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发布时间:2023-03-08 14:02:28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18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业最低价)

    文章目录列表: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一、家村庭院比较大,有什么时尚又有趣的设计呢?

    院围墙:很多农村的住宅都有围墙,不管是木质围墙、还是砖块围墙,总是都会有。围墙的设计一定要新颖,不能太高,像监狱一样让人心里恐慌,也不能太低,所以就需要有一圈院墙。圈个院墙有这样的好处:只要把犁耧锄粑拖回家,就可以放在院子当中,因为庭院布局风格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心理等各方面。庭院布局最好与环境协调一致,强化空间的审美效果,设施和艺术处理也能形成对比,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院里植树种菜,要选美丽吉祥的树木,不要栽长势过于高大的树木。种菜不要用农药化肥,也不要用有严重气味的农家肥,而用庄稼桔干或杂草沤制过的农家肥,设计第一步,确定好功能布局,即划出区域,那里做绿化,车库。一楼怎么布局,二楼怎么布局。做好布局后,就做空间结构,楼梯间在那,那里需打桩,做构造柱,那里做梁等。

    买商品房的业主纠结户型,而买了别墅的业主现在不光要纠结户型好坏,还得看庭院户型,别光想着怎么设计了,位置选择也很重要,选择对了,房子想不升值都难,你就偷着乐吧!庭院池塘:庭院内不可以随便设置水池,水池设计不好的话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像水质不好的话会引起腐败,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西院和东院:空间各为10X4米,面积大概各为40平米左右,由于是半天遮阳的地方,可以种植庭院景观树或一些半阳半阴的花草!其次,每个地区农村的风格都不一样,北方民居和南方民居完全不同,沿海地区又和内陆不一样,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也不是一样的,农村庭院绝非一个统一的风格。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二、关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研究

    摘要: 现在越来越流行一句话——“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既可以构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又可以达到保护生态自然的目的。本文以关中传统村落文化为例,探讨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为其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找到合理途径,促进传统村落文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关中;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保护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环境需求的要求也有了改变,景观环境技术设计与保护为了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基础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因为村落是传统文化最为集中并保存相对完好的地方之一。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实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在于保护村落中优秀的文化要素、发展艺术设计特色。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有新建与改扩建两种模式,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便有传统文化,村落建设也不例外。不同村落的传统文化因自然环境、气候、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展示出的特征也不相同,在村落建设和改建的基础上,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出发,创造村落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体现出村落文化独有的特征,还能让建设和改建后的村落能够健康生存和发展,衍变成的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1]。

    1   关中传统村落文化发展的背景

    从经济发展上看,关中地区的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甚至还有大部分村落经济相对落后,按照当前经济的发展速度,这在很长时间内会保持这种落后的状况。截至2017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先后4次评出4153个传统村落,其中陕西有70多个村子入选。包含着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尧头村等古老村落,这些村落都较好传承当地传统营造样式和民风民俗,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传统村落更加注重文化价值和自身生产力建设,通过对关中地区环境的调研,传统村落文化建设必然将呈现出新活力[2]。

    2 传统村落文化与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的意义

    2.1 是传统文化优化升级的需要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村落文化、推进地区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关中传统村落中有很多村落依然是耕种土地为主。这些沿用传统劳作方式的村落无法与大型企业的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相比,所以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使得部分村落农民生活只能维持较低水平。

    因此,传统村落文化优化升级是发展地区经济的方式与途径。以往的关中村落土地开发项目很多,但是有的开发项目没有结合传统村落文化特点,难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优化升级,是村落建设与土地开发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对保持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if !supportLists]1.1 [endif]是城市周边游与民俗文化发展的需要     传统村落民俗文化发展最有效的方式是城市周边游,是一种把传统村落视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方式。早在 2014年,这种旅游项目在关中地区就出现了,让人们在中心城市周边短期、民俗自驾游,远离都市生活,感受历史文化、回归自然。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无时间长途旅行,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满足其需要——向往田园,减压自由的生活,实现对古村落资源的综合利用,关中地区目前一个阶段的开发热点,与当地特色资源相结合,民俗文化与村落建设,将民俗文化融人村洛建设中,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品[4]。

