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中学景观设计方案(中学景观设计方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05:07:2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92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学景观设计方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中学景观设计方案(中学景观设计方案范文)

    一、仙林大学城的片区规划

    《校园景观|校园规划|仙林大学城景观规划设计》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PM2y-JKsn6nAuZbqwCrUA

    ?pwd=ztsq 提取码: ztsq

    校园景观|校园规划|仙林大学城景观规划设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校园景观规划|山水校园|大学城中央商务区策划及城市设计|大学城环境设计投标方案|【景观-学校】湖南大学湘江学院|SU模型|校园景观设计意向图.zip|杜克大学--中国昆山校区.pdf|北京乐成国际幼儿园景观设计.pptx|【景观-学校】南京工程学院校园景观方案规划设计20120319....pdf|2011纽约州立大学景观总体规划-学校-wrt.pdf|030校园景观设计方案.zip  

    中学景观设计方案(中学景观设计方案范文)

    二、最新中学校舍建筑标准是什么?

    山东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试行)

    一、总则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新课程实施对校园建设、师资、设施配备等办学条件的要求,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山东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是本省举办普通高级中学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级中学。新建学校土地规划和校舍建筑应不低于《标准》要求,其他学校应参照《标准》逐步改建和扩建。

    本《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原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标准》的实施;各市、县(市、区)政府负责《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1、普通高级中学设置与布局,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和县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和分布、变化状况,尤其是初中毕业生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设置或调整学校布点,使学校适应现代教学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普通高级中学设置与布局应适度集中,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招生范围较大或生源相对较分散的学校,应根据需要为学校增加必要的学生食宿条件或设置寄宿制学校,方便学生就学。

    2、布局不合理或城市市区内办学空间过于狭小的学校,以及农村办学条件简陋、规模偏小、生源不足的学校,可与城市或县镇改造建设相结合,进行调整或改建、扩建。

    3、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学校尽量不安排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旁,避免城市交通的噪音干扰。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4、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垃圾场、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5、普通高级中学应独立设置。

    (二)学校规模

    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学校规模(班数规模、在校学生规模、用地及建设规模)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学校适宜办学规模为24至48个班,班额不超过50人。原则上不再设立24个班以下的高级中学和规模过大的学校。

    (三)校园规划设计

    1、校园规划与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都必须先规划后建设,履行报批手续。

    2、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教工住宅应纳入本辖区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应建在校园内,有条件时尽量与校园毗邻。

    3、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楼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的布置应尽可能减少对其他教学用房的干扰。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

    4、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集中紧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室内布局等要力求体现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统一规划设计,以形成优美、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5、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隔,联系便利。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6、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路上的地下管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

    7、学校水、电、暖设施在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安全、节能要求。室外水、电、煤气、热力、弱电系统等地下管线设置,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按防火规范要求在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防栓供水接口。配变电系统应独立设置,规划设计用电负荷应当留有余量。室外多种管线的敷设应用地下管沟暗设。

    8、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设置警示标志。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设置一定规模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

    9、旗杆、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显要位置。

    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学校建设用地由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和科技活动用地等组成。学校的建设用地,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进行规划配置。

    1、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应按相应学校规模,满足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所需用地。学校建筑用地按建筑容积率(学校总建筑面积与学校建筑用地面积之比)0.9计算。

    2、体育用地

    体育用地应满足相应学校所需田径场、篮(排)球场、乒乓球场、体育器械场地,以及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场地所需用地。

    田径场内应设置1至2个沙坑,篮球场和排球场比例宜为2:1,不应在田径场内建设。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游泳池、网球场及其它类别体育场地。田径场及球类场地设置标准见表3-1:

    表3-1 普通高中学校田径场及球类场地设置标准

    场地类别

    学校规模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田径场

    (含足球场)

    (㎡/片)

    ≧300米环形、100米直跑道(足球场长60-90宽45-60)10152

    ≧300米环形、100米直跑道(足球场长60-90宽45-60)10152

    400米环形、

    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

    16089

    400米环形、

    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

    16089

    400米环形、

    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

    16089

    篮球场

    (片×㎡/片)

