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集中式景观设计(集中式景观设计效果图)

    发布时间:2023-03-07 17:07:1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1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集中式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业最低价)

    文章目录列表:

    集中式景观设计(集中式景观设计效果图)

    一、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

    绿色居住建筑的节地设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一、 绿色建筑的概念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更直接的解释就是以消耗最少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来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可成为绿色建筑体系。它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节能和追求生态,基本上已成为全面涵盖能源、资源、污染、环境、舒适度等要素的一个综合体,一个大的集成系统工程。二、 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绿色建筑设计要全面的考虑到整个建筑寿命周期的经济性与技术性,使用能够对建筑及它周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备、建筑形式和材料。绿色建筑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绿色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各个专业都应该对项目的每个阶段进行讨论与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以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为前提,重视进行方案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定量化分析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场检测或模型实验等手段来完成,这样就增加了对各类设计人员特别是建筑师的专业要求,传统的专业分工的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决不能把建筑学的内涵给忽略掉,它更加注重从方案的设计着手,把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跟建筑本身的表现力进行综合考虑,它更加考虑与绿色建筑周边的景观和其它建筑相协调。绿色建筑在建设的时候不仅要与周边各种环境相协调,还有更加节省资金投入,让投资人有更好的回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在所有的资源效率当中,能源效率是第一位的,能源效率高了,节省的各种费用就多,不仅能够提高绿化的效果,还能吸引更多的绿化建设投资。所以,能源效率的提高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三、 居住建筑用地的规化设计1. 用地控制居住建筑的选址首先考虑没有地质灾害和洪水淹没危险的安全地方,尽可能的选在废地上(荒地、坡地、不适宜耕种土地等),减少耕地占用。周边的空气、土壤、水体等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确保卫生安全。居住区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套型、朝向、布置方式、间距、用地条件、层数与密度、绿地和空间环境等因素,来集约化使用土地,实现突出均好性、多样性和协调性。2. 密度控制居住建筑用地对人口毛密度、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绿地率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合理的标准。3. 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控制在对居住区进行规划与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公建与住宅布局、路网结构、绿地系统、群体组合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关系,设计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整体。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小区内的供电、给排水、燃气、供热、电讯、路灯等管线宜结合小区道路构架进行地下理设,配建公共服务内设施及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服务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绿化景观设计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观赏与实用结合,环境设计应为邻里交往提供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4. 朝向与日照控制居住建筑间距,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地形、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因素。建筑的日照要求一般情况下通过与前面建筑的合理间距进行调节,如果不能通过正面的日照满足建筑物的日照标准,在对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进行设计时不能影响周边相邻的其它建筑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建筑建筑物退让、容积率、高度等)。各地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应按国家及当地的有关规范、标准等要求执行。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1)当居住建筑为非正南北朝向时,住宅正面间距应按地方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日照标准不同方位的间距折减系数换算。表1 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注:表中方位为正南(0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本表仅适用于无其它日照遮挡的条式住宅建筑。表2 不同气候区域的光照时间(2)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变化所产生的场地高差、条式与点式住宅建筑的形体组合以及住宅建筑高度的高低搭配等,合理进行住宅布置,有效控制居住建筑间距,提高土地使用效率。5. 地下与半地下空间控制地下或半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地面建筑、人防工程、地下交通、管网及其它地下构筑物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同一街区内公共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应按规划进行互通设计。充分利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做地下或半地下机动车停车库(或用做设备用房等),地下或半地下机动停车位达到整个小区停车位的80%以上。配建的自行车库,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形式,部分公建(服务、健身娱乐、环卫等)宜利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结合具体的停车数量要求、设备用房特点、机械式停车库、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成本控制等因素,考虑设置单层或多层地下室。6.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城市新建设的居住区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同步安排医疗卫生、教育、商业服务、文化体育、金融邮电、市政公用、社区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小区内的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人使用。社区中心宜采用综合体的形式集中布置,形成中心用地。表3 社区中心设置内容及标准7. 竖向控制小区规划要结合地形地貌合理设计,尽可能保留基地形态和原有植被,减少土方工程量。地处山坡或高差较大基地的住宅,可采用垂直等高线等形式合理布局住宅,有效减小住宅日照间距,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小区内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四、 居住建筑设计的节地住宅设计要选择合理的单元面宽和进深。户均面宽值不宜大于户均面积值的1/10。住宅套型平面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工艺要求合理布局。套内功能分区要符合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的要求。功能空间关系紧凑,便能得到充分利用。住宅单体的平面设计力求规整。电梯井道、设备管井、楼梯间等尺寸选择要合理,布置紧凑,最好不要凸出住宅主体外墙过多。套型功能的增量,除了面积适宜外,还要包括房间功能的细化以及相关配置设备的质量,满足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建筑的体形设计应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住宅建筑应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识别性,造型简洁、尺度适宜、色彩明快。住宅建筑配置太阳能热水器设施时,宜采用集中式热水器配置,系统太阳能集热板与屋面坡度应在建筑设计中一体化考虑,以有效降低占地面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二、乡村型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按照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聚集信息经济、环保、 健康 、 旅游 、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侧重于绿色、开放、 健康 、 旅游 四个基本点,属特色小镇的一种。因功能的特殊性,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规划设计工作得到广泛重视,加以分析意义突出。