    以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为例,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袁家村是发展粮食生产,但这仅仅是解决了吃饭问题;直到21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袁家村因地制宜,开始发展村集体经济,创建“果业收入+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新模式。据统计:2000年袁家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600元,集体资本累积达1.8亿元。但是,慢慢地随着果业、养殖业效益下滑,袁家村发展面临挑战,这时他们开始重视村落文化,先后建成康庄老街、唐宝宁寺、小吃街、酒吧一条街、祠堂街、回民街、书院街等,在生态、民俗和文物资源有机整合下,打造出关中印象体验地。2019年,袁家村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年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旅游总收入超过10亿元[5]。

    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充分认识到这种独特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发展,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培育“袁家村关中印象”文化品牌,对保护袁家村民俗遗物、明清古民居都有重要意义。此外,袁家村传统文化承担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职能,把陕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基础上,在服务社会、以文化人、传承文化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提高观赏者道德情操、知识学问、审美能力的“大学校”,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梦想的精神宝库。

    3   关中传统村落文化 融入 景观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 的方式方法

    3.1 村落空间设计元素是传统村落文化的形式载体

    环境艺术设计的安全原则是是人类的基本诉求,城市理论认为:空间设计不止是简单组合,更多呈现出设计者的思想与愿望,。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以传统村落文化分析作为生发点,体现当地独有的历史与文化,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和愿望,继而保障人类生存安全。另一方面实现建筑和环境的整体融合,民俗村空间设计不仅担负着村落居民对传统和历史的记忆与情怀、美化乡村、改变村民生活环境的作用,还展现了集成设计手法在建筑形态、室内布景和景观表现上的一体化,在游人对文化的追求下受到的另一种形式的保护与传承。在民俗村建设中,这也是设计理念体现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6]。

    3.2 民俗村落空间的设计方式

    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是一项极具挑战性而又艰辛、紧迫、意义深远的工作,关于如何将民俗文化融入空间设计中,民俗文化元素正是村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应当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在经过众多前人丰富的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后,就关中传统村落文化设计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了民俗村落空间的设计方式,积极推动文化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3.2.1 原景再现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遗存的特有形式之一,民俗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历史文化的差异。原景再现是做好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底蕴的传承,体现文化的本真性和差异性的重要途径。在民俗村落设计中,做好古建筑“活化”文章。结合关中传统村落文化,遵循本真性原则,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创设自然化空间,最大限度的使其原样重现,拉近居住者与自然的距离,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性展示以传统文化中的罕见工艺[7]。

    以手工技艺、民间美术为例,环境艺术设计结合村落功能设施烘托民俗文化韵味精髓,在精神、社会和物质体现关中民俗文化,对相同表达特征的民俗文化节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大程度地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8]。

    3.2.2 提取组合

    在具体的设计中,倡导与引领乡风民俗,对文化要素的提取和分解,是建构乡村礼俗传统的重要力量,通过对传统村落文化元素的应用,通过设计美学的视角将民俗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处理,在这个空间中找到更多自然的神韵,以设计对象所要表达的功能,提取组合民俗文化符号,对相同表达特征的民俗文化节点进行规范性表达,使得人们在获得良好环境体验的同时,也能间接地保护关中地区人们居住的小圈和生态环境。

    3.2.3 形式转换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传统村落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上也发生着全面改变,环境艺术设计与保护理念目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中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民俗村的功能定位对发展传统村落乡村旅游有明显作用,一方面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展示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风格,将各类别中不同的要素进行形式转换,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另一方面,各个民俗文化符号不可能完全原样的表达出来,突出的是设计本身的关中村落文化优点,通过另一种要素的形式来表达,对传统村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适合当地错落环境的新的样式来表达,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8]。

