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印度聚落景观设计(印度景观建筑)

    发布时间:2023-03-08 13:12:0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83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印度聚落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印度聚落景观设计(印度景观建筑)

    一、印度最神秘村庄,237人长相都一样,这个村庄叫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叶子,就连一母同生的双胞胎的长相也会有所差别,但其实,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也许会有和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长相相似的人,不过这样的人也只在少数,所以说,基因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将我们构造得独一无二,又给了一些相似点。

    印度聚落景观设计(印度景观建筑)

    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和我们自己长得相似的人,那么我们这一生有可能都不会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我”存在,不过在印度印度马德拉斯邦班加罗尔城南部的一个叫哈拉贡南村的地方,他们全村237个人,人人都是一个模样,如果不是熟悉的人,一开始根本无法区分他们的长相。有一两个和自己长得相像的人就是天大的缘分了,这个村庄却是全都一样,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奇迹。

    在这个村子里,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脸都有着共同的外貌特征:都长着一个圆锥形的鼻子,眼眉骨处有明显的突起,厚厚的嘴唇,嘴唇下还有皱纹。因为共同特征太多,所以个人特征几乎等同于没有,除非进行细节对比,才会发现不同。

    印度聚落景观设计(印度景观建筑)

    对于这个现象,遗传学家们就想到从遗传学的角度解释,确实,这个村庄有着内部通婚的习俗,所以DNA会发生重复组合的现象,但是再怎么相似的DNA,数列组合下来也会产生不同,更何况是一个村那么大的基数呢?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很健康,并没有发现近亲结婚带来的基因疾病,所以,用基因遗传来解释有一点牵强,于是这个村庄的秘密一直没有被人探知。直到来自德国由著名的人类遗传学家比哈尓兹领导的一支科学考察队来到了哈拉贡南村,他们没有一味的从村民的长相上分析,更没有去对比他们的基因,而是首先考察的村庄周围的环境,然后就给了一个答案:“无系别现象。”

    印度聚落景观设计(印度景观建筑)

    当时考察队中的一位化学分析师在提取了当地的土壤和饮水并进行分析检测之后发现,当地的嗯嗯土壤和饮水中含有丰富的铂元素和铋元素。这些元素通过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和农作物进入到村民的身体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积累,科学家认为,这类元素能改变孕妇的细胞组织,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加上他们内部通婚的习惯,这很可能是造成这种无系别现象的原因。

    当时就有考察队的人员产生疑问:“大家脸都长得一样,怎么区分彼此?会不会经常搞混?”村里一位81岁的老妇人英迪拉·凯勃说:“我们不靠脸去辨别人,我们只需要听听说话声音、看看走路的样子就能辨认出谁是谁了。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走路的样子也不会完全一样。”她还解释说:“其实,我们还是有区别的。有长得高的,有长得矮的;有长得胖的,有长得瘦的;有老的、小的、有男的、女的。再说我们穿衣服的款式、质地、颜色和饰物也不同,所以,我们互相辨认起来根本不困难。”

    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

    设计师为人们提供一个私密的心灵庇护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吧。

    1.极简主义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1.1极简主义概述

    极简主义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和简洁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量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1.2设计原则

    1.2.1强调环境景观的生态性:生态性在景观设计语境中表现为人工元素介入自然空间的方式,其终端表现为“最少介入”; 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其中突出的实践是将景观赋予生产功能,将第二自然介入到景观中。

    1.2.2强调环境景观的地域性: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保留地域文脉的多样性,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1.2.3强调环境景观的人性化:表现为人性场所的设计,这依赖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经验,表现为在空间尺度与结构的把握,场地色彩、微气候的营造,以及行走、逗留空间的设计,还包括不同人群的偏好和针对弱势人群的关照,及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等等。

    1.3设计手法和风格

    简约、现代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格调,通过对景观要素的简化处理,包括形式和空间的简化,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开展活动的空间,加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对广州亚运城媒体村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浅谈极简主义景观风格

    2.1项目概况和建筑风格

    媒体村位于广州亚运村西北部,建筑用途为广州在2010年时举行亚运会来访媒体采访队伍提供住宿和休憩使用,赛后作为商品房出售。媒体村建筑群体疏密结合,高低错落;形体上强调线条的组合,建筑造型挺拔、简洁雅致、格调脱俗。

    2.2设计构思

    在景观设计上从一种“肌理”和“纵”、“横”两条线索上深入。

    2.2.1一种“肌理”:

