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发布时间:2023-04-18 17:44:2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42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潼关景点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如需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一、七律.潼关八景

    (西行记)

    文/菊

    雄关虎踞镇边藩,

    道观神钟梦幻然;

    禁水龙湫波起浪,

    中条缟鹤玉龙磐。

    谯楼晚照辉相映,

    秦岭霞光碧彩轩;

    客聚风陵拂晓渡,

    黄河春早化冰川。

    【中华新韵】八寒.平首韵

    (丙申年初夏于潼关)

    【潼关】秦晋豫三省交界,地势险峻,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交通要道,客商云集,旅游景点颇多。

    与之共赏,以求卓识!

    二、潼关,古城

             一段低矮的土墙掩没于乡村一隅,几颗纤瘦的小树迎风颤抖,土墙上荒草丛生,几根折断的树枝堆在墙根,无人观看无人驻足,这就是潼关古城遗址么?这就是曾今拥有三秦之锁钥、关门扼九州美名的铁马雄关么?可旁边的石碑上分明写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潼关古城(明城)遗址。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淋的土墙已展现不了曾今辉煌与雄浑的潼关了,周围的村野和小路也寻找不出任何历史沧桑的痕迹,只剩下落日的余晖和偶尔经过的路人,或许是沧桑得久了吧,终归于寂寂无声。

            曾问过城里的几个人,他们也不太清楚老潼关城的具体位置了,只是说在北边黄河边上吧,而对于新修的旅游景点“潼关古城”却是知道的很清楚,他们说,要看就去那里吧,修了几年了,虽然还在修建,但好歹也有了几个门和钟楼,女娲雕像,温泉酒店什么的,卖小吃的也多得很,来这玩的人都是去那里,老潼关城遗址有什么看头呢?最多不过是一些故土堆……。

            潼关古城景点我是知道的,从来潼关县城的高速路上远远的就望见那面对黄河倔立在山边的一座高大的仿古城门了,路边的指示牌分明写着:潼关古城。既然遗址所剩无几,那就去看看新修的潼关古城吧。

            从潼关县城往北三公里左右,就到新修的潼关古城了,古城景区建在女娲山上,说是山,其实算塬,看起来从坡底走上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决定走上去,上山的路也正在修建,尘土飞扬,不时经过的小轿车和运土车上山下山掠起一团一团灰尘,在我的前面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少年也在徒步登山,一辆车驶过,其中一个就感叹了:潼关漫道真如铁啊!另一个接到:修,百姓苦,拆,百姓苦。我不禁佩服于眼前的小年轻徒步登山的勇气和风趣了。杜甫曾今到潼关,有诗云: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古人修关备战,行人是要下马步行的,如今新修的潼关古城是为了人们更方便的观赏美景,更快的拉动旅游消费,免去那费时费力的登山之苦。君不见,多少青春好少年,抬头低头看手机,爬山真可谓是一件凶险的事情了,还是坐车好,即省时间,还免去了飞扬的尘土脏了鞋衣。

            走路上山的过程也就不到二十分钟,进入景区,按照指示牌先来到女娲雕像广场,广场上人不多,几位中年妇女正站在广场上女娲雕像下摆姿势拍照留影,几个调皮的大人居然想沿着雕像的底座爬到女娲神像腿下去合影,不知道什么原因中途退下,硕大的女娲娘娘雕像一手抚膝,一手托护一个胖胖呼呼的小男孩,是笑非笑,双目微睁,是在怜惜着手中的小男孩还是在俯视来来往往的芸芸众生?我心里陡生一惊。

            从女娲雕像往西二三百米就是潼关古城西大门了,我先绕着大门四周走了一圈,面对黄河的那一面城门紧闭,直临山边,从城门到山沿也不过十步的距离,一条陡峭的羊肠小路沿着山壁下去,山边竖立的牌子郑重的写着:施工重地,游客止步。所以我放弃了探险的步履。面对景区的那一面城门大开了,除了城楼顶上清晰刻着两个蓝底白色颜体大字“潼关”外,关门墙体上还写上了“潼关博物馆”几个大字,依旧是标准的颜体。