    3.2.4 阐释升华

    近几年来,陕西省正大力构建“丝绸之路中华民俗文化长廊”,村落建设项目也受到一定关注和重视,统筹谋划和建设民俗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风情园,以及各具特色的民俗小镇。但是,村落建设项目一定有总体的指导原则,关中地区民俗村项目整体定位为民俗文化旅游,在环境艺术设计和保护中,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的各个方面,依托这些项目,以点串线,以线带面进行村落设计,使其具有统一的整体表达,把现存的关中民俗文化遗产都保护起来、弘扬起来、传承下去,将散落的文化符号、表达形式等,进行具体的内涵阐释,使陕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主题得到升华[9]。

    4 关中某民俗村建设的空间设计实践 分析

    关中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合阳县坊镇灵泉村地处15公里的黄河塬畔,以其优良的生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形态和丰富的业态被列入关中村落文化代表。村落选址上,合阳县坊镇灵泉村被群山环环抱,东、北、南三面环沟,新建民居与传统建筑截然不同,坐北朝南式四合院的布置、风雨街巷有着原有的历史感,现代建筑与传统建混杂,彰显出利用自然,构建家园的空间设计理念[10]。

    在传统的风水理论上,合阳县坊镇灵泉村注重趋利避害,遵循着古老的风水传统,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地处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段,灵泉村传统的历史风貌发展了非常浓郁的宗族文化,传统村落更加注重文化价值,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教育、交往等行为奠定了文化基础,也影响了关中民居的发展。村落大部分的街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礼仪教化也体现在村子里的各类建筑上,将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具体的设计细节中,尤其在设计中要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合阳县坊镇灵泉村呈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的平面布局方式,表达出具有严格等级划分思想。那些遗留下的建筑不管是选材、工艺还是格局、尺度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影子,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保留住那些古老的建筑,还需要注重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底蕴的传承。

    结语

    村落晴如画,桑林昼起烟。深入挖掘关中传统村落文化中的民俗风情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开发传统文化内涵,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打造新型关中传统村落文化的新空间,利用休闲度假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趣味内涵,保护古村落的整体格局,建立起“中华民俗文化大长廊”,传承当地传统营造样式和民风民俗的村落建设形式,形成“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旅游模式。

     

    参考文献:

    [1]闫宇,王晓桐,郭飞.基于全球环境关怀的艺术设计研究——人工智能产品“境”设计方案[J].设计,2020,33(11):32-34.

    [2]高涛.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理念研究——评《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J].中国蔬菜,2020(06):114-115.

    [3]路庆敏,刘潵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77-78.

    [4]钟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究——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69-170.

    [5]梁添凯.环境艺术学科背景下的村落遗产保护分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视角[J].艺海,2020(05):136-137.

    [6]陈砚池,王丽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评《可持续设计新方向》[J].环境工程,2020,38(05):231-232.

    [7]王远.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融合与发展——析《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J].环境保护,2020,48(09):72.

    [8]笪娟娟.环境艺术设计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以肥东县长临河镇星光社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0,17(11):83-85.

    [9]张宁.关中传统村落文化记忆的视觉化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50.

    [10]范琴.具有优势资源的村庄整治与建设规划探讨——以连江县江南乡梅洋村为例[J].福建建筑,2010(12):9-15.

    三、乡村规划的规划简介

    规划内容主要有:①乡村自然、经济资源的分析评价;②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其地区布局;③乡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投资与效益;④制定现乡村规划的措施与步骤。制定乡村规划,要根据乡村的资源条件、现有生产基础、国家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前提。要实行长远结合,留有余地,反复平衡,综合比较,选其最优方案。

    1 村庄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中,涉及村庄规划的国家级法规和规章只有《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两个文件。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导,村庄规划一般应参照村镇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编制;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地也通常是按照村镇规划标准进行编制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往所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集中。

    1.1 我国村庄的总体特征

    (1) 规模少,布局分散

    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和便于耕作管理的要求造成的。在乡(镇)域范围内,有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和集镇,形式上是分散的个体,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在生产、生活、文教、服务和贸易等方面形成网络结构体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2) 村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造成各地村庄在结构布局形态、社会经济职能、民俗民风、生产特点乃至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3) 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

    各地区村庄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的不同,造成村庄的规模、分布密度、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

    1.2 村庄建设发展的一般性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以往的村庄规划所遇到的村庄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集中表现为: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难以培育工商业文明、生产要素市场难以建立、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和村庄自身特色缺失等八个方面[1]。