    有效的规划设计,可以提升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观感和文化内涵,为 旅游 业、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此,文章分别就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方法和要点进行论述,给出生态景观规划方法、交互性的提升设计、保持生态风貌、重视景观建设、降低环境扰动等内容,为后续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方法

    01.生态景观规划方法

    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规划设计,核心着眼点在于“生态景观”,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一切规划工作也均强调生态景观的突出。如某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当地水网发达,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强调水体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确保小镇内水路交通形成理想脉络,且能与镇外水道取得连接,同时以“乡村型特色生态为着眼点”不建议进行河道的无限制扩宽、加深,也不建议引入机械轮船作业。

    在生态景观的规划上,还应重视与水网匹配的绿色植物种植,以高大树木、乔木以及草皮等实现固水功能。考虑到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 旅游 特色,还应对生态景观予以适当强化。

    02.其他元素规划方法

    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规划设计中,生态景观是核心部分,人文景观以及非核心生态景观的规划,主要起到点缀和辅助作用。如上文所述的水乡小镇,其生态景观得到突出后,相关人文景观包括码头、配套服务设施等,原则上应规划为集中化和非集中式的点状分布。

    集中化的景观主要强调将职能部门、服务部门集中于一处,提升服务作用。点状分布的元素包括码头、管理处等,强调必要功能的履行。总体要求上,非生态景观的规划,应避免与生态元素产生冲突,重视二者的有机融合。

    03.交互性提升设计方法

    绿色、开放、 健康 、 旅游 ,是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主要特点,这要求提升其交互性,以契合上述基本特点。以景观的交互性为例,生态景观设计重视被动交互,人文景观设计则重视主动交互。

    被动交互的自然景观,需要强调观感的提升,其文化价值则主要通过自然风貌的保持间接传递,如未经修剪的各类树木、绿地等。这些景观的价值在于彰显小镇的绿色和 健康 的特点。

    人文景观如描述小镇 历史 的纪念馆、石碑、仿古建筑等,这些景观能够传递小镇的文化内涵,其交互的主动性在于呈现很多的信息,使 旅游 者愿意了解景观尝试传递的内容,契合小镇特色中的开放、 旅游 两个特点。

    04. 立体感提升设计方法

    立体感提升,是指在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时,应强调将不用文化元素、景观等,以更具层次感的方式呈现给游客,避免 旅游 体验过于单一,缺少持续性。如在生态景观的设计上,如果只有森林、草木,则生态景观与自然环境下的风貌几乎没有差别,欣赏价值有限。

    建议设计的过程中,针对小镇规划范围内的主要生态元素进行收集,分为重点景观、次要景观两个部分。重点景观数目不宜过多,面积 3km²的小镇,设置 2-3 处核心景观即可,要求核心景观以生态景观为首选;次要景观则包括人文景观、欣赏价值相对较低的生态景观两种,如具有当地特色的古代建筑、仿古式建筑等。

    立体感也强调空间上的优化,可就生态景观中水体、山体、溶洞等分别进行设计,使其处于一条完整的线路上,为游客提供不同的 旅游 体验。

    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要点

    01.保持生态风貌

    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的规划设计,必须重视生态风貌的保持,如达州市宣汉县马渡乡蜡梅小镇,规划中80%的面积均为绿色生态景观,特色十分突出。

