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水塔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09 12:51:56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8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水塔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水塔景观设计

    一、求一篇 以《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题的论文

    城市,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种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其目的是通过城市与周围影响地区的整体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游憩和。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哪些最好用作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如名城西安的城市景观组织中透着浓郁的古都气息;首都北京的长安街气氛浓重;杭州作为城市,山光水色气脉相联、自然景物与人文环境融洽。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化的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 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构成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有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五种:

    路:一个城市有主要道路网和较小的区级路网。一个建筑有几条出入的路。城市公路网是城市间的通道。路的图象主要是连续性和方向性,因此应构成简单的系统,起点和终点要明确。路旁的建筑和空间特性是方向性的基础,有助于对距离的判断。

    区:它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区别。城市由不同的区构成,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但有时它们的性质是混合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边缘:区与区之间的界限是边缘。有的区可能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混入另一区。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地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有些标志很大,能在很远的地方看到,如电视塔、摩天楼;有些标志很小,只能在近处看到,如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图象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一个好的标志既是突出的,也是协调环境的因素。

    中心点:中心点也可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标志是明显的视觉目标,而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空间四周的墙、铺地、植物、地形、照明灯具等小建筑物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象的形成能力。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3 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远景和轮廓线的另一景象是夜里的灯光,富有戏剧性的灯光以及黎明和黄昏的朦胧的阳光提高了城市的艺术感染力。

    4 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 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城市中心的景观能否产生良好的视觉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从市中心有什么远景可以眺望?怎样使人去观看重要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重要的特征的地点之间有什么视觉联系?哪些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应有重要作用?能赋予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因素是什么?对这样一些问题在城市中心景观设计中,都应作出回答。

    4.2 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使用轴线可以使多个空间相互发生关系,是景观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当一个建筑物与另一个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同时是行道树形成狭长景观以强调一个理想的视点,于是建筑物变成了一个有镜框的焦点。在一个对景上集中的街道愈多,获得的狭长景观也就愈多。

    市民广场应有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当广场的地面过大,使建筑物看去象是站在空间的边缘,墙和地面分离开来,使空间的封闭感消失,广场的景观也随着发生质的变化。

    2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密集、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

    4.1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的基础。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参照Sim;Van;der;Ryn;和Stuart;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

    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m;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

    (Regenerative;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landscape,Thayer,1993)。

    ;

    4.3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

    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sustainable;cities,sustainable;communities)。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设计的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5.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

    5.1;地方性原理。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植物和建材。

    5.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5.3;尊重自然,展现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自然景观及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用Thayer;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1998)。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过程。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从每天上班出行的方式到选择家具、装修材料、水的使用、食物的选购、垃圾的处理甚至于包装袋的使用,都是一个生态的问题。因为它们都对整个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决策选择都应成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所以,从本质上讲,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一切日常行为之中。对专业设计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溶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

    6.问题与讨论

    现代城市生态型景观强调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来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生态型景观是包括格局、水文过程、生物活力、人类影响和上的和谐程度在内的复合生态多维景观。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整体论的学习、设计过程,旨在达到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科学原理。

    然而,就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现状来说,无论是五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也无论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规划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俞孔坚,吉庆萍,2000;俞孔坚,2001)。

    未来城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Sim;van;der;Ryn;and;Cown,Stuart,1996.;Ecological;Design,Island;Press;Washington.D.C。

    西蒙兹(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2000,景观设计学.中国工业出版社。

    Lyle,J.;T.,1994.;Regenerative;Desig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John;Wiley;&;Sons,Inc。

    Thayer,R.;L.,Jr.;1993.;Gray;World,Green;Heart:;Technology,Nature,and;the;Sustainable;Landscape.;John;Wiley;&;Sons,Inc。

    二、京杭大运河两岸古塔

    1、京杭大运河与淮安

    1.1世界璀璨明珠——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公里,她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并将这五大水系连成统一的水运网。

