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窑文化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06 21:41:3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1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窑文化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窑文化景观设计

    一、淮南十景在什么地方

    淮南旅游的好去处--介绍下淮南十景

    一、八公胜境(八公山景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八公山名源于汉淮南王刘安和“八公”得道成仙的故事。方圆120余平方公里,有大小四十余座山峰。 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历史十分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这里,1600多年前曾发生过世界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观——“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围棋赌墅”的传奇故事; 这里,2100多年前,“天下奇才”刘安在这里招贤纳士,著书立说,编著了“天下奇书”《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千古美食豆腐;这里,人文景观独具魅力,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伯乐相马等100多条成语典故和神话故事均从此诞生;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春申君黄歇、战国名将廉颇、楚国名相孙叔敖、宋太祖赵匡胤、大诗人李白、苏东坡、清朝“两代帝师”孙家鼐等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和动人的诗篇。 八公山是一座生命缘起之山,地质遗迹丰富。这里,蜚声中外的“淮南古生物群”化石,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古生动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摇篮和地质科研的圣地。 八公山是一座生态文明之山,山川秀美,自然资源独具魅力。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天然次生林,植被茂密,遮天蔽日,“石生树”、“藤缠树”、“连理枝”等自然奇观比比皆是;这里,有江北地区罕见的石林地貌景观,堪称一绝;这里,洗云泉、玉露泉终年不竭,并留下了动人的故事;这里,先后开发、建设了汉淮南王宫、升仙台,白塔寺,保护性开发了石林、忘情谷、中华世纪海峡情石雕碑园及水景等景点,完善了供水、供电、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先后被评定为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公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

    二、古寿州窑遗址

    古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内,包括管嘴汶、高窑、医院住院部、松树林、车小湾五个保护区。中心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三、淮南第一峡--峡山口

    滔滔淮水东流,遇八公山阻挡,在此折回倒流,将硖石劈为两半,夺路而下,这就是淮河第一峡一一硖山口。古称硖石口,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山峡。又是古代据险屯兵之地“淮上津要”,是淝水之战古战场之一。站立淮水之滨,仰观石壁,却似斧削。宋咸淳年间寿阳夏松题《筑城记》尚可辨认。硖石山岛上,立一凉亭,是清代复建的“慰农亭”,俗称“禹王亭”,亭西一株古皂角树,是硖石景点的象征。

    四、春申君陵园春申君陵园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占地总面积7000平方米。2000年动工兴建“春申君陵园”,同时正式对外开放。春申君(—公元前238年),战国时楚国人,姓黄,名歇,在楚考烈王时期(公元前262年—238年),为楚国令尹(相国),封号春申君,赐地淮北十二县,后改赐江东(今江苏、上海一带)。黄歇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君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黄歇被李园谋害,葬于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

    五、新四军纪念林园区

    淮南新四军纪念林是2002年10月,在纪念新四军成立65周年之际,由淮南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倡议,并和中共淮南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组织兴建。

    纪念林位于上窑森林公园花果山上,占地65亩,紧靠206国道,南临窑河,北倚北洞山,交通方便,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气势壮观。

    纪念林以树和碑相结合。树以银杏和苍松翠柏结合,以银杏为主,象征着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该林共植银杏树千余棵,是我市目前最大的银杏林。颂扬新四军精神的纪念碑矗立在山岗的至高处,下面书写着“新四军精神永放光芒”几个大字;背面是《新四军简介》,记述着新四军浴血奋战,抗日救国的光辉历程。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著名战役,警世名言和捐资建林纪念碑等碑刻,置于主路台阶“东进长廊”、“北上大道”两侧,供人们观赏、思索、遐想。

    新四军纪念林周围已建淮化苑、人才林、学子林、夕阳林、人大林、记者林、国税林、地税林、财政林等十多个纪念林,形成了纪念林园区,号称“千亩园林”。

    六、淮南龙湖公园

    淮南市龙湖公园位于田家庵西北部,水面开阔,设施齐全,景点较多,园中有园,是目前全市开放最早、设施完备的公园。该园始建于1957年,于198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65.4公顷,分东、西、南三区;东区为休息区。西区为观赏区,南区为娱乐区。水面30.5公顷,湖上建有望桥、九曲桥、拱桥、三孔桥、湖心岛.公园景点有“龙湖三绝”和 “龙湖八景”,园内还分布着30多个大、中、小型游乐项目。