    1.3 传统村庄规划的体系构建

    根据现有的两个法规文件的规定,村镇规划包含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庄)总体规划和村镇(庄)建设规划三个层次;而涉及村庄规划的主要是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常常将后两个层面的规划合并编制,统称为“村庄规划”。实践证明,村庄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的合并能够提高规划的效率,有利于村庄长远发展与当前建设需求的结合,便于操作实施。

    1.4 村庄规划所涉及的一般性问题

    已有的研究表明,村庄规划在内容上所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口与用地的合理计算问题、村庄的规划布局问题、村庄的道路交通问题、村庄公建设施的配置问题和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护问题等方面,这些问题在《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2]中有过深入探讨,此处不再赘述。

    2 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非常规性问题

    2.1 山地多,耕地少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一般位于山区,也正是由于山地的比例过大造成了生存、生产、生活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交通不便,其村庄自然也就比较落后。而较大的平原或坝区往往是比较发达的城镇和村庄所占据,并且这种情况在西部欠发达省份(如云南、贵州)尤为典型。山区的村庄通常会依托一小片平地进行耕作,而村民的民居建设多位于山上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无其他产业支撑,从而导致经济长期不发达。

    2.2 区位偏僻,远离中心城、镇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通常都远离中心城市,甚至距离中心镇、集镇都较远。这种区位条件也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之无法受到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享受到中心城镇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长期以来只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相对封闭、内向的进行缓慢发展。

    2.3 人口数量少、素质低

    由于发展的滞后,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其自然增长。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对宽松,通常这些地区自然增长率会比较高,但如果考虑到机械增长因素,这些村庄的人口,尤其是素质较高的人口,多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即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且迁移速度高于自然增长,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常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素质低下,并且人口的结构也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如明格村的总人口只有不到600人,青壮年劳力则更少,连组成一个稍大型的工厂所需的人力资源都不足。如此,要想走大规模工业化道路,使该村的经济达到发达地区村庄(如江苏华西村等)的水平是十分不现实的。

    2.4 社会及市政基础设施落后

    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村庄,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发展水平有限,其自身没有经济能力改善社会和市政基础设施;外来资本又没有动力对该地区进行投入。由此所造成的现实是很多村庄没有上下水设施、没有小学、图书室、医疗室等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卫生条件堪忧,生产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

    2.5 法治观念、管理观念滞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欠发达地区的村民由于长期为生计奔波,忙于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其经济形式具有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的特征,长期脱离社会化生产分工和协作,导致其观念的落后、封闭,尤其是法治观念的缺失和村庄管理层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这样以来,即使有科学的《村庄规划》,也无法得到管理层的透彻领会和真正认可,难以真正落于实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编制村庄规划,更应当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应当成为对村民普法教育、对村庄管理者更新治村理念的过程。

    2.6 规划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欠发达地区在市域、县域甚至乡(镇)域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是所在县的城市建设或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其规划也较城市和中心镇的规划重视不足,直接导致上级经费投入不足甚至没有规划费用的投入。而实际中这些地区的村庄又根本无力承担正规规划院高昂的规划费用,或者即使有些经费也不愿投入到非直接效益的规划之中。村庄经济实力远不能跟城镇相比,如果得不到专项经费支持,规划编制经费很难筹措,编制经费短缺使得村庄规划流于应付。为了应付规划检查,行政村组织往往自己或委托上级管理部门简单做个规划,这样,规划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不足便成为理所当然。

    2.7 少数民族聚居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很多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南诸省尤其突出。一方面这会加强该地区发展的紧迫性;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蕴藏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文化,也为其发展带来隐性的有利条件。

    3 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要点

    (1) 道路系统:现有的道路网系统尚未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质量较差的水泥路;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

    (2) 村民住宅:住房布局散乱,住宅用地严重;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新建的砖混农家乐建筑对原有村落风貌破坏严重;环境脏乱,卫生状况差。

    (3) 公共设施:小学规模太小,教学设施不完善;无幼儿园、医疗所等设施;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凌乱,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