    1.2淮安在京杭大运河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入淮处在现在的里运河,淮安成为了运河伊端;明清时,淮安为运河南北适中之地,大批漕运、水务管理机构进驻淮安,淮安空前繁荣,城市人口最多时达54万人,成为运河之都。曾经的辉煌为淮安运河的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历史记忆和强大的动力。

    1.3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正在发生聚变

    如今,淮安市区的京杭大运河两岸,与翔宇大道、淮海南路、北门大街城市发展轴线,里运河文化长廊等城市结构要素紧密相连,且涵盖了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市级体育中心、楚州区级公共中心、黄码区级公共中心,同时与水渡口市级商务中心、清浦区级公共中心、市级科教中心紧密相邻。可见,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城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结构意义,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各区的较沉寂的边缘地带,即将成为淮安城市当前及未来最活跃的中心地带。

    2、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建成环境调查研究

    2.1土地使用调查研究

    主要用地类型有工业、居住、宅基地、农田、河流水系、及对外交通等用地。已建成用地主要集中在地块的东西两头,中部也已开始兴建。集中地区的居住、工业等用地相互夹杂,较为凌乱,零散地区主要为农村宅基地和农田。杂乱无序的用地布局亟需调整和改善,结构的不平衡需要通过性质的转变、补充和强化等得以完善。

    2.2道路交通调查研究

    (1)陆路交通:道路呈棋盘式路网结构,分为快速路、结构性主干道、其他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五个等级;路网东西两头较密、中部较为稀疏。区内公共交通在建成区内较为发达,但在两河地区和新城区尚无公共交通;步行交通不完善,仅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部分滨水步道、河下步行街和少部分公园游览道路。运河两岸干线交通良好,但应完善整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支路网的构建。

    (2)水路交通:水运通道有京杭大运河国家二级航道、里运河淮安旅游航道;暂无水上公交。码头主要为工业和仓储码头。水上公交和码头的设置以及其周边的整治和改造关系到运河未来发展的成败与否。

    2.3景观环境调查研究

    (1)滨水景观:水上景观要素主要有水体、水上航运和靠岸的船只、水草和水上漂浮物。水岸景观要素主要有河堤、护坡、工业厂房、货物堆场、防护和休闲绿地、居住小区、居民点等。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水岸资源,并通过植入一些活化功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2)绿化景观:滨河绿化以水杉、意杨、柳树、雪松、灌木为主,景观单调无序、未成系统。丰富但未成体系的绿化资源的利用和改造是运河两岸基底塑造的重点。

    (3)工业景观:集中在基地的东西两头,东部以井神盐业和河沙堆场为主,西部以造船厂及水运行业的仓库为主。景观物有码头、船舶、仓库、塔架、沙堆、铁板、罐型容器、桁架、烟囱等。多样而特色的工业景观为保存现代工业文明的承继和创新提供了良好载体。

    (4)人居景观:居住形式以聚居点为主,有老的街坊、已建居住小区、在建滨水高层和农村居民点;此外还有以船为居的运河水上人家。多样的人居景观为丰富运河两岸的生活提供了源头和链接。

    (5)文化景观: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里运河的东岸,分布于河堤、板闸、河下古镇、楚州古城的萧湖和勺湖周边;景观物主要有古运河河堤、榷关、寺庙、古塔、历史街区、园林、明清古建等。多样的文化遗存和景观物为需要足够而有联系的活动加以支撑。

    (6)设施景观:基地内的设施景观主要是跨越两河的桥梁、暴露于外的市政管线、道路设施、具有垂直感的水塔、以及其他一些雕塑小品等。这些设施大多较为粗犷,缺乏精心设计,有的甚至有碍观瞻。良莠不齐的设施景观物需要在甄别基础上加以利用和改造。

    2.4建筑环境调查研究

    (1)建筑肌理:东部地处古城,其肌理遵循传统街巷的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河沿街布置;中部多为居民点,其肌理大多顺应河流和机耕道,方向感较差,仅新城建筑的空间组合感较强;西部肌理较为规则,建筑多为南北向布置。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在现状肌理基础上去除杂质和吸其精华。