    在后续同类工作中,也应优先尊重生态特点、现状,以设计和规划工作服务于生态景观、生态风貌的呈现。如某地拥有理想的立碑覆盖率,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为保证其生态价值,在规划时应保留生态原貌,仅建设2~4条公路、保证小镇的交通即可。设计上无需过多修饰,所有生态元素均给予直接呈现。

    如森林、草场以及灌木等等,保持其自然风貌。考虑到小镇的第三产业服务,可在大面积生态景观周边建设少量服务设施,包括酒店、银行、安全管理处等基础服务建筑,每1~1.5km²,设配套设施 1 处。

    02.重视景观建设

    重视景观建设,是指强调地标性景观、核心景观的突出,避免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的千篇一律,突出自身优势。如某小镇位于我国江苏地区,毗邻南京市,南京地区人文文化 历史 悠久,生态环境也具有自身特色,建议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加强不同景观的呈现,以生态景观为核心,可考虑将小镇建设于长江附近,使小镇的生态景观契合江南水乡的基本特点,发达的水网也能使生态景观兼具水陆特色。

    人文景观建设是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的辅助,建议选取典型人文元素进行辅助。南京附近的小镇,可选人文景观如南唐后主李煜,可将其词作作为重点,匹配生态景观,提升小镇文化丰富性和规划设计效果。

    03. 降低环境扰动

    环境扰动的控制,是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的关键。与生态风貌的保持不同,环境扰动控制重视人文、生态两个方面。生态方面的保护已有论述,人文环境的扰动控制,主要强调降低工程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大规模土木工程。

    如某地尝试进行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但当地住户较为分散,规划上尝试进行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的分离,设计上要求呈现生态风貌,因此理论上应将住户集中于某处,但如果进行拆迁,必然导致工程量增加、土木工程对环境的扰动较大。可保持当地住户分散存在的原貌,只对其居住地区进行装饰,种植更多的树木、培植绿色植物,使人文部分自然融入小镇的生态景观中,从而实现环境扰动的控制。

    04.确保综合效益

    在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中,综合效益的评估应作为要点之一给予足够重视。所谓综合效益,是指 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兼顾。

    考虑到规划和设计要点在于生态风貌的突出,在 社会 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中,其权重排名为:环境效益 > 社会 效益 > 经济效益。建议管理部门出具明确评估指标和方法,环境效益权重系数为50%、 社会 效益权重系数为30%、经济效益的权重系数为20%。环境效益上共设置4个条目,包括植被破坏后的恢复率、噪声污染、后续 旅游 扰动、不可恢复性破坏,每个条目15分; 社会 效益包括就业刺激、经济带动效果、负面影响评估,每个条目10分;经济效益分为投资回报比、长期经济收入,每个条目 10 分。若总得分超过60分,则规划设计可行,反之则继续酌情改善。

    总结

    综上,乡村型特色生态小镇规划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多样元素,从而追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益最大化。方法上看,生态景观的规范应优先考虑生态元素保护,其他元素主要强调与生态型的匹配,设计上重视交互性和立体感。规划设计的要点则包括保持生态风貌、降低环境扰动等,以综合效益为主要追求目标。

    注:

    三、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一座你所熟知的建筑或某处景观

    八达岭长城

    1961年,国务院确定八达岭关城和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倡议下,古老雄关更换新颜,先后修复城楼19座,城墙全长3741米,使游览总面积达到1.9万平米。1986年,八达岭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1987年,联合国接受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1991年8月,八达岭作为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馆,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文化遗产证书。1991年12月,在珠海举行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活动揭晓命名大会上(全国候选景点94个,回收有效选票48万张),八达岭因其景点著名,以37万张的绝对多票数,成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奥巴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八达岭长城博物馆以万里长城为主题,全面反映长城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八达岭关城外,1994年建成开放。全馆共有9个展厅,展厅面积3 000余平方米。陈列有多个专题,其中“历代长城”展示长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明代长城”、“建置武备”展现明代修筑长城的起因及过程,军镇的设置及分布,长城的建筑结构及布局和武器防御设施的配备;“经济文化交流”再现长城内外各民族长期共同发展、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事实;“民族艺术宝库”表现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展现国家对长城的关心和保护。

    四、中国国家大剧院的主要景点

    壳体外围环绕着水色荡漾的人工湖,总面积达3.55万平方米。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中央巨大而晶莹的建筑。