    龙湖公园水面分南、北两湖,面积30.5公顷。南、北各建一游船码头。南湖为划船区,现有各类小游艇、龙舟、龙舫活动区。湖中有四岛,中岛南有九曲桥连结南岛,北有虹桥连结湖堤,岛中建有湖心亭,亭之四周绿树葱郁,鸟语花香,有湖心春晓的意境。南岛径曲而树荫,加之临湖筑有风荷水榭,形成夏景。景区依湖自然形成三大部分。东部为游乐区,以儿童乐园、观鱼池为主,建有电马、电子游艺机、哈哈镜、八角亭等游乐设施。西部以盆景园为中心,周围有动物园、花房、溜冰场、餐厅和百花园。南部在原有电飞机、龙雕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古典式南大门、乐池、碰碰船、交通城、射击场、小火车、空中缆车、迎宾山等游乐服务设施。尤以多功能、体量大,以现代建材构筑的迎宾山和与龙湖相照应的龙雕、龙航最引人注目,增添了游客的乐趣。湖光闪烁,景色宜人的龙湖公园,是外地游客和全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七、窑山叠翠(上窑森林公园)

    上窑公园是一处集生态旅游、人文景观、宗教活动、度假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上窑森林公园内有见诸史志记载的上窑八景,闻名遐迩,是古今游人乐于盘桓之地,流连忘返之所。

    一、奇峰障日。洞山奇峰叠秀,怪石嶙峋,峭壁悬崖,仿佛是叠云贯长空。由于山峦峻峭,洞山寺一年四季近午方能见日,幽涧深谷别有洞天。所以游人踏入洞山寺后,无不有飘飘欲仙之感。清代拔贡朱第(1812-1891)在重修洞山庙启一文中曾誉为八景之首。

    二、银杏参云。原庙东南有棵形若巨伞,树干雄伟挺拔,枝繁叶茂,树高三丈有余,干粗两人合围的银杏树。据初步考证,该树有六百余年历史,十分壮观。由于群众奉神迷信俗未改,该树被人们誉为神树。迷信传说,该树可治男女不育之症,故远近患此病者,多来此祈神求药,结果导致此树树皮被剥刮殆尽,使枝叶枯萎。文革中以破四旧被上窑公社用四包炸药分别放置四个方位,将此树毁于一声巨响之中。

    三、峭壁摩天,此峭壁高数丈,长约数百米,巍然矗立,常年隐云埋雾,蔽日成荫,故而有峭壁摩天之说。

    四、仙桃隐雾。在高入云端的峭壁上当年野生几株桃树,枝叶伸出峭壁数尺。每当桃红之季,硕果若挂云雾之中,实为鲜艳可爱。故有挂仙桃而隐雾之佳句。

    五、仙人留迹。即仙人洞,据清嘉庆怀远县志记载:洞山方志所谓之神山也,高于鸿山(今朱家大山),并山之阳有石洞,洞口径丈余,云云;可通风阳禅窟寺之伏虎洞。旁有寺,其志云:古有仙人居焉,因此名曰:“仙人洞”。洞旁有小洞。深不可测,游人抛石,但闻隐隐有声移时始绝。传说中,其洞之深处,有一道清流小溪,潺潺横洞而流,但游人却不便越过,又因洞深可惧,当年有洞山寺僧人鸠资砌死,以绝其深处。而今人所见之仙人洞。

    六、王母遗踪。即王母滩,又名麦仁滩,在洞山寺大雄宝殿东侧,有一块巨大较平坦的巨石上于峭壁相并。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瘟疫流行,王母娘娘为拯救下界万民,消除瘟疫流行,玉帝特令太上老君炮制消除瘟疫之灵丹。因丹形如麦仁,故而有麦仁滩之名。因当时拯救下界万民十分火急,未等丹丸晾干,被王母急忙带下界来,当时便将灵丹摊晒在这宽敞平坦的岩石上晾晒。后被张果老神驴偷吃,被王母发现赶走,故而岩石上留有王母三寸足迹和张果老神驴蹄印,从此王母滩得名。

    七、桥落长虹。即仙人桥,又名飞虹桥,此桥是拱形桥,桥上刻有“仙人桥”三个大字。此桥是架在悬崖峭壁,故清代拔贡朱第写此桥有桥落长虹,横悬崖而径度之佳句。传说此桥为渡桥成仙之桥,凡学仙者,须渡过此桥方能成仙,否则只好在下界修仙,而不能成正果。