    (2)建筑围合:工业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行列式和零散式;居住建筑围合主要为行列式和自由式;公共建筑围合主要为周边式、独立式和行列式;民居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自由式和独立式;水上渔家的建筑围合主要为串联式和自由式。多元化的建筑围合方式为运河两岸建筑布局提供了借鉴。

    (3)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主要分布于中部的行政文化中心和西部的滨河沿岸,以居住、行政办公性质为主,一般在10-20层左右;多层建筑主要分布于基地的东西两头,以居住、学校为主,层数在3—5层之间;低层建筑零散分布于东西两头和中部,主要以民居、工业厂房、仓库和附属用房为主,层数在1—3层之间。毫无韵律的建筑高度布局提醒未来运河两岸应当首重滨河天际线的塑造。

    3、对淮安市区京杭大运河两岸的规划设想

    3.1明确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将运河两岸规划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生态良好、设施齐全、设施配套的城市中心滨水休闲地带。

    (2)文化目标:传承淮安地方的多元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发扬,使运河两岸成为反映和体现淮安文化特色的汇聚焦点。

    (3)旅游目标:打破运河旅游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迈向旅游城市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4)开发目标:体现运河对周边土地的综合价值,适应城市城市发展的步伐,有序推进、突出重点,使运河两岸成为淮安城市近期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3.2创新规划理念——“回归运河”

    (1)回归什么? 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方式。即在生产方式上依赖运河,以运河为引擎;在生活方式上,亲近运河,以运河为中心;在生态方式上,师法自然,以绿水为基础。

    (2)如何回归?首先是文脉性回归,做到有脉可依和有脉可循;其次是本质性回归,做到注重本质、不究其表;再者就是要创新性回归,做到城市空间规划有创造性、具新式样;最后就是要做到融合性回归,实现多方的有机融入和巧妙整合。

    3.4提升城市定位

    (1)城市定位:以运河滨水生态和文化资源为核心的 现代都市生活、休闲和旅游的综合示范带。

    (2)功能定位:以滨水休闲旅游为灵魂,围绕完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承继和生态保育主题,打造功能完善、具有全新生活方式的、以都市滨水休闲旅游为核心驱动力的、集滨水宜居、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博物展览等主导功能和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科技教育、餐饮配套等辅助功能为一体的新都市滨水休闲旅游示范区。

    4、几点建议

    (1)在城市规划方面,适当时统一对运河两岸进行整体规划,着力打造出最优质、最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环境;

    (2)在空间设计方面,尽量在运河两岸做减法,以塑造良好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发展发展空间;

    (3)在休闲旅游方面,尽可能将城市空间与运河相链接,加强对城市事件和活动的策划,使淮安尽早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休闲旅游城市;

    (4)在工业遗产方面,建议尽早对运河两岸的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制定专门的工业遗产名录和相关的保护利用规划;

    (5)在规划管理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未开工建设用地的方案进行微调,尽可能打开通向运河的生态、生活廊道。

    三、庭院景观设计风水布局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别墅前后院的风水讲究

    1、住宅前庭风水注意事项

    住宅的前庭主财帛,若把前庭风水布置好了,则主人的财运亨通、生活美满。前庭的院门就像人的嘴巴和鼻孔一样,可把宅前的祥瑞之气吸纳到住宅中,对居宅之人的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将带来很大的益处。前庭风水好了,能给宅主增旺财气,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因此,布置好前庭风水是十分必要的。

    ⑴前院为“财”,庭院应清洁,不重豪华美观(不要太亮,令人浮躁);

    ⑵庭院应有适量之花木,花木不可太多太杂(心情烦躁、诸事不顺),避免阴气湿重(影响鼻子),地面不应有青苔湿气(宜光照);

    ⑶庭院白虎方不可种高大树(伤女人、小孩),不要有花架(白虎动、琐碎事多);

    ⑷庭院正中央不要有大石头(腹中暗疾,瘤或癌,小孩变坏);