    在研究岭南水乡聚落特色基础上,通过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使“水乡河网”的肌理和现代化的居住区共生和协调。经过设计后的肌理表现在园区的硬景(环形散步道)和软景(行道树、花带等)。

    2.2.2“纵”、“横”两条线索

    外围行列式、内部点式和拼接式结合的建筑布局要求景观设计上用线索将它们联系起来,设计中用笔直便捷的交通道形成了“纵”的景观线索。这条“纵”线索不仅在平面上将建筑群有机联系起来,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横”的景观线索则是对“纵”线索的呼应和交融,用理性的设计手法体现感性的居住区环境。明朗的线性元素,与水乡河网的肌理之间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能相互联系构筑项目的整体风格,在植物的衬托下显示出清晰的景观构成秩序。

    2.3设计风格

    为和建筑取得协调统一,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体现出简约、洗练、纯粹的极简主义风格,使人们在情感上回归自然与宁静,不同的绿色空间形式,不同层次的景观,构成了一个纯净与素雅的景观空间。

    2.4设计手法

    2.4.1模糊边界的手法:

    首先表现在景观布局上。通过软硬景的穿插交错,如道路和其边上绿地的相互渗透,如水池和铺地的咬合,以弱化生硬的边界,使景观空间感受更为丰富。

    其次表现在对消防道的处理上。设计中以嵌草路面、木栈道和铺设植草格的方法相结合,减少为满足消防要求带来的人工化景观的生硬感,减少硬地面积,消解道路尺度。模糊边界的手法同样应用在架空层与室外空间的交接——如果架空层与室外空间的界面是一堵死板的墙面,即便是植物围合,也会缺乏生气。界面如果没有生气,室外空间难于取得成功。方案在这个界面上通过室外铺地的延伸、室内平台的挑出、室内外植物的交融、植物的疏密种植使室内外的边界变虚、变通透,变得有空间层次,同时在室内外之间造成了近人的半围合空间。

    2.4.2一气呵成的手法

    有选择地呼应延续建筑的现代风格,使建筑与景观有机融合,使“有限”空间通过整体设计的手法回环联系、呼应有致,获得“无限”的感受。

    2.5空间的营造

    该项目的景观空间一方面强调建筑环境的层次感、秩序感,使主空间从城市空间通过一系列的秩序延续,由全开放空间到半开放空间逐步过渡到私密空间。同时以序列化与秩序化的空间分别予以各自不同的景观特征,强调出城市到家庭细胞的过渡,最终完成生活与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家”。另一方面景观空间还强调自然和建筑的融合性、渗透性,使相对独立的建筑空间布局密切联系。

    2.6设计内容

    由于该项目景观成本的限制,决定了该居住区的景观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有所侧重有所简略,因此该项目景观设计在以下几个区域重点布置。

    2.6.1南入口

    社区入口并不彰显,秩序化的景观设计拉开了整个园区的设计风格。社区入口以最简单的方式出现:一边是开敞的车行道,一边是惬意的人行道。而穿过入口,却会发现不简单的品质:水池、木栈道、绿带、林荫道依次展开。铺地的渗入,使棱角分明的黑色长方形水池被分隔出锯齿状的休息场地。水池中央还“渗透”进一方绿地。明镜般的水面映射出不断变化的天空和水池中间鸡蛋花优美的枝干。水池边溢出的水缓缓地流入周边铺满鹅卵石的水槽。林荫道上的木制树池结合木栈道,此起彼伏,树池可供人坐憩,也可让人斜躺。木栈道一直延伸到中心花园,成为“纵”线索其中一条。如果说木栈道前半段是处于开敞的集散空间,那后半段的木栈道就是穿行在树影婆娑的疏林草地间。同一种材质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

    2.6.2中心花园

    黑色长方形水池再次出现,它据于一隅,它镶在另一条木栈道边,由两级水池构成跌水景观。平地面的水池池壁设计成从地面倾斜至浅浅的.池底,当无水的时候水池也可成为活动的场地。水池上悬浮的轻盈钢亭,给社区注入现代气息。水池是“纵”线索,那么水池边的树阵广场就成了与之呼应的“横”线索:广场上“横”的桥、“横”的铺装、“横”的树阵、“横”的长椅、“横”的花带……