    八、岩开斗石。在峭壁摩天与王母滩之间,而陷一石斗,雄伟而壮丽,是山石自然景观,在高耸的峭壁下部,有形若天宫瑶池的斗石。斗石之上有一拱形石室,石室内有一尊石佛座像,群众称之为石婆婆,因信俗之故,此石婆婆颇受群众信奉。如父母对孩子(1-3岁)之男孩过于溺爱或在孩子多病时,其父母必买一把假锁(采用布缝制的锁形香荷包)在洞山寺庙会期间,并由寺僧将锁上所携之红线先套在石佛颈上,取下来递于孩子父亲带回家再戴在孩子颈上。此举表示神仙已将孩子锁着,这样能保护孩子平安长寿,名曰:“上锁”,待孩子长到12岁时,仍在庙会期间由父亲将孩子带到石佛前焚香磕头,再由寺僧将锁上的红线一头套在石佛颈上,一头套在孩子颈上,由寺僧用剪刀将红线剪断,名曰:开锁,自此算是心愿了却。

    八、茅仙古洞(茅仙洞风景区)

    茅仙洞风景区位于凤台县城南3公里处,三面环水,淮河绕道而过,素以淮上胜境著称。山中林壑优美,佳树葱笼,山下淮水如练,牵来绕去,山石倒长,南仰北倾,斜指南天。自古为佛道两教传习胜地,更是浏览佳境。其景点有茅仙洞、古寿唐关,淮河第一峡、古香由寺、灵龟听禅、淝水之战古战场等诸多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他的两个在京都做官的哥哥也辞官来到这里学道。兄弟3人一边学道,一边辟路伐木,建造宫观,茅仙洞之名由此而得。从此成了历代宗教圣地,或为道观或为庵寺。

    民国24年(1935年),道教门徒苏理纯、苏宗善广为化缘,集资重修殿堂,改名清天观。今日茅仙洞,清天观座在山坡上一片300多平方米的平台上,正门的拱门顶上刻着清代书法家汪以道手书的“清天观”3个大字。进入拱门,一条青石板路直通天井。天井院北面的悬崖上古柏参天,院南是一排道房。西面有大殿,是一座雕梁画栋建筑,大殿后还有一进三清宝殿。茅仙洞上方,依山势筑有三仙阁,里面供奉三茅神像。阁下方两例各有六角凉亭一座。

    干百年来,茅仙洞香火不断,游人如梭。

    九、洞山游园洞山游园是舜耕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舜耕山因上古贤君大舜在此耕耘而得名。山脉横亘在市区,东西走向。峰谷蜿蜒逶迤,景区秀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市民观光、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洞山游园现分为洞山山顶游园和洞山北路游园。

    洞山山顶游园已铺设高档花岗岩便道150米,新修了占地约6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一处,新添置了休闲设施石凳、石椅等;重新修缮了舜耕亭,使之焕然一新,并勾画了舜耕山起源神话组图,丰富了舜耕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洞山山顶还进行了大面积绿化和亮化,种植了银杏等一批名贵树种,补植了约600平方米草坪,山顶安装了高档太阳能灯。洞山北坡游园是浙江美院根据《淮南子》历史记载而设计修建的。该游园占地约为2000平方米,全部为高档花岗岩铺设而成,并科学地反映了一年24节气的坐标方位图像——日升。游园四周种植了一大批名贵树种,种植了近千平方米草坪。

    随着城市“东进南扩”战略的实施,舜耕山将成为新城区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洞山游园已成为淮南市民的后花园。

    十、华东白洋淀(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

    焦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北距毛集镇1公里,102省道沿境而过,交通便利。焦岗湖以“水”闻名,东与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南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构成独特的山、水、城旅游金三角。该景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既有芦苇荡(鸟的天堂)、荷花淀、仙侣湖、渔业观光园、水上人家等水上景观,又有湖畔垂钓、芦荡探幽、荡舟采菱、湖中戏鸟、渔家寻乐、浪遏飞舟等休闲项目,兼有焦湖红心鸭蛋、醇香酒糟鱼、活鱼干吃、水晶贡圆、五香狗肉等特色产品,还有“仙侣下凡”、“黑龙遭难”、“神猴探宝”、“赵匡胤困南唐”等美丽传说,堪称“养在深闺八未识”的生态旅游处女地。2004年7月,毛集实验区获得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2005年2月,焦岗湖旅游区被评定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

    二、香港故宫的开馆,可以揭开中国的哪些文化底蕴?