    ⑸庭院少放废弃秽物(家中不平安)、少放乱石或沙石、少放木头屑物、勿放石磨或石臼之物(影响身体、事业、家运),不可堆烂铁、铁钢及破碎家具、废木料等;

    ⑹庭院右方不可安装马达或震动机器(例洗衣机会影响呼吸困难、心脏病),不可有高电线(门上方四十五度角用小镜子贴红纸反射);

    ⑺庭院右方不可建厕所、仓库(谓之虎拳,小孩不听话),不可有水池、巨石、水缸,不可有假山造景(不要有水,或多种花草);

    ⑻庭院右方不可开大门,不可建车库(如叁煞在此方时,家中容易犯事);

    ⑼庭院大门外面不可有电(主伤眼睛及高血压),不可有路冲,不可面向路反弓形;

    ⑽庭院大门外面不可有屋色冲射(主口舌破财、高血压、血光),不可正对厕所及乱石;

    ⑾庭院大门外面不可顺水流出去(主破财,不平安),不可面向反弓水沟或河流及围墙,不可正对他人厨房之排油烟机风口(伤脑、多病);

    ⑿庭院大门外面不可正冲他人墙角、屋柱、楼梯口、抽水马达或震动机器(马达上点红点或贴红纸最好)、不可斜冲他人巷道或防火巷;

    ⒀庭院大门外面前方不可冲墙角(主血光之灾在墙角点上圆形小红点),不可冲大古树(阴气过胜);

    ⒁庭院大门外面右方不可过高於正前方,不可有大树,不可有工厂马达或震动机器;不可增建车库或寮房;

    ⒂庭院内不可种植有刺的花或仙人掌(生皮肤怪病,玫瑰花除外),不要养鸡鸭类(支气管炎),环境卫生不好,家中不平安。

    2、别墅后院风水讲究

    住宅的后院是主人丁主贵和智能,若后院风水布置好了,那么宅主一家人丁大旺,人的智慧和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⑴后院应时时保持清洁,子女智慧才可聪明,保持空气能对流,家内较温暖和谐;

    ⑵后院正中央不要做水塔或水柜蓄水池(伤丁、伤贵);

    ⑶后院不要着石器、石臼、石磨、乱丝、砖块,不可有防火巷直冲(腰背怪痛,伤肾,搬家或用泰山石敢当化煞);

    ⑷后院白虎、正中央不可安机器或震动之物,不可打井(严重者伤丁),宜青龙方,不可安洗衣机;

    ⑸后院白虎方不要做假山水池、不安热水炉锅、不可安马达、不可做水塔(应安在青龙方);

    ⑹后院青龙方不可放化粪池,厕所无妨,不可安烧热水炉马达(腰酸背痛);

    ⑺后院青龙方要做水池也必须合旺运,否则不做为佳;

    ⑻后院外不可有他人屋墙壁直冲(腰背怪痛);

    ⑼后院花果不要种太多,阴湿气重,不可种大树,光线阴暗主不平安,不可种有刺的花草木;

    ⑽后院养六畜时应随时保持干净,家中才平安;

    ⑾后院围墙不可太高应做围墙高五尺六寸为佳(不要低于此),守财气;

    ⑿后院不可高出屋内一尺以上(涨土),财不聚。不可低于屋内一尺以上;

    ⒀后院出水口不可正中央出去(大门则开于水头,后门应开于水尾,虎边出水口最佳);

    ⒁后院花架石板、水泥板应横放(不要直放、伤肾、暗箭)不可迫冲屋内。

    四、景观生态学可以做什么

    【摘要】 工业革命后,随着新和谐工业村(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提出)梦想的逐步实现,我国正步 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社会中,随着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显著增大。承然,这种城市化过程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城市化妆运动”却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水土资源破坏、城市热岛效应、残缺的人文氛围……这一切都在企图奋力地唤起人们对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的尊重和保护。景观生态学,正是立足于自然与原有的人文情怀,以塑造城市形象和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为目的,运用一系列生态理念来解决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曾获2002年全美景观设计年度荣誉奖和第10届中国美展金奖的中山岐江公园为例,尝试阐述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城市绿地设计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和社会效益。