    木栈道继续指引我们到花园更深处。这里碎砾石铺设的休闲广场,条石、长凳、草地穿插其间,长木凳或摆放景石,或种植乔木,自然、朴实。

    2.6.3西入口

    西入口同样采用简洁朴实的手法。中央长方形绿地设计成两边倾斜的草坡,每块绿地相互交错,丰富了入口空间层次。绿地上错落地种植枝叶层次分明的尖叶杜英。林带尽端,轻盈的钢亭再次出现,它仿佛是林间向外敞开的一扇窗口,欢迎远方来客。所有的“设计”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欣赏这处难得的绿荫。

    2.6.4环形散步道

    一条条线形优美的模拟水乡河网的散步道把广场、绿地和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了具有完美构图的高层建筑群中的第五立面。散步道在最惬意的位置围合一个个象孔雀羽毛的休闲绿地。开阔的大草坪,任人仰卧,四肢放肆地写成“大”字,享受春风冬日,呼吸着大自然泥土的气息。

    2.7景观材料

    景观材料上整体风格与建筑统一,以具现代感的灰色为基调,强调表面肌理的质感,园路选用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较经济环保,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及金属等,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突出重点部位。设计中局部使用了碎砾石作为铺地材料,使整个园区看起来更加朴实,另外这种材料具有透水性和低反射性,能够降低水土和热量的流失。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硬质材料的品种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常绿植物的种植量,使环境色彩朴素沉静,以保持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的完整性。

    2.8灯具及小品

    在灯具及小品设计上选用与建筑相协调的风格和形式,也起到点景的作用。路灯、庭院灯、草坪灯的灯型、色彩、风格都保持一致,区内的小品,如指示牌、垃圾桶、标识等都与环境相协调。

    2.9植栽

    种植设计力求简洁,植物种类精简,植物色彩素雅,营造清爽怡人的绿化空间。采用自然式为主、局部规则式的种植设计。如主要广场采用阵列式栽植;环形散步道种植行道树,强调肌理;中心花园设计开阔的大草坪和休闲的疏林草地;组团庭院则采用疏密有致的自然式种植;跟以往的园路种植设计不同的是沿路不再种植整齐的行道树,而是以自然式种植来弱化道路生硬的边界。植栽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主景点点缀开花植物,营造“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的选择除了常规考虑的气候、品种、搭配、胸径、冠幅等因素外,更强调树形姿态的选择,重点部位要求棵棵精确到位,与硬质景观配合默契,交相辉映。

    3.结语

    简洁明快的线条,干净的色彩,精致的小品,静静流淌的水流,清爽的植栽,辅以温馨的灯光,现代语言的建筑等,共同营造一个愉悦、轻松、富有生活气息的社区休闲地带,这里没有极富冲击力的构筑物,没有太多吸引眼球的色彩,一切归于平淡、朴素、自然。设计师为人们提供一个私密的心灵庇护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我想这将会是中国现代居住区景观发展的趋势。

    ;

    三、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无关

    不对

    聚落(settlement)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聚落有它的发展过程。世界上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当然,聚落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更有着巨大的影响。

    世界上的聚落千差万别,大小相差悬殊,大至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小到只有三家五户的小村落。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如中国的《汉书·□洫志》的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聚落是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概况 聚落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化。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是纯粹的农业村社。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居民不直接依靠农业营生的城市型聚落。但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乡村聚落始终是聚落的主要形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广泛发展,乡村聚落逐渐失去优势而成为聚落体系中的低层级的组成部分。

    聚落通常是指固定的居民点,只有极少数是游动性的。聚落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组成,规模越大,物质要素构成越复杂。聚落的建筑外貌因居住方式不同而异。例如,婆罗洲伊班人的大型长屋,中国闽西地区的土圆楼,黄土高原的窑洞,中亚、北非等干燥区的地下或半地下住所,某些江河沿岸的水上住所,游牧地区的帐幕等,都是比较特殊的聚落外貌。

    聚落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它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历史悠久的村落多呈团聚型,开发较晚的区域移民村落往往呈散漫型。城市型聚落也因各地条件不同而存在多种平面形态。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方向决定着聚落的性质。乡村聚落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农业,习惯上称为乡村。城市聚落经济活动内容繁多,各种经济活动变量间的关系,反映出城市的功能特征和性质。