    (4) 市政基础设施:排水不成系统,生活污水无处理;村中乱拉电线,存在火灾隐患。

    (5) 环境卫生: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居民家庭多露天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

    (6) 景观环境: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河流岸线绿化较差,垃圾较多;村内“裸”房子居多,严重影响村的视觉环境。

    3.2 规划内容与思路

    笔者认为其村庄规划在满足基本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尤其应当突出重点、抓住中心,避免“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所谓重点和中心也只能有一个。对于几百人的一个村子,无论如何难以聚集多大力量做出多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因此村庄规划的内容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集中力量研究好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经济滞后),办好一件事,谋划一个发展思路,解决好一个问题……。

    就明格村而言,由于其属于自然村庄,经济主要依靠基础农业为支撑,附带旅游餐饮接待服务,所以明格村的发展在做好农业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尤其应强调特色农业的发展,走以农带商,以商促农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做好几个方面,不能贪大求多,具体归纳为五个“一”的发展思路,即:

    (1) 一个目标:即和谐农村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发展)和人与人的和谐(文明的提高)。

    (2) 一个中心任务:即经济发展,抓住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向,带动农家乐的餐饮接待业。

    (3) 一条主导产业链:即绿色农业――延伸产业(农业产品浅加工、绿色服务业)。

    (4) 一个窗口:即通过一个重新整合的村落风貌,来表达这个窗口的形象。

    (5) 一种新面貌:即明格村新的物质环境与精神面貌,物质环境包括生产环境的改善,生活环境的美化,生活物质内容的丰富,精神面貌包括,人的满足感增加,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规划的主要内容,重点也需围绕这五个“一”来展开,包括:

    (1) 合理布局村庄发展用地,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2) 理顺村内道路交通,处理好内外交通的联系;

    (3) 改造村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生活、生产、旅游接待环境;

    (4) 营造特色村庄景观,包括建筑风貌的统一,

    (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排水、电力电信、污水处理等;

    (6) 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为将来作为旅游餐饮接待区的建设打下组织基础。

    3.3 功能布局的调整

    依据突出重点这一规划主题,本次规划在用地调整上以增加“合力”为核心内容,将原有的两个不同村落(上明格村和下明格村)的空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空间,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规划区形成“一轴、一带、三片”的格局:

    (1) “一轴”:即原村庄道路,穿越整个村庄的主干道构成的村庄发展主轴。

    (2) “一带”:即一条滨江绿化带。

    (3) “三片”:以现状形成的居住村落形态,将整个规划区分为三个片区,即北部村民居区,南部村民居区,以及位于河道两侧的新规划居住和管理片区。

    3.4 村庄特色规划

    村庄特色是吸引外来投资及外部消费对象的重要因素。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将当地民居文化的特色融入村庄建设之中,使山区村庄环境和景观建设的特色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营造出“山中有村、村内有水,水绕村行”的自然村庄特色形象。因此,规划考虑从“一种风貌、两大特色、三个要素”三个方面形成有主有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色系列:

    一种风貌:即以自然村落的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

    两大特色:紧紧抓住山、水、村相依的特色,使山清水秀成为村庄最突出的两大特色。

    (1) 山青:对村庄周围的山体加强绿化,使之成为村庄的绿色背景。有山之处,建筑布局依山就势,相得益彰。

    (2) 水秀:充分利用现有水系景观,规划把水系揉进村落,使村庄有青山的衬托,房前屋后有潺潺流水,面对一片开阔的田园风光。

    三大景观元素:

    (1) 休闲空间:为了使城镇空间更为通透和具有现代感,规划将在重要地段设置各具特色的广场,一是使村庄空间富有变化;二是为村庄增加 “客厅”,它是表现村庄形象的重要窗口。

    (2) 游览空间:依据现状条件,在村庄北部、中部、南部设置一个休闲游园,设计充分突出滨水特色,使公园成为村庄景观的“点睛”之笔。

    (3) 休闲绿化带:滨水绿化带,以地方性民俗民风为主要文脉,沿江设置部分休憩的小品设施,利用绿化营造不同氛围的空间环境,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外部空间环境。