             进入博物馆(潼関古城西门)无需门票,自动闸机刷身份证就可以通过,没带身份证的在旁边工作人员处登记一下也可以进入,博物馆里游客不多,省去了拥挤的烦恼,我得以沿着建成回型结构的展厅慢慢观看,细思漫想。

            刚进大门,一面巨幅浮雕墙赫然入目,一位勇猛的将军披风飘扬挥长戟,腰跨战马奋铁蹄,潼关自古多英杰,铁马雄关拒来敌。面对着滚滚黄河,身后是百万雄兵。旁边四字:铁马雄关。

            第一层“千古潼关地灵人杰——历史文明厅”从远古传说、商周、秦汉、魏晋、隋唐……一直到当代潼关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建关过程和历朝历代潼关的重要性和历史变迁,以及潼关的三河交汇,南依秦岭,北靠黄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战略地位: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在这里你可以诵读张翌的《潼关赋》,细品杜甫的《潼关吏》,纵览古潼关三河交汇的美景,十二连城的宏阔,遥想秦王扫六合、函谷拒六国的霸气……

            第二层“气吞山河铁马雄关——关隘文化厅”,“华夏自古多战事,万夫难开属潼关”一幅幅围绕潼关的战役的画面依次向我展现而来,秦始皇帝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抵御匈奴修驰道,三国曹操战马超,马超刺槐曹弃袍;安史之乱祸中原,哥舒翰兵败潼关;崇祯朝廷风雨飘摇,闯王李自成战南原;日寇凶残炮轰潼关,军民苦战坚守黄河……一幕幕战事迎面扑来,留下了多少英雄豪杰的身影,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文字,一段段影像,一件件文物,都在向我述说着潼关跌宕起伏的历史过往。

            第三层是潼关商贸民俗工艺厅,讲述了历史悠久的黄渭水运,兴盛不衰。战争期间,黄河是阻隔敌人进攻的天险,而在和平年代,黄河就成为了潼关得天独厚的运输线。勤劳勇敢的潼关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兴修水利,开创漕运,处于三河交汇之地的潼关,横渡入晋地,顺水入豫、鲁,逆水达禹门、咸阳,水运交通异常发达。还有著名的潼关八景之一“风陵晓渡”……,在展厅现场你还可以观看体验模拟搭建的水运码头,实景还原曾今潼关黄河码头的盛景,商铺林立、市场繁荣,商旅船舶来来往往。

            第四层是潼关又被称为华夏金城的展示厅。描绘了潼关当前发展和未来规划的景象。

            站在潼关博物馆顶层阁楼,手扶栏杆,朝远看,河天一色。俯视黄河,混黄的河水翻滚着、跳跃着、盘旋着,一路浩荡向东流。一股携带着河水和泥土气息的风迎面吹来,直入胸襟,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栏杆周围,年轻的男男女女在拍照留影,清风吹来,飘起了头发和丝巾轻盈的倩影。

            游览完博物馆出来正是中午十二点,明亮的阳关照耀着女娲广场,抬头看天,潼関博物馆背后是深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弯明月高悬楼顶。

            往东往南,是潼关古城里修建的商贸街和饮食街了,高大的钟楼立在商贸街和饮食街中间,相比清净的潼关博物馆,商贸街和饮食街上明显热闹多了,各色美食和纪念品摊位前都是人来人往,特别是各类小吃了,长沙的臭豆腐、武汉的热干面、乾县的豆腐脑、汉中的热米皮、上海的小笼包、云南的米线、北京的烤鸭……南来北往,东西合并,色彩纷纭,五味杂陈,烤肉摊前烟熏火燎,臭豆腐摊香气四溢。人真不少,我不知道来往的游人是逛累逛饿了寻吃食还是来着主要就奔了这里,不过我是不愿在这样的环境下吃喝的,虽然我也确实有点饿了。

            坐公交返回潼关县城,来到中心街杜家肉馍店,找一个临窗的小桌,要了两个老潼关肉夹馍,再来一碗鸭片汤,那滋味,才美!