    2022年6月22日,香港故宫举行了开馆仪式,并决定于2022年7月2日对公众正式开放。历经600年的故宫博物馆,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汇聚地,而且也是明朝与清朝皇家典型建筑群的集中表现,香港故宫的正式开放不仅将故宫博物院内900多件珍贵的文物一一展出,而且也能够让观众们体会到博物馆内文物的内涵,以及香港与内地的传统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趋势。

    窑文化景观设计

    在香港博物馆内,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蒂的行书作品《研山铭卷》,可以看到宋徽宗的《雪江归棹图卷》,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赵伯驹的著名画作《江山秋色图》,北宋定窑的名作孩儿枕等等,一共900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将在香港的故宫文化馆一一展出,而在这900多件文物中,更是有166件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在香港的展出让观众们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窑文化景观设计

    此外,香港故宫的建筑设计也别具匠心,不仅将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元素和现代的建筑手法以及香港城市的景观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很建筑设计的细节以及布局参考了北京紫禁城的很多元素。在外形上来看香港故宫的外表相当于上窄上宽下窄的青铜方顶,而这样的上宽下聚的特点很好的将中国文化中的平衡感巧妙的展现了出来。这样时尚与经典的融合,不仅让建筑表面发生自然氧化的时间有所推移,而且也能够给观众们带来一种视觉感受。并且与北京的故宫完美的进行了呼应,也将外面的风景融合在了故宫当中,让大家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匠人们的别具心裁。

    窑文化景观设计

    香港故宫的开放必定会成为绝佳的打卡地,而香港故宫的建设也处处能够体现出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经典和时尚的碰撞也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文化充电处。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不要错过去香港故宫进行打卡。

    三、永春岵山: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岵山,位于福建省永春县城南部,作为闽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古镇,是维系闽南乡愁,延续闽南历史,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承载着地方记忆和历史的古镇古村,让承载着乡愁文化细胞得以继续留存和传承,并重新焕发生机,对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对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古村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真实地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的印记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岵山镇内聚集着四个中国传统村落,即:茂霞村、塘溪村、铺上村和铺下村,一镇有4个中国传统村落,是福建省唯一的乡镇。2014年,茂霞村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10个重点扶持的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15年,茂霞村被福建省旅游局、省财政厅评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作为第二批“闽台乡村旅游实验基地”,并入选“福建十大醉美村落”;北溪村被国家农业部评选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北溪文苑被评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AAA级景区。

            4个传统村落聚集在镇区7平方公里的盆地中,其间还有1800多株100年以上、最老为500年树龄的古荔枝树,呈现出“村在园中,镇在林间”的独特风貌。虽然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了一些破坏,但千百年遗存下来的古厝、古树、古寺、稻田、溪水相互交错、相护依存的空间结构依然大规模保留,再加上肩扛手挑、传统人工方式插秧、播种、收割、打谷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整体构成了一道完整的传统闽南乡村田园文化生态系统。这里是闽南文化活态传承的瑰宝,是闽南传统古村落保护的聚集地。

            闽南传统建筑的活化石:千年的历史繁衍更迭,岵山镇域内至今仍保存的350多座明代至近代建设年代不等的闽南传统民居。其中还包括一幢堪称“闽南传统建造工艺绝唱”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福兴堂民居。这些民居在主体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木石框架,又根据当地特有建材及气候条件作了改进,形成了“红砖、灰瓦、白石基、燕尾脊”、“三落五开间两护厝”的独特建筑风格。

            这里的传统民居大多采用整根原木为构件,以粘土烧制的红砖、灰瓦为外部构件,大块白条石为地基,具有良好的防潮、排水、坚固耐磨等性能,与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相适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在建筑上的完美诠释。

            岵山传统民居保留了历代以来“背山临田、环水植树”的选址建筑格局,建筑内部的天井、排水、风水塘、屋脊朝向的设计与建造者的生肖、属性及山脉地势走向息息相关,是研究闽南建筑地理位置格局的重要史料。

            建筑工艺大多雕梁画栋,鎏金彩塑,典雅华美。雕刻类型有木雕、砖雕、石雕等,形式包括圆雕、写意雕、浮雕等,题材涵盖了花鸟鱼虫、瑞兽祥物、战争场面、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技艺精湛,丰富多彩。总的来说,岵山传统民居的建造理念、布局形态、结构装饰,都是闽南传统建筑的典范,堪称闽南建筑技艺的活化石。