    【 关键 词 】 景观生态学 城市绿地设计 中山岐江公园

    工业革命的爆发,推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居住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表征现代化的来临,一系列城市现代化运动在世界各大小城市进行得轰轰烈烈。但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西方一些学家就提出“寂静的春天”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公有资源的悲剧”则揭示了资料枯竭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而“地球资源极限”的提出,更警示了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的危机。这一切,都逐渐把人们从对美与形式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对文化的关注。设计师开始明白运用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自然风比空调更健康。这些都是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之下,“设计尊重自然”(Design with Nature)的理念受到推崇,产生了更广泛意义上的景观生态设计。

    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设想,以及由我过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都在力求使自然融入城市,使城市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些想法把自然和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地全面融合。它使公园不再是孤立在城市中的特殊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市民生活,它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的变化过程伴随人们的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1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以地理学和生态学为基础,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对生物活动、人类活动的影响。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使城市景观符合生态学意义,同时有助于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

    1.2斑块 ─ 廊道 ─ 基质

    1.2.1斑块(Patch)

    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的地表区域。斑块的大小、数量、形状和格局都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在城市绿地的研究中,在不同的分辨率下,我们可以将城市绿地看作一个斑块。中山岐江公园作为城区中的一块绿地,其占地面积达11公顷,绿地平面呈椭圆形,地域完整。景观生态学中,卷曲斑块在强化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联系上具有最高效率。而且公园占地面积广,

    能支持的物种数量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也随面积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1.2.2廊道(Corridor)

    廊道是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有着双重性质: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对被隔开的景观是一个障碍物;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是一个通道。城市廊道中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蓝道,即河流廊道,它不仅指河流的水面部分,也包括沿河流分布的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河流廊道是景观中最重要的廊道类型,特别是在矿物养分的输送和某些生物种类迁移方面具有其他廊道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二种是绿道,即种植廊道,他是城市中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性要素,如林荫步道、防风林带等;第三种是灰道,即那些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岐江公园原有环境质量较差,因此在设计廊道时在兼顾游憩观光基本功能的同时,将生态环保放在首位。公园内尽量减少灰道,增加绿道。因为绿道不仅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重要的,而且它能让人们重新发现骑自行车和步行的悠闲和愉快。

    1.2.3基质(Matrix)

    基质是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其实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作为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强化和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同时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如果我们把城市中的绿地看做斑块,则广泛的城区就是其基质 ── 这种关系有点像格塔式心理学的“图底关系” ── 城中绿地是图,城区是底。

    1.3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Landscape diversity)

    1.3.1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据景观生态学有关研究表示,景观异质性越大,景观的类型也越多,防止外来干扰的能力也越强,生态系统因而更加稳定。岐江公园内有多种景观类型,包括水文、土壤、植物以及原造船厂遗留下来的水塔、铁轨、烟囱和龙门吊等人文景观。丰富的景观类型使公园更具魅力,更吸引人们的使用。

    1.3.2景观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化,又称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它包括斑块多样性、景观类型多样性和景观格局多样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有关研究表明,多样性产生稳定性。

    2生态设计

    2.1生态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根据生态设计先驱西姆 · 范 · 德 · 莱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 · 考恩(Stuart Cown)对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生物多样性,最少地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类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有害物质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师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和行为。简单地说,生态设计是针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和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2.2生态设计原理

    以上述生态设计原理为框架,并结合约翰 · 莱尔(John Lyle)等提出的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罗伯特 · 萨尔(Robert Thayer)等提出的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以及生态城市原理,结合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尝试阐述景观及城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

    2.2.1地方性

    我们常常会惊叹于桃花源般中国乡村布局之美,而实际上它们多半是在居民和场所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创造性的设计。也就是说,设计应植根于所在的场所。对于任何一个设计,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在什么地方做设计?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设计?自然能帮助我们什么?