    4×608

    4×608

    6×608

    8×608

    10×608

    排球场

    (片×㎡/片)

    2×286

    3×286

    3×286

    4×286

    5×286

    室外乒乓球区(台)

    8

    10

    12

    16

    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3156

    13442

    20595

    22097

    23599

    3、绿化用地

    学校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化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等。普通高级中学校园绿化用地应不低于平均每生4平方米,新建学校必须留足绿化用地,绿化用地率不得低于35%。

    (二)学校建设用地面积

    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标准见表3-2。

    表3-2 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单位:平方米

    学校规模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建筑用地

    12733

    16194

    19331

    24461

    29656

    体育用地

    13156

    13442

    20595

    22097

    23599

    绿化用地

    4800

    6000

    7200

    9600

    12000

    用地合计

    30689

    35636

    47126

    56158

    65255

    生均占地

    25.57

    23.76

    26.18

    23.40

    21.75

    说明:1、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2、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选配功能室及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地等建筑占地面积。

    四、 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一)校舍建筑组成

    学校校舍建筑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1、教学用房是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等。

    专用教室包括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史地教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及辅助用房等。

    公共教学用房包括综合电教室、图书馆(室)、网络中心、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体育馆)及辅助用房等。

    2、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卫生保健室、仓库等。

    3、生活用房包括食堂、宿舍、管理员值班室、配电房、车库、浴室、厕所等。

    (二)校舍建筑面积

    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见表4-1:

    表4-1 普通高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 单位:平方米

    规模

    项目

    24班

    30班

    36班

    48班

    60班

    教学及辅助用房

    5455

    7115

    8564

    10827

    13157

    办公用房

    856

    970

    1104

    1372

    1616

    生活服务用房

    565

    660

    771

    1010

    1241

    校舍总使用面积

    6876

    8745

    10439

    13209

    16014

    生均使用面积

    5.73

    5.83

    5.80

    5.50

    5.34

    校舍总建筑面积

    11460

    14575

    17398

    22015

    26690

    生均建筑面积

    9.55

    9.72

    9.67

    9.17

    8.90

    说明:1、本指标不含选配用房、自行车存放及寄宿生的食堂餐厅、学生宿舍、锅炉房、浴室等建筑面积。

    2、平面利用系数K=0.6

    (三)校舍用房面积

    普通高中各类校舍用房使用面积标准见附件1。

    (四)校舍建筑标准

    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要严格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及《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 执行,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的要求。

    五、装备条件标准

    学校教学、办公和生活设备配置应当以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满足学校教学的基本需求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课余活动的实际需要,考虑到教育教学设备的功能、特点及更新周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充分运用和学校建筑设施的特点以及利用效率等因素,本着经济、实用、便利、安全、规范的要求,合理配备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图书资料和学校办公生活设备。

    (一)常规通用教学设备

    常规通用教学设备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学生使用的通用设备、常规教学设备,其配置要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性常规需要。

    课桌椅、多功能橱柜、计算机等学生通用设备的配置,应安全、规范、耐用,能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课桌椅应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标准。

    黑板、板书工具、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教师使用的常规教学设备的配置要适应各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和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温度调节、湿度调节、照明、通风换气、防火、隔音等教学、办公、生活环境与安全设备的配置要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教育条件和环境。

    (二)学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各学科专用教学设备,适当考虑学科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合理配置。各学科专用设备配备目录中标明选配或在配备数量上加括号的器材设备为选配器材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

    理科实验室的固定设施设备,按《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 要求配备;其他学科专用教室以及公共教学用房中需要的固定设施设备,按《山东省高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鲁教基字〔2006〕14号)要求配备。

    1、理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理科教学专用设备,应能适应理科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操作性等特点,便于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以及便于师生互动。应配置能够满足中学进行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课程教学实际需要的,同时能适应正常教学安排的通用仪器、测量仪器、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和图片、演示器材、玻璃器皿、实验安全保护用品等设备。

    高中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实验仪器、器材,按国家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其中选配设备由学校依据所用教材进行配备。