    分类 早在1841年,J.G.科尔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中,已经注意对不同种类的聚落进行比较研究。但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一直没有系统的聚落分类。20世纪初期,城市地理学出现后,聚落分类问题受到进一步的重视。聚落地理学首先把聚落划分为乡村和城市,然后按类分别做进一步划分。由于聚落都有自己的起源、历史发展、地理条件、形态结构、规模以及经济活动和职能等特征,很难制定一个包括全部因素和属性的综合的分类系统,大都根据聚落的职能或形态特征,辅以适当的指标来进行划分。20年代以来,城市分类研究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乡村聚落分类的研究,尤其是在职能分类方面更为突出。自1921年美国的M.奥鲁索提出定性描述的分类以来,经历了一般描述、统计描述、经济分析以至多变量分析的过程,其中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的代表是1943年美国的C.D.哈里斯的分类和1955年H.J.纳尔逊的分类,多变量分析则是60年代计量方法应用于城市地理研究后的产物。直到目前,聚落分类甚至城市分类尚无一套公认的原则和系统。

    乡村聚落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聚落与环境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我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我国及世界上的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我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有的民居则是适应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而创造的,如我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除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外,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城市化村和集镇等聚落类型。

    四、河姆渡文化、半坡村落遗址

    半坡村遗址

    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遗址.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房屋共有36座,分为两片,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60平方米左右,两片各有一间,可能是氏族(或部落)首长的住室或议事集会场所.墓葬是男子、女子分别葬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尚实行族外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等,多磨制得比较精致合用.还有骨器、陶器等.这里已经处于“锄耕农业阶段”.谷物有粟、稻等,用石磨盘、石磨棒以去谷皮.还开始种植白菜、芥菜等.家畜饲养业已出现,主要饲养猪、狗.居民除经营这样的原始农业和饲养业外,还要捕鱼、狩猎、采集果实以补助生活.

    半坡居民的主要手工业有制陶器、石器、骨器、纺织、木工等.陶器是手制的,有瓮、罐、瓶、盆、钵、鼎等.上绘黑色或红色漩涡纹、波浪纹、几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和人面形图案等.人们称这类陶器为彩陶.有些彩陶造型和纹饰十分精致美观.

    有些彩陶上刻画着类似文字的符号,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简介

    河姆渡文物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动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编辑本段

    特征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代却不段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象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1987年的发掘中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 遗址 中还出土有许多动植物遗存,如: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植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但由于该地是属于河岸沼泽区,所以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编辑本段

    现存遗址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文化鲻山遗址

    鲞架山遗址

    慈湖遗址

    小东门遗址

    傅家山遗址

    名山后遗址

    塔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

    白泉遗址

    灵山遗址

    河姆渡文化陶器河姆渡文化是分布于中国浙江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区至舟山群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年代大约在西元前4000年到5000年之前,因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发掘最早,故称作河姆渡文化.

    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食物方面,植物遇存有水稻的大量发现,被断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此外植物残存尚有葫芦、橡子、菱角、枣子等.动物方面有羊、鹿、猴子、虎、熊等野生的,以及猪、狗、水牛等家养的牲畜.

    在人工制品上,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打猎工具,亦有较也有装饰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纺织工具.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平,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编辑本段

    文化遗产

    河姆渡文化玉石河姆渡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 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烧成温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盆、缸、盂、灶、器盖、支座等.器表常有绳纹、刻划纹.有一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河姆渡文化则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例子.因遗址首先是在浙江省馀姚县的河姆渡被发现,故1976年命名之.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为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为约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发展的时间介於裴李冈、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间,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分布以长江流域为主,环境与华北不同,所以观察河姆渡遗址立体造景,可发现自然景观与裴李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

    自然环境

    河姆渡遗址位於长江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沉积土壤肥沃,为原始农业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遗址附近水源丰富,适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长,普遍都发现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遗存,是中国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证,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记录.当地降水多,气温高,应属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森林有水鹿、野猪、牛等动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动物遗骸,以鹿科动物最多,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耜”即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密布如织的沼泽,又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发展渔猎、饲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遗址中所发现的柄叶连体木桨,证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猎活动中乘用.杆栏式的房屋也反映出为适应南方高温潮湿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与华北黄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别. 河姆渡文化遗址周边山水

    住屋特质

    据地理勘测,河姆渡建筑遗址附近有一座小山,东北面当时是一片湖泊,这样的地理位置最适合杆栏式建筑型式.杆栏式住屋有许多特色,使居民能临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风凉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过后的氾滥,及不卫生的蒸气和低飞的昆虫聚集.残馀弃物可从地板空隙掷出,随水漂流;在陆上的杆栏建筑掷出物可成犬猪的饲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熏出浓烟的火以防蚊虫.如建筑在地形崎岖之地,还可减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临下,也可防敌人袭击.