            岵山的“古”不仅历史悠久,更“古”在其文化传统。许多文化伴侣至今还活龙活现,如宋代遗留下的黑瓦窑,如今每个月还会再烧上一两窑,每窑出产七八千片传统黑瓦,专供当地古厝维修而用;古寨里,随处可见生产用具鼓风机、土砻与生活日用品陶瓮、石磨整齐摆放着,缕缕炊烟中升腾着一股生活气息;田间,戴着斗笠卷着裤腿的老农赶着水牛在耕地,与水田连成一道天人合一的祥和画面;古厝里,花窗、飞檐、匾额、楹联、秤砣与带有时代气息的智能水壶、智能电器、时代刊报融为一体;古街边,老人们手拿着琵琶、笛子、二胡,悠哉的吹拉弹唱着“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南音;灶台上,当地特色美食——榜舍龟坚守着世代传承的工艺流程和配方,散发着熟悉的古早味;岁时节令,人们依然保留着“请火”、“舞龙灯”、“跳铜人”等传统活动礼俗。这里的人和村落,恪守着过往的规则和传统——古厝之前,半亩池塘,荷满鸭欢,古荔环宅,渐次成林,稻垄依山,累累成梯。古老的物件并非以孤零零、死寂寂的文物方式存在,而是与当下人们的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相伴相守,堪称闽南文化活态传承的博物馆。

            闽台民俗文化寻根地:家喻户晓的清水祖师故乡就在岵山镇。公元1037年,清水祖师陈荣祖出生于岵山镇铺上村,在南山仙硿岩学习修行。成道之后,到处施药济药、讲经传道、祈雨普救,65岁在安溪清水岩坐逝为佛,法号普足,是闽南五大民间信仰俗神之首,在福建、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地区拥有数以百计的分炉和众多的信仰者。作为清水祖师故里,岵山保存有祖师儿时读书放牛的“石书房”,祖师“日暮诵经牛自归”的传奇故事和完整丰富的清水祖师信仰文化。每年祖师诞辰,都会有来闽、台、粤、东南亚等地的祖师信徒,不远千里,来到岵山寻根,文化交流日盛。

            这里还是小姑南山陈氏一脉的祖地。岵山人80%为陈姓。这里的陈氏是公元956年从河南光州固始县迁移入闽的陈氏校尉公(陈弘元)一派,在宋初其子孙优道公择小姑南山之麓(岵山镇)定居,并于公元1400年兴建了陈氏宗祠。从这个宗祠繁衍出去的子孙后代至今已有24世,总人数近50万,江西、浙江、台湾、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均有分布,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每年冬至,陈氏宗祠都会举办隆重的“冬祭祭祖”仪式,祭祖供品讲究,流程遵守“请祖母”、“谢土地”、“谢魁星”、“敬香”、“祭酒”、“读祭文”、“祭拜祈福”等步骤,流程完整有序。当天,会有来自各地的陈氏代表上千人到此寻根祭祖,畅谈经济文化,场面恢宏。

            他们信奉保生大帝、广泽尊王、三坪祖师、法祖公4大俗神,以及郑成功、戚继光两大民族英雄,这些信仰不仅是岵山千百年的民间文化传承,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闽台和东南亚的重要文化枢纽,对加强闽台乃至世界闽南华人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岵山镇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保护优先,修缮为主,适度开发”原则,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好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保护,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田园风光和古街、古厝、古民居等为载体,激活传统村落活力,将文化提升、风貌整治、设施完善、环境改善、旅游发展融合并举,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让乡愁记忆活灵活现,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兼顾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整体功能的提升。

    四、59个全国最美乡村建设案例

    乡村建设

    也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热点之一

    乡村连接着 历史 和未来

    是人们对生态宜居的向往与追求

    我整理了近期56个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

    和大家一起分享

    美丽乡建项目盘点

    坐落在山坡之上,场地北高南低,高差约为30米。村落周边古树参天,群山怀抱。青石板路蜿蜒伸展,加上周围树木森森,烟雨濛濛之际,炊烟袅袅之势,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闲置景象。

    田园东方二期,无锡

    小伍份村文化礼堂,浙江

    文化礼堂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承载着村落文化标签和精神符号。但在实际建设中往往因时间关系,缺乏对村落文化特征的充分挖掘。同时建设的复杂性也使得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或景观的营造,更像是对村落文化的挖掘和特征的重塑。

    设计的对象选定为村西口一栋普通却又有些特别的房子。普通是因为它就是江浙地区近现代乡村最基本常见的单元建筑类型,而特别则是因为它处于小聚落的“村口”,它区分了村落和田野的边界,并从场所特性上应具备作为“村口”空间所独有的指示性和公共性。应村委的要求,决定把这个基本沦为仓库的小房子改成可多功能使用的活动室。