    4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例说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差异可概括为:①内容差异:后者追求全面发展,注重协调,而前者更突出重点,特别强调经济的发展;②产业差异:前者较之后者更注重农业基础,走以农带商(或以农带工,尤其是加工业)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而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③用地布局差异:前者以基本的宅基地划分为主,而后者多参照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进行布局;④发展策略差异:前者多利用后发优势,尤其是古建筑、古民风保存完好的优势,并常利用山地打开发展的思路,强调对山地的开发;后者则多利用先发优势,走工业化道路;⑤灾害防护差异:由于地形条件的不同,前者的村庄灾害防护多以防洪为主,而后者则以防涝为主;⑥特色差异:前者更强调原始古朴、自然生态的村庄环境特色,主要是对现有村庄空间格局的保护、建筑的维护与更新、生活环境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别于发达地区的建设向城市特色发展的趋势;⑦编制过程差异:前者更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规划过程强调村民的参与,强调规划人员与村民的互动及对村民村官规划普及教育;⑧经费来源差异:前者以多方筹措和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规划行为更少市场性、更多计划性,而后者多实力雄厚、自筹经费。

    5 结语

    尽管欠发达地区有诸多制约发展的欠发达因素存在,但其村庄规划却不应是“欠发达”的。该地区的村庄规划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产业基础、民俗风情和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在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建造方式、环境利用和资源开发各方面都可舒展地方特性、挖掘传统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山乡村寨特色和浓郁乡土文化氛围的村庄规划。

    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先行;改变现状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将成为推进国家整体文明的大事,意义深远!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四、有没有村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际案例?急求!!还有求告知写控规的word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案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整个设计过程实例2010年09月26日 21:36:16

    其实,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务就是编制一张《土地利用控制图》和各个分图则。而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又会产生很多的图纸,其中有些图纸是必不可少的,如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地布局规划图、道路工程规划图、各种管线工程图等,而另外一些则只是为了表达规划意图而作的,如功能结构分析图、道路结构分析图、景观绿地结构图等。

    要开始着手进行这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了,第一步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现在手上是“一清二白”,什么东西都没有。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收集资料。对,收集资料就是我们第一步必须做的工作。

    而资料的有很多,哪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这就要根据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与重点、特点来进行取舍了。

    我们要为一个城市做规划,不能拍脑袋想,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的,因此现状资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状资料包括哪些呢?***经济、人文历史、地理地质等都是需要了解的。但从规划的角度来说,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次规划的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更是微不足道,在总体规划中这些还有一定的重要性。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来说,最最重要的现状资料莫过于现状地形图了。有了现状地形图,我们才能做出现状用地布局图,现状建筑质量建筑层数评价图等,然后才能对现状用地进行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提出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2000才合适,比例过大过小均会产生不便。)

    另外,由于地形图是过去一段时间测绘的,即使是最新的地形图也不可能包含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我们还需要收集到从地形图测好开始到规划时止的新建用地与建筑的资料,以及已报批但还没修建的用地与建筑的资料。再则就是还应收集一下现状的人口资料与照片等,这些可以为以后的规划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

    注:现状资料是所有资料中最最重要的,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上,可以说现状资料准确与否将是以后工作中工作量大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现状资料不准确,将会产生很多的“返功活”,影响工程的进度与效率。现状资料的来源一般是由甲方(当地政府或建设局)提供,但有时甲方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这时就还需要自己动手收集一下,因此现场堪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

    光有了现状的资料还是不够的。我们这次做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因此,收集总体规划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总体规划涉及的内容有很多,而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需要收集其中的几项就够了。

    一个是总体规划的路网。总体规划的路网是我们今后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的基本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路网骨架大体上应该同总体规划的路网骨架相一致,否则就算方案做成了也很难被通过。局部地方路网与总体规划路网不符的,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应在规划中清楚地说明它对总体规划路网的改动。

    二个是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功能结构与规划人口分布图。尽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用确定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但是对自己规划范围的地块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科学定位,这个定位必须结合总体规划来确定,不能与总体规划相违背。

