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带状绿地折线景观设计(带状绿地设计案例)

    发布时间:2023-03-07 04:29:4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9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带状绿地折线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带状绿地折线景观设计(带状绿地设计案例)

    一、校园不同区域的绿化该如何设计?

    设计理念

    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校园特色:在规划中传承校园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生态环境:校园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A.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B.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C.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是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校园绿地的类型

    根据校园用地组成、功能分区,一般可将校园的绿地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出入口设计

    以学生们的视角设计教育建筑,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出人性的思想!

    学校大门常设在比较显露的位置,面临城市的主要干道,除供出入外,还具装饰性、审美性、特色性。门内外一般都留有较大的空间广场。

    门外广场根据功能划分相应领域,可布置花坛、树木、喷泉、景墙等;两边可放置花台或花景。门内广场、道路要与主干道绿化相结合,其间可布置花坛、花台、雕塑、喷泉、水池、校园标识系统如全校导游线、路牌等。

    二、园林绿地的道路规划

    园林绿地的道路规划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

    1.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1.1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1.2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1.3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1.4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汀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

    2.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2.2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2.3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

    3.园路规划原则

    3.1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

    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

    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10%-20%,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10%-15%。详见下表

    公园类别 园路广场% 活动场%

    古典园林 12-15 1.5-2

    坛庙园林 10-20   1-2

    综合性公园 10-15 1.5-4

    带状综地及游园 21-30 1-1.5

    住区公园 10-20 2-5

    动物园 10-20 2.5-3

    植物园 6-8 2.5-3

    儿童公园 15-20 10-15

    近效风景区 8-10    2-2.5

    其它 10-20    2-2.5

    3.2园路的布局

    3.2.1平面成形布局

    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

    3.2.2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3.3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

    3.4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装饰品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都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般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3.4.2园路与水体

    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

    3.4.3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3.4.4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4.1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4.2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4.3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4.4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5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

    三、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规范介绍?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规范依据是什么呢?规范的目的又是什么?中达咨询针对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规范做出了如下的介绍。

    一、规划的依据

    1.国家有关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的有关规定和建设标准;

    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土地法》等法律中的有关法规;

    3.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方案;

    4.国内外城市绿地及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经验;

    5.由招标办公室或甲方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

    二、规划的目的

    1.明确道路建设的目的,如是属于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还是旅游点之间的高速公路,其要求各不相同;

    2.根据不同的道路,制订不同的相适应的公路景观基本结构、要素构成、用地布局、用地规模和边界、断面形式;

    3.近期和远期的预想效果;

    三、地域概况

    1.自然条件:了解公路所跨区域的地貌情况及地貌景观特点、走向、海拔高度、水文气象等资料;

    2.历史文脉:不论是城市间还是旅游点之间,两点及线之间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凡有助于挖掘人文景观的、有价值的线索都可作为设计的题材加以处理;

    3.景点颁:了解沿线其它景点的颁状态,有利于公路景观布置的宏观控制和统筹安排,不至于使各景点之间服务半径过小;

    四、设计原则的确定

    高等级公路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规划建设的国家乃至地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在工程立项、报批的同时,也就确定了道路的性质、功能以及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所处的地域范围、地形地貌、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和地域特色、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一般情况下要作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为前提

    强化结合利用现状地形、设计地形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这是符合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这一基本设计思想的。

    2.环境保护为基础

    高速公路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患。

    3.美学理论为指导

    公路景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审美观的要求而独立存在。由于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公路景观个可能凌驾于交通功能之上而成为首先考虑的方向,必须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应的规划与设计。

    4.风格鲜明为特点

    高等级公路一般位于城市之间(也有旅游点之间的),跨地区、跨地域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的道路景观。

    5.兼顾效益为目的

    高速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但在建成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则是贯穿了工程项目从可行性分析、报批立项、勘察设计、施工过程、后期养护管理等全过程,需要认真对待、全面调查、仔细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景观结构

    高速公路景观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

    1、隔离带景观

    隔离带是高速公路景度一般在3-5米之间,高大乔木进行布置,高度控制在1.3―1.5米,后期需精心的养护管理理。

    2.立交景观

    从功能上看,立交是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节点,也是与其它道路交叉行驶时的出入口。从景观构成的角度看,它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场院地最大、立地条件最好、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公路景观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往往与入口的管理区连在一起统一考虑、整体布局。