    河姆渡遗址出土许多桩柱、立柱、梁、板等建筑木构件,构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销钉等,显示当时木作技术的杰出.柱子两端凸出的小方形称为榫、柱上凿出可将榫插入的孔为卯.遗址中所发现的两种木构衔接法,令人惊叹不已,至今仍为木工工艺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可将两块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缝隙,遗址中发现的企口板两侧各有一道企口,可与另一块侧边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们的木质地板还是用这方法拼接.另一是销钉孔,带销钉孔的榫和梁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销钉栓住,榫头就不会从卯口脱出了.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技术,可说已为中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基础.

    编结纺织

    河姆渡出土的纺轮、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棍、梭形器和机刀等,据推测这些可能属於原始织布机附件,显示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由手工编织发明了原始的机械.

    原始音乐

    河姆渡出土相当多的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浙江杭州市还能看见一种用小竹管做成,发出鸟鸣声的竹哨,显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遗存.陶埙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遗物,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市面上观光区兜售的陶笛与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埙只有吹孔而无音孔,可见它的原始.河姆渡遗址充分显示出南方长江流域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发展不亚於华北的文化,这可证明中国文化其实是多元发展,各有特色的!

    经济和宗教生活

    酒器的出现显示农业收获较前丰富,才有馀粮酿酒.河南龙山文化中,还流行以猪、牛、羊、鹿的肩胛骨为材料制成卜骨,将卜骨加以烧灼,观察兆文以解释吉凶.占卜显示此时已有某种程度的信仰.另外在龙山的两座窖穴里还发现了炼铜用的坩锅残片,说明当时已能铸造铜器.一般认为河南龙山文化处於原始农业社会解体阶段,最终发展为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

    编辑本段

    经济状况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中期宁绍平原的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都比较发达.在河姆渡遗址的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了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叶、稻壳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 1 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远古各氏族文化遗存中所罕见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遗址中发现了大批农业生产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农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骨耜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还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

    家畜主要有猪和狗.破碎的猪骨和猪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捏塑的体态肥胖的陶猪和在黑陶钵上刻划的猪图饰.有一件陶盆上同时刻划着稻穗和猪的图像,具体而生动地反映出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许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制作的,说明水牛当时已被驯养.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在经济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制陶业、纺织业、骨器制作、竹木器加工都比较进步.这一带的氏族先民烧制的陶器,以夹炭黑陶最富特点.尤其在早期,种类比较单一,无论炊具还是炊食器一律都是夹炭黑陶,胎泥纯净,含铁量仅为 1.5%左右,以大量的稻壳、茎叶碎末为羼和料,工艺技术上还比较原始.稍晚出现了一些夹砂红陶和褐陶.各种器物均为手制,不甚规整,据测试,烧成温度在 800—900℃,在缺氧的还原焰中烧制而成.陶器的胎质比较粗厚疏松,重量较轻,吸水性强,比较容易破碎,到了晚期,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些器物已经用慢轮进行修整,出现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较为复杂的新产品.有些陶器火候较高,烧成温度已达到 1000℃左右.

    编辑本段

    重要遗存

    稻谷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中,在第四文化层上部发现大面积的稻谷、稻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刚出土时稻谷外形完好,色泽金黄,少数稻谷连外壳的隆脉、稃毛及芸尖仍清晰可辨.经农史学家多次抽样鉴定认为是人工栽培水稻,是一个类粳、类籼及中间型等各种粒型的亚洲栽培稻属杂合群体.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不仅为研究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纠正了我国栽培水稻是从印度阿萨姆传递过来的传统说法,有力地证明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木构建筑遗迹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在第二、三、四文化层都发现了木建筑遗迹,尤以第四文化层最为密集和壮观,总数在千件以上.主要木构件有木桩、圆木、长方形木材、带丫叉的柱子和地板.

    考古学家和古建筑专家对遗迹和木构件分析后认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桩木为支架,上面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的干栏式建筑.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使用榫卯结构技术.把中国出现榫卯木作技术的时间从金属时代前推了3000多年.