    三个是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图。这个是以后对用地进行规划布局的一个依据。

    有了现状资料与总体规划的资料后,我们基本让可以开始做规划了。但是,由于总体规划的全局性与概括性,它更多注重的是功能结构的规划,对于用地来说,只是一个大致的用地平衡,即用地的比例分配问题,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地块。特别是对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它只停留在一个总的指标上,而对于各项具体设施没有说明,即使有说明的也只是按照一个理论上的标准确定的,与现实中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除了这两种资料外,我们还需要收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各个单位的具体部门意见与发展计划,以此来作为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强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也正是体现在这个方面。这些单位包括:

    一是建设局和国土局。各个单位的征地与买地换地,都要在建设局和国土局进行报批,因此,这里的用地资料应该是最多的。并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做好之前,根据各个城市的不同,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会有一个非正式的规划控制管理依据,以此来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做好之前这段时间的报批工作。比如我们这次**县建设局就提供了一份他们的“现状控制路网”。在总体规划做好,而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没做好的这三年里,它们就是以此来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建设的。因此这个路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是教育局。教育局掌握着全县所有学校的资料与发展计划,他们对于整个城市的教育设施的情况应该是最了解的。而且中小学的布置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我国当前科教兴国的战略大背景下,对学校的规划更应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详细全面地收集教育主管单位的意见更是必不可少。

    三是卫生局。在卫生局主要收集的是医院的现状规模以及今后的发展要求与计划。这是三个最主要的单位,

    另外还应收集环保局、园林局等单位对于各自部门的发展计划与要求等。

    此外,对于老城区而言,还有一个特殊的资料,就是各个要搬迁的政府单位的搬迁意象与说明。比如对于**县而言,大部分的单位是要搬迁至北部新城的,因此这此单位搬迁后的用地权属怎么解决就是一个问题,而有些单位,如教育局,是不搬迁的,而且现在正在重新装修,因此在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

    注:虽然说这些当地单位的意见资料只用来作为我们规划的参考用,但是收集它们仍是有必要的。困难的是这些资料比现状资料与总体规划的资料都难收集的多。在有些管理较好的城市可能由政府出面收集好了一下子就提供了,而管理差的城市就很困难了,这时可能就需要麻烦一下,自己动腿,一家一家的亲自去跑了。如果不幸这样地话,做好心理准备——工作量会增加很多!

    另外,从工程上来说,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对区域内的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的进行明确合理的规划,因此,收集这方面的工程管网资料也是必要的。这方面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现状管网的走向,总体规划的管网布置以及当地相关部门(邮电局、水厂、燃气公司等)自身的发展计划等。

    以上就是我们所要收集的资料

    这一步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资料有了,又该干什么呢?有了资料当然还需要分析资料,根据资料,再结合现场堪探的实际情况,找出现状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作为我们今后规划中重点要解决的对象。比如我们这次做**县规划,根据资料与现状,我们提出下列几个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地布局上,用地功能混杂,工业用地分散,尤其是底商上住的形式普遍存在,相互干扰大,城市环境受到影响,土地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低下。

    2)对外交通对城市干扰大,**路、2**国道既是对外公路,又作为城市干道,两种功能必然互相矛盾和影响。道路系统不够完善,未形成完整的主干路网络,也没有次干路与支路网的支撑,并且T字口,锐角交叉口太多;缺乏公共停车场,汽车沿街停放,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环境。

    3)护城河破坏、污染严重,既影响环境与市容,又为防洪防灾埋下严重隐患。

    4)城市景观风貌较为平淡,缺乏亮点,尤其反映城市个性的干道景观和滨河景观特色不鲜明;绿化与公园用地严重不足,从现状用地统计表上得知绿地指标为0,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与休息质量。

    然后,我们根据总结出来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这次规划的重点:

    1)调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城北新区的建设为城市功能和用地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结合旧城调整后的功能定位——商贸、居住、文化——进行用地结构调整,整治环境,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旧城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水平。

    2)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是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之相得益彰。二是城区内部道路以优化系统为主,近远结合,重点对过多T字口、锐角交叉口进行改造,长远控制,相机改造,以较少的代价达到优化城市道路网系统的目的。