    小冠植物进行栽植,不能采用

    后期需要精心的养护管

    3.两侧带状景现

    在高速公路与城区连接的部分,两侧的带状景观同时具有防扩的功能;而道路沿线的两侧绿化带的设置,与道路中央隔离带一起构成“二板三带”基本结构的形式。

    4.边坡地被景观

    边坡地被具有很强的护坡功能,它能够使道路的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而形成部分的水土流失,甚至造成路基的塌陷;而从造景意义上来看,就好象道路漂浮在绿色的植被之上,因此这一景观具有强烈的双重作用,同时又不象中央隔离带那样要求严格,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5.休息站景现

    高速公路的长度在100公里以上时要设置休息站,一般为每50公里左右设置一处,供司机和乘客停车休息,休息站还包括减速车道、加速车道、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设施、餐厅、小卖、厕所等服务设施。景观设计既要符合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较强。

    六、景观设计

    1.景观序列构成

    公路景观虽然是由公路特定的线条骨架来构成的,但与其它园林景观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景观序列的节奏和韵律方面。试比较以下序列形式。

    园林景观序列两段式:起景(入口)――高潮(主景);

    空间形式:合(小空间)――开(大空间);

    三段式:起景(入口)……引申(过度、前奏)――高潮

    多段式:起景―前奏―过度―高潮―结束;

    空间形式:封闭(小空间)一半封闭或半开敞(小空间或借景空中间)―开敞(主景大空间)―封闭或半封闭(小空间)

    道路景观序列:开始(立交)――引导(道路樗)――延伸(节奏、韵律、隔透、连续)――结束。下一个立交预示新的开始。

    道路景观序列:开始(立交)一引导(道路标志)―延伸(节奏、韵律、隔透、连续)―结束――个立交预示着新的开始。

    空间形式:开敞半开敞(入口)―开敞为加少量封闭(沉降路段)。一一结束(下一个入口)

    了解以上序列结构有助于我们在道路全线景观设计,处理点与一般的关系。以下将进行分述;

    2.功能性贯穿全线的隔离带设计

    隔离带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防眩,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最限度地将眩光引起的事故减少到最低,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虽然从造景的角度出发,不具备有太多变化的特点,但从简单重复的韵律节奏以及线形上同样具有定的观赏美的效果。植物的选择常常以常绿、耐寒、耐旱、耐修剪为原则,色彩以深绿浅绿色、淡黄绿色等各种不同绿主进行搭配在一定限度内充分表现植物的季相变化。

    3.两侧绿化带设计

    分为与城区接壤部分和主线部分

    (1)与城区接壤的绿带设计

    这一绿带景观具有与防护功能结合的双重性,以设计时其结构应参照一定的技术参数。根据有关部门和国外有资料显示如下:

    《1》林带宽度:市内以6―15米,市区以15―30米为宜;

    《2》林带高度:10米以上;

    《3》林带与声源的距离:应尽量靠近声源而不是受声区;

    《4》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绿篱防噪音效果最好;

    《5》根据日本近年调查,40米宽结构良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15分贝;

    《6》在美国这一宽度为45―100米,种植草花、宿根花卉、灌木、乔木,其林型由低到高,既起到防护作用,又不影响车视线?上述数据表明,这一区域的绿地景观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越宽越好,但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和减少建设费用的角度来看,合理地规林带宽度和高度,尤其是宽度的划定是影响该带状景双的主要因素。考虑到生态与景观的双重作用,可以确定绿化的林带结构为封闭式结合部分半通透式:至于半透式出现的部位,应以城市景观相结合,遵循:“佳期则收之,俗则屏之”的原则,充分体现城市景观与道路景观在这一生态区域的有两间融合:

    (2)主线部分设计

    沿道路主线两侧的绿化设计,是高速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由于这一部分具有跨地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的特点,设计‘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根据道路所跨区域的土壤、水文、气象、地形、护坡结构、涵洞、桥梁等到条件及颁特点,划分典型设计断面,并标出起讫点的位置。

    《2》确定道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性隔离吕种。

    《3》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如收费站等道路两侧500―1000米的范围属于重点处理部位。

    4、立交部分设计

    高速公路立交区的景观设计,是道路景观构成的重要区域,也是道路的樗性景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道路景观总体。

    (1)立交的平面构成

    立交的平面构成是由其交通功能所决定的,规模的大小爱交通量的制约。道路本身的线形是由直线和流线两面三刀种组成,直线是交叉干道的主线形,一般位于立交的底部,流线是两条或多条分流路线的连接道路,具有与其它干道相适应的立体特点。

    (2)绿化景观设计

    我国的立交绿化景观设计院有一个明显的发民过程,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从完全图案式的布置到拟自然与图案的结合,再走向以自然为主、部分地结合功能方面军的要求少量地运用规则式的布局,无不反映出这一变化与民族的审美情趣一致性的特点。立体交叉道路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城市或城郊人工景观,采用哪种形式的布局,是由其规模大小和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如何运用绿化的手段使这一景观发挥最大的效应,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