    三、铜川金锁关石林周围有什么旅游景点

    1. 关于铜川金锁关的诗句

    关于铜川金锁关的诗句 1.诗句“路尽蜀道难,气增秦地雄

    大散关

    大散关亦称散关,是关中四关之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郊20余公里的秦岭北麓,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扼南北交通要道,自古为"川陕咽喉"。昔日的大散关是“重门临巨墩,连栋起崇隈”的雄师关隘。它横锁陈仓古道,真是“路尽蜀山险,气增秦地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 现在散关,有关城等遗址存在,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皆由此经过,天堑变为通途。山岩上所留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字尚见。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 特别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金兀术仅以身免。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弟兄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今川陕公路的山岩上留有前人镌刻的"古大散关"几个大字。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今有古散关城故址、瀑布山、宝成铁路秦岭北坡8字型盘山道等景胜,雄伟壮观。

    大散关,为关中最西的一座重要关口,也是关中河川文化与秦巴文化、陇西文化的物质分野性标志。同时,军事化的命名也强调着大散关地理区划意义之外的另一种含义。北宋时岳家军在此与金兀术的兵勇刀戈相向。而南宋的陆游让散关一举成名,用"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把边关风雪的豪迈给予了意象化的表达。从此大散关成了中国人心目中最具男性气概的载体,也是千百年来无数英雄的终极梦境。

    2.和“华山论剑”有关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

    答: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 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 的诠释。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与博大胸怀便了然于心,这正 是武林人所想要的情怀!2、西安的华山真奇啊,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像一匹奔腾的骏马,又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真是奇 峰罗列,姿态万千;西安的华山真陡啊,虽然每一条路的两旁都修筑了铁链和栏杆,但是 一个不小心还是有可能会栽倒下去3、登上华山极顶,天已转晴。

    放目四望,但见千峰逶迤,匍匐脚下;天地空阔,八方一色;真正 是山舞银蛇,原驰腊像。整个世界显得那么洁净,一点污秽都不存在,此时,即使是最复杂 的人恐怕也顷刻失去了杂念。

    站在绝顶之上,脑袋瞬间一片空蒙,大有飘飘欲仙展翅凌云飞 腾 之感。淡定片刻,一股豪气由脚底直贯头顶,顿时生出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4、海拔2183米的华山,是秦岭山脉的北支脉,西起渭南,东至潼关,其高兮广兮,居五岳之 首。

    不过,称之雄性的华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高它的广,而是从华山的峰峦之中,你的确 能体味到那雄性的气息5、雄性的华山,也造就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故事:华山西峰峰顶的翠云宫前,有巨石中间裂开, 曰:斧劈石,旁边立有一长柄大斧,此乃神话传说中沉香劈山救母之处。力大无比的神勇男 儿,在你的想象中项天立地!6、游完北峰,我们向其他山峰进发。

    那就是东峰、南峰和西峰。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 说“自古华山一条路”。

    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

    从北峰南上, 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我们跋到 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 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7、五岳之一的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城南,海拔1997米,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

    它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以奇、险、峻、秀著称于世。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 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古人有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之奇 就在于它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

    8、来到华山论剑处,仿佛看见当年武林人在此翻云覆雨,奋力搏杀;听着山底松涛怒吼,仿佛 听见武林人气壮山河的呐喊声;攀爬悬崖峭壁,仿佛看见武林人飞檐走壁的敏捷身姿;遥望碧 云蓝天,又仿佛感受到了武林人的壮志凌云与男儿情怀。9、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 里”,有“天外三峰”之称。

    提到险,“自古华山一条路”。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 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 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