    高中探究实验室装备按《山东省普通高中探究试验室配置标准(试行)》(鲁教基字[2007]15号)标准配备。

    2、文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必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文科专用教学设备,应能适应文科教学的人文性、历史性、多样性、感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以及师生互动。应配置能够满足中学进行思想政治、语文、外语、历史等课程教学实际需要,同时能适应正常教学安排的挂图、模型、卡片、用表、视听资料、教学软件等设备。

    高中文科教学专用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2。

    3、艺术科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艺术科教学专用设备,应能适应音乐、美术的教学特点,便于学生操作、体验与感悟,满足教师多种形式教学和学生多种艺术学习活动的需要。 

    (1)美术教学器材设备

    美术教学器材设备的配置,在满足师生美术教学的需求基础上,学校还应兼顾师生美术活动及特长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特色学校可根据自身要求,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高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参照教育部教体艺〔2002〕17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及时配备能满足现行教材所需的美术器材。美术教学器材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3。

    (2)音乐教学器材设备

    音乐教学器材设备的配置,在满足师生音乐教学及音乐活动的需求基础上,学校还应兼顾师生开展舞蹈、戏剧表演等其它艺术活动以及特长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特色学校可根据自身要求,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高级中学音乐舞蹈教学器材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参照国家教育部教体艺〔2002〕17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及时配备能满足所选用现行教材所需的音乐器材。音乐、舞蹈等教学器材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3。

    4、体育与健康教学专用设备

    配置体育与健康教学专用设备,应本着规范、安全、耐用的原则合理配备,并及时补充。其主要设备包括能满足体操、田径、球类等课程教学所需要的运动器械,测量、计时工具和挂图、教学软件等。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4。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学校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相关器材配备。

    配置学生体质测试专用教学设备应依据教育部教体艺厅[2005]7号《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配备具有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台阶试验、立定跳远、跑步(50m、50m×8、800m)测试功能的相应器材。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4。

    卫生保健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医务室完成学生发育和健康检查、治疗、卫生保健教育和管理等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及辅助材料。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4。

    心理咨询室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计算机、打印机、电视机、影碟机、收录机、小型情绪调节器械、心理图书资料、常用心理测量工具和统计软件、资料柜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心理咨询室中增添心理活动区和阅览区,也可以单独建室。

    5、通用技术教学专用设备

    学校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通用技术教学设备,应能满足中学开展通用技术教学的需要,便于教师灵活组织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通用技术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具、实践工具、道具、模型、图表、文献检索软件、图书卡片等。通用技术教学设备按国家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其中必修模块所需设备为必配,选配设备由学校依据所用教材和所选模块进行配备。,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普通高中应当根据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发展的实际,配置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和其他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满足信息技术课教学、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教师研究活动和网络备课,以及学校现代化网络办公的需要。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当包括能满足各类教学需要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与校园网络和校园广播电视系统等。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应按最大班额每人一台计算机配备,并另配教师用机(服务器)、小型交换机各一台;教师用计算机按专任教师每人一台配备。为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有效利用,学生用网络终端除计算机教室集中设置外,每个普通教室和各学科专用教室都应当设置网络接口。教师办公室应当配有足够的网络终端。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校园随身听系统。具体配置标准见附件5。

    学校校园网建设按教育部(教基司[1999]15号)《初、中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规范》执行。农村高中应建有覆盖主要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络,并以专线方式与互联网相联。能充分满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教师备课、教学及教科研需要,使校园网络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工具。城市(含县城)高中应在上述基础上,实现网络到班到室,初步拥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满足学生网络学习、教师研究活动和网络备课,以及学校现代化网络办公的需要,采用宽带接入互联网。

    (四)图书馆设备

    学校图书馆(室)应设藏书室、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宜按借阅合一的方式布置)、教师阅览室。图书馆应以全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

    学校图书馆(室)装备应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规定配备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未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室)、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师生阅览室中阅览桌椅的数量按教师数的33%、学生数的10%配置。有条件的学校可增设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音像视听资料的配备,并有计划逐步配备计算机、录音、扫描仪、复印、刻录机、打印机、文献保护等设备,实行计算机管理,与校园网相结合,实现电子图书资源共享。馆藏图书内容应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及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工具书为主。各种馆藏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是国家合法出版物。馆藏图书应按规定及时剔旧、更新,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低于藏书标准的l%。图书、报刊资料的配备标准、藏书分类比例标准见附件6。