    《1》规则式设计

    运用规则的布局形式进行设计,首先反映在其观赏平面和立面上是以“图案”设计为主的,利用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组成具有一定设计意义的图案,按照环境的比例关系布置其间,形成构图的中心。虽然图案所表现的意义比较明确,内涵也许丰富,同时具有一定的具象外形等,但是,由于使用的材料都是选用低矮的植物,在立面和季相上缺乏丰宙的变化答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又由于大部分的立文规模不是太大,往往形成对称的绿化区域,图案布置也出现对称,在总体构图土显得呆板而不久有活力,而且对后期的养扩管理要求非常严格,与中国园林的基本格调和民族的总体审美观念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一形式目前有原则性淘汰的趋势。

    《2》自然式设计

    自然式的设计形式,一般适应于大型立交地段。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交通功能的要求,不能因为设计的需要忽视道路功能的要求而本末倒置。其次才考虑设计本身的特点。具体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构图骨架的形成:由于立交绿化区与纯粹的园林绿化景观在功能上的要求不同,所以也不可能象后者一样,具有植物搭配构图骨架的同样密度,换句话说,就是不具备园林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林冠线及林缘线布局。因此,骨干树种的选择和在数量上确定要适应这一特点的要求,但也要形成高度之间的不同搭配。一般选用常绿乔木如雪松、白皮松等树冠紧凑、树形优美的树种来完成这一任务,位置选择一定要注意主干道路的走向和次干道的关系。

    B.搭配植物的运用:搭配树种可选用一些季相变化丰富的色叶树,并考虑与骨干树种所形成的前景与背景的构图关系,比例尺度,自然栽方式等到内容。

    C.基色调的选择:花灌木的色彩配置构成了立交的基色情调。首先要了解立交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如与城区连接的立交,色调可以布置的五彩缤纷一些,过离城市的立交可布置的稍微淡雅一些。其次,花灌木的配置,根据绿化窨的颁情况,遇面则面、遇角则角,自由布置,不拘一格。

    D.平面背景的处理:护坡植被利用固土性能强的植物如小冠花、狗牙跟、迎春等,有利于对路基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建成以后的养护管理。

    《3》混合式设计

    对于地处城乡结合部或市区内的立交,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只是在运用时有所不同侧重罢了。前者以自然为主,后者以规则为主。设计时在分清道路主次的同时,也就确定了具体布局的关系。对于前者来说,一般比较大,考虑在主干道的入口处绿化窨中以规则式设计布局,而其它大部分绿地仍以自然为主:对于后者,由于地处闹市区,人流量和车流量都较大,所以还是以低矮的规则式图案布局为好,只是在不影响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局部耐成自然的形式,更能提示性表现回归自然界的趋势。

    以上建筑网提供的信息为某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见谅。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四、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七个原则:

    一、地方性原则

    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 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 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 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设计应就地取材, 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 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整体性原则

    城市公园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应当注重保持其发展的整体性, 景观规划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 以城市的空间目标与生态目标为依据, 考虑公园建设在什么位置、建设成什么性质和多大的规模, 采用适宜的景观规划方式, 从宏观上真正发挥城市公园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公园景观, 应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 保证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和人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协调, 强调人在公园的主体地位。人是公园空间的主体, 任何景观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体现对人的关怀, 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环境。

    四、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导致景观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使景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趋于稳定。因此在对文华公园这种以人工生态主体的景观斑块单元性质的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以多元化、多样性,追求景观整体生产力的有机景观设计法,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根据环境条件之不同处理为带状(廊道)或块状(斑块),与周围绿地融合起来。

    五、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公园内,景观斑块类型的多样性的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为此,应首先增加和设计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斑块,如观赏型植物群、保健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疏林草地、水生或湿地植物群落。

    六、景观连通性原则

    景观生态学名用于城市景观规划,特别强调维持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即维护城市中残遗绿色斑块,湿地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等。

    七、生态位原则

    所谓生态位,即物种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时间与空间中的地位。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据物种的生态位原理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被及水面相互配置,并且选择各种生活型(针阔叶、常绿落叶、旱生湿生水生等等)以及不同高度和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

            带状绿地折线景观设计(带状绿地设计案例)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带状绿地折线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

    带状绿地折线景观设计(带状绿地设计案例)

    团队凝聚力的群名(团队凝聚力的队名)

    张雪峰考研咨询(张雪峰考研咨询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