    人工湖水域的设计理念来自京城水系,为北京城中心地区增添了一处灵动水景。人工湖水池采用水循环系统去除浊物,冬季不结冰,夏季不长藻。

    宁静清澈的水面和静谧宏大的椭球壳体下,笼罩着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国家大剧院人工湖防水工程闭水试验全部完成。据了解,国家大剧院建成后,人工湖蓄水将达到14000立方米。届时,长安街核心地段南侧将增添秀丽水景。 人工湖四周是总面积达3.9万平方米的绿化带,绿荫隔断了长安街上的喧嚣,形成了一片身处市中心的大型文化休闲广场。

    设计遵循了将自然园林引入城市的思路,整体与大剧院的主体建筑保持协调一致,体现了隐与显、密与疏之间的适度结合,融入了复层、群落等景观设计理念。

    文化广场可供市民自由进入、徜徉其间,为周围居民开辟了繁华中的一片宁静。

    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另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院相配套的设施。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主要上演歌剧、舞剧、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

    歌剧院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观众席2398个(含站席)。

    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这些世界领先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为艺术家的现场表现提供了丰富可能。

    舞台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包括主舞台、左右侧台和后舞台。

    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主舞台有六个升降台,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左右侧台各有六台可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与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切换场景,也可以参与演出。

    后舞台下方距地面15米处,储存有一个芭蕾舞台台板,主舞台升降台下降后,芭蕾舞台可移动到主舞台台面上,用于芭蕾舞演出。这块国内面积最大的无缝隙专用芭蕾舞台板,同时也是国内唯一的可倾斜式芭蕾舞台板,可倾斜至5.7度。台面使用俄勒冈木制成,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芭蕾舞演员的足尖。

    舞台上方栅顶高度为32米,吊杆、灯光桥、灯光渡桥通过钢丝绳悬挂在空中。61道电动吊杆,78台轨道单点吊机,24台自由单点吊机,分别用于悬挂幕布和景片。灯光桥、灯光渡桥、灯光吊架将1588盏用于演出的灯具点缀在歌剧院舞台的上方,灯光反应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换造型。在国家大剧院壳体结构上,安装有506盏“蘑菇灯”。与长安街上其他建筑物在夜晚灯火通明的景象不同,国家大剧院壳体上面的“蘑菇灯”散发的是点点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乐池

    歌剧院乐池面积120平方米,可容纳90人的三管编制乐队,也可升至观众席水平位置变成观众席。

    在乐池中,特别为指挥设计了专用升降台,指挥可以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出场、谢幕。

    墙面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混响时间达到1.6秒的极佳效果。歌剧院设有6个单人化妆套间,6个单、双人化妆间,18个中化妆间,2个乐队指挥休息套间,6个乐队用大化妆间,8间练习琴房。 音乐厅洁白肃穆,色调风格宁静、清新而高雅,以演出大型交响乐、民族乐为主,兼顾其它形式的音乐演出。

    音乐厅观众席围绕在舞台四周,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二层,共有观众席2019个(含站席)。

    音乐厅内拥有国内最大的管风琴。

    音乐厅内一切建筑和装饰设计都为声学效果服务,实现了建筑美学和声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演奏台与观众席

    音乐厅根据音乐会演出的特点,采用改良的鞋盒式设计,即坐席以围坐式环绕在舞台四周,使舞台处于剧场的中心区域,以便声音能更好地扩散和传播。

    音乐厅演奏台设在池座一侧,演奏台宽24米、深15米,能满足120人的四管乐队演出使用。

    演奏台由固定台面和三块演奏升降台构成。通过控制演奏升降台高度的变化,可以形成阶梯式的演奏台面,将不同乐器的演奏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演奏台前部的钢琴升降台可将三角钢琴缓缓升起,浮现在观众的视野之中。

    为满足大型合唱演出需要,演奏台后方观众席二层的座椅可供180人合唱队使用。

    管风琴

    安放于音乐厅的管风琴造型典雅,音色饱满,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大、栓数最多、音管最多、音色最丰富的一架,拥有94个音栓,发声管达6500根之多。

    该管风琴出自德国管风琴制造世家——约翰尼斯·克莱斯,与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管风琴系出同门,能满足各种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管风琴的存在为音乐厅更添高贵典雅之气,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音乐厅的“镇厅之宝”。