    河姆渡遗址发掘中共发现29排木桩,分析至少有6栋以上建筑.根据木桩的排列与走向分析,当时的房屋呈西北———东南走向.从单体看,当时普遍采用连间长房子形式,其中最长一栋房屋面宽达23米以上,进深7米,房屋后檐还有宽1米左右的走廊过道.这栋房子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住宅,房子的门开在山墙上,朝向为南偏东5°~10°.它在冬天能够最大限度利用阳光取暖,夏季则起到遮阳避光的作用,因而被现代人所继承.河姆渡时期的房屋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使之有利人类的生活和居住.

    除建筑外,在遗址第二文化层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水井遗迹.水井构筑于直径约6米的锅形水坑底部,用边长2米的四排木桩围成一个方形井壁,再在井口套上一个方木框作为围护.水坑四周还设有圆形栅栏,大概作护岸之用.河姆渡文化时期,居址周围河沼遍布,但水体与海水相通,致使盐份升高、苦卤而不堪饮用.所以水井的出现是人类为提高生活质量所作的努力,是人类本质所使然.

    人体遗骸

    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没有发现氏族公共墓地,只发现了27座零星墓葬.较完整的骨架仅13具.1978年3月,第二次考古发掘结束后,人类学家韩康信、潘其风先生曾到发掘现场,对他们的年龄、性别、体形、人种作出鉴定.其中未成年的儿童9具,成年人4具,编号M23、M17的头骨保存比较完整.

    (1)年龄.M23出自第三文化层,头骨硕大,前额接近阔额型,颧骨宽而外突,下颌厚大,男性特征明显.根据现代人头骨愈合和臼齿磨蚀度推算,年龄在30岁左右.M17头骨前额膨突,枕外隆凸缺乏,下颌枝内翻,尖形颏,特征显示为未成年女性,年龄约13-15岁.

    (2)身高.按照遗骸主要骨骼长度,用我国现代人身长特征,换算出身高.M23,身高为169~170厘米.M17身高为152~157厘米.

    (3)人种.M23、M17颧骨较高和宽,铲形门齿,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居民相同.而鼻骨低平、凹形鼻梁、低矮的眼眶,与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居民更为接近,应为南方蒙古人种.

    编辑本段

    主要器物

    陶器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复原率最高的遗址之一,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片40万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复原的陶器占总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获得完整器和复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夹碳黑陶,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识地在陶土中掺和了炭末,主要是为了减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盘、钵、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炊煮器、饮食器、储存器、汲水器.较为特殊的有灶和盉两种.陶灶形似簸箕,内壁有3个乳钉状足,为安放釜而设置.陶灶发明后,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问题,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壶,前有冲天管状嘴,后为喇吹口,中间以扁平半耳环连结.器壁内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细,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酒器.

    石器

    河姆渡遗址石器的数量和种类都不算丰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两大类.生产工具有斧、锛、凿三种,器形较小,磨制不精,尚留有不少打击和琢制的痕迹.大多属于砍伐树木和加工木构件的工具,有的可作为农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还有砺石和马鞍形石块、石球,后二种可能是谷物和硬壳果实的脱壳工具.

    骨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产工具,按使用功能分为骨耜、骨箭头、骨凿、骨锥、骨针、骨哨、骨镰、骨鱼镖、管状针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于大、中型哺乳类动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状,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宽.骨面正中有一道竖向浅槽,下端呈圆舌形,其两侧有两个平行的长方孔,上端有一横穿方銎.是为绑扎竖向木柄而设计的.这种制作方法为河姆渡文化遗址所特有.骨耜通体光滑,有的刃部因长久与土壤磨擦而残缺或形成双叉、三叉式.这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工具.遗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与数量巨大的稻谷堆积物相对应,说明河姆渡农业已从采集进入到耜耕生产阶段.

    木器

    共300多件,大多出土于第四文化层,说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木器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为重要的木器是纺织工具和木桨.纺织工具有木(陶)纺轮、齿状器、木机刀、卷布棍、圆木棒、尖头小棒、木(骨)匕等.纺织专家认为是踞织机的零件.有了纺织,说明河姆渡先民已脱离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进入初具文明的历史阶段.

    木桨共8件,采用整块木料加工制作而成,柄部为圆形,桨叶呈柳叶形.有桨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桨行舟,用于捕捞和邻近氏族之间的交通往来.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印度聚落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

    印度的IP给我国有什么(印度ip地址)

    印度景观设计(印度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印度聚落景观设计(印度景观建筑)

    家装设计师需要学哪些软件(家装设计师需要学哪些软件好)

    美容知识面部皮肤学(美容知识面部皮肤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