    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 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0、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淡淡的雾,绿色的树,灰白色的山体,陡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的 连绵山峰……这一切组成美景的元素,被山风吹动着,一刻都不停息的分散再组合,一刻都 不间断的上演着山云之恋。出处:华山论剑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原意是华山比武,引申为公开的比试或学术争鸣。华山简介:1、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 发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 市,在省 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 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2、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3、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4、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1999年,华山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6月29日,华山荣膺“2017中国最受欢迎旅游景区”殊荣。

    3.和华山论剑有关的诗句或名言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宋代寇准《咏华山》

    译文: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2、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唐代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译文: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

    译文: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

    4、峰顶高眠灵药熟,自无霜雪上人头。——唐代李洞《华山》

    译文:高眠于峰顶之上,灵药自然成熟,从此头顶再也没有白头发。

    5、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边。——唐代贾岛 《送田卓入华山》

    译文:瀑布高耸,在这瀑布旁边有一座草堂。

    4.金锁关的基本简介

    金锁关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西北部,地处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分界线上,属子午岭山系南端余脉的乔山山地,东与宜君云梦乡相邻,南与印台乡接壤,西与耀州区、王益区毗邻,北连旬邑和玉华,距区政府驻地12.5公里。地质构造处于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形构造前孤东翼,属新华夏一级沉降带与陕甘宁盆地南缘,为二叠纪、三叠纪岩石组成之山梁,在中生代基岩和新生代红土层构造的古地形之上覆盖着深厚的风成黄土层。区内残塬破碎,塬谷纵横,沟谷深裂,塬面稍有平野,主要岩石有沉积砂岩、砾岩和灰岩。镇区境内北高南低,山大沟深,以土石山地为主,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08′-35°19′,东经108°53′-109°09′之间。海拔在1065米左右。

    5.金锁关有什么特点

    金锁关雄峙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乡人民政府附近,这里两水交汇 (淌泥河与柳林河)、三山鼎立 (东马栏山、西仲家山、北女回山),峡谷绝壁,天然奇险,为关中的北大门,是三秦的军事和交通咽喉要地。

    有 “金锁天堑,鹰鹤难飞”之誉,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金锁关。

    金锁关的左边峡谷为神水峡。它位于马栏山与女回山之间,是铜川漆水河的主要支流淌泥河的河谷。

    河谷两岸山峰突兀而起,峰峦叠樟,险峻异常。谷地有公路蜿蜒北上,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主要通道。

    公路西侧山崖上清晰可见 “雄关天堑”四个大宇,为清光绪年间陕西巡府叶伯英所题刻。 而有边川谷为柳林河谷,它处于女回山与仲家山之间。

    明净的柳林河水穿谷而过,与淌泥河交汇于此。此河谷则是通往宁夏及甘肃的交通要塞,自古就见证了唐朝皇室及其重臣和玄奘前往玉华宫避暑的情形。

    据史料记载,1129年,宋军将领刘延亮曾屯兵于神水峡,截断了北上进犯宋地的金兵。 1551年,陕西巡抚张菏认为“金锁关至为要冲,宜筑城戍守”,以防河套之地叛匪突犯西安。

    两年之后,同官知县亢庆鸿在三山之间筑建了高大的关城。至此,金锁关长期驻有重兵把守,变得更为险峻。

    1633年,陕北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率军攻破并烧毁关城。1678年,守备官由金锁关移驻耀州,仅留有外委把总1名,守兵20名驻守此营。

    从此,关城日渐废毁。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金锁关关城遗址仍依稀可辨。

    关城东西约宽100米,南北约长500米。有南北两门。

    北门外桥北三岔路口,俗称 “三关口”(今西包公路从此通过),南口通西安,北口通陕北。淌泥河水从关口流过,称 “北水关”,分一道、二道卡门。

    西口通甘肃、宁夏,柳林河水从关口流过,称 “西水关”,一道卡门。卡门城墙,原用正方条石筑成,其城洞遗迹犹存。

    这座古代雄关历经各朝,特别是唐、宋以后,北御辽金,西防西夏,屯兵驻守,攻占不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期间,金锁关成了国民党封锁我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据点。