    因借“渺沧海之一粟”的意境,于梨树、梨花、清风、光影中成就天地之纯粹。小屋散于果园阡陌纵横中,于梨枝之巅,览花果之盛,互不相望,各具风景。淡季作为果农劳作休憩之用,花季则幻作野奢农舍,最大程度满足游人与农民的不同需求。单元之间可以互相组合形成游人所需要的聚落,使人们领略“花海一粟”的魅力。

    蕉岭棚屋落座在粤北地区的田野之间。作为一间乡村客厅,它完全开放,提供村民闲聚、暂留的可能,又具备一定的对外展示功能。在设计起始之前,原场地东侧已有一组相对完好的老祠堂。我们将其与门前的池塘保留,作为轴心,其余的破败房屋需拆除重建。让新建筑在南、西、北三侧建立围合,西南角入,西北角出,新老建筑间的过渡区域形成内院。

    位于成都大邑东部天府田园度假区,在国家乡村振兴,打破二元结构,城乡向乡村存根溯源这一大背景下,打造以田园酒店(民宿)为核心,以科普亲子,主题乐园,康养文化体验为活动内容的川西林盘田园综合体。农科基地展示中心作为整个项目的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展示中心,也是一种传统川西民居田园生活的一种标志。

    SUP素朴建筑工作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项目基址位于尚村前街的高家老屋。因年久失修,老屋主体已坍塌, 仅留有部分外墙与老屋室内及天井的台基地面。本项目是将高家老宅废弃坍塌院落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6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覆盖的空间,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憩聊天, 娱乐 聚会的公共空间,兼备村民集会活动、村庄 历史 文化展厅的功能。

    位于前洋村入口,紧邻国道,是前洋与外界沟通的门户,也是村里人走出乡村的第一站。这里规划的农夫集市是一座集宣传展示、电商平台、农业教育、土特产线上线下交易、乡村物产田园体验与一体的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建筑。

    业主华腾牧业希望用这栋建筑来展示猪肉的加工过程和猪肉产品展示,并以此作为整个牧场发展观光业的起点。以靠建筑用了复合乡下施工的红砖、混凝土、水洗石、自然光、水、工人的意外的“自由发挥”共同设计了这个猪场。设计完成后,这栋建筑成为一栋介于产品销售大厅、美术馆或者展览馆之间的建筑。

    本项目是利用江边的一座废弃码头,建造一个全公益性市民书屋。毛石和混凝土砌筑的码头长宽约40米*14米,设计中32*14米的书屋主体钢结构框架被6根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在码头上,架空建筑形体的底层为原有码头空间,中层是书屋的阅览空间;顶层是观江平台。

    通过对村落整体调研、综合考量,建议将紧临干道、弃建已久的一处宅地征用做新村委会,室内以共享、开放为原则,打破村委会常规以封闭式房间为主的布局,除了必要的会议区、财务间封闭外,只加设了两间封闭备用房间,其它区域都设为开放式,结合设置了很多便利的休息坐区、阅读区、交流区空间。

    大坊荷兰创意村是由NEXT architects所负责的一个中国乡村振兴项目,旨在通过中荷文化的融合碰撞,在都市化潮流盛行的当下,打造一个独特的中国艺术村。其中,NEXT architects主要负责了总园区的设计规划,以及相应建筑单体及其室内空间的设计。同时,这个项目也在一定程度上紧随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号召与潮流。

    本项目是山西省沁源县韩洪沟老村整体复兴计划一部分,基地是一个三合院,位于韩洪沟老村中部,地势较高。院落中有一个处空置的三孔窑洞,现状保持较好,但厢房、倒座、围墙和院门已经坍塌,只剩下基础的石块。场地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是院外的大槐树。它已经有数百年的树龄,但仍然枝繁叶茂,如同神灵般守护着村庄。听村里老人介绍,大槐树下一直是村民集会的地方,以前是韩洪沟老村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村庄的精神之地。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村落北侧,被一片水田环绕。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当地民居,在建筑师到来时仅保留着三面完整的夯土老墙和残破的院墙。基于对场地 历史 以及村落整体景观的尊重,新建部分基本隐匿于老墙之内,从外面看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残存的老墙被视为容器,包裹了混凝土和钢结构建造的新建筑,形成当代与传统的对话。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窑文化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窑文化景观设计

    想自己创业做服装(想自己创业做服装厂)

    如懿传剧照(周迅如懿传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