    (五)办公及生活设备

    学校应根据学校规模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配备办公设备和生活服务设备。

    办公设备包括用于办公的桌椅、资料柜、作业柜、储物柜、计算机、打印机、电话、复印机、传真机、一体化速印机等必要设备。

    生活设备包括卫生用具、食堂餐厅设备、学生及单身教职工宿舍设施、锅炉房设备等各种必要的生活服务设备。

    办公及生活设备由学校本着安全、规范、耐用,能满足办公、生活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的原则配置。

    六、师资配备标准

    按国家和省编制标准、教师资格制度和职业(执业)资格制度规定,为学校配备合格专任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及工勤人员,新补充的高中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应占一定比例,且专任教师学科、年龄、职称、性别等结构合理,切实满足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

    教师要按规定参加国家和省规定的各种职后培训,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

    七、公用经费标准

    各地要按国家和省规定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及时足额将公用经费拨付到学校,并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使其尽快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三、怎么作好一个教职工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本着居住区生活的舒适、舒心、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目标,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

    环境。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化设计,它包括绿化、铺装、标志系统、景观照明、景观水景、景观小品六大方面。而这六大方面的设计,最后应达到整个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和动观的效应。住宅区环境包括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绿化率的高低,还包括绿化、围墙、大门、活动设施,各种指示标牌、水景、浮雕、雕塑、灯光设施、音响设施等,而这些内容又必须与住宅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单就绿化而言,也不是简单的绿化就可以了,而必须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居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也就是说,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比如居住区的集中空地作出高低错落的构筑物应该形成或大或小、或公共或私密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活动的使用要求,开阔的场地可以供居民集体晨练或举办群众文娱活动,而相对隐蔽的小空间则可以给居民提供阅读、交谈的场所。

    日本人曾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要素:

    1)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和臭味;2)宁静,没有噪声;3)丰富多彩的绿化;

    4)与水景亲近;5)街道美丽而整洁;6)具有历史文化古迹;7)有适宜人们散步的场所和空间;

    8)有游乐设施。

    其中。人们对安静、空气、绿化这三要素最为关心,并列为舒适性的基础要素。

    目前,我国主要用五个指标来衡量舒适度:

    1)居住密度;2)绿地面积;3)室外活动场所与设施标准;

    4)室外环境的噪声标准;5)日照。

    现代居住区要达到的标准:生态环境优美的住区;山水景观优美的住区;功能质量优良的住区;人民文化上乘的住区,即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能满足人们生理、健康、安全、文化、心理、舒适、交往、休闲需求�6�8 。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导,居住区景观的核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住区有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居住区可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在功能上,象钱学森所说的“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住区以居住为主体,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2)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环境景观道路要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人在通过道路的过程中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通过道路表现出景观的主题。

    __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而是通过道路引人人胜,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道路要做得“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让人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带来感叹和美的感受,使道路充满人情味 受到欢迎。另外,优美容易认知的道路线型、清晰的道路系统、良好的断而组织与路面铺装,也是体现居住环境质量的重点。

    3)居住区停车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停车位的布置不能影响环境的美观,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且应节约用地,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a.半地下停车场和绿化组合—— 在同出地面的车场顶种植

    灌木、花卉、草坪,以及花架、花坛,一举两得。

    b.全地下车库— —其顶面的覆土应绿化,并与周围地面园林

    融为一体。

    e.架空平台下停车库—— 在数幢住宅围合的空间设架空平

    台,其下停车,其上为绿化、交往空间。但由于车库靠近住宅,要

    设法防止对住户的十扰。

    d.在绿化带搭棚架停车—— 应尽量少用。不靠近楼旁,噪音

    少、棚顶有绿树。

    4)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居住区园林化没计,有一条明确的景观主轴线,沿这条主轴线,没计绿化步行街,有条件的话,在步行街旁把水引入、开人工小河流和省水泊体。住区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都应做到空间层次分明。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的重点,使之成为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等),又是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住宅楼首层架空也是绿化空间和增大人际交往的好办法。可在架室层设置居民休息、健身、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种植喜阴的矮科植物和花卉,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