    设计尊重场所文化,即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知识。当地人的经验,他们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其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是被赋予精神的。它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的或者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是做个关于人地关系的设计。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例如中山岐江公园,原址是粤中造船厂,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忙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来看,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来看,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的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以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2.2.2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

    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应该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因此,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生态设计强调要保护资源,减少能源使用,对原有资源进行改造再利用。

    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不是把旧船厂彻底拆掉和推平用于开发,而是利用原有的古榕树,厂房和机器,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市民休闲场所。但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拉近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话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及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的加工和再利用,而体现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废弃的钢材用作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自然美的象征,以及体现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红盒子”,都在以历史的身影反映一种现代化的气质。

    2.2.3让自然做功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减缓洪灾和旱灾的危害;局部调节气候;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提供美感和智慧启迪以提升人文精神等。

    自然系统是宽宏大量的,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含意,即: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因此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与自然相合作的设计就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生态设计的最深层的含意就是未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在岐江公园设计中,大量的乡土植物以及一些发育良好的植被带的到保护,植物类型多样,包括古榕树、木棉树、棕竹、芦苇、月季、散尾葵、荷花、菖蒲、茭白、旱伞草等二十多种植物,为可爱的五星瓢虫和七星瓢虫创造了优美的栖居环境。

    2.2.4显露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城市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系统支持也往往被遮隐。自然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景观,应该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

    岐江公园亲水生态护岸设计,正好向市民展现了自然的过程。公园内湖水水位随岐江水位变化而变化,而且湖底有很深的淤泥,湖岸不稳定。面对这些自然的挑战,设计师分别运用梯田式种植台、临水栈桥和水际植物群落,较好地实现了湖水在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的。驳岸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湖底修筑了几道挡土墙,墙体间回填淤泥,由此形成一系列梯田式水生和湿生植物台,它们在不同时段内完全或部分被水淹没。同时,精心选择的野生植物与花岗岩人工栈道相结合,产生了脱俗之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际群落的不断丰富和成熟,生物多样性将不断提高,生态、亲近和美学效果将更加显著。

    3结语

    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在对待许多设计问题上有其特点。但是,生态设计应该作为设计途径的进化和延续,而非突变和割裂。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唯生态设计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而最终会被遗忘和被淹没,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验。生态的设计应该,也必须是美的。

    生态设计还应是一个过程,通过这种过程使每个人熟悉特定场所中的自然过程,从而参与到生态环境和社区建设中去。生态设计是使城市和社区走向生态化和趋于更可持续的过程。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让生态来做设计,应成为当代设计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杨小波,吴庆书等,城市生态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唐东芹,博德亮,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地关系的探讨,中国园林,1999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

    【4】俞孔坚,庞伟,足下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中国建筑工出版社,2003

    【5】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建筑学报,2002

    【6】俞孔坚,叶正,李迪华,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城市

    规划,1998

    【7】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杨贵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9】封云,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10】俞孔坚,李迪华,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景观中国,2002

    生态学中的景观并不和口语中的景观一词完全一样.

    景观这个概念有其美学定义\地理学定义和生态学定义.在生态学中,景观是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组成的地理空间单元.

    在生态学中,景观是生态系统之上的层次,强调异质性.景观生态学比较新兴的一个学科,现在研究的人很多,也很热,但是真正从理论生态学角度,经典生态学角度来研究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人是从地理的角度,从GIS应用的角度来研究景观.

    景观生态学家研究景观生态学.不过,研究景观生态学的人通常都是生态学家,或者是GIS方向和其他方向与生态学结合进行生态学研究的人.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需要以来很多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

    至于他们的学历和工资,因人而异,有的高有点的低,这个人群中,有的是教授或者研究员,有的是学生.所以有的人工资比较高,有的人低到只拿点国家补助.

    应该说,所有研究生态学的人,都应该对景观生态学有所了解,专业做的地方,有沈阳生态所,有中科院的生态中心等等,很多大学也都有这样的研究机构.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塔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

    水塔景观设计

    中国十大电商公司排名(电商公司排名)

    景观设计异形花池图片(景观设计异形花池图片)