    天花板

    音乐厅的天花板被打造成一件抽象的现代艺术作品,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浮雕像一片起伏的沙丘,又似海浪冲刷的海滩。

    天花板上看似凌乱的沟槽实际上经过了特别的声学设计,使声音能够被扩散反射,更加均匀、柔和。精美的天花板其实是特制的声扩散装饰板。

    天花板使用纤维石膏成型板制成,材质厚重,能够有效地防止低频吸收,增强厅内的低频混响时间,使低音效果(如管风琴、大管、大提琴等)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为达到声效的完美,在顶棚的下面还悬挂了一面龟背形状的集中式反声板,俗称“龟背反声板”,它的作用是将声音向四面八方散射。

    墙面

    音乐厅舞台四周的墙面采用了声学扩散墙,墙面有如站立起来的钢琴琴键,凸凹起伏、不规则排列。其凹凸的尺寸和形状经由数论精确计算得出,能扩散反射来自演奏台的声音,保障演出者良好的自我听闻和相互听闻,有利于乐队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

    音乐厅的侧墙则采用与天花板类似的声扩散装饰板,墙壁表面轻微凹凸的效果同样经过特殊设计。通过这些凹凸不平的纹理,能将声音均匀地扩散反射至音乐厅空间内的每个角落。

    在这些量身设计的综合作用下,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可以达到2.2秒的优质音效。 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民族特色的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京剧、地方戏曲等演出。

    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5个席位(含站席)。

    戏剧场舞台拥有先进的舞台机械设备,可以把独特的创作变成表演的现实。其独特的伸出式台唇设计,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

    舞台

    戏剧场舞台具有“伸出式”和“镜框式”两种样式,可配合剧目需要选择使用。“伸出式”舞台样式时,观众厅前部的台板升起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形成伸出式台唇,台下的观众可以更近距离地观看台上的表演,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而当台板不升起时,这部分区域可作为乐池使用,这时舞台看上去就像一个镜框,因此被称为“镜框式”舞台样式。

    戏剧场舞台区域分为主舞台和左右辅台。主舞台安装的“鼓筒式”转台,由13个升降块和2个升降台组成,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还可以制造边升降边旋转的舞台效果,整套舞台机械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

    墙面

    戏剧场观众厅墙面采用与音乐厅舞台墙面类似的声扩散墙面,看上去象凸凹起伏的、不规则排列的竖条。大量不规则排列的凹凸槽整体上形成声音的扩散反射,可保证室内声场的均匀性,使声音更美妙动听。

    墙面使用特制的丝绸布加以包裹,形成了以红色为主,与黄色、紫色等相间排列的墙面图案。灯光照在墙面上,烘托出亲切、热烈而传统的气氛,营造出颇具中国特色的剧场氛围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吸音效果。 小剧场是国家大剧院最具多样性可能的多功能剧场,整体色调清新、风格典雅,可以适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小剧场歌剧、现代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小剧场观众席共设有19排,556个席位(含活动座椅)。小剧场于2009年9月落成,2009年10月正式启用。它的落成启用不仅进一步扩充了国家大剧院表演艺术功能,也使得北京现有小剧场群落的演出功能更加丰富。

    舞台及观众席

    小剧场采用尽端式舞台。舞台由两块升降平台组成,可根据需要整体升降或分别单独升降。

    舞台背后的隔音墙和落地钢化玻璃墙,可以向左右两端折叠收缩。待两面墙完全打开后,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室外下沉广场犹如后花园般呈现眼前,既可作为演出的背景,也可直接作为舞台纳入演出,给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

    观众座位共计556席,可根据剧目进行灵活调整,其中电动伸缩看台14排计411席,活动座椅5排计145席。

    天花板及墙面

    小剧场的白色浮雕天花板与音乐厅类似,声扩散墙面与戏剧场墙面相似,加上有保温及隔音效果的隔断墙,种种量身设计可使声音均匀、柔和地扩散反射。

    集中式景观设计(集中式景观设计效果图)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集中式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深圳互联网企业(深圳互联网企业集中区)

    深圳设计师品牌集中地(深圳设计师品牌集合店)

    市场集中化是什么意思(市场集中化的意思)

    浙江杭州文琦简介(杭州文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邢字漂亮图片(姓邢的头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