保持园林设施完好,园容园貌整洁美观,杜绝毁绿、侵绿现象,做到无缺株死株、无黄土裸露。

    (四)出入市口、出入市道路和铁路沿线绿化整治

    区城市管理局和相关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照城市园林绿化标准,在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辖区出入市道路景观整治和铁路沿线绿化整治任务。

    (五)做好市树法桐和古树名木的复壮保护

    区城市管理局及各街道办事处要对辖区树龄50年以上的法桐和古树名木进行登记保护,对长势不好的进行复壮,对发生提前黄叶、落叶和病虫害的做好防治,同时加强对胸径30公分以上法桐等城市树木的保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六)做好重大节日花草摆放工作

    区城市管理局要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在辖区内公园、游园和重要路段摆放各种时令鲜花50万盆(株),并做好后期的浇水、更新等工作。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城市管理局及各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针对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履行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冬春季节园林绿化整治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加强宣传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大力宣传城市园林绿化法律法规,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的重大意义,提高人民群众的爱绿、护绿、建绿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三)加强任务落实。区城市管理局要加强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确保绿化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各责任单位要建立任务完成情况台账,并在每周五上午,将绿化任务完成情况上报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绿化科。

    ;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生态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水生态景观设计

    抖音影视剪辑怎么运营(抖音影视剪辑运营思路)

    文字类标志(文字类标志有哪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