    5)建筑外型、色彩、组合居住区中的建筑物是各种物质要素的主体,数量大、类型多对人们视觉识别的刺激性强,是反映居住区特色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筑风格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屋顶形式和建筑材料及建筑色彩运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建筑布置错落有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建筑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中、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重性。立面要防止单调沉闷,尽量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旋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墙面垂直绿化,屋面绿化、美化建筑物景象。在居住建筑的组合中,要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建筑群体围合一个公共性的建筑空间,围绕公共空间的周围形成若干个次空间;另一种组合方式是建筑组团被分割为若干个各自独立的小空间。居住建筑的组合形式是多样的,空间内部形式变化是无穷的。一个好的建筑单体设计,不仅是建筑本身功能设计的成功和外形的优美,更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创造生动、优美的居住区空间景观。

    6)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茶墙、棚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在城市景观点、线、面构成中,属于量大面广的“景观面”,其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引导“家园”形象的形成。

    首先,要营造亲切平和的空间感受。居住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因而居住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着重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建筑空间尺度。此外,小区应有合适的规模,以利于配套和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增强人们对小区的归属感。

    其次,要创造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环境意象。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让人工的痕迹少一点,自然的成分多一些。如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主张的那样“相地合宜、构图得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三,要塑造简洁温馨的视觉形象。人们回到家中,总希望能获得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因此居住区的建筑形象应该是令人愉悦的,居住区的色彩总体上应是明快温馨的。建筑形体及其细部处理应突出简洁清新。

    第四,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标

    志特征,形成富有生活情趣而个性鲜明的空间环境形象。

    四、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

    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1

    一、 设计理念

    (1) 主题的价值与意义

    客家传统节日 文化 是客家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悠久民族历史的跟,同时还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客家民族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客家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家乡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客家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客家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家乡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们老师和校领导决定本学期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客家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客家传统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客家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2)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时间:4周

    二、 主题活动目标(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客家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学会将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 方法 ,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过程与方法

    由指导老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客家节日文化的基本了解,让学生感受客家

    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活动实施准备、开端

    (1) 收集客家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 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客家节日文化”主题 教育 是最现实的爱家乡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客家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3)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四、 主体设计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 了解客家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 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及 典故 。

    3. 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客家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 向家长询问古今客家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客家历史背景。

    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2

    孩子们经过紧张忙碌的学习之后,终于有机会得到全身心的放松。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假期,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等综合实践能力,我校特制定和安排一定的实践作业,现将有关事宜布置如下,望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完成。

    一、“书香浸润童年”读书实践活动

    阅读沐浴心灵,书籍丰满人生,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让书籍成为学生一生的朋友,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让孩子们真正做到“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幸福。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各班开展中华经典古诗词背诵活动和假期“大阅读”活动。

    活动小贴士

    1. 建议一至六年级学生每日晨起大声诵读经典,开启智慧,可以《与黎明共舞》读本同年级相关篇目为主,兼及《弟子规》、《论语》《声律启蒙》等经典,并及时以表格的形式做好诵读记录,作为评选班级及校级“诵读大王”的重要依据。

    2. 所有学生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1-2年级学生以阅读绘本、童话、寓言、 故事 等为主,每三天以“诗配画”或“故事配画”的形式完成一篇绘本或者一篇 日记 (可用 素描 本或A4纸完成)。3-6年级以整本书阅读为主,每人阅读三--五本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做好读书推荐与指导工作,要求学生用心读书,认真思考。每三天完成一张纸的 读书笔记 ,包括摘录好词佳句、撰写读书感悟等,可在《成长小脚丫》上完成,同时每人精选五篇打印在A4纸上,开学后交班主任老师。

    二、“快乐新年,温馨感恩”快乐体验活动

    1.快乐新年串串烧

    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 春节 、 元宵节 的文化内涵,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活动小贴士:

    1-2年级学生自制一份“新春 贺卡 ”或写一句新春寄语给父母或亲人,培养自己对家庭、亲人的关爱之心;3-6年级学生自编自创“节日小报”,将自己了解的春节、元宵节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 对联 、灯谜等制作成异彩纷呈的 手抄报 。

    2.我爱我家

    开展“我是父母的小帮手”家庭生活体验活动,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一天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学习在家庭中当一天家,在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与父母一同采购年货、邻里沟通的过程中体验父母持家的辛苦,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检验自己的理财能力,培养生活自理的习惯。

    活动小贴士:

    要求学生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低年级可由家长帮助进行记录,活动结束时家长写上评语。中高年级可以体验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可配上活动照片若干张。

    3.温馨感恩,播撒阳光

    在春节大团圆这个喜庆的节日里,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弘扬传统美德,人人做到“四个一”:向长辈拜一次年,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向师长送上一个问候,给邻居一个温暖的祝福。

    活动小贴士:

    以日记形式记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可配上照片若干张。

    三、“评价提升自我 记录见证成长”评价展示活动

    1.孩子学业成绩等级和各方面综合素质评价,记载在《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中,由孩子带回家,请家长和孩子一起 总结 反思 并填写好您的建议。(开学报到时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交班主任收回存档。)

    2.将个人成长档案——《追梦路上》按照要求填写全面并且版面设计有创意,全方位地记录你成长的轨迹,分享你成长的快乐。开学第一周,学校将组织“优秀成长档案”评比并颁发证书。

    四、活动具体要求:

    新学期开学后,各中队组织初评,选出优秀作品布置班级,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学校评选活动。部分获奖作品将通过校园橱窗、广播台、校园网、展板等形式展示。

    1.“书香浸润童年”读书实践活动,每班优秀诵读记录卡推荐10份;1-2年级的优秀绘本故事(日记)和3-6年级的优秀读书笔记每班10篇(本)。

    2.快乐新年串串烧, 1-2年级自制“新春贺卡”每班10份;3-6年级自编自创的“节日小报”每班10份。

    3.我爱我家及温馨感恩,播撒阳光体验日记配活动照片每班各10份。

    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3

    本期立足于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 经验 ,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 其它 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 社会实践 、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际。

    1、学校图书室。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2、信息技术。

    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3、绿色学校的创建。

    结合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4、红色教育。

    结合学校的红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6、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拟定适应综合劳动学科特点的学期教研计划。

    2、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学计划备课。

    3、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课教研活动。

    4、结合 植树节 进行植树活动。

    四、五月份:

    1、检查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学备课。

    2、组织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研。

    3、从农村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4、结合学校红色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调查三岔红色史。

    5、组织小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六月份

    1、学期综合实践及劳动教学教研 工作总结 。

    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在七到八岁之间。由于学生较小,在习惯养成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二、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所选编的的教材其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例如观察能力、说话能力、交际能力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内容由浅到深,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一、我的一家人,通过活动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二、家人的爱,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调查学生装在家里的活动内容,感悟家人的爱,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爸爸妈妈多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活动三、春天在哪里,通过本次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通话水平,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世界的美好。

    活动四走进春天,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活动五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通过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小朋友认识眼睛的重要,要保护眼睛。

    活动六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本次活动主要是鼓励小朋友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七风儿吹呀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识。

    活动八超市购物,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平的观察,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乐趣,通过自己的体验,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奋斗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装良好的各种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跟上教师的步伐。

    3、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德育行为。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比较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 人际交往 能力。

    2、树立正确的 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 学习方法 。

    3、通过学生自主以参加活动形成各种技能。

    五、教学特点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的特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各种能力。

    2、综合性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目标。

    3、自主性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同学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一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 ,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

    针对一年级同学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一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同学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一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 热点 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 中秋节 、 重阳节 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设计方案相关 文章 :

    ★ 小学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 201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2)

    ★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案(2)

    ★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

    ★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本

    ★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范文(2)

    ★ 2017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最新范文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学景观设计方案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高中电商学什么(高中学电商好学吗)

    为什么要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致远中学门口标志图片是什么意思(致远中学照片)_1

    钢结构深化设计师招聘(钢结构详图深化招聘)

    收入最高的工科专业(收入最高的工科专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