    3)整治护城河沿岸环境。结合护城河两岸的用地功能和文化内涵整治河道,规划滨河路,治理污染,使规划后的护城河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根据**县城特点,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地,小块街头绿地及山坡绿地开发为主,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5)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本着利于城市环境景观塑造,增强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不同城市地段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控制指标,既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又要使规划管理实施有可操作性。

    然后,当资料有了,问题也明白了,规划的重点也清楚了,现在来开始我们的规划就可以做到丛丛容容,有理有据,有的放矢。下面就谈谈具体的规划操作。

    规划具体操作的第一步该如何着手呢?这里,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两种选择——路网或是布局。应该先路网还是先用地布局,其时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者往往是交替进行,同时开展的。我们这次规划的思路就是“以路网依托,确定功能结构”。因为总体规划的路网已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我们就可以参照总体规划的路网,然后再结合**县建设局提供的现状控制路网,可以初步定下最主要的主干路网,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心三片”的功能结构与各片的功能定位,解决了规划的第一个重点——调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

    功能结构确定下来以后,再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与要求,往下深化路网,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明确各个道路的等级与功能,最终形成规划路网。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流动过程,它需要在这期间不断地进行反复的对比与调整。比如说我们这次规划确定路网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总体规划路网与建设局提供的现状控制路网为依据,再结合现状路网与现状建设的实际情况,包括现存建筑质量较好的高层建筑,新建与在建道路与建筑,未建但已报批的用地与建筑,单位的已征用地等,经过路网成本与效益的比较与分析,最终确定规划路网。至此解决了我们规划的第二个重点——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值得说明的是,路网的确定并不是经过一次这样的分析与比较就完成了的。还需要向甲方汇报,听取甲方的意见与要求,回过头来再来修改路网。这里面就必然产生一个工作重复的问题。因为向甲方一次并不能仅仅汇报一下路网,还必须将用地布局规划,道路管网工程规划也连带汇报,因此,当有路网的改动时必然引发用地布局与其它工作的返功与调整,这些重复的工作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这次规划,我们在确定路网的同时,结合**县城的实际与特点,按照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色的原则,把护城河整治作为规划的重点,重新规划了河道的走向,适度加宽,沿河两岸设置滨河绿地,作为城市的公共休闲开敞空间,并沿河道规划设置了滨河路,加强护城河周围的配套设施建设,以此解决了第三个重点——整治护城河沿岸环境。

    这也得到了**县政府的肯定。因为目前护城河周围环境恶劣,房屋破旧,居民大都是没钱的穷人,照此下去,这个地段极有可能发展成贫民窟的危险。并且这个地段由于配套服务设施过差,很多年都想买都买不出去。这次整治一方面可以消灭贫民窟,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地价的提升,带来经济效益,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

    接下来,路网确定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地块的用地布局填充。进行用地填充,要依据总体规划,但总体规划过于笼统,与现实情况出入较大,因此还需要充分结合现状以及收集来的单位搬迁与否的资料,进行合理的用地布局。此外,结合现状地形与绿化景观设置的要求,尽量将山头或陡坡的用地规划为大面积的公园或绿地,在主要的景观大道旁规划十米以上的绿带,再在适当的地方布置街头和居住小区绿地,以此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绿地景观系统,解决了第四个规划重点——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进行用地布局的同时,按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服务半径与规模大小要求,再结合收集来的学校、医院等部门的规划要求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最后完成整个地块的用地填充。用地布局完成以后并不是马上就进行各个地块的控制指标的规划,因为这个方案并不是最终成果,可能还要修改,这时仅仅需要大范围地分区地设定一个控制指标。然后向甲方进行正式的方案汇报,当方案正式通过以后,再按照城市设计的空间要求与地方政府的意见来逐个逐个地确定各个地块与分地块的控制指标,最后完成这张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控制图,解决了第五个规划重点——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村子入口景观设计好的(村庄入口景观)

    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村庄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图)

    村庄景观设计(村庄景观设计平面图)

    厂区车位景观设计方案(厂区车位景观设计方案怎么写)

    免费去水印软件(免费去水印软件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