    尽管如此,仍有无数热血青年冒死来到这里,冲关而过,奔赴延安。1946年9月,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在撤离西安时也曾在此与国民党激战,并取得了胜利。

    因此,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周恩来等曾路经这里,并留下了许多咏颂这雄关天堑的诗句。 金锁关崖壁陡峭,遍山劲松,谷幽水急。

    每逢初春,关外积雪消融,而关内仍属银白世界。清晨红日东升,映在白雪与绿草之上,将金锁关映衬得分外妖烧美丽。

    因此,金锁关的“三山春雪”自古就为文人们所乐道,也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句。我们现在身在雄关险谷,耳边似乎仍有刀载相撞、战马嘶鸣的回音,金戈铁马,兵戎相见的战争场面仍依稀可见。

    而在金锁雄关也确实残存着不少的古代遗迹,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趣闻野史,其中尤以宋时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 据说,800多年以前,北番辽国日益强大,不时南下侵犯宋朝疆域。

    一日辽将率兵十万,将长安围困。杨六郎骑马应战,搭弓射箭就射得辽兵抱头鼠窜。

    待跑出300里之后,辽兵发现杨六郎射出的箭插在了金锁关的南门之上。见状,辽军一面惊叫,一面逃出了金锁关。

    杨六郎在收复了金锁关之后,就率兵驻扎在这里。直到今天,仲家山上还有杨六郎插旗杆石;女回山上有其屯兵的山寨;杨家坪相传为杨六郎演练军马的场所;而附近的岩洞称“六郎洞”,据说曾为六郎的居所;而棋盘川里的马家寨有一清澈的山泉,据说是巾帽英雄穆桂英的黄骡马马蹄刨出来的;因此叫做“马刨泉”。

    虽说这一切只是传说,但是金锁关南门在毁坏以前,上面确实插有一文铁箭。 我们眼前的那座山名叫女回山,也叫做 “搬转山”。

    如果仔细观看,大家会发现,这里的山峰走势都为南北方向。而女回山却特立独行,为东西走向。

    这里也有一个凄苦的传说:秦时始皇征集百万民工建造长城,孟姜女的新婚夫也未能幸免,据 《旧唐书》记载,孟姜女为陕西同官人。 她在苦等丈夫数年之后,因相思甚苦而决意到陕北寻夫。

    殊不知,其夫已死,且尸骨已被砌入长城之中。孟姜女长哭不止,哭倒了长城。

    为了躲避秦兵追赶,孟姜女身背丈夫遗骨选到了此处。而此时秦兵己追到身后。

    只见孟姜女使尽全身力气,硬是将这一南北走向的山峰搬转了方向,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 此山挡住了秦兵。

    孟姜女也得以逃回家乡----同官,即今天的铜川。这座山峰因此被称为 “女回山”或 “搬转山”。

    四、渭南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是怎样的?

    渭南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是:第一名华山,第二名澄城县尧头窑遗址 ,第三名洽川风景区 。

    1、华山为 AAAAA级景区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看起来地势险峻。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凭借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2、澄城县尧头窑遗址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有一处国内罕见的民窑群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制瓷历史长达千年。清代民国时期,尧头制瓷业到达鼎盛,时至今日,尧头窑遗址仍有保存较完整的古窑30余座、古民居75处,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古窑址遗址群,被称为“中国原生态陶瓷的活化石”和“中国现存最大的天然民窑博物馆”。

    3、洽川风景区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洽川风景名胜区,依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黄河滩涂、水乡田园、莘塬山岳、东雷抽黄、森林屏障等景区;景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历史遗迹和现代工程相辉映,内容丰富,品位极高,是一个非常舒适宜人的好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潼关景点排行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潼关县肉夹馍排行榜(潼关肉夹馍哪家好)

    潼关景点排行榜(潼关景点排名)

    杭州意法服饰城员工离职(杭州意法服饰城员工离职怎么办)

    直播